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枣庄城市分析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枣庄城市分析论文发表

枣庄下辖五个区一市,市区所在地应该算是一般地级市中最奇葩的一个,我们看下枣庄城市各个区的位置。

枣庄奇葩的城区位置

政府原驻地以前在市中区,现在称为老城区,现在驻地在薛城区的南石镇,又叫新城区。新城区以西和薛城区相连,以东隔20多公里的乡镇和老城区相连。最北面是山亭区,山区为主,最南面是台儿庄和徐州挨着,峄城区还好,离老城区比较近。所以枣庄的各个区并没有别的城市一样城建区相连,非常分散,和县区差不多。

这里我们主要看下枣庄的新城区

新城区所在地

原本枣庄主城区在市中区,后来可能因为京沪铁路,京沪高铁都在薛城区(后来建成),所以政府驻地转移到了薛城区。现在所说的破局基本上是说要怎么把新城区和老城区区联动起来,一起发展。目前来看只有不断的像东发展,但是中间确实太大了,相连起来有点难了,还得从长计议。

1.扶持一个中间一个镇的特色产业,对民营企业进行免税等措施。

2.给企业大优惠入驻。但是枣庄周围有徐州、临沂、济宁等强市存在在招商引资上可能困难重重,所以能扶持本地特色的乡镇企业最好。

3.临沂批发市场较多,能不能从市场中找到一个项目在枣庄形成一个制造产地,在前往临沂销售。

未来还需要枣庄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上有魄力,有担当,枣庄人民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关注城市发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枣庄新城像是一个癌细胞,吸收了五区一市的养分,占用了各区市的用地指标,最终变成一个只有公务员和房价的鬼城,步子扯大了,规划不联系实际,等到真建成规模的时候,枣庄早被其他地级市远远甩在后面

首先容我找介绍一下枣庄新城

枣庄新城属于高新区,是枣庄当地通俗叫法,枣庄高新区全名: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就是现在枣庄市市政府的驻地主城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市级经济管辖权限。下辖兴仁、兴城、张范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5万。

1、近年来高新区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城市步伐,积极融入新城。整体布局总体规划筹建像周边拓展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2019年更是着急力推行一河一路规划建设,以蟠龙河综合整治和世纪大道建设为带动,推进新城区北跨、南拓、东融、西进。现在已有很大的变化。

2、如何破局,我个人认为以现有的发展来看新城发现的算是不错了,毕竟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4线城市,而且这400分布不同区域,

1 市中区 53.2

2 薛城区 50.9

3 峄城区 39.3

4 台儿庄区 31.4

5 山亭区 51

6 滕州市 169

3、发展重心,对于新城的发展策划和规划犹如行走的两条腿,却一不可。我个人感觉应该把新城打造具有特色独特的

一个区的发展方向,顺应现代化高端产业的发展,引入政策、资源、机遇相匹配的新型产业,主导产业,加基础建设,配套产业。要先有主业去带动形成产业发展格局。主要是新城的定位。之前定位大学城不过最终没有如愿。

其实老城区应该向西发展建设,为什么偏偏向北发展,新城区薛城应该向东发展,可薛城向南发展,没有路还建设隧道,不知道这样什么时候能老城区和新城区连成一片,如果都相向发展建设,早就成规模了,以张范为中心,老城新城都向张范发展建设,一定很快就能接起来,

现在的新城建设快20年了,变化也就那个样,慢的跟乌龟差不多。枣庄出来的能人那么多,一抓一大把。全国各地的人脉圈子那么大,胡乱给政府出个点子吧,看看就好,纯当胡闹。

还是采用传统招商引资的方式。谁带动回来的客商或者企业回新城投资建厂,没有能力搞大的,就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根据年纳税额予以提成,年纳税1000万。中间人提成100万,2000万提成200万以此类推。纳税额过亿的再适当提高比例,并予以“枣庄最牛市民”“枣庄经济之星”“枣庄发展贡献者”等荣誉称号,市委书记予以颁奖并作陪吃饭。各政府企业部门予以相应的支持态度。

别的不说,就用这最传统的方式,搞不出几个过亿,上十亿的厂子? 既奖励了牵线人,又拉动了GDP,还带动了就业岗位,新城区产业集中,紧接着人口密度,车流量等等直线上升,领导就位期间还获得了政绩,一石多鸟!

办法总比困难多,人不能让尿憋死呀!

如果提成都能拿一千万起步的话

任泽平能去恒大? 早就回来为枣庄做业绩了

新城的发展如何破局,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近几年新城的发展有目共睹,新城的大城市格局己初步显现,下一步只是一个如何发展,如何形成规模的问题。

提起枣庄,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哪里是枣庄,就连枣庄本地人对枣庄地域的称谓也很困惑。身处新城之地,不少老城人从市中出发说是去薛城,薛城人从新城出发来市中说是去枣庄。只所以形成这种地域困惑,主要还是市民对中心城区或者是核心区域没有一个城市归属感。东、西二城的距离对我们这样的一个三、四线城市来说,距离还是远了些。如果硬要和人家一线城市相比,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对自己身居的小城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按照先前市府的规划,东、西两城相向发展最终熔和为一个一体的大城市框架格局。但是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时确实让市民看不懂。很多市民认为大学城应规划在东、西两城之间,缩短东西二城距离,使新城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后,更像大城市样。让市民感觉到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荣誉感、自豪感。另外来说,建大学城对提高枣庄城市格局和品味,确实意义重大。但是大学城的建设,要统筹规划,不要这里建一块,那里建一块。目前枣庄东、西城有三处大学园校区,分别为市中枣庄学院大学校区、新城祁连山路枣矿医院北枣庄职业学院(枣庄技术学院)校区、枣庄经济学校校区还有就是现在正在规划建设的高铁站东南大学城。本来枣庄的大学就少,如果再分散规划务必会对枣庄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受到一定影响。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枣庄城市的发展定位在东西两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假如真是这样,东城的资源也未必都要搬迁到西城,毕竞二城还要共同发展,溶和一体,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城市的发展壮大,一靠自身的活力,二靠人才的竞争力,三靠城市的发展后劲。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引才力度,多招大型国企、央企来枣庄安家落户在东西两城之间,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枣庄这座焕发青春的崭新城市,将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鲁南大地!

另起锅灶,再建一座更新的城

有二十年了吧,投资几千亿元打造的枣庄新城,至今半死不活,没有发展起来,估计是风水不好。

枣庄应该舍弃新城,再找个风水宝地,重新建造一所更新的城市作为枣庄市中心。

重点分析选址问题。

峄城、市中、薛城三区都曾经先后作为枣庄市中心,事实证明,这三个区都不适合枣庄发展。

当然,未来城市中心也不能建在滕州,绝不能助长"滕独"一枝独大。枣庄应该一体化匀衡发展,各区市应"均贫富",即不能把山亭经济发展上去,也要想方设法把滕州经济搞下来,让滕州和山亭人均收入拉平。

目前,台儿庄已有古城,发展势头还不错。可以考虑,把枣庄未来中心建在山亭。

当然,可以先在山亭投资几千亿试试。如果二十年还发展不起来,可以考虑去台儿庄再建一座三表新的城市中心。

估计去台儿庄建新城,阻力会很大。徐州肯定担心枣庄未来中心挤垮徐州,成为大淮海省省府所在地。

新城向徐州发展,争取徐州地铁修到枣庄,高端产业布局。

薛城向西发展捎带微山,建设交通枢纽。最好能建设一条跨微山湖的公铁两用桥直达郑州。

台儿庄重点发展 旅游 业。成立 旅游 文化公司,利用已有经验,盘活全市 旅游 资源。

峄城和市中区利用枣矿集团底子,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建立产业孵化中心。另外把三角花园枣庄老街,以及中兴集团整理整理,弄个艺术区也不错。

山亭区农业观光 旅游 。

滕州车床,精细装备制造。

不知是我悲观还是怎么着。我觉得新城短时间内很难发展。

从新城的诞生开始,人们都一直争论,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争论了十几年,看看周边临沂、济宁和菏泽等周边城市都在大踏步发展,而枣庄虽然新城初具规模,但是对整个城市发展来说,被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新城通过十几年的发展,路网和各行政单位及学校医院都基本上配齐了,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商品房。一个商品房堆砌出来的城市,怎么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要看高楼大厦,还要看实体经济怎么样,人们的收入怎么样,人们在新城的生活怎么样,人群的素质怎么样,创业和企业的活力怎么样。这些我都看不到。

城市的发展,不仅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经济的发展,也是思维发展的反应,也是人才资源的反应。单单一两个企业是撑不起一个城市的大格局,相反,众多的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可以形成大的洪流,形成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人才出去了,不会来,回来了无用武之地,都是些问题。

枣庄的面积太小了,比周边的几个地市也要小的很多。除了 旅游 之外,还能不能发展一些特色的产业,形成产业链?能不能下大力气鼓励创新创造创业,减少一些形式主义?这些都是问题。

目前枣庄市的领导们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向徐州淮海经济圈靠近,这是一个办法。但是要落实,要夯实合作的成果,不要流于形式。要不断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大力发展初级中级和高等的教育。

说一千道一万,还得大力发展经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促进 社会 精神文明的进步。新城的发展,包括枣庄的发展,要让留下的人有饭吃,有房子住,子女有良好的教育,人们有干劲有奔头,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使 社会 充满活力,建设美丽家园。

大学城建在新老城之间,基本就一体了,其实很简单,为什么老走纠结的弯路呢。

直接在城市发展研究期刊官网上,点击在线投稿查看。通过这种方式投稿优势有三:效率高。体现在通过论文发表机构发表无须排队等待,再就是论文发表机构在论文发表方面要比作者要更专业,所以在和杂志社沟通发表事宜时更高效。成功机率大。论文发表机构在投稿前,会根据作者投稿期刊的要求,对稿件进行调整,让论文格式更符合投稿要求,成功机率要高。方便、快捷、不需要作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论文发表上。另外,论文发表过程中论文发表机构编辑老师会随时跟进发表进度并实时反馈。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与我们在线学术顾问联系。

枣阳城市分析论文发表

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城乡规划理论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理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make our country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djus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evel 1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subject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s a whol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如在德国鲁尔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特色的发掘、保持和创新为这一老工业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都需要关注可持续性,以保证发展战略落实到各个空间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首先应从本质上理解城市自然过程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原则将对现状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的接受和再利用以及可循环建材的再利用放在了首位。其次,可持续发展鼓励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以及景观的保护。任何新的建材应当从可持续的资源中获取,像木材就应当从管理良好的可持续森林中获得。 第三,在新建成地区,建设的模式要将分散的活动区之间消耗能量的出行减少到最少,同时还要减少建筑内部运行消耗的能量。 未来的发展必须满足国民对食品、矿物、住宅以及其他建筑的需要 不过,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应当遵从环境的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确立的准则。任何新的建筑应当通过灵活的规划设计以适应其使用年限中不同的使用要求。交通系统服务与新的城市结构,将不得不“在服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维护未来生活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对城市环境进行重新整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设计专业是一个独特的挑战。同样,经济增长也面临相同的前景,它必须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使城市更富可持续性。

三. 城乡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交通需求是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的派生需求,不同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功能联系方式,通过影响居民个体的出行行为选择过程,进而作用于城市交通系统,并最终产生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后果。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对于低碳城市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导致我国目前有些城市规划实践与低碳城市的目标甚至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本研究由理论整理入手,继而通过实证研究支持,提出一套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下的城市空间与交通的规划策略。研究分别从区域层面、总体规划层面及详细规划下的居住区和街区设计三个层面来研究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从区域层面而言,我国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建立在“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的评价标准上,加之区域土地使用模式多为粗放式,两者合力产生了高能耗的基于小汽车的区域空间布局。对比现状缺乏交通考虑的无序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引导的走廓模式,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数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规划理论中强调的一个就业居住平衡的城市和功能上的“自我平衡”被验证并不能降低对机动车的依赖,而应是在提高居民就地就业率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公交系统将各城镇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平衡。从总体规划层面,研究从城市密度、开发强度、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其对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提出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原则:①应当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②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③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④坚决地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的策略。从详细规划层面,研究从居住区规范入手,分析其积极性及不足,并与美国《绿色低碳社区发展评估系统》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居住区的设计仍然偏重于物质环境层面,对人的行为少有涉及,也没有明确的低碳指标。研究从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开发强度等角度分析了“大盘”、“巨型居住社区”、低密度住区产生的原因及对低碳节能居住的影响。

最后,研究对轨道交通站点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新区由于客流有限、发车间隔较长,单纯的普通公交接驳不能满足城市边缘地区轨道交通接驳需求。规划必须确保城市新区市民出行的选择多样性,除了提高普通公交覆盖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还要通过多模式交通换乘的方式来提高城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的服务半径,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规划阶段需要对步行、自行车的接驳方式,自行车停车设施作出更多的重视。研究最后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城市规划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终极方案,并且需要针对目标建立评价的准则;②城镇体系的规划应结合区域性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降低交通能耗;③鼓励适度的用地混合,考虑建立在绿色交通体系上的居住与就业的动态平衡关系,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倡小尺度街区、土地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④未来中国可持续低碳城市的结构一定是建立在骨干公交联络的自行车友好的城市框架下的,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促进“绿色交通”;⑤城市形态结构形态的构建采用网络嵌套的理论来对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局限进行修正,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⑥开发强度取决于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这也是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

直接在城市发展研究期刊官网上,点击在线投稿查看。通过这种方式投稿优势有三:效率高。体现在通过论文发表机构发表无须排队等待,再就是论文发表机构在论文发表方面要比作者要更专业,所以在和杂志社沟通发表事宜时更高效。成功机率大。论文发表机构在投稿前,会根据作者投稿期刊的要求,对稿件进行调整,让论文格式更符合投稿要求,成功机率要高。方便、快捷、不需要作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论文发表上。另外,论文发表过程中论文发表机构编辑老师会随时跟进发表进度并实时反馈。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与我们在线学术顾问联系。

发表论文格式具体要求

引导语:即将要毕业的同学们,大家知道发表论文格式都有哪些具体要求?下面我给大家收集好了,来这里参考。

发表论文格式具体要求

1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英文内容单独放在正文之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一般不少于2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避免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表述。中文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不能采用英文缩写。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也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

正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内,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文中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1.3,…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1.1.3,…排序;引言不排序。

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并且在文中切确引用的专着、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如下:

专着作者名。书名。版本(第1版不着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作者名。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名。题名。

论文集编者名(可不着录)。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名。题名。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科研报告作者名。报告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 作者名。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专利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名: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作者名。题名。出版地:出版者(网址、网站名、网页名),发表或更新日期。

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外文参考文献的出版地、出版商和出版年务必按顺序一一标出。期刊与论文集的起止页码必须标出。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标出其引用之处,标不出引用之处的文献不得列入参考文献之中。

4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须在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

[知识拓展]

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格式要求

1、打印设置

毕业论文一律采取A4纸张打印,页边距一般设置为:上、下各2.5cm,左3cm,右2cm,行间距固定值23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2、字体要求

全文未作特殊要求的字体都采用“宋体”.

3、标点符号

注意论文中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4、页眉页脚设置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奇数页页眉按“第1章 绪论”这种形式打印该页所在的章号和章题目,偶数页页眉上打印“XX大学XX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书写;从封面下一页开始到正文前一页,页码在页脚按希腊数字(Ⅰ、Ⅱ)连续编排,从正文开始,页码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采用宋体五号居中书写。

本文所讲论文格式要求部分内容可能与学校全日制本科论文格式要求有冲突,以学校为主,但关系不大。

二、本科毕业论文各部分格式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主要由封面、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封底组成,其中短篇幅论文的目录部分可以省掉,注释和附录可根据情况取舍。下面我们就一一讲讲各部分的格式要求。

1、封面

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的封面。包括以下内容: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指导教师(不需写教师职称)(以上项目各占一行,中间位置左对齐,使用宋体三号字,填写内容左对齐并添加下划线,下划线长度一致)。

注:封面可从学校教务处网页下载。

2、中文题目

书写格式要求: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字号字体格式要求:二号,黑体,居中,下面空一行

3、英文题目

书写格式要求:英语论文题目要言简意赅,完整的概括全文主题,论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15个单词,尽量在一行展示,如果一行无法展示完,可以另起一行,也可以做成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形式,英文论文题目的意思应与中文题目一致。

字号字体格式要求:二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

英文论文题目对大小写的要求可参考文章:英语/英文毕业论文题目格式

4、中英文摘要

书写格式要求: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300-5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Abstract”采用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体,居中书写,内容部分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5、中英文关键词

书写格式要求: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6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内容部分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之间用中文“;”分号隔开;“Key word”采用小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体,内容部分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关键词之间用英文“;”分号隔开。

6、目录

书写格式要求:目录中的标题不能超过三级,由标题、点及页码组成,一般论文题目是通过Word文档工具自动生成的,详见:毕业论文目录的自动生成方法与格式要求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标题字体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如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二级用4号宋体,三级用小4号宋体。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之间用连续三连点连接。标题需转行的,转行后的标题文字应缩进一字处理。

7、正文

本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以上,主要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即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正文部分的格式要求如下。

书写格式要求: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400-500字左右。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分析理论、问题原因与分析(讨论)及对策部分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问题进行归纳及分析,论证观点,并提出见解。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300-400字左右。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

(1)正文标题

一级标题均采用“第1章 绪论”形式,三号黑体(不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二级标题采用“1.1 研究背景”形式,四号黑体(不加粗),顶格书写,前空一行,后不空行;

三级标题采用“1.1.1 课题来源”形式,小四宋体加粗,顶格书写,前后均不空行;

四级标题采用“(1)课题意义”形式,小四宋体,后面紧跟正文,前后均不空行。

(2)字体段落

所有正文均采用小四号宋体,靠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均为固定值23磅。所有空行均采用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3)图、表、公式

图:a. 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b.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c.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宋体;d.引用别人的图表一定要注明来源。

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c. 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

公式:a.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b.公式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可以采用默认的字体和字号。

图、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公式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公式”两个字不要写上)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8、致谢

应以简短的文字对题目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辩及评阅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同学等)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和品德。限200字以内。

9、参考文献

另起页,“参考文献”四个字采用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内容为5号宋体。要求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且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以示对文献作者的尊重。参考文献的标注国际上有通用的习惯,中国也有国家标准规定,不可杜撰。论文中,标注参考文献所依据的标准应该统一,不能混用。此外,参考文献应列在论文结论后。

在说明文献出处时,书写格式为:

①科技书籍和专着:主要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着录)。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内容所在页码等。

如:陈日耀。金属切削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33-36

②科技论文:主要作者。论文篇名。刊物名,年,卷(期):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等。

如:庞思勤、刘成伟。激光加工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工艺与机理研究。兵工学报,1992(4):84-91

③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宜引用。确需引用时应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未发表”、“档案资料”、“己投稿”等字样。对于学位论文也应注明“学位论文”及授予学位单位。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参见文章:论文正文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

10、注释

“注释”两个字采用三号,黑体,顶格书写,下空一行,内容为5号宋体。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必要补充说明,注释一律采用脚注,不用尾注;当论文正文某处需要予以注释时,采用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并书写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以示需要予以注释。

11、附录

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供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以及计算程序和说明等。“附录”两字采用三号,黑体,顶格书写,内容为5号宋体。

12、封底

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的封底,按先后顺序排序装订。

13、主要符号表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58期刊网

枣庄市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格式模板

发表论文有一定标准格式,很多作者第一次发表论文,甚至发表过多篇论文依然对论文的格式不清楚。在此,我们通过此文对论文发表格式做个详细介绍。以下是发表论文格式模板,欢迎阅读。

发表的论文基本包含以下几部分:标题、作者名字、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期刊杂志要求包含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一、标题

标题应该符合全文内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通常不得超过20个汉字,如果20个汉字仍无法说明白的,可以增加副标题。

二、作者名字

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必须有作者名字。作者名字按先后顺序被称作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一般情况下,作者的数量是不限制的,也就是说文章是由几个人合作完成的就应该是几个人。但一般不会超过5人。部分杂志要求最多3人或者2人。

目前很多地区对职称论文中的作者要求必须是第1作者才认可。所以挂名发表的作者常不会被认可。

作者有时候还存在通讯作者一说,通常通讯作者是在标注或者文尾注明。在部分地区,通讯作者享有跟第一作者相同的认可度。

如果作者名字较多,且各作者单位不同,这时候就需要对作者名字做标注。比如:张三①李四②。然后在单位名称前对应标注。

三、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是在职称评审中确定一个作者的身份的信息,尤其在学术论文中不可缺少。通常的格式是:单位,省市,邮编。例如: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北园小学山东枣庄 277400。

作者单位应该为单位的全称,而不应该是简称。如“山东省德州市陵县第一中学”不能简写成“陵县一中”。很多地区对于单位简写的论文是不予认可的。很多作者常常应为这个原因造成职称机会错失。

四、摘要

摘要又被称为内容摘要,是对文章的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摘要通常在200字左右。摘要是对论文全文的引导,是论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摘要要求概括全文,不可以片面只讲文章的一部分。

五、英文摘要

部分杂志要求文章需要存在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是对中文摘要的一个翻译,要求翻译准确。

六、关键词

关键词是文章索引的一个重要部分。关键词要求必须设置准确,恰当。让别人可以较容易地根据关键词了解文章的主要谈论问题。这也是文章划类的一个基本方式。

七、英文关键词

部分杂志要求文章需要存在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要求翻译正确。

八、正文

学术论文的.正文为论文的主体。正文的层次应该清晰,论述应该有理有据,论文的主题更是应该明确。论文写作切忌统概统论。大帽子下写小问题。发表论文的正文长度通常在2000字到8000字之间。过多应该精简,过少应该补充。

九、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具有一定的格式。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全文1.25倍行距

标题标题标题标题(三号宋体,居中,加粗)

【说明: 标题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而用名词性短语,也不用“……的研究”,“基于……”)。】

作者11,作者22,作者31,……(四号楷体,居中)

(1. 学校 院、系名,省份 城市 邮编;2. 单位名称,省份 城市 邮编)(五号楷体,居中)

摘要:(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小五号楷体)

【说明: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要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要加自我评价,如“该研究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报道”等。摘要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摘要长度200~300字。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文章”、“作者”、“本研究”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全角分号隔开)

【说明: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全角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注意:关键词中至少有两个来自EI控词表。一般高校数字图书馆均可查到。】

中图分类号:(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TM 344.1(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 文献标志码:(小五号黑体,前空四格)A(小五号Times NewRoman体,加粗)

【说明: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一般要有3位数字,如TM 344.1)】

引言(四号宋体,加粗,顶格)

引言……(五号宋体,段前前缩进两格)

【说明: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用词时,应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引言一般不超过800字,且不计入章节编号。】

正文。。。。 (五号宋体,段前缩进两格)

1 篇幅、正斜体、黑体(四号宋体,加粗,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1.1 篇幅(五号宋体,加粗,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说明:全文(计空格、图表占位)一般不超过7 000汉字。】

1.2 正斜体

1.2.1 正体(五号宋体,顶格,序号和标题文字间空半格)

【说明:变量名称用斜体单字母表示,需要区分时可加下标;下标中由文字转化来的说明性字符用正体,由变量转化来的用斜体。】

1.2.2 斜体

【说明:量单位及词头用正体。如kg、nm等。运算符用正体,如d、exp、lg、max、min等;几个特殊常数用正体,如e、π、I。】

1.3 黑体

【说明:矩阵、矢量、张量名称用黑斜体表示。】

2 层次标题

【说明: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3 插图(图题使用小五号黑体,居中,列于图下)

【说明:

1) 插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一般不超过6幅。

2) 插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插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缩尺后字的大小以处于六号或小五号为宜。

3) 插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4) 插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1个图,可定名为“图1”)和图题,居中排于图下。

5) 函数图要有标目,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表示,如“p / MPa”;标线数目3~7个;标线刻度朝向图内;标值圆整,一般采用0.1 n, 0.2 n, 0.5 n和1 n, 2 n, 5 n以及10 n, 20 n, 30 n, 50 n(n=1,2,3,…)较好,不要把实验数据点直接拿来作为标值,如可将0.385, 0.770, 1.155,…改为0.4, 0.8, 1.2,…,将62.5, 78.3, 101.4,…改为60, 80, 100,…,并相应平移标值线(当然图面内的数据点或曲线不能变动)。标值的数字一般不应超过3个数位,或小数点后面不超过1个“0”。为此,可通过改用标目中单位的词头或量符号前的因数来保证标值的数值尽可能处在0.1~1 000。例如:

某图上标值是1 200, 1400,…,标目为p / Pa,则可将标目改为p / kPa,相应地标值即改成1.2, 1.4,…。某图上标值是0.005, 0.010, 0.015,…,标目为R,则可将标目改为103R,相应地标值即改成5, 10,15, …。

6) 照片、灰度图清晰,彩色图要转换成黑白图表示。

7)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

4 表格(表题使用小五号黑体,居中,列于表上)

【说明:

1) 表格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表格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2) 表格应精心设计。为使表格的结构简洁,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3) 表格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格,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居中排于表格的上方。

4) 数值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头中使用“量符号/量单位”。5)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5 结论(结语)

【说明:

1) 结论或结语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可以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2) 结论是在文章结尾时对文章的论点、结果进行的归纳与总结。当从研究结果确实得出了有重要价值的创新性结论,或者对相同论题的研究得出与别人不同或相反的结论时,应采用“结论”作层次标题。

3) 当未得出明确的研究结论,或结论已在“结果与讨论”中表述,而同时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概括性总结或进一步说明时,尤其是要对文章已解决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表达作者的某些主观见解或看法时,用“结语”。

4) 文章结尾时如果不能导出条理性结论,则可写成结语进行必要的讨论,文中已有分步结论的可不再在文章结尾处写出结论。

5) 结论或结语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插图及数学公式。】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加粗,顶格)

[1] 期刊——作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不要缺少页码). (小五号宋体,缩进两格;序号使用“[]”,和内容间空半格;内容中标点符号均使用半角,后空半格)

[2] 专著——作者. 书名[文献类型标志].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出版地和出版者必须有一个)

[3]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作者. 专著题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出版地和出版者必须有一个)

[4]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5] 电子文献——作者. 题: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说明:(详见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以15篇以上为宜,其中80%应为期刊或会议论文,80%以上为近5年出版的文献,50%以上为外文文献(若是会议论文集析出文献,必须要有会议名称、论文集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2)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

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且姓名全大写。

4) 作者不超过3人的姓名都写,超过3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

5) 非英文期刊文献,先按原文列出该文献,然后另起一行附上其英文译文。】

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必须要有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Tel);(E-mail)。

导师姓名(联系人),性别,职称,硕(博)士生导师,(Tel);(E-mail)。

A 12岁的儿子和妻子的关系很微妙。一方面,儿子会粘妈妈,撒娇赖皮是这种爱的表达方式,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妈妈的所有馈赠。另一方面,又对妈妈表示不满,认为妈妈处处命令自己,当然,主要是学习上的督促。 儿子打电话又吐槽,我妈太懒了,什么事都想让你替她干。 我说,举手之劳嘛,可以帮的自然要帮,我能接受。 儿子和我的关系也很有意思。一方面,我尽最大可能和他商量着做事情,对话较多,说到先做到较多,不过,遇见他耍赖,我自然会采取强制措施,比如影响我睡午觉,我会驱逐;不想干家务,我会提醒,有时会警告。 儿子又吐槽,姥姥替你洗碗了啊,你好意思吗?你应该请假回来洗碗。 我说,抱歉,我今天上班,早饭后时间紧,其他时间我会多做一些,请假回来洗碗是不能做到的。 再说了,我一个人先吃完饭,其他人都没有吃,我哪能等你们? B 洞察人性,阿德勒 C 两个家伙爱运动 D 德建主持 郑伟主讲 枣庄市小学班主任工作室(薛城)第50次读书主题讲座于2018年8月26日周日,晚上7:30—9:00进行。 一、讲座主题: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二、主讲人:郑伟 三、主讲人简介:       郑伟:薛城区北临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特长研究,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可塑潜力。使其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有所进步和突破。特别喜欢传统文化的运用,目前参与的省级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思想品德课程融合研究》已经结题。辅导的20多篇学生作品在省市报刊中获奖发表。关于“学困生转变”方面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 教育箴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分享书目:《给教师的建议》 四、读书讲座提纲: 1、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感受。 3、 转化后进生策略的另外几点思考。 五、互动话题 话题一:在当今“碎片化”信息时代,怎样调动学生或家长的阅读积极性,创建书香家庭。 话题二: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对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E 你大舅的建议,我还没有做到呢,他建议我买一张中国地图贴在你的房间里。最好是地形图和政区图都有。 FG

枣庄市教育局文件枣教发〔2008〕29号关于深化枣庄市中专中小学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多元化评价工作的通知各区(市)教育局、高新区社会局、枣庄矿业集团职改办,市直各有关学校(单位):自2006年以来,我市在中专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实行了多元化评价,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更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经研究,决定对枣庄市中专、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多元化评价考核进一步完善。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从2008年开始,晋升中专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必须参加多元化评价。各区(市)、各单位在向评委会呈报材料之前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具体有六项变化:一是参加多元化评审的人员范围扩大。以前只有晋升中级人员参加多元化评审,从今年起要在初级评审和推荐评审高级职称人员中全面推开。二是增加多元化考核在量化总分中的比重。提高多元化考核的量化分值,讲课、教学实绩等在评审中起的作用更突出。三是强化多元化考核的分量。参评当年出现课堂教学能力"差"、考试不及格、教学实绩D级、学生满意度测评D级的参评人员可实行一票否决。四是规范申报材料。对非正常渠道获取的论文发表、论文获奖、实验课题不予认定,引导教师集中精力搞教学。五是教学实绩考核更加细化,并由去年提交三年考核结果改为提交四年考核结果。六是强化对多元化评审过程的监管。业务考试由11月份提前到暑假期间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试成绩直接纳入学校推荐要素。课堂教学能力考核和满意度测评由区(市)制订详细方案,8月底之前完成,结果在全体教师中公开并在学校推荐过程中使用,市教育局将组织相关人员抽查,发现弄虚作假行为一律取消当年参评资格。二、多元化评价工作的具体内容(一)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及其应用考试1.考试内容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理论应用,各占50分,共100分。2.考试形式:开卷考试。3.考试时间:8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4.收费:报名费及考务费35元(鲁价费发〔1999〕53号)。5.参考书目:《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优惠价每本15元);《心理学、教育学问题与探索》(曲中林、孙悦亮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优惠价每本23元)。需要参考教材请分别以区(市)为单位(市直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将征订数(请以书面提交,并盖章)和书款于4月15日前交市教育局人事科。6.考试报名与实施材料呈报单位组织参评人员填写准考证及存根(见附件一)的基本内容并粘贴照片,呈报单位汇总花名册(见附件二)并于6月30日前上报,同时缴纳报名费。考试前一周呈报单位到市教育局人事科领取准考证并下发参评人员。7.考试成绩直接纳入各单位推荐评审量化。(二)课堂教学能力考核1.考核内容与形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自定内容,规定时间、指定地点借班上课。2.评课标准:枣庄市教育局统一提供,仅供参考。3.组织与管理(1)各区(市)、高新区、枣矿集团分别组织所辖范围内参评人员考核。市教育局负责市直学校的参评人员考核。(2)课堂教学能力考核分优、良、中、差四个等次。其中优秀率不超20%,良好率不超过60%,中差率不低于20%。(3)各区(市)、高新区、枣矿集团务必将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组织方案于7月15日之前上报。考核方案应具体列清讲课人员、讲课时间、讲课地点、评委组成等。市直学校应于7月15日前将申请讲课人员名单汇总两份分别报市教育局教研室、人事科。凡不上报方案或人员名单的区(市)或单位一律认为未组织课堂教学能力考核。(4)各区(市)、高新区、枣矿集团、市直各学校应在8月底之前结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汇总表(附件三)上报。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考核成绩通知单(附件四)随个人职评材料一同上报。(5)考核成绩直接纳入各单位推荐评审量化。(三)教学实绩考核1.各学校应根据《枣庄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教师教学工作实绩进行考核的实施意见》(枣教发〔2008〕28号)对本校教师进行实绩考核。考核结果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省重点高中、市级以上教学工作示范校,优秀率不超过30%,良好率不超过50%,中率不超过15%,差率不低于5%;其余学校,优秀率不超过25%,良好率不超过50%,中率不超过20%,差率不低于5%。2.各区(市)、学校应于每年8月底前完成对全体任课教师的实绩考核。9月10日前将考核结果审核表和统计表(见枣教发〔2008〕28号文件附件)报送市教育局人事科。3.从2008年开始,参加中级评审人员应提交近四年教学实绩考核。(四)学生满意度测评1.测评对象:晋升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教师(任教小学三年级及其以下年级的教师免测,由所在单位认定)。2.测评范围、方式:对申报对象所教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具体班级由学校确定)采用随机测评方式,测评至少要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主管部门2名测评人员到场。3.组织:各区(市)、高新区、枣矿集团分别组织所辖范围内参评人员测评。市教育局负责市直学校的参评人员测评。4.学生满意度测评表及汇总表样表由市教育局统一提供(附件五、附件六),汇总表随个人职评材料一同上报。三、几点要求1.自2008年开始,晋升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必须参加多元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初、中级职务评审和高级职务人员推荐的依据。2.各(区)市、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应加强对多元化考核的组织领导,凡出现弄虚作假、不认真组织多元化考核的区(市)、单位,一律不受理参评材料。3.各呈报单位务必按时间要求将教材征订数、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方案及汇总表、教学实绩考核结果审核汇总表和统计表等上报,并按时领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理论应用考试准考证。4.申报中、高级职称个人评审材料的时间及具体要求另文下达。附件:1.枣庄市2008年申报教师职称人员考试准考证及存根2.枣庄市2008年申报教师职称考试人员花名册3.枣庄市中专中小学拟晋升教师职称人员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结果汇总表4.枣庄市中专中小学拟晋升教师职称人员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成绩通知

宣城城市分析论文发表

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浙两省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东连天目,南倚黄山,西靠九华,域内襟山带水,风景绝佳。敬亭.柏视、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戈江、水阳江两水相依。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城乡规划理论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理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make our country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djus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evel 1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subject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s a whol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如在德国鲁尔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特色的发掘、保持和创新为这一老工业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都需要关注可持续性,以保证发展战略落实到各个空间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首先应从本质上理解城市自然过程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原则将对现状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的接受和再利用以及可循环建材的再利用放在了首位。其次,可持续发展鼓励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以及景观的保护。任何新的建材应当从可持续的资源中获取,像木材就应当从管理良好的可持续森林中获得。 第三,在新建成地区,建设的模式要将分散的活动区之间消耗能量的出行减少到最少,同时还要减少建筑内部运行消耗的能量。 未来的发展必须满足国民对食品、矿物、住宅以及其他建筑的需要 不过,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应当遵从环境的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确立的准则。任何新的建筑应当通过灵活的规划设计以适应其使用年限中不同的使用要求。交通系统服务与新的城市结构,将不得不“在服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维护未来生活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对城市环境进行重新整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设计专业是一个独特的挑战。同样,经济增长也面临相同的前景,它必须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使城市更富可持续性。

三. 城乡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交通需求是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的派生需求,不同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功能联系方式,通过影响居民个体的出行行为选择过程,进而作用于城市交通系统,并最终产生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后果。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对于低碳城市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导致我国目前有些城市规划实践与低碳城市的目标甚至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本研究由理论整理入手,继而通过实证研究支持,提出一套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下的城市空间与交通的规划策略。研究分别从区域层面、总体规划层面及详细规划下的居住区和街区设计三个层面来研究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从区域层面而言,我国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建立在“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的评价标准上,加之区域土地使用模式多为粗放式,两者合力产生了高能耗的基于小汽车的区域空间布局。对比现状缺乏交通考虑的无序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引导的走廓模式,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数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规划理论中强调的一个就业居住平衡的城市和功能上的“自我平衡”被验证并不能降低对机动车的依赖,而应是在提高居民就地就业率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公交系统将各城镇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平衡。从总体规划层面,研究从城市密度、开发强度、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其对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提出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原则:①应当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②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③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④坚决地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的策略。从详细规划层面,研究从居住区规范入手,分析其积极性及不足,并与美国《绿色低碳社区发展评估系统》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居住区的设计仍然偏重于物质环境层面,对人的行为少有涉及,也没有明确的低碳指标。研究从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开发强度等角度分析了“大盘”、“巨型居住社区”、低密度住区产生的原因及对低碳节能居住的影响。

最后,研究对轨道交通站点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新区由于客流有限、发车间隔较长,单纯的普通公交接驳不能满足城市边缘地区轨道交通接驳需求。规划必须确保城市新区市民出行的选择多样性,除了提高普通公交覆盖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还要通过多模式交通换乘的方式来提高城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的服务半径,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规划阶段需要对步行、自行车的接驳方式,自行车停车设施作出更多的重视。研究最后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城市规划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终极方案,并且需要针对目标建立评价的准则;②城镇体系的规划应结合区域性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降低交通能耗;③鼓励适度的用地混合,考虑建立在绿色交通体系上的居住与就业的动态平衡关系,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倡小尺度街区、土地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④未来中国可持续低碳城市的结构一定是建立在骨干公交联络的自行车友好的城市框架下的,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促进“绿色交通”;⑤城市形态结构形态的构建采用网络嵌套的理论来对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局限进行修正,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⑥开发强度取决于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这也是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

宣城城市分析论文发表网

(1)发表论文网站很多,百度一搜,出来一堆,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不靠谱的很多,好消息是确实有比较靠谱的但比较难找。(2)我跟论文网站打交道有五六年了,之前也过。总体来说,我告诉你一个判别标准,就是要多维度的去看。一个是网站的审美,一个是服务的专业性,一个是网站内容的原创性,一个是网站域名年龄。结合这四方面看,都满足的相对比较靠谱。(2)那种页面比较丑的基本一上来就可以淘汰了,还有那种域名年龄时间短的。这两方面比较直观。内容的原创性和服务的专业性需要你仔细去判断。这方面,我现在只认可淘淘论文网,虽然我知道肯定有其他地方比他这里便宜,但是感觉他这里就是让人放心,因为我有两次发表没成功,折腾了人家很久,结果人家一份不少把定金退还给了我。这个其他地方就很难做到。

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城乡规划理论

摘要: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规划理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make our country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djus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evel 1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his to solve the plight of subject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regional coordination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s a whol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乡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一些区域协调可以依赖法律实施,但大部分的情况是自愿的合作。在这样的组织中,规划或公众参与完全是志愿的,决策者和规划师遵从这样一种方式工作,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来自公众的支持。这种自愿的合作组织在协调区域不同城市的利益过程中会发挥一定作用,帮助城市做出更好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公众参与。但某些情况下会有来自地方的反对和阻力,确实需要强制实施。可持续城市是指城市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相协调在规模(人口、用地、生产)、结构、等级和功能等方面能够持续变化和扩大,能够进行自我升级、改善并实现结构的持续性转变。建设可持续城市是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和资源等因素为基础,在资源最小耗用的前提下,通过均衡的分布农业工业、居住区、交通等城市活动,做出科学的城市总体设计,促使城市新的结构、功能与原有结构、功能及其内部的和谐一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性到可持续性变化。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貌和人们观念迅速改变,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西方学者的怀疑。在发达国家,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被不断挖掘和利用。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的西欧,城市决策者本着利用艺术、传统和其它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发掘地方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如在德国鲁尔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文化特色的发掘、保持和创新为这一老工业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各个层次的规划都需要关注可持续性,以保证发展战略落实到各个空间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首先应从本质上理解城市自然过程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指导,做到根据生态原则来利用土地和开发建设,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在空间利用方式、强度、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在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中,构筑城市设计框架的目标将重点强调自然资源和建成环境的保持。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建成区改造成更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原则将对现状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的接受和再利用以及可循环建材的再利用放在了首位。其次,可持续发展鼓励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以及景观的保护。任何新的建材应当从可持续的资源中获取,像木材就应当从管理良好的可持续森林中获得。 第三,在新建成地区,建设的模式要将分散的活动区之间消耗能量的出行减少到最少,同时还要减少建筑内部运行消耗的能量。 未来的发展必须满足国民对食品、矿物、住宅以及其他建筑的需要 不过,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应当遵从环境的目标,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所确立的准则。任何新的建筑应当通过灵活的规划设计以适应其使用年限中不同的使用要求。交通系统服务与新的城市结构,将不得不“在服务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维护未来生活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对城市环境进行重新整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设计专业是一个独特的挑战。同样,经济增长也面临相同的前景,它必须在提高生活水准的同时使城市更富可持续性。

三. 城乡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交通需求是一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的派生需求,不同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功能联系方式,通过影响居民个体的出行行为选择过程,进而作用于城市交通系统,并最终产生不同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后果。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对于低碳城市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导致我国目前有些城市规划实践与低碳城市的目标甚至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本研究由理论整理入手,继而通过实证研究支持,提出一套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下的城市空间与交通的规划策略。研究分别从区域层面、总体规划层面及详细规划下的居住区和街区设计三个层面来研究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从区域层面而言,我国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建立在“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水泥”的评价标准上,加之区域土地使用模式多为粗放式,两者合力产生了高能耗的基于小汽车的区域空间布局。对比现状缺乏交通考虑的无序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引导的走廓模式,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数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另一方面,传统规划理论中强调的一个就业居住平衡的城市和功能上的“自我平衡”被验证并不能降低对机动车的依赖,而应是在提高居民就地就业率的基础上利用高效的公交系统将各城镇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平衡。从总体规划层面,研究从城市密度、开发强度、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等角度分析了其对城市交通低碳化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提出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原则:①应当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②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③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④坚决地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的策略。从详细规划层面,研究从居住区规范入手,分析其积极性及不足,并与美国《绿色低碳社区发展评估系统》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居住区的设计仍然偏重于物质环境层面,对人的行为少有涉及,也没有明确的低碳指标。研究从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开发强度等角度分析了“大盘”、“巨型居住社区”、低密度住区产生的原因及对低碳节能居住的影响。

最后,研究对轨道交通站点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新区由于客流有限、发车间隔较长,单纯的普通公交接驳不能满足城市边缘地区轨道交通接驳需求。规划必须确保城市新区市民出行的选择多样性,除了提高普通公交覆盖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还要通过多模式交通换乘的方式来提高城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的服务半径,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规划阶段需要对步行、自行车的接驳方式,自行车停车设施作出更多的重视。研究最后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城市规划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终极方案,并且需要针对目标建立评价的准则;②城镇体系的规划应结合区域性公共交通体系的建立,才能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降低交通能耗;③鼓励适度的用地混合,考虑建立在绿色交通体系上的居住与就业的动态平衡关系,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倡小尺度街区、土地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④未来中国可持续低碳城市的结构一定是建立在骨干公交联络的自行车友好的城市框架下的,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努力促进“绿色交通”;⑤城市形态结构形态的构建采用网络嵌套的理论来对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局限进行修正,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要与公共交通枢纽相结合;⑥开发强度取决于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这也是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基本依据。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城乡规划的论文范文

商丘学术期刊网:,这是商丘市本地的学术期刊网站,可以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中国知网:,这是一个包含大量学术论文的数据库,可以检索到商丘相关的期刊和论文,也可以提交论文进行发表。维普论文检索:,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包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期刊和学术论文,可以检索到商丘相关的论文。万方数据:,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包含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期刊和学术论文,可以检索到商丘相关的论文。这些网站可以为您提供论文发表的机会和平台,但具体要求和审稿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请您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站进行发表。

最佳回答是不正确的,论文发表的权威网站并不是知网、万方、维普等,这些只是数据库,只是用来收录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 论文的,当然了,知网也有投稿系统,但根据我的工作经历,知网上90%的期刊都不用会知网的投稿系统,因此低端期刊用不了那个 系统,太复杂,高端期刊都自建自己的投稿系统。那么如果说发表论文权威渠道是什么,就是买一本杂志,自己按上面的征稿启示来投稿,如果您找不到,可以问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