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叶锐彬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叶锐彬发表的论文

深圳市佰润达电子有限公司是2013-08-21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后瑞社区第一工业区6栋二楼。

深圳市佰润达电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076926117G,企业法人叶锐彬,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深圳市佰润达电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塑胶制品、五金制品、数码产品、电脑周边产品、电子配件、手机配件、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的销售;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以上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及其它须经批准方可经营的项目。)^塑胶制品、五金制品、数码产品、电脑周边产品、电子配件、手机配件、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05081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369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深圳市佰润达电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曹彬柳叶刀发表论文时间

灵魂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性概念。最早将灵魂引向不死并使其脱离物质性因素的是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时灵魂问题已经成为他思想关注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追求事物的普遍性本质、赋予灵魂与思想同样的意义、感性与理性的分离这些观念在苏格拉底那里已全部具有了;到柏拉图时灵魂论已成为他整个理论的中枢性概念之一:在《斐多篇》中他对灵魂不朽的证明表明了精神与肉体的彻底分离,说明灵魂理论是同他的理念论紧密相联的,黑格尔说“柏拉图完全把灵魂的本质认作是共相”。

挑战权威论断 发现蜜蜂有发音器官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权威专家都认为:是靠翅膀振动发声。我省监利县12岁的小学生聂利大胆挑战这一说法。她说:“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聂利是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甘肃省兰州市8月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 她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没有发音器官,但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嗡嗡的声音。后来,聂利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也看到这种说法。 去年春天,她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她因此对教材、科普读物的说法产生怀疑,并开始试验和研究。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的双翅,都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据了解,中国教育协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全文发表了聂利的论文。 昆虫专家称可能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多位从事昆虫研究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称,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陈国生说,膜翅目昆虫一般没有发声器官,而蜜蜂属于膜翅目昆虫。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徐冠军说,还未发现有资料报道蜜蜂有发声器官。 听说聂利的发现后,徐冠军教授说,由于他没有见证聂利小朋友的试验,也从未做过这样的试验,所以尚不敢对她的发现下结论。如果这位小朋友的发现是真实的话,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巧克力对心脏有好处 除了改善精神状态,近年来,巧克力的防病作用开始得到科学家的重视。最近,《美国药物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称,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含有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素,能防止血管变硬,同时增加心肌活力、放松肌肉,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内积累,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 其实,这已不是科学家第一次提出巧克力的防病功效,希腊和德国也有过类似的研究。去年9月,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巧克力可预防心脏病。美国加州大学的安德鲁·瓦特豪斯也发现:黑巧克力和红酒、水果、蔬菜一样,含有酚醛类物质(黄酮素就是其中一种),能杀死导致癌症和心脏病的受损细胞。日本的研究还表明:从巧克力中提取的酚醛类物质能提高血液的免疫力。 前不久,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意大利拉奎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试验:让15名健康人连续15天每天吃100克黑巧克力,结果发现,他们的血压有所降低,而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则得到加强。但是,志愿者们连续15天每天吃100克白巧克力后,就没有收到这样的效果。因此,医生们估计,黑巧克力对糖尿病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另外,英国伦敦西敏斯特大学的克洛博士发现,巧克力可以预防感冒。他指出,巧克力的气味能促使男性免疫系统产生一种名为“免疫球蛋白A”的抗体,它可以对付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如感冒等。 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保健防病作用,科学家们还指出,巧克力中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比如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镁;人体必需的钾、铁和鞣酸等,对儿童大脑发育大有好处的卵磷脂;果仁、牛奶巧克力还会加入一些其他的营养成分。另外,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中含有大量黄烷醇,它也具有保健防病的作用。 在科学家们的研究中,巧克力的一些“害处”也得到了澄清。研究发现,巧克力中的脂肪不会影响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正常的人在连续食用一个月的可可酱或纯巧克力后,胆固醇指标并未升高。此外,研究还表明,巧克力既不会引发粉刺和暗疮,也不会造成龋齿。 专家们推荐多吃黑巧克力 由于近年来对巧克力的认识和舆论宣传不断加深、更新,所以,在欧洲等地,巧克力的消费量明显上升。在法国,10年来巧克力的产量上升了33%,达40万吨。 在人们对巧克力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的同时,黑巧克力开始唱起了“主角”。一个原因是在巧克力的保健作用中,它显得特别“突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黑巧克力是含糖量和脂肪含量最低的巧克力之一。在法国,有81%的人将黑巧克力作为购买巧克力的首选。去年,由于媒体纷纷报道黑巧克力的保健作用,日本各大商场甚至出现了抢购的场面。 尽管巧克力好处很多,但是,这世上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食品。对于巧克力,专家们的意见仍然是“适量食用”。本报驻法国记者在法国卫生部的网站上看到,食品卫生公告就是用“适量”一词来指导人们食用巧克力。在巴黎,一家名叫“可可与巧克力”的食品店的店主诺拉女士告诉记者,巧克力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它的热量不低,每天的食用量最好还是控制在100克以内。本报驻加拿大记者的朋友、营养保健食品专家詹姆斯博士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巧克力含糖较多,肥胖者还是少吃为妙;一般人每天的食用量也别超过100克。还有专家认为,巧克力的营养成分不均衡,容易产生饱腹感,影响正常饮食,故儿童不宜多吃。而成人吃多了巧克力,也可能产生厌食、恶心、无力、抵抗力变差等“巧克力综合征”。

这几天,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感染新冠病毒, 由阳转阴后, 抗原检测又“复阳”。

12月7日,河南的夏女士表示:经历了高烧、浑身酸痛和味觉失灵等几天后,我在家自测抗原结果为阳性。经过居家治疗,12月9日、10日在症状消失后,连续两天抗原结果显示为阴性。但是12月12日由于同住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再次自测抗原,结果显示为阳性。

资料图

有类似的情况的还有家住北京的崔女士:我是在12月8日,高烧的第二天抗原检测出阳性的,12月10日基本上已经不发烧了,12月14日在抗原转阴两天后,今天我又开始低烧了。

没症状为什么“又阳了”? 自己到底阳不阳? “复阳”是因为没好彻底?

这些问题让夏女士和崔女士感到十分困惑。

对此,上海长海医院一位感染学专家表示复阳需要经过核酸检测来确认,所谓“复阳”不排除自测抗原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 即使核酸检测也显示阳性, “复阳”也并意味不是指疾病的再次复发 ,很可能是当初还没有痊愈,或是体内还残留病毒核酸片段,这种情况不会造成疾病传播。

这两位的情况,一个是出现同住人感染情况,同住人感染势必会造成病毒在居住环境内的扩散,此时处于同一居住环境下的人员抗原结果存在‘假阳性’的可能。

而另一位抗原“阴性”后,又出现了类似症状,不排除该患者仍处在病程内,此时病毒载量较之前有所下降,因抗原检测敏感性的问题,抗原结果当时呈现假阴性的情况。“抗原检测结果呈阴性,意味着新冠病毒载量下降到了一定范围内,从传播的角度而言,此时患者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已显著降低。

对于如果是核酸也显示阳性,该位感染科专家强调, 对于“复阳”不必过于恐慌,大多数核酸复阳可能是体内残留的病毒核酸片段,不会造成疾病传播。打过疫苗的群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调动起机体的免疫记忆,3~6月内对于同一毒株的感染可能性极低,只要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必过于担心。

那么,二次感染比例究竟有多高?

我们整理了30余篇国际学术报告,

答案都在这里了!

资料图

“感染后会再次感染吗?”“首批阳过的同事又阳了,是二次感染吗?”近期,二次感染是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首先要明确的是,那种几周内再次检查出阳性的基本不是“二次感染”,而是通常所称的“复阳”,即尚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其体内感染的病毒没有完全清除,会出现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情况,但基本没有传染力。

二次感染,是指在一定时间跨度后,感染者康复后再次出现新冠症状、体内病毒量回升的现象。

相较于复阳,二次感染者体内病毒量相对较高,CT值一般低于35,而复阳者一般高于35。

此外,二次感染的时间跨度较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但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多,时间跨度也将缩短。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报告,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间隔中位数为79天(48天-119天),第二次和第三次感染间隔中位数为65天(43天-97天)。

那么,与此前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导致的二次感染率更高吗?重复感染带来的影响是否会更大呢?

奥密克戎更易二次感染

根据15篇相关学术报告,奥密克戎更易导致二次感染。

以意大利费拉拉大学今年7月底发布的报告为例,研究者收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等数个国家91项研究数据,时间跨度为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包含1500万名参与者数据。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二次感染率在逐渐提高,早期毒株Alpha的二次感染为0.57%,德尔塔的二次感染增加至1.25%,而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是Alpha的5.8倍,达到3.31%。

但即使这样,也有最少约85%的民众不会二次感染。

资料图

从实际数据上来看,英国在进入奥密克戎阶段前(2022年前),累计二次感染人数并不多,截至2021年12月13日,累计二次感染人数为9.7万人,占当时总感染数的0.1%。

而进入2022年后,二次感染人数激增,截至2022年12月7日,累计二次感染人数已达到137万人,占总感染人数的6.75%。

资料图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二次感染的新增人数在逐渐减少。

英国二次感染主要集中在第一波奥密克戎阶段,峰值曾达到2万人,即一天内便有2万人二次感染。而在后续几波疫情中,二次感染的新增人数逐渐下降,目前平均每天有1千人。

资料图

相同毒株二次感染机率小

哪些因素会增加二次感染的机率?

首先,与首次感染的毒株有关。

由于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同谱系毒株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机率较小。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若感染者首次感染的便是奥密克戎BA.4/BA.5,再次感染这一毒株的人群占比仅为0.7%。

但若感染者首次感染的毒株为德尔塔,或是奥密克戎BA.2,那么再次感染奥密克戎BA.4/BA.5的机率便较大。

资料图

抗体有效性随时间递减

其次,二次感染风险和感染时间也有关系。

根据12篇相关学术报告,距离首次感染时间越远,体内抗体的保护作用越弱,便越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9月在《柳叶刀》发表的论文,在感染奥密克戎3到5个月间,体内抗体的保护性为51%,而当距离首次感染6个月后,体内抗体的保护性已低于25%。

此外,与Alpha、德尔塔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抗体保护性的下降幅度更大。

在感染Alpha、德尔塔后的3至5个月,感染者体内抗体的有效性仍分别达到86.6%、91.3%,此后下降幅度有限,最低值依旧在60%以上。

资料图

特定职业更易感染

二次感染的风险还和职业有关。

常暴露在病毒环境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更易二次感染, 在《柳叶刀-区域健康(东南亚)》今年8月发表的相关论文中,调查了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2月25日印度医护人员 (HCW) 的感染和再感染密度。

据统计,学生、行政/文职人员的二次感染率为15.4%,与之相比,护理人员的二次感染率最高,占统计人数的40.8%,医师的二次感染率也达38.6%。

相较于学生、行政/文职人员,医师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其2.71倍,而护理人员的风险则达到2.89倍。

资料图

性别对二次感染的影响较小。

年轻人更容易二次感染

而从年龄上来看,根据8篇学术报告,相较于老年群体,年轻群体更容易二次感染。

法国国家公共卫生机构在今年3月发表的论文中观察了法国2021年3月2日至2022年2月20日二次感染情况,据统计,累计二次感染人数达到58.4万人,占总感染人数的3.1%,其中99.1%为二次感染、0.9%为三次感染。

而在二次感染的患者中,18岁至40岁的占比最大,为51.1%,其次是低于18岁、41岁至60岁人员,二次感染的占比分别为23.6%、20%。而老年群体的占比较低,61岁至80岁的占比仅为3.8%,而大于80岁的占比为1.4%。

资料图

从美国华盛顿州发布的10月12日发布的报告来看,18岁至34岁也是二次感染的主要人群,占比为37.8%,而65岁以上人群仅占7.4%。

需要解释的是,年轻群体更易二次感染,不是生理原因,而是与其社会活动情况有关。

美国俄亥俄州护理研究中心(CVCR)的学者解释,相较于老年人,年轻群体的社会活动更频繁,更容易暴露在有病毒的环境中,因此二次感染的机率更大。

疫苗能有效降低二次感染概率

那么,如何降低二次感染的机率呢?

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公共卫生研究所 (IPHV) 学者表示,相较于年轻群体,老年群体之所以二次感染率较低,是因为他们通常优先接种疫苗,包括第三针加强针,由于疫苗接种率较高,二次感染的机率便下降。

根据意大利萨科等学者的研究,在意大利,未接种疫苗者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已接种者的2.9倍。

并且,随着接种针数的增多,二次感染的风险逐渐下降。

根据5月发表在MedRxiv上的研究论文,相较于未接种疫苗且未感染的患者而言,此前感染过非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体内抗体的有效性为44%;而随着疫苗接种计数的增加,体内抗体的有效性也不断增多,对于已接种三针疫苗且有感染经历的患者而言,抗体的有效性达到83%。

并且,接种疫苗也可有效降低二次感染的住院风险。

同上述论文,相较于未接种疫苗且未感染的患者而言,接种3剂疫苗后,体内抗体对于防重症的有效性达到91%。

资料图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感染后体内抗体一致,疫苗预防二次感染的有效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根据意大利学者的研究,当疫苗接种超过120天(即4个月后),已接种者与未接种者间二次感染的风险缩小至1.53倍。

资料图

根据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今年8月发表的论文,完全接种两剂疫苗后,其有效性在14至60天内最高,为52.5%。而在疫苗接种4个月至6个月后,有效性仅剩29.4%。

二次感染重症率下降

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所下降,包括住院率、ICU重症率、病死率等。

根据康奈尔大学流行病学组今年3月发表的研究,严重的二次感染是很罕见的,只有0.1%的病例出现了严重症状,且没有一例出现危急症状。

根据雅典大学医学院今年9月发表的研究,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以轻症状为主,特别是在奥密克戎感染者中,轻症状的占比达到99.17%,较为严重与紧急情况的占比则为0.78%、0.05%,都低于首次感染。

资料图

并且,二次感染出现合并症的机率也有所减少。

合并症是指与原发疾病同时病发的一种或多种疾病,包含生理与心理上的情况。

同样根据上述雅典大学医学院学者的研究,相较于首次感染,二次感染患者中无合并症的占比提高,出现多个合并症的占比也有所减少。

资料图

此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健康信息学研究所表示,即使是老年群体,二次感染所带来的住院风险都有所下降。

根据其今年5月发表的论文,在英国2264名长期护理中心居民中,再次感染患者的入院风险低于首次感染的患者,仅为首次感染入院的21%。

因此,对于二次感染,大家不用过度担心,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并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 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北航贾彬彬发表的论文

高考成绩 2013年 18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刘嘉琪以653分( 不含加分)荣获广西文科状元。 涂婳婳以648分获得广西文科第五名。 沈颁泉以667( 不含加分)分获得广西理科第五名。 文理总分上线人数916人,其中 应届一本上线人数701人,上线率达65.15%。应届生600分以上人数167人,占应届高考人数15.52%。2014年 20人录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 理科应届一本上线率超过71%,二本上线率超过96%。 文科应届一本上线率超过69%,二本上线率超过94%。 2014年柳铁一中优秀考生学类姓名分数名次文科吴可书672全区第一名韦紫影671全区第二名黄浇杨666全区第六名理科陈淇馨701全区第五名罗双700全区第八名杨舒涵697全区第九名2015年 应届一本上线人数909人,一本上线率80.59%。 应届二本上线人数1123人,二本上线率99.6%。 艺体一本上线人数10人,合计一本上线人数919人,合计上线率81.47%。 2015年柳铁一中优秀考生学类姓名分数名次文科凌志宇672全区第一名吴金华668全区第三名马瑞雅660全区第六名刘天然651全区第十五理科罗文阳714全区第二名吴澎以659全区第七名吴浪韬690全区第十一管大为685全区第十八(以上数据来源:2015年7月,该校官网报道 ) 学科竞赛 第十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高2010级( 5)班学生贾彬彬获得一等奖。 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高三(13)班贺棋炜同学获一等奖。 第30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高三( 2)班胡陶钧同学获得银牌。 素质教育 2015年全国篮球机器人比赛中,校机器人小组的李岱儫、覃安之获得高中组“全国冠军”。 2015年柳州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校参赛队员获得男子团体第二、第三,女子团体第二。 2011年,邵莹老师获“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2012年,校长胡冬梅荣获柳州市“十佳校长”称号。 2012年,唐纯玉老师被评为柳州市劳模、柳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14年,陈玲老师荣获“全区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杜俊平,多次参加校、市、区级赛教课,获一、二等奖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其论文、教案、案例、调查报告获柳州市类重点课题,广西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评比一、二等奖。颜春丘,多次参加学校赛教课,获见习教师汇报课一等奖、赛教课一等奖、初级教师研讨课二等奖,其教案获柳州市A类重点课题三等奖,责任教育辩论赛优秀教练,柳州市创城先进个人。 孙会刚,2008年参加编写《阶梯物理》、《高中物理基本功训练》,已于2009年出版,2009年评为;柳州市送教下乡优秀教师; 2010年作为柳州市专家给全市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同年所带学生在27届物理竞赛中获全国决赛三等奖,两人获保送资格,2010年所在年级高考物理平均分广西第一。在各大报纸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李利红,曾在全区、全市上公开课,多篇论文获国家、市级奖励,课题研究“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获市级奖励;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被评为柳州铁路局优秀德育工作者,德育论文获市级奖励。 韦嘉滢,主持研究课题多个课题获柳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获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州市五一巾帼标兵;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广西中学生物教师基本功比赛三项全能一等奖。省级获奖论文5篇。 赵英明,论文多篇在国家级、省级获奖,奥赛辅导学生多次获奖,并多次被广西数学学会评为优秀辅导员称号。梁天霞,全国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已有3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获奖。 校训:立德 启智校风:文明 友爱 俭朴 健康学风:勤奋 深思 求实 创新教风:准确 严格 耐心 善诱 《金色的摇篮》由两位老校友创作。歌词:走过春天走过秋天走不过魂牵梦绕的校园那竹鹅溪畔的歌声回荡着青春的岁月那思源池里清泉哺育了千万只飞燕啊,柳铁一中你是金色的摇篮啊,亲爱的母校我们为你骄傲骄傲地谱写赞美的诗篇走过山川走过平原走不过母亲怀抱的校园那明亮温馨的课堂点击着五彩的世界那腾飞雕塑的英姿展开了世纪的跨越啊,柳铁一中你是金色的熔炉啊,亲爱的母校我们为你祝福祝福你桃李芬芳的明天

王锐锐论文发表

有这样一个人,她天真可爱,活泼开朗,长着一对双眼皮的大眼睛,留着一个小蘑菇头,脸蛋儿肉嘟嘟的,很好看。

别看她个子小小的,可有着大大的正能量。她每次看见大朋友欺负小朋友,她就上去阻止大朋友。这样一个人便是我的闺蜜。

我和她基本上可以算是心有灵犀。比如说我们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一样,错的地方也一样。而且我们许多一样的特点,比如看电视啦、做游戏啦、听音乐啦,而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们最大的特点是:我们不用说话, 给对方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对方要干什么。也许,这才叫心有灵犀吧。

我每次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叫上她过来和我一起玩。我和她以及其他三个女生在音乐课上有个组合。我们五人在音乐课上表现的算是挺好的,可是,还有美中不足的。不足在于其中只有我、我的闺密和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我们三个表现还不错,就是有两个人拖累了我们,所以就美中不足了。但是如果是我们两个人表演的话,那叫一个完美

我们永远都会是最最好的闺密!

丘东灵在我身边有许多小伙伴,可和我最知心的是吕泽权。我俩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一起学习,玩耍。吕泽权今年11岁。他乌黑的短发,圆圆的像苹果似的脸蛋,眉毛又浓又粗,炯炯有神的眼睛上面架着一副黑色的眼镜,高高的鼻子下面一张小小的嘴巴。记得有一次,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洪老师把他在教室里把语文作业做完才能回家。

我为了早点把作业做完,也在教室里做作业。六点十分了,吕泽权把语文作业做完了。我俩收拾好书包,关好门窗,背着书包,

走下楼梯。我俩一路上边走边聊,并没有因为很晚回家而担心。走着走着,快到学校门口了,突然我想起我的文件夹漏在教室里了,还有数学试卷在里面呢!今天晚上签名要用的。吕泽权知道后,想了想说道:“我上去拿吧!"我抬头看了看教室,发现教室里发出紫色的光,连忙大喊一声:“教室在消毒了!”

吕泽权也抬头看了一下教室,说:趁现在刚开始,我马上去拿,反正我跑得快!”说完,他就把书包甩在地上,飞快地向二楼教室冲去。到了教室他用手遮住眼睛,捂着嘴和鼻子,飞快得走到我的座位上把我的文件夹拿出来,关上门,两三步跳下楼梯,把文件夹递给我。

当我送吕泽权手里接过文件夹这一刻我心里像有一股暖流缓缓地流入我的心田。这就是我最知心的小伙伴——吕泽权。

在将来,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陪伴的时间里我们怎么办呢,只有英雄来陪伴,那就是伙伴。

走,咱们出去吃玩!一个手搭在我肩上,对我说。这是谁,不就是蓝宇凡吗,只见他又搞了个酷毙了的发型,尖尖的头发在脑门上方凸起,一个神气的脸上挂着一幅灿烂的笑脸。

好啊,咱们去打篮球!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来到篮球场上,拿起篮球,一蹲,一跃,一投。球进了!我兴奋地高举着拳头。

渐渐地,我的伙伴和我较起劲来了,我们玩起了花样球,还来了一场篮球比赛王队VS蓝队。

比赛开始!我一把抢到了篮球,当我投的蓝球快进蓝队的洞里时,蓝队用手一下子拨开了球,喊到:想进球,先过我这关!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表情。

渐渐地,比赛的局面开始僵持住了,双方各得10分,进入决胜局,谁得一分谁获胜,我们各不相让,但最后我以计谋投进了一个球,哈哈!现在你得意不起来了吧!我两手叉在腰间,开心地说。

我高兴地又蹦又跳,正当我下落时我的脚一扭,然后不知被哪飞来的篮球打中脸,我哭了。蓝宇凡见我扭到了脚不能走时,主动背我回家,那一次,他陪了我好长时间,直到我伤势好转了他才离开。我听妈妈说,他为了陪我午饭和晚饭都没吃,我不禁感觉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膛,眼泪从眼眶里落了下来,那不是伤心的泪,而是感动的泪水。

因为有了伙伴,生活才充满快乐,充满温馨!

在生活当中大家都有一个最要好的小伙伴,我就有一个,他的名字叫王成宇。

王成宇是我们班跑步最快的人。有一次,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王成宇参加了400米比赛,比赛开始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前跑,只有王成宇在后面,好像要故意输的样子,但刚跑完一半的路程,其他人都快跑不到了,王成宇还非常轻松。因为跑400米不像跑50米一样只要跑得快就行了,跑400米要考验耐力,如果力气在前面用完了,后面自然而然就跑不动了。所以大家都快跑不动了,只有王成宇还有力气。王成宇就趁着他们快跑不动的时候一下子加速超过了他们。最后他终于得了第一名,大家都非常开心。

王成宇不仅跑步跑得快,跳绳也跳得非常好。他在下课的时候都会练习他跳双飞可以跳42个。在冬季三项的时候他跳了54个,比以前多跳了12个。取得了第一名。

王成宇在比赛完了,得意洋洋地跟我说:“我是不是非常厉害啊。”

我不以为然地说:“你还是不要那么得意比较好,万一你在下一次运动会中输了怎么办?”

王成宇说:“放一万个心吧,我下次肯定还会取得第一名的。”

王成宇可真是一个体育健将啊,我一定也要向他学习,争取在运动会上也取得第一名。

我的不伙伴是芳芳,每当我看到漂亮的画时就会想到那个下午,发生的在我和芳芳之间的事。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芳芳复习完功课之后,我们就把各自在美术课上做的手工拿了出来,芳芳和我的画都很漂亮不过我的比她的细致一些,芳芳就拿着我的画东看看,西看看把我的画在手中翻来覆去的。

在一段时间里她说要帮我加一点东西,我同意了我的画被她的笔加了几笔,本来是不太好我也忍住了,可是当我的画被风一吹又多了几条我一生气把她一推。

,正好一脚路在了我的画上,又多了一个脚印,我生气的拿起她的画用手撕破了,我气冲冲的走了,以后我们谁也没有理谁,在一次放学途中芳芳向我跑了过来,拿出一幅精美又细致的画来对我说:“对不起,上次是我不好这幅画是我送给你的,明天我要搬走了,再见!”

我呆了,第二天上学时没有再见到她了,我很伤心,这是她送给我唯一的东西,直到现在那幅画还保存着。我好想对她说那次的事我也有错。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芳芳。

我有很多小伙伴,但是我最要好的是孙一涵,因为她特别喜欢读书,老师和同学们都亲切的叫她“小书迷”,所以我和同学们都特别敬佩她。

一天下课铃声刚刚响过,我们就像小鸟一样冲出了 “鸟巢”,但我的朋友孙一涵却截然不同,因为她借了一本书,而且想早一点还回去,于是她从书包里抽出一本新书,小心翼翼地打开,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孙一涵同学”宋老师十分关心地说:“我感觉你应该去操场上活动一下,这样对你身体有好处”!孙一涵说:“我马上去”,过了一会,她拿着书走到操场上,我疑惑不解:“孙一涵呢为什么带了了本书出来了呢”?孙一涵微微一笑说:“对不起,我们明天再玩好吗?我今天有点事要做!”于是她走到教学楼旁,重新翻开书,认真阅读起来。“这个小读书米呀,太了不起了!”因为她爱读书,她的作文在阳光校刊上还刊登过好几次呢!我自言自语道,我的耳边又一次响起了她那熟悉的声音:“书永远是我最好的伙伴。”

孙一涵是我最好的伙伴,我因为有一个这样既爱读书又关心同学的好伙伴而骄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伙伴儿,我也不例外。我今天要写的小伙伴是原心,她是我同桌,很诚实的一个人。

她身材很好不胖不瘦,中等个儿,一双粗粗的眉毛,一对大眼睛,小嘴说出来的话很甜,让人听见很开心。她夏天喜欢穿一件紫色的裙子,冬天爱戴她的兔子手套。

为什么说她很诚实呢?因为有一次期中考试,她数学得了一百分,这令她很高兴,一蹦三尺高,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任谁也看得到。这也十分让我羡慕。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她其实考了95分。因为老师上课讲卷子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阅读题和判断题有判错的地方,自己写错了,但是老师疏忽没看到,反而打对了。于是她下了课想去办公室找老师重判。

我赶忙叫住她,把她拉到墙角说:“100分呐!你是觉得分多吗?”“人要诚实嘛!”她对我微笑着说,“况且考试也不是为了分数,而是考验我们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我拿她真没办法,还想多说什么,最后却不得不被她的这种精神感动,目睹她走向办公室的背影,显得那么刺眼。最后100分变成了95分,好可惜!但是却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

这就是我的朋友,这就是诚实的她。

我的小伙伴是卢相吉。他长得很胖,小小的眼睛,一笑就眯成了一条缝,跟我差不多。他的嘴很小,一笑就露出了两排小白牙。他一米五几的个子,非常的爱干净,衣服穿得非常整洁。他性格开朗,是一个爱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记得有一次,中午老师领我们做完题,我们在操场上踢球。我错了一道题,改了很长时间,等我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踢了起来,我就非常着急,马上飞奔起来。突然,一块石子向我进攻,我踩了上去,拌摔在地上,泪珠直在眼睛里打转,我疼得不行,我们班同学看到,都跑了过来,一向跑得很慢的卢相吉,可是今天比刘翔还要快似的跑过来,把我扶起来,问我怎么样,我听见了他的话语,我感激得不得了,等我起来以后,我对他说了一声谢谢。

还有一次经历使我至今还不能忘记。老师在中午把作业留了下去。我在教室里写作业,看见了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半天都不会做,后来卢相吉看我愁眉苦脸,知道了原因,就细心地给我讲起了题。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卢相吉。

我有很多小伙伴,但我最好的小伙伴是王锐锐。

不因为她长得漂亮,也不因为她学习好,只因为她永远微笑,因为她乐于助人,因为她可以把不快乐的人逗笑,因为……

又是一件让人烦恼的事儿,上体育课回来后,我发现我最心爱的`自动笔找不到了,因为这事我一直闷闷不乐,我不知道王锐锐是怎样发现我不开心的,只记得她那轻柔的声音和让人看了不得不笑的动作,她看到我笑后才问我为什么不开心,我把事情和她说了一遍,她二话没说就开始找了起来,她先用手按着地面,一遍又一遍的找了起来,然后找桌子,书包、讲桌等地方,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眼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落了下来。虽然那支笔一直没找到,但那事过后,我们成为了好小伙伴,我也一直没为这件事伤心,因为我得到了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友谊,那件事让我明白了,友谊胜过了一切,此时此刻我想对世界呼喊:“友谊万岁!”

王锐锐,在这里我要向你表示深深的感谢,感谢你在我最不开心时帮助了我,在我没有小伙伴时陪伴我,谢谢!

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也许会有许多朋友,但在众多的朋友当中能数得上知心朋友的却很少,有时甚至都找不到,可我却有一位最好最好的朋友。

她长得很漂亮,也很精神,一对迷人眼睛,小小的嘴巴,长长的头发,再加上弯弯的眉毛,真是越看越觉得舒心,她很爱笑,相互交谈中,她总是微笑面对而且在微笑中,脸上还会显出两个小酒窝来。她很爱劳动,她的身上我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

现在的我是值日生了,每天都要扫地,不管我帮哪一组扫地,他不管有多忙,都会帮我一起扫的,如果看见一片树叶,我走国去扫,她就会主动地说:“让我来扫吧。”不管是下午还是早晨,她都是一如既往地帮助我扫,如果今天是我值日,她就会找那些与我一起值日的值日生。

还记得有一次写作文,我忘记了。她也忘记了,早晨,我与她来到学校时,她说:“我们的作文没有写,快写吧。”我的作文没用一会儿就写齐了,但她写了好多,用了许多的时间,我说:“快,交吧,快交吧。”她说:“写作文就要认真,只有认真才能写好作文。”我当时觉得她说得特别有道理,只好与她一起交了。

她就是这样一位既勤劳又认真的学生。

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张梦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伙伴,我也不例外。你们知道我的小伙伴是谁吗?那就请你猜一猜吧!

她高高的,胖胖的,一张胖嘟嘟的小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子,显得整个人都很精神。可惜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最有特点的是她那张能说会道的小嘴,从这张嘴蹦出来的话,有时能让我火冒三丈,抽泣不已;有时却让我捧腹大笑,忍俊不禁。

她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还是个幽默大王呢!记得一个周日的上午,我因为期中考试没考好,被妈妈骂了一顿,心里闷闷不乐,幽默大王发现了,她的话匣子打开了:“没关系,期中考试没考好,期末考试肯定可以考好。”听了她的话,我更委屈了,便大哭起来。她眼珠一转,笑嘻嘻地唱道:“对面的楚楚看过来,看过来……”最可笑的是,她还一边唱一边跳。看着她那滑稽的样子,我噗嗤一声笑了,这时她开心地说:“我是谁呀?幽默大王,逗你开心那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也笑着回答说:“是啊!你是谁呀!”

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吧!对了,她就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宋依阳。

我有一个特别好小伙伴,我们一起玩、一起快乐的学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她的名字叫王玉婷,王玉婷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剪着一排整齐的刘海,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总是迥迥有神,她的嘴巴虽然不小,但有一些笑话和幽默的语句常常从她的嘴里快乐地蹦出来。笑的时候,别提有多灿烂了!

有一次,我写完作业,准备去王玉婷那里玩。到了她家后,我和她开心地玩着游戏,一直玩到了3点。我觉得时间不晚了,应该回家了,可刚要回家,天空就乌云密布,下起了雨。我趁着雨没下大前戴着帽子往家跑去,但是我只跑了几步,雨就越下越大,要是再往前跑,我不就成了“落汤鸡”了吗?我只好朝王玉婷家跑。王玉婷对我说:“雨下大了,你又没带伞,要不我撑伞送你回家吧。”“好的好的”我高兴地说。她撑起伞陪我一起回家。走到马路边时,她看到路边有个年纪大的老奶奶撑着伞正在吃力地过马路,她把伞给我,二话不说就跑到路边的老奶奶身边温柔地说:“老奶奶,我扶您过马路吧。”说完,她就扶着老奶奶慢慢地过了马路。她把我送回家后,就发现了我的卧室的窗户没关,连忙帮我把窗户关上了,可雨水还是落进了屋,还好没落到床上。段若苏问我:“你家的拖把在哪里?”“在卫生间那儿。”我说。她拿来拖把,把雨淋到的地方认真地拖了一遍。我说:“谢谢你”她说:“不用谢,举手之劳而已,我先回家了。”

王玉婷真善良啊,我很高兴交到她这样的朋友。

我最好的小伙伴是赖岚岚,我们经常形影不离。

她长得很招人喜欢,长长的睫毛,深深的眼窝,一对很神气的小

眼睛,一笑起来眯成缝,一生气瞪得像个小圆球。她那小巧而挺直的鼻子,翘翘的。她的小嘴线条分明,牙白唇红,说起话来像唱哥一样好听。再看她那对耳朵,小巧而带粉红色,就像贝壳一样。她的手指细细长长的,像雨后新出的笋芽尖儿。

有一次,赖岚岚生病了,我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忙用零花钱为赖岚岚买了些水果,又急忙向赖岚岚家跑去。到了她家我马上问:“你的病好点了吗?”她说:“能收到你关切的问候,我的病好多了。”晚上,我连做梦也梦见了赖岚岚,梦见我们一起在学校里快乐地玩耍、学习……梦到这里,我突然醒来,决定折一颗许愿星,愿赖岚岚的病快点好起来。第二天一早,我发现赖岚岚已经来上学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冲过去和她来了一个“超级”大拥抱,这可不是一般的拥抱,我抱着她好久好久才分开。

瞧,我们俩的确是最好的小伙伴吧?

她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真令人羡慕。

所以每次妈妈要我剪头发,我就拿出刘胡兰宁死不屈的精神(妈妈说的)死活不干,现在我也能扎一个马尾辫了。她还有一张大大的嘴巴,一笑就让人知道她原来是一个"大缺巴"。她长得黑黑的, 和皮肤白白的我站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我们俩却玩得很好,整天形影不离。

她很热情,我是上一个学期转学来和她一个班的,刚来时,我只认识她一个人,她每天陪我玩,教我认识新同学,过了几天,我便和同学熟悉起来,慢慢的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我很感谢她。

她跟我一样也不爱吃饭,我的另一个好朋友到我家看见什么都吃。而申杨柳到我家,妈妈问她吃不吃橘子,她说不吃;问她吃不吃牛肉干,她说不吃,只有一次妈妈给她盛了一碗八宝粥,她痛快的吃完了,原来她家里从来都没吃过呢!

我很羡慕她很自由,因为他爸爸妈妈每天都打麻将,从来不管她。她可以和一些大孩子一起到新华书店看书。而我呢?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儿一样,天天闷在家里,谁让妈妈不放心放我出去呢?

我也没办法。这就是我的小伙伴,一个热情。可爱,有点小小缺点的小伙伴。

一张胖乎乎圆脸蛋,一张能说的小嘴,一双能干的小手,这些就凑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她就是我要好的小伙伴——肖明。

肖明非常热爱学习,她上课专心听讲,从不跑神。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写家庭作业,有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们,我思考了一会,不耐烦地对肖明说:“算了,这道题先空在这儿吧,反正也想不起来。”

“嗯,不行,没关系,我们一定可以做出来的,”肖明坚定地说。说着,她就拿起笔 认真地算了起来。她时而画画,时而写写。五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做出来了!我真为她骄傲,不仅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肖明不仅热爱学习,而且乐于助人。

记得有一次,我和肖明一起去买作文书,等了好久才来了一辆去书店的车,我和肖明走上车,正好有两个空位,我们高兴地坐了下来。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我本来想把座位让给她,又一想,离书店的路还远着呢!于是,我把头向窗外一扭,假装没看见,肖明看见了,却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亲切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儿吧!”说着,便扶着老奶奶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老奶奶激动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肖明甜甜的笑了,我的脸却不由自主地红了,急忙让肖明和我一起坐。

肖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热爱学习,乐于助人,我真为有这样的一位朋友感到自豪。

北京航空贾彬彬发表的论文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专家介绍孙家栋,男,1929年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研究院院长。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总体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刘经南,男,1943年7月生于重庆,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196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大学校长。主要研究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数据处理及相关软件开发。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成就显著,特别是在GP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有卓有建树。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全球定位技术发展以后,他全心致力于全球定位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深入钻研GPS技术与思想,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隋起胜,男,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在“神舟”四号发射时,担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六号七号连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沈荣骏,高级工程师。安徽合肥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历任国防科委基地助理员、组织计划处副处长,国防科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防科工委研究所所长、干部学校校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参加了导弹、卫星发射试验的技术计划工作。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8年毕业于军委测绘学院。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国防科技大学和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祖洪,男,1942年生,莆田莆田涵西街道青年街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1967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七机部(即航天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从此,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工作近20年,其间于1984年任所书记、第一副所长。1991年,调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李祖洪主管中国几个型号卫星的研制、生产、发射、在轨运行,并担任国家重要、重点卫星型号发射总指导与调度。近年,由他主管发射的3个型号4颗卫星都发射成功并运行正常,其中为世人所熟悉的有中星22号、资源2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等;他还指挥并参与发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杨元喜,男,1956年生,江苏泰县人。大地测量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7年入郑州测绘学院,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历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第四委员会秘书,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测绘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主编等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主持完成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使我国国家大地网控制网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30篇(23篇为第一作者),曾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济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工作。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此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曾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编著有《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航天器轨道确定》等著作与教材。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获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谭述森,男,1942年生于重庆开县。1960年9月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学习,1965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北斗试验系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从事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研究20余年,主持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研制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多项。发表专著有《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广义RDSS全球定位报告系统》。樊士伟,男,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1961年出生,1982年获郑州测绘学院学士学位,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航天工程的总体论证和项目管理工作,参与多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重大专项论证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屠善澄,自动控制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做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担任兼职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许多自动控制科技人才。梁思礼,梁启超之第五子,导弹控制专家。广东新会人。194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等职。戚发轫,男,1933年生,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7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夏国洪,1939年10月生,江苏金坛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6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任七机部二院26所技术员、工程师。1979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后为美国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1983年后任航天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4年任航天部、航空航天部二院25所所长。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99年后历任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科技委主任。兼任全国自动化学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家协会执行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北航、华中、东南等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范本尧,男,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原籍上海市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导航卫星总设计师。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热结构,突破了卫星返回时的复杂防热技术。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在卫星总体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和抗空间电磁干扰等方面作出了成绩。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制定了全新的卫星方案,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成功我国新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制定了利用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的卫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自主创新。并首次实现了“双星共位”运行。三十多年来主持研制了十多颗应用卫星,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为我国卫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陈俊勇,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于上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后调归武汉测绘学院,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64年被录取为该校的研究生;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97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采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张履谦,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年研究雷达抗干扰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并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作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装备了部队,并领导完成了其改进型号的方案设计,是60年代国防科研系统科技干部标兵。任总设计师研制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和超远程雷达,成功地用于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测控。他参与中国多种卫星和航天型号的技术方案制订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航天电子领域的工作,为中国雷达技术进步与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张锡祥,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雷达对抗专家。195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现任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先后两次参加了对我国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曾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97年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整理内部资料约400万字,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名及一批科研技术骨干队伍。曾获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电子行业劳模和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福建莆田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80年代,领导和主持了中国摄影定位卫星总体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以及返回式卫星微重力搭载试验的总体工作,完成空间飞行任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主持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许厚泽,1934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许厚泽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是我国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庄钊文,男,1958年6月生,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人,国防科大77级学员,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国防科大读硕士研究生,1984年8月毕业后在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任教,1989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长期从事目标识别、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任务,多项成果已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中,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军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5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给庄钊文少将记一等功。已培养博士33人、硕士61人,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叶叔华,女,著名天文学家。原籍广东顺德,生于广东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1-1993年任台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现是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主席、第七届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主席。第三届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1998—2003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主要从事综合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和地球自转等方面的观测研究。50-70年代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在各天文单位的合作下该系统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以来组织中国各天文台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中国的建立,负责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的建设。90年代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负责“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重大攀登项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发起和创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项目,1996年担任首届主席,198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88-1994年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艾国祥,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中共党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北京天文台太阳物理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怀柔站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1997-2000年度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获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评为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的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王礼恒,1938年生, 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魏子卿,1937年4月15日生,河南省睢县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1981任副研究员,1984-1986年在美国俄州大学进修卫星大地测量,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的重大课题攻关,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出生,宁波慈溪(今属江北)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

男,32岁,右上臂刀割伤16小时。查体:T36.5℃,P80次/分钟,R18次/分钟,BP120/8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右上臂外侧纵行伤口长约4cm,边缘尚整齐,清创后,伤口不缝合,此时伤口内应放置的引流物是(请求答案和解释)A硅胶管B生理盐水纱条C烟卷纱条D乳胶片E乳胶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54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2001年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系。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信息功能材料、微纳米技术和材料结构失效与安全工程3个自主设置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本学院是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航空材料与结构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单位。依托本学院建设有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民航安全技术和鉴定重点实验室、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商飞-北航民用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十一五”期间,学院主持了包括5项国家及国防“97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在内的重大与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包括“宽温域和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学院拥有以钟群鹏院士、杜善义院士和徐惠彬院士以及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授36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24名,博士生导师37名(其中兼职博导5名)。形成了“超常服役环境金属智能材料”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学与技术”和“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与成型”教育部创新团队、 “先进高温材料与涂层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自建院(系)以来,共培养了6800余名本科生、2200余名硕士生和520余名博士生。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150余名,硕士生160余名,博士生40余名,来华留学生10余名。本学院是全国最早进行“材料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拥有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全过程培养条件。近年来,获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含提名)4篇。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10余所企业共建了教学实习基地。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本科生上研率达65%以上。材料学院以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成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遵循“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以提高质量、进步创新、强化特色为主线,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