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物理学论文年发表量

发布时间:

物理学论文年发表量

光.光电效应.激光无限爱因斯坦1905年6月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解释了光的本质,这使他在1921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论文中,爱因斯坦将量子概念应用于解释光电效应:当一块带静电的金属受到光线照射时会释放电子。他认为光束是由粒子(后来被称作光子)组成,从而与光只有波动属性的主流观念相矛盾。这篇论文为构成量子力学基石的光的波粒二重性获得广泛接受铺平了道路。光电效应后来成为众多技术的基础。爱因斯坦对光的研究一直影响着现代光学的发展,仅以激光技术为例。1917年,爱因斯坦在论文《论辐射的量子性》中,继续探索着光和物质的问题。他认识到如果原子吸收了光,它们可以变为激发态,也就是说跳到更高的能级,它们自然发光返回到较低能级。除了吸收和自发辐射之外,爱因斯坦推断出一定存在第三种作用,那就是光子可以诱导受激原子发出另外一个光子,这两个光子可以激发另外两个原子放出光子,于是产生了四个光子,四个光子又可以产生八个,依此类推。这种产生相干光束的把戏,会建立“粒子数反转”,即受激原子多于未受激原子,从而找到使光子发射聚集成强光束的方法。这一设想直到1954年才得以实现,哥伦比亚大学的H.Townes和他的同事们从“爱因斯坦的超前理论”得到启示,发明了激光的前身微波激射器“maser”。原子.悬浮小粒子.现代统计力学爱因斯坦1905年7月发表的论文《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被认为是第二篇“对世界产生革命性影响”的论文。在论文中,爱因斯坦为“特定大小原子的存在”提供了证明。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原子是否存在是有争议的。爱因斯坦在这篇论文中,创立了支配“布朗运动”的数学定律,推进了“布朗运动”和原子存在的观点。他预测了给定体积的液体中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些分子如何快速运动。这种飘忽不定的运动被称作“布朗运动”,以罗伯特.布朗在19世纪初对水中花粉粒不规则的“之”字型运动的观察而命名。爱因斯坦认为,水分子的运动足够剧烈,从而能够推动悬浮的颗粒,使得颗粒的飘舞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得到。该文是对现代统计力学的一项重大贡献,其导出的方法可用于模拟空气污染物的行为或股票市场涨落走势。2003年,利用类似于制造微芯片的技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C.Sturm及其合作者制造了布朗棘轮,它看上去有点像大拇指甲大小的弹球盘机。在几次测试中,Sturm进行了分离实验,他将水和两种不同病毒的DNA混合物通过棘轮,结果很可靠地把较重的病毒基因组与较轻的分离开来。利用这一爱因斯坦式的技术,能够节省分离大DNA片段所需用的时间,较之当前所用的方法,可省时2/3,而且更廉价且设备更便携。相对论.时间空间概念.质量能量转换爱因斯坦在1905年9月和11月发表的两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被简述为“狭义相对论”,被认为是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革命。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爱因斯坦提出的一种理解时空关系的新方式;在《物体的惯性是否决定其内能》上,爱因斯坦论述了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换的。相对性原理的出现要早于爱因斯坦数百年。1632年伽利略就提出:无论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如何,只要其运动速度不变,所有物理定律都相同。在一艘匀速运动轮船的甲板上观察,石块从桅杆上垂直落下;从静止轮船的甲板上看到的将是同样的情况。对于牛顿在17世纪中期提出的力学定律而言,该相对性原理也成立。但是随着19世纪后期电磁学的出现,这种一致性被打乱了。爱因斯坦着手处理的是电磁学与物理学其他领域的不调和。作为一位具有深刻审美意识的科学家,他无法容忍相对性原理不能像解释牛顿力学一样去解释电磁学。1905年的这篇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文章,通过将相对性原理应用于电磁学,他重新肯定了该原理适合于所有物理学,并且确认光速为一个常数。在解决了相对性悖论的同时,文章还提出一个与人们常规直觉相违背的新的相对性原理,即无论观察者是坐在前廊的摇椅上,还是乘坐以接近光速飞升的未来太空船上,光速对他都保持不变。光速不变原理彻底摧毁了我们的绝对时空观。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他们的体重将比飞船起飞前增加了。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第5篇论文作为狭义相对论的补遗,他在文中描述道:“物体质量是其内能的一个尺度”。爱因斯坦于1907年将内能概念重新表述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科学方程。方程E=mc2同样适用于动能。相对于摇椅中观察者,太空船的速度越快,则其动能和质量也越大,从而使得它越来越难以加速。当飞船速度接近光速时,提升飞行速度所需要能量增量太过巨大,以至于继续加速越来越费劲,这也是为什么超光速火箭飞船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原因之一。1905年之后,最佳成就才真正出现。作为一项知识成果,爱因斯坦1916年又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从证明原子的存在、推出E=mc2公式到原子弹爆炸,爱因斯坦的理论与现实很近很近。1939年8月,爱因斯坦曾致函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开展对原子核的研究,担忧德国法西斯可能制造原子弹。随之美国有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但是,爱因斯坦并未参与其中。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各个领域。

1903年,爱因斯坦和米立娃结婚。

1904年,爱因斯坦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他给儿子取名为“阿尔伯特”。

研究的过程是痛苦的,一次次的研究,一次次的失败,爱因斯坦却独自承受着这些无奈。

在这一时期内,他完成了几篇极有价值的论文,包括相对论在内的几篇论文。

爱因斯坦在这几篇论文中选出一篇份量较轻的,寄给了他的母校——苏黎士理工大学。母校也开始重视他了,给了他一个博士头衔。

然后,爱因斯坦又把关于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送到了莱比锡的《物理学年报》。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又把两篇论文送到了《物理学年报》。

《物理学年报》是物理学界极有影响的刊物,爱因斯坦一个人在同一年里在这一刊物上发表了三篇论文,立刻引起了轰动。

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竟然把支配科学界200年的牛顿物理学给破坏了,人们一下子记住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名字。

爱因斯坦的这三篇论文,一篇是讨论布朗分子运动的;一篇是发展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的,提出了光量子假设;第三篇,就是关于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它使爱因斯坦与牛顿齐名。

爱因斯坦用相对论的理论建立了新的物理学根基,人们可以离开牛顿与爱因斯坦在一起了。

立刻,苏黎士的几所大学,都想聘请爱因斯坦去任教。但是,爱因斯坦并不愿意当大学教授,他情愿在专利局工作。

5年级发表物理论文小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人说小学生能有自已的发现吗?当然有、只要是通过自已的眼睛,自已的双手,经过自已的思考而找到的一个答案,一个解释,一个推理的论证,都是属于你自已的发现,不管其中你是否曾经问过老师,查过资料,请教过别人,只要它已经转化为你自已的认识,你自已的智慧,你自已的方法,都属于你的发现。许多事物都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认识去尝试。我们只要用心很多事情我们都能很好地将它解决。创新在哪里?创新就在我们身边。记得上写字课时,我用毛笔练习写字。下课后,由于来不及清洗毛笔,过了不久,毛笔就变得硬梆梆的。几次下来,几十元一支的毛笔就报废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便把毛笔放在墨盘里.可一不小心。毛笔滚落下来,又把我的书籍、试卷全弄脏了。既不方便,又不卫生,该怎么办?我想到毛笔变硬是因为缺乏水分,便灵机一动,根据“毛细现象”,把笔杆固定在瓶盖上,再把它插入装有适量水的瓶子里,让笔尖接触到水面,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其他同学也按我的办法去做,效果还真不错。一些事情我们只有去勇于尝试发现才可以成功,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跌跤。相信自己就可以成功,我们的生活在与发现。就像是这件事,我虽然失败过,但是我没有放弃,所以我成功了。如此渺小的一件事情也可以发现它其中的道理。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要广泛地学习前人的科学经验,我们既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又不能迷信权威,人云亦云。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勤动脑、勤动手,敢于想、敢于做,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学会了创新,就牢牢地抓住了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只要敲开了创新之门,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这个时代就是属于我们的!

第一讲:写科学小论文,并不可怕?很多人觉得科学研究很深奥,是高不可攀的。其实,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关键要有科研意识。经常思考问题并撰写小论文就是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写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养成科研习惯的过程,也是提高表达能力,形成科学思维的过程。因而,从小学习写小论文,努力写出高质量的小论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撰写小论文呢? 首先是选题。选择难度适宜的题目,是做好研究和写出高质量小论文的保证。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发现问题,选择有较大价值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研究。 其次要大量的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可以了解所选课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现状。科研是创新的工作,要有新的思考和发现,所以,已经研究清楚的事情,就不要重复劳动,新的研究应在过去 的基础上继续创新。通过深入分析各种资料,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提出科学的道理和见解 。 最后要整理思路和撰写论文。论文语言要严谨准确、逻辑清晰、有理有据、确有创新。论点要鲜明,以科学的论据为基础,有科学的设想和推理。 一下子就写了很好的小论文是不可能的,但只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就会不断地进步。第二讲: 什么是科技(学)小论文? 一、什么是科技小论文写科学小论文就是把自己在学科学、用科学的过程中看到、听到、想到的,经过整理、思考后将新的见解告诉大家。一篇科学小论文(以下简称小论文)应当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小论文的灵魂,一般都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出现,小作者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见解。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是为了使论点表述得更清楚明白而准备的事实材料。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科技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那么,科技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科学性、创造性、实践性。二、科技小论文的类型科学小论文最常见有科技观察小论文、科技实验小论文、科技考察小论文和科技说明小论文、日常生活科技小论文。三、写作准备 1、选题。一般要从生产、生活和学习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入,还可从政策法令的角度去选题,或从逆反心理的角度去找出人们认为无懈可击的结论的“毛病”。论题宜小,角度要新。2、资料准备。要搜集、整理必要的资料,现场调查、实验、记录,请教访问有关专业人员,做好资料卡片。四、写作格式 1、题目。要求简洁、新颖能吸引读者。2、作者姓名。作者要对文章负责,若是有几人同时对写文章做过工作,都以直接参加者为主。3、指导(或辅导)教师。没有就不写。4、摘要。这是论文基本内容的缩影。要求短而精。5、引言。一般可简单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动机、目的、由来,但不要与摘要雷同,或者成为摘要的解释。6、正文(又称本论)。一般由研究(或观察、调查)方法、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三部分组成组成。研究方法部分要写清研究所用的材料、考察的对象、外部条件、设备或材料来源(采集还是购买),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的等。所用做法要能经得起别人重复验证。研究结果一般可以数据、实验成果照片等为据,文字最好用表格、图纸等加以佐述。分析讨论必须恰如其分,切忌乱下结论或夸大研究成果。最后还可谈谈自己研究的实用价值、不足之处和努力的方向。7、参考文献。参考别人文献要说明出处,写清作者姓名和书刊文章名称、页码、出版单位和时间,便于别人核实。8、附件。包括照片(尤其是对比照片)及其它旁证材料。9、思路可参照“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四个提纲来写。第三讲:科学实验小论文同学们,我想你们和所有人一样都喜欢大自然吧。大自然让我们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给了我们广阔的生存空间,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个为什么。如电是怎么回事?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怎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雨下不完?皮球怎么会弹起来┉隐含于“为什么”的背后有许多科学知识,你想了解吗?许多人从大自然的万物中得到灵感,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在自己事业征程上的每一次成功,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在每一件发明的东西上,都有实验的影子:爱迪生在发明白炽灯时,曾经用了1200多种不同的材料做灯丝;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时,曾经做过一个危险的“风筝实验”用来证明闪电发出的电和人们使用的电是一样的;莱克兄弟发明飞机时,为了使飞机的性能更稳定,就模仿了动物的翅膀做出机翼……这些例子说明,通过实验,能更好地证实自己的想法。当然,做实验并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我们也做过不少实验吧。每次做实验时,同学们的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容,因为实验能给我们带来新奇,带来快乐!特别是在科学课堂中,我们曾做过有关空气的实验,研究过热胀冷缩的原因,模拟过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等等。每次带着许多疑问走进科学课堂,在课堂上我们通过实验解决了这些疑问,但在解决疑问的同时,我们又会产生许多新的疑问,带着这些新的疑问走出科学课堂,激励着我们在课外去研究、去实验,这就是科学实验的魅力。科学实验,就是我们根据某一个研究问题,利用一些科学仪器,进行模仿、研究,来认识大自然奥秘的一种活动。不过,我们小朋友进行的科学研究、科学实验,还真有我们小朋友的特点。相对于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富兰克林研究闪电,莱克兄弟发明飞机等,我们的研究要简单一点,研究的对象也主要来自于我们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或问题。如果我们把自己所想的问题、所做的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写下来,就形成了一篇科学实验小论文。不难吧,写科学实验小论文不但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保存下来,还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也能共享你的研究成果呢!科学实验小论文具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它是科学小论文,因此具有科学性,这是区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简单地说,这不是我们平常所写的记叙文、读后感之类的,在这当中包含有科学道理,是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研究、探索出来的,并尽可能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其次,它是科学实验小论文,因此具有实验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科学小论文的重要特点之一。也就是说,这一类的科学小论文,必须是利用一些简单的仪器,通过我们亲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的。同学们明白什么是科学实验小论文了吧!那准备好,让我们一起来学学怎样写科学实验小论文吧。一、我们身边有什么我们身边有什么?听到这个问题,同学们也许会感到好笑!身边的东西多了,有青山、绿水,有植物、动物,有刮风、下雨,有火车、飞机,还有高楼大厦、熙熙攘攘的人群等。其实不然,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奥秘、许多疑问正等着你去发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苹果落在地上,许多人认为是很正常的事,但牛顿就产生疑问: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牛顿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在伽俐略十八岁那年,有一次他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注意到教堂里悬挂的那些长明灯被风吹得一左一右有规律地摆动,他按自己脉搏的跳动来计时,发现它们往复运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就这样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后来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挂摆时钟,人们称之为“伽俐略钟”。同样的例子还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鲁班,有次上山砍树的时候,他被茅草划破了手指。如果放到现在,有的爷爷、奶奶也许会把茅草砸个稀巴烂,也有的怪自己太粗心了。但鲁班却对茅草的构造发生了兴趣,由此发明了锯。浙江杭州余杭区吴山小学的彭斐同学在帮奶奶刮芋时,不满足于奶奶的“刮芋手痒,要戴手套”、“等芋烧熟了,手才不会痒”的解释,对刮芋手痒产生了兴趣,通过实验验证,写出了《刮芋手痒之谜》的科学实验小论文。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中心小学的张乔伟对什么有了研究的兴趣?小朋友,你肯定想不到,是臭屁虫的“臭屁”。他的灵感来自于一次被臭屁虫的侵犯——“那可恶的家伙将一个屁放在了我的手上,真是臭极了”。但小作者王马超等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在思考:臭屁虫为什么要放臭屁呢?它的臭屁的威力有多大呢?于是也就有了一篇有趣的科学实验小论文《“臭屁”威力究竟有多大》。许多研究的灵感,不是刻意地去追求,也不是“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无意中、不经意地被“逮住”的。湖北省安陆市镇青龙小学的陈俊杰一次“在观察蜗牛的时候,无意间把一只蚂蚁吹进了蜗壳。当蚂蚁被蜗牛顶出壳时,蚂蚁已神秘地死了。”这无意的举动所产生的现象,使他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并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写下了《蜗牛的体液有杀蚁功能》的小论文。妈妈的一句话:“鸡血放盐结得快”,使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浦中心小学的徐蓓“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心想:在水里加点盐也就能加快结冰的速度了”,也就有了《淡水和盐水谁先结冰》的大作!鲢鱼奇怪地死了,奇怪的现象后面肯定是有原因的,安徽省黄山市县丰梧小学发江学杰找到了,也就有了具有推广价值的《鲢鱼与藕关系初探》。因此,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每一种现象都蕴涵着科学道理!需要的只是你们留心观察。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关注。第四讲:四脚蛇真的有毒吗?(科学实验小论文范例)夏天,在路边、在草丛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形体像蛇,身体有鳞片的四脚蛇。听人说,四脚蛇有毒,要是被它咬了,皮肤会红肿,继而腐烂。四脚蛇是不是真的有毒呢?为了探个究竟,我们兴趣小组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捉来一条四脚蛇,把它麻醉后,放在解剖盘上固定。然后用一次性针筒在它的嘴里吸取0.5ml唾液,倒入烧杯再加入3ml水,使唾液和水均匀混合,接着将一只小青蛙放入其中,一小时后,青蛙安然无恙。是不是时间太短?就让它呆一晚上吧。结果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小青蛙还没死,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挺惬意的。是不是浓度太低了呢?为了使我们的实验准确可靠,我们又到太田野里抓了四条四脚蛇,按昨天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小青蛙还是没死。由此看来,四脚蛇对小青蛙没有致毒作用。那么四脚蛇对其他动物是否有影响呢?我们抓来一只花猫,把0.9ml唾液涂在猫的身上,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结果,两天之后,我们发现猫毫发未伤。至此,我们开始对人们关于四脚蛇的危言有所放松,并进一步增加 对四脚蛇毒性研究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决定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研究四脚蛇对人是否用影响。我们从四脚蛇的嘴里吸取了0.5ml唾液涂在自己身上,刚开始觉得皮肤有点凉,但一会儿,就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无不良反应。半小时后,皮肤仍旧无反应。由此说明,四脚蛇对我们人类皮肤没有致毒作用。通过以上实验与研究,我们明白了四脚蛇对人类并没有毒。经过查阅《小博士知识库》,我们还知道四脚蛇其实就是蜥蜴和石龙子,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浙江等地,以食用蚊子、苍蝇、螳螂等害虫为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点评]:四脚蛇有毒,那时听别人说的,是否真是这样,小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探了一个“究竟”,本文叙述的是自己“探”的过程。因为四脚蛇有无毒性不清楚,所以先选择在动物的身上实验,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者的安全,说明小作者的安全意识很强。也只有在动物的身上得出没有毒性的初步论断,才能在人的身上进行实验。对一系列的实验数据分析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四脚蛇对人类并没有毒。当然,“涂”并没有与血液接触,其结论是否成立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实验后,小作者并没有结束探究活动,而是继续查阅资料,发现“夏天,在路边、在草丛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形体像蛇,身体有鳞片的四脚蛇”其实就是蜥蜴和石龙子,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还呼吁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试想,文章的小作者如没有对人们的这一说法产生质疑、好奇,而是听之任之,他永远不会认识真相。科学的真实性需要我们像小作者一样,勇于实践。启示一;先对其他动物实验,再以身试“毒”,这是智慧加勇气的体现,可敬可佩!但以身试“毒”还是不提倡。启示二:《小博士知识库》等书籍是我们的好朋友,在这当中肯定还有“为什么四脚蛇形体像蛇,身体有鳞片等特点”的知识,小朋友想知道的话,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雨的形成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就是由它们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云内是怎样增长变大的呢?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的。因此,在水云里,云滴要增大到雨滴的大小,首先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其次,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而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其云滴大小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造成云滴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周围空气中水汽的转移以及云滴的蒸发。使云滴增长的因素是凝结过程和碰撞并和过程,在只有凝结作用的情况下,云滴的大小是均匀的,但由于水汽的补充,使某些云滴有所增长,再加上并和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云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上去。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我物理写的就是这个。。。

(1)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2)镜子为什么能成像;(3)水里的鱼为什么比实际的深度要浅;(4)为什么白炽灯会发光;(5)为什么骑自行车拐弯的时候人要倾斜。

世界物理论文发表量

中国的物理研究和日本的物理研究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有差距。中国的物理研究相比日本要滞后一些,技术水平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也没有日本发达。但是近年来,中国的物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比如,中国在原子核物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宇宙学、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种用于评估学术论文质量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成果的重要性。每年都会有统计机构发布各国SCI论文数量的数据。以下是对2022年各国SCI数量的解答:1. 中国:2022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500,000篇,位居全球第一。2. 美国:美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400,000篇左右,排名第二。3. 印度:印度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100,000篇,排名第三。4. 德国:德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80,000篇左右,排名第四。5. 日本:日本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70,000篇左右,排名第五。6. 英国:英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60,000篇左右,排名第六。7. 韩国:韩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50,000篇左右,排名第七。8. 伊朗:伊朗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超过40,000篇,排名第八。9. 法国:法国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30,000篇左右,排名第九。10. 意大利:意大利的SCI论文数量预计将在20,000篇左右,排名第十。总体来看,中国在SCI论文数量方面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数量差距较大,但这并不代表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就高于其他国家,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各国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数量如下:1. 中国:617,000篇2. 美国:416,000篇3. 印度:135,000篇4. 日本:103,000篇5. 英国:97,000篇6. 德国:96,000篇7. 韩国:75,000篇8. 法国:63,000篇9. 加拿大:43,000篇10. 意大利:42,000篇其中,中国以远超其他国家的数量位居首位,显示出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发展潜力。美国虽然在总数上落后于中国,但其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依然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他国家的SCI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说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加速。这些数据反映了各国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的态度和努力,也预示着未来科技创新的前景十分广阔。

这个还真查不出来,毕竟那些统计一般是搜集的正规世界级期刊上的论文数量统计,但不同国家还有自己的国家级期刊,这就无法统计了。不过有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科研人员共发表了约2万篇科研论文,到2008年,这一数字剧增至11.2万篇;而同期美国科研人员的论文数量由26.5万篇增至34万篇。由此应该可以大致地推断世界上的数据。

薛定谔发表物理学年鉴论文

薛定谔于1926年1月、2月、5月和6月接连在德国《物理学纪事》上发表了一组4篇题为《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化》的论文,最后一篇是在6月22日左右送到杂志社的。这4篇论文建立了完整的波动力学。

文/杜豆豆 解读《万物简史》系列4-1: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1 一个新时代的黎明来临了。 19世纪,是物理学大丰收的时代。科学们都觉得,他们似乎已经解开了物理学大部分的谜团。一大堆定律被发现,众多仪器被发明,时下没什么东西好钻研的了。 可德国人 马克思·普朗克 不这么想,他觉得理论物理学还有待钻研。于是,他首先从熵这个热力学核心问题开始研究,却发现已经有学者发表了成果。于是,他转向了光以太的研究,也就是光在太空中传播的空间媒介。 这个时候,也有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光以太。比较值得一提的是 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和爱德华·莫雷 。 这里,插播一小段迈克尔逊的传奇小故事,讲给你听。 据说迈克尔逊的父亲是个犹太小商人,家里穷供不起他上大学。迈克尔逊就想了个招儿,每日去白宫门口散步,期望能遇上总统交上好运。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真的在散步时博得了总统的欢心,送他进了美国海军学院攻读物理学。 所谓“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 大概说的就是迈克尔逊这看似偶然、实为必然的幸运了。 真正让迈克尔逊声名鹊起的,是他和莫雷合作的一个光以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们发现:光无论在任何方向、任何季节都是一样的。而这和之前牛顿所得出的“光在穿越以太时速度不同”的论断是完全相反的。也就是说, 牛顿第一次被证明出错了,他的定律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2 物理学研究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从宏观物理学转向了微观物理学。 之前研究了多年熵的倒霉蛋儿马克思·普朗克,在42岁时有了新成就,他以著名的“ 量子理论 ”打开了量子时代的大门。 他认为,能量不是一种流水般连续的波,而是一包包传递的量子。光不一定是波动的。这一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1905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物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将物理学研究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后,他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他最为知名、且具有跨时代意义的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 狭义相对论认为: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它们是同一东西的两种形式。每个物体内部都包含着极其大量的能量。它解释了放射作用的发生和光速的不变原因,并证明了光以太的不存在。 而广义相对论则提出了引力的概念,认为空间和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既相对于观察者,又相对于被观察者;一个人移动得越快,这种效果就越明显。时间是可以更改的,不断变化的,甚至还有形状。而宇宙的心总是或者膨胀或者收缩的。但局限的一点是,他提出了一个宇宙常数来迎合当时宇宙永恒的流行看法。 在爱因斯坦之后,又有其他科学家对他的相对论做出了补充。 比如:斯莱弗提出了“宇宙不是静止的”。哈勃认为:宇宙不仅有银河系,还有其他星系;所有的星系正在不断离我们远去,距离越远的星系,退行的速度越快。换句话说,宇宙不是恒定的,而是不断向外膨胀的,根本没有什么固定的宇宙常数。后来,勒梅特根据这些发现,提出了类似现在“大爆炸理论”的“烟火理论”。 3 宇宙是如此浩渺无边,生命却又是如此微小。 当物理学家将望远镜对准天上的大宇宙时,也没忘了更微观的小宇宙——原子世界。 著名的物理学家 理查德·费曼 曾说,“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它们很小,大概只有1毫米的千万分之一;它们很多,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至少10亿个原子;它们很长寿且不可毁灭,不会因为你的短命而消失,而是会自己寻找用武之地,换句形象点儿的话说,没准儿你的身上就有莎士比亚的原子。 极小、众多、永恒存在,这是原子的三个特性。而这三个特性是由约翰·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的。 约翰·道尔顿 ,一个出生在英国贫困织布工家庭的孩子,12岁就当上了当地贵格会学校校长并通读牛顿《原理》的天才,25岁开始长居曼彻斯特、在一所小巷小学教孩子加减乘除的数学老师,在它1808年发表的著作《化学哲学的体系》中,他第一次描述了原子的性质以及不同原子如何结合。 约翰·道尔顿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一生勤奋努力、淡泊名利的为人。 远离名誉,名誉反而来亲近。 他是皇家学会会员,有一大堆奖章,被授予高额退休金。他去世时,4万人送葬,在《英国名人词典》中,他是条目字数最多的三位科学家之一,仅次于达尔文和莱尔。 4 但当时的现实是,很多人还是怀疑原子存在的,因为没有依据。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在他论布朗运动的论文中,才首次提出了原子存在的证据,可惜,也没什么人注意。 真正让科学家们认可原子存在的英雄,是天才欧斯内特·卢瑟福。 他揭秘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不是像人们想象的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而更像电扇旋转时的叶片。 然而,这里面是有问题的。比如,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会不会坠毁呢?带正电荷的质子怎么能一起待在原子核里,而又不把自己和原子其他部分炸得粉碎? 前一个问题,卢瑟福的同事 尼尔斯·玻尔 给出了答案。他在1913年的论文《论原子和分子的构造》中提出,电子只能留在明确界定的轨道里,但可以通过“ 量子跃迁 ”转入不同的轨道,而不会飞入原子核。 后一个问题,卢瑟福自己有了新发现:原子核不会爆炸的原因,是因为质子的正电荷被中子抵消了。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科学家们发现,电子的表现有时像波,有时像粒子。比如,路易-维克多 · 德布罗意亲王就说:“如果电子是波,电子行为的某些反常就消失了。” 这样的矛盾让物理科学家们陷入了困境。 埃尔文 · 薛定谔和海森伯对此分别提出了波动力学和矩阵力学两种全然相对的理论。 这种相互对立的局面,后来被海森伯首先打破,他提出了 “海森伯测不准原理” ,认为电子只有被观察到了,你才能确定它存在,在此之前,你根本无法预测它在特定时刻的位置。 更多的科学研究结果也证明,原子是无形状的,电子更像是没固定形状的云。 1925年, 沃尔冈 · 泡利提出了“不相容原理” ,认为某些成双结对的亚原子粒子,即使分开很远,一方马上会知道另一方的情况,而且,这一对姐妹粒子会以相反方向、相同速度自旋。 薛定谔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说明的也正是量子世界这种无法直觉的性质。 5 但爱因斯坦可不喜欢量子理论,他说,“上帝不玩骰子”。 甭管他喜欢不喜欢,反正, 物理学有了两套规律:小世界的量子理论和大宇宙的相对论。 相对论的引力可以解释行星绕太阳转的原因,但到了粒子层面,只能说不。只有量子理论才能解释,为什么原子会拢在一起,到底借助了什么别的力量。 而1945年,罪恶的战争让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似乎让人们更深地了解了原子。 但这一事件也在告诉人类: 科学玩不好,也可能毁灭人类 。 不是所有的科学探索,都是灿若明珠的,有时,也会是臭名昭著。 下次,我们就来讲一个科学史上关于贪婪和死亡的故事。 (未完待续)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 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英文名: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 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是意大利著名量子理论物理学家Carol Rovelli所著的一本科普作品。作者用清晰的逻辑,精确的语言和充满诗意的笔触给读者描述了漫漫数千年的量子史话,并且为现在最前沿的量子物理理论分支之一 - 圈量子理论做了介绍,让人们的思维超越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等大师的理论,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境界,那里精彩至极,奇妙至极,令人脑洞大开,叹为观止。 做为一个量子物理的爱好者(门外汉),本人阅读过一些相关的物理和数学书籍,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师的著作。《现》这本书相比较一些深奥艰深的理论著作,更加通俗易懂(基本没有什么数学公式),并且用一个清晰的逻辑将整个圈量子理论打通了,所以读完以后,感觉自己的思路也清晰了不少。因此我不禁跃跃欲试,想用一个门外汉的语言写一些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这个小结基本上更多的是我自己读完本书以后的感性认识,所以如果行文中,有大量不严谨的用词,不自洽的逻辑,不恰当的比喻,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和陈述,请给与充分的谅解。 好了,现在正式开始! 介绍完本书各章节的概要,让我们进入正文。但是在此之前,我想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在我看来,这是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和概念:好,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第一部分, 起源 ! 作者所要讨论的起源是量子学说的起源。虽然量子学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物理学说,但是它的思想却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学说”。 什么是量子?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对量子的概念应该都不太陌生了。维基百科的解释是:In physics, a  quantum  (plural:  quanta ) is the minimum amount of any physical entity (physical property) involved in an interaction。翻译过来就是:在物理学中,量子是指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物理实在(物理特性)所可以保持的最小量。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思想,比如最小化,分立性,不连续。这个思想最早来源于德谟克利特。“分立和连续”这两个对立的概念一直非常令人迷惑。在我们所可见的世界中,这两种概念都能够被发现,比如一块独立的石头,或者一个独立的人,以及一段连续的时间,一条连续长度的绳子。然而,当你深思的话,你会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时间可以细分成分,秒,微秒,纳秒..... 绳子也可以不断地被剪断,那么有最小的时间和最短的绳子吗?同样,数十块石头可以形成一个小石堆,(物质)不断堆积,可以形成小山,星球,星系,乃至整个宇宙,那么宇宙是无穷大的吗?很显然,人类的大脑并不擅长处理“无穷”这个概念,它领我们陷入迷惑和混乱。 著名的芝诺悖论就是从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概念中演化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凭直觉驳斥了这个悖论,他认为“通过累积数目无穷多的东西并不能得到无穷大的东西”,几个世纪后,这个直觉演化成了“无穷数列求和收敛”这个精确地数学概念。 然而,“无穷小”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存在吗?物质/时间是可以无限可分的吗?德谟克利特不同意这种说法,他相信物质不是连续的,任意小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分割,有下限。所以,德谟克利特和他的学生用原子学说和分立性同样也解决了芝诺悖论,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解决方式更加接近现实。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德谟克利特作为自然主义的倡导者,他的理论并不被当权者所认可,以至于他的 全部作品 都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从他的学生和传人的诗作中才能稍稍一窥他的伟大思想。让我们稍微看几本他失传的著作,就能够理解,在茫茫人类文明史上,我们错失了什么...... 《大宇宙》,《小宇宙》,《宇宙结构学》,《论几何》,《几何实在》,《论数论》,《论磁》,《论动物》,《论农业》,《医药学》...... 虽然德谟克利特的思想随着他的著作的销毁而暂时隐匿于历史的长河,科学女神却亮起了另一盏明灯指引着人类,那就是数学。亚里士多德解决芝诺悖论的方法虽然背后体现出的是“连续性”的思想,与德谟克利特的“分立性”相悖,但是我们很显然看到数学方法的威力,事实上,用数学的方法去研究客观世界经由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传承,推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并在一个伟大的人手里达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那就是牛顿。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几乎奠定了整个现代科学的基础,大家对牛顿三大定律也都非常熟悉。在牛顿的脑海里,世界是由空间+时间+粒子构成的,粒子组成客观物体,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并且运动。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牛顿的力必须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可以发生,对于“超距力”如引力,牛顿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其来源,事实上,他回避讨论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被两个年轻人解决了,他们就是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他们在对电磁力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场”的概念,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不光是有粒子,还有各种我们看不见的“场”,粒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空间中受“场”的作用而运动。引力之所以可以在物体不接触的情况产生作用,是因为有“引力场”存在,那么“引力场”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将有一个伟大的犹太人给出答案,并且从核心深处撼动牛顿的物理世界。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的内容, 革命的开端 ! 爱因斯坦,最为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大脑之一,他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无疑推动了整个人类的思维范式。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主要讨论的是时间的问题和质能守恒的问题,并没有对引力的来源做出回答,但是无疑,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将时间和空间统一了起来,这奠定了其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而广义相对论,回答了引力的来源。正如爱因斯坦自己所比喻的,我们是在一个“巨大的,活动的软体动物的内部”,这个软体动物就是“时空”。太阳(质量)使其周围的时空弯曲,地球并不是由于神秘的超距作用的吸引才围绕太阳转动,而是在倾斜的空间中沿直线运动。爱因斯坦首先完成了这个思想实验,然后他开始着手寻找可以描述这个实验的精确的数学方程表达式。这一次,数学再次发挥了它不可思议的作用。爱因斯坦从黎曼的几何学中找到灵感,利用黎曼曲率来描述弯曲的空间。 黎曼几何的“ 内观几何 ”思维是我读本书的一个主要收获之一。我们中学乃至大学(非数学专业)的几何学基本上都是研究“外观几何”,什么叫外观几何呢,那就是你是站在被研究的对象外部,用上帝的视角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但是想象一下,作为一个平面上的蚂蚁,它怎么研究它所在的一个球(高维几何)呢?它是无法像我们一样从外部去测量这个球体的特征,它只能观察自己在球面的运动轨迹,以期找到规律。那么同样,我们人类作为一个三维的动物,无法从外部去观测一个四维的时空,也很难想象更高维的几何实体的“外观”。因此“内观几何”方法仿佛就是我们最有效的工具 - 即放弃描述整个高维几何实体的外观特征,转而研究三维物体在其中的运动规律。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能够更容易理解宇宙“有限但无界”这个概念了。 现在让我们暂时放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看一下他的另一个伟大的发现,那就是光量子理论的提出。爱因斯坦在1905年一年之中在《物理学年鉴》中发表了五篇论文,每一篇论文都足以让他获得一次诺贝尔奖,这一年堪称爱因斯坦奇迹年,让我们来看看这五篇论文的题目: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关于光的发生和转变的一个新观点》;《从热的分子运动论看静止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物体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 在《关于光...》和《从热的分子...》两篇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分立性”思想穿越慢慢历史长河,停留在另一个伟大的人,爱因斯坦的肩头,并且以一种更加严谨和深刻的方式向世人展现了出来。然而,爱因斯坦本人在提出“量子”概念以后变成了这个概念的最大的反对者,他无法容忍有量子理论而随之带来的“不确定性”。他坚决的摈弃了量子理论,而发展量子理论的艰巨任务,交到一群年轻人的手里,他们中有: * 玻尔: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光谱的研究提出“量子跃迁”理论。 * 海森堡:著名的海森堡测不准定理 * 狄拉克:狄拉克公式,将概率引出量子力学 这三位年轻人的发现奠定了量子理论的三块基石,书中作者这样总结: 量子理论非常的难懂,想要完全理解它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想摘抄一些文中的句子来帮助自己理解,以管窥豹。 好了,直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的内容,尽管再难以理解或者接受,都还是目前已经基本确认或者被证实的理论,下面我们将开启更大的脑洞,去往一个探索更加本质的问题的世界,圈量子理论。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三部分, 量子空间和关联时间 ! 德谟克利特在提出“原子论”的时候,同时提出了“虚空”的概念。他认为原子的一切活动是在虚空的背景下发生的,然而 虚空 到底是什么呢? 当然,德谟克利特所指的虚空在我们现在看来其实很有可能就是充斥着各种气体的空间。很显然,它和圈量子理论所说的“虚空”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上的概念。 量子力学发展至今,我们所知的最小粒子大概在10^-19-10^-22之间,也就是LHC(大型强子对撞机)所能发现的最小的一些轻子。这些粒子在极微小的尺度上在“虚空”中飞舞,不断地产生或湮灭,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筑起了我们所能看见的世界。那么,提供给这些粒子跳舞的那个舞台,也就是所谓的“虚空”,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我们始终在研究舞台上精彩纷呈的各个角色以及它们所表演出来的剧情,却忽视了舞台本身。而圈量子理论带我们进入更加本质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舞台”本身。 圈量子理论认为这个“舞台”是由一种最基本的粒子所构成,这也就意味着,空间本身的分割是有极限的,而非无穷小的。这个空间究竟有多小呢?90年前,俄国一位颇具悲剧色彩的天才,布隆斯坦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出,这个尺度是10^-33到10^-34之间,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物质会弯曲空间,如果一个粒子的尺度小于10^-34,它自身的重量将会使它周围的空间坍缩,粒子将会跌入它自身的黑洞,整个世界将会不再存在。这个尺寸随后被普朗克独立发现,也就是著名的“普朗克尺度”,而布隆斯坦在此之前就被斯大林的警察逮捕并枪毙了,所以大家都只知道“普朗克尺度”,而事实上,它更应该被称为“布隆斯坦长度”,可悲可叹!在普朗克尺度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费曼的老师)提出了惠勒方程用以从几何角度描述普朗克尺度,进而发现,这个方程的解在几何上呈现出的是一种“空间中的闭合线”的形态,也就是一个“圈”。圈量子理论应运而生。 圈量子理论研究由这些闭合线所形成的世界。圈与圈相交错形成节点,而节点和节点之间产生空间,整个世界由此而呈现。圈量子引力的核心“预言”是空间不是连续体,不是无限可分的,它由‘’空间原子”组成。这些“空间原子”和我们目前已发现的基本粒子一样,具有自旋的特性,引力由此而产生。空间本身就是引力场。空间的量子不存在与任何空间,引力的量子也不存在与任何空间,因为它们就是空间本身。(事实上早在19世纪,伟大的数学家黎曼就已经清楚地意识到离散的物理空间比连续空间更为合理) 惠勒的方程还有一个有趣的特征,那就是这个方程中没有出现时间变量(t)。是方程有局限性还是它正好表现出了某些本质?圈量子理论认为,答案是后者,在圈量子的世界中,时间不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它只是一种由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如果空间量子的舞蹈停止,那么时间将因此而消失。 在此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德谟克利特的学生卢克莱修在他的伟大著作《物性论》中就曾经写到: 作者在本章节中对于时间的理解是我在本书中第二个大的启发。作者提出了一个“脉搏跳动 -- 计算时间 -- 同等时间观察钟摆摆动次数” 相比较于“脉搏跳动次数直接换算钟摆摆动次数”的例子,让我们明白,时间是我们为了方便测量和计算而约定俗成的一个量,它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就好比货币之于交易一样,并不是本质,而是一个工具。 作者写道:“这是个很简单的转变,但是从概念角度来看,是个巨大的飞跃。我们必须学会不以事物在时间中变化而是以其他方式来思考世界。事物只是相对于另一事物发生变化。 在基本层面,时间不存在 。 我们通常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只是在宏观尺度上的一种有效近似,这主要是源于我们只能以粗糙的方式感知世界 。” 那么在时间消失的世界,时间意味着什么呢?在圈量子的世界中,世界不再无限可分,而是有在普朗克尺度下的最小“空间量子”,在这个基础上,时间作为衡量变化的一个工具,也不会再被无限可分。作者在本书的第四部分中清楚地提出了,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光走完普朗克长度所需的时间”。 本书的第三部分可谓是真正的开脑洞之旅,读下来颇为辛苦。我的总结,这一部分作者所陈述的重点有一下三个: 最后让我们用一张图来展现这几百年的世界观的发展:好了,讲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已经基本到达尾声。现在进入第四部分, 超越时空 ! 作者在第四部分中,基于圈量子理论分别往宏观宇宙学和微观量子理论两个方面介绍了一下目前最前沿的一些理论物理研究方向,其中包括,大爆炸理论,量子黑洞等。宇宙的起源,极大尺度和极小尺度上的对立统一,作者从圈量子理论的角度去解释,仿佛一切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想象,让人觉得或许终极的答案,就近在咫尺。 这其中,作者提到的一个实验让我颇感兴趣,也就是LIGO的升级版,LISA。如果说LIGO是在地球上用激光测量引力波的实验,那么LISA就是将这个实验搬到了太空中。科学家希望通过LISA在测量引力波的时候,还能够以期观测到接近大爆炸时产生的原始引力波的背景辐射,在那里我们或许可以获取量子反弹的信息,一窥量子态时的宇宙。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听到LISA的好消息! 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和介绍基本到此为止,请原谅我无法对本书得最后一章“信息”写出理解,希望我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物理信息理论,也欢迎大咖的指导。 最后,这本书中作者不仅深入浅出的叙述了量子史话,更是好句连连,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真正的学者的扎实的作风。比如他讲讲到理论物理相之于应用物理的时候,说到: 反思我们国家目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就有一些过于急功近利,缺少一些脚踏实地的“远见”呢? 最后,让我用作者关于科学精神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

数学论文年发表量

应该就是欧拉吧,他发表的文章的确很多

保罗·埃尔德什(1913-1996),数学家,犹太人,一生发表学术论文1475篇(部分与他人合写)

华罗庚于1910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困无法继续升学。1928年,18岁的华罗庚在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的推荐下,到金坛中学担任庶务员。然而不幸,他在这年患了伤寒症,卧床达五个月之久,从此左腿瘫痪。但他并不悲观、气馁,而是顽强地发奋自学。有一次,他发现苏家驹教授关于五次代数方程求解的一篇论文中有误:一个十二阶行列式的值算得不对,于是他把自己的计算结果和看法写成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文章,投寄给上海《科学》杂志社。1930年,此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这时华罗庚年仅20岁。就是这篇论文,完全改变了华罗庚以后的生活道路。当时正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主任的熊庆来看到了这篇论文后,大为赞赏。到处打听华罗庚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大家都说不知道。碰巧数学系有位教员名叫唐培经,知道华罗庚这个人。他告诉熊庆来,说华罗庚并不是什么大学教授,而只是一个自学青年。熊庆来爱才心切,并不在乎学历,当即托唐培经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1931年,唐培经拿着华罗庚寄来的照片到北京前门火车站去接由金坛北上的华罗庚。华罗庚,这位未来的大数学家,当时就是这样拖着残腿、柱着拐仗走进了清华园。起初,他在数学系当助理员,经管收发信函兼打字,并保管图书资料。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熊庆来还让他经常跟学生一道去教室听课。勤奋好学的华罗庚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大学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学完了,学问大有长进。熊庆来对这位年轻人十分器重,有时碰到了复杂的计算也会大声喊道:“华罗庚,过来一下,帮我算算这道题!”两年后,华罗庚被破格提升为助教,继而升为讲师。后来,熊庆来又选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38年,华罗庚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年仅28岁。华罗庚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在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个复变数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很多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著有论文二百余篇、专著十本,成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法国南锡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他的名字已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一宋尼博物馆,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八十八个数学伟人之一。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保罗,埃尔德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