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告的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广告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广告设计概念性分析
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整个中间过程,包括广告的主题、图形文字、创意、形象衬托等多个要素构的集合。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广告来达到吸引人们专注度及眼球的目的。
二、广告设计起源性分析
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一张发现于埃及古城底比斯遗址的三千年前的寻人启事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其实是中国宋朝时一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是中国最早的广告。而国外最早的印刷广告则发现于1471年的英国一家售书海报。
广告发展到今天,供其发布的媒体更加丰富,形形色色的广告随处可见,只要人们所在之处、所经之地,无论是看到、听到的,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没有一种传播手段能像广告这样,在画面中迅速而有效地传达具有丰富个性化的思想内涵。以往“广而告之”的初级阶段广告已经不复存在,现今的广告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告知”,它受到了广播、报纸、电视、杂志、数字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运用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有的大小画面,卓越的创意构思,形成了现代广告的主要特征。广告设计的灵魂离不开彰显个性的构思,出奇制胜的手法,使结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创意,没有创意的广告只是简单的告知,只是没有生气的信息堆积。例如,某些房地产广告盲目跟风、概念雷同、翻版随处可见,这种举措让原本非常注重创新的行业导致形象渐渐模糊。
三、新时期广告设计思维分析
首先,横向思维的产生。横向思维有助于我们通过众多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思路入手,能使我们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它可作为纵向思维的对立方式,给人以新的启迪。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不同构图方法的表现、不同题材内容的选择、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横向思维来创作。
其次,求异思维的产生。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众多创造性思维成果诞生的重要运思策略。这也是相对于常规思维来说的,从而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其思维活动的要诀在于不受任何框架、模式的约束,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难题,创造更美好的东西。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分析,假如把花的生长或凋谢过程完美的呈现出来,可以把正视、仰视、俯视等多种角度效果向结合的展示在作品中等等,这些形式都是要运用求异思维来创作完成的。
最后,想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想象思维的出现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使其形象思维更加具体化。想象思维主要由再造想象思维、创造想象思维两部分构成。在头脑中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是指的再造想象思维,创造想象思维更加丰满,再现现成事物的同时,创造出全新的形象。假如在美术创作的角度上分析,如过要创作人在飞翔,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地球被人握在掌心,也可以创作动植物组合成新的生物等等,这些形式都是要运用无尽的想象思维空间来创作。
四、市场经济下广告设计方法分析
首先,市场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广告设计要适应产品市场宣传,任何一种产品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整个市场的需要,企业要高度重视市场的调查研究,产品市场宽广多样,依据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宣传手段和宣传策略,找准目标市场,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特征是企业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获得最佳广告效益。
其次,一件好的广告作品应该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要了解产品消费者心理,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状况,依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制定不同特色的广告,使消费者在接受产品信息的同时,还能体验到欣赏商品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从而加深对广告的印象,提升广告的效果。因此,从广告审美角度分析消费者接受心理,对于广告效果研究很有好处。
另外,为了使广告效果更加形象具体、更加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在合乎情理的情况下,广告设计要结合市场需求通过夸张、象征、对比、幽默等手法来渲染和烘托主题,提高观众对广告的认知和感悟程度,广告设计往往追求奇特和标新立异,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因此,广告创意是整个广告的灵魂,它体现了创意者的审美境界与价值取向。所谓广告创意就是对广告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所进行的.观念性和新颖性的文化构思,广告人通过想象、组合和缔造对广告创作对象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使广告对象的潜在现实属性升华为社会公众所能感受到的具体形象。创意有时是一句能打动消费者的广告语,有时会是一个能唤起消费者愉悦心理的眼神或笑容,创意有时候又是一个既能反映广告主要经营理念和产品特色,又为品牌树立独特风格的标志等等,创意看似简单,其实好的创意更为复杂。
最后,杰出的广告创意需要付出艰苦的思维劳动,有些广告创意以有趣的搞怪的甚至出人意料的方式来达到表达、传递广告诉求的目的。众所周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一系列广告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所呈现的所有广告信息都只阐述一个“美味”。麦当劳的几版电视广告都十分的具有与生俱来的戏剧性的广告创意哲学。其中一版广告片中,婴儿躺在摇篮时而欢笑,时而哭闹,令人感到费解。答案在片尾部分出现:原来每当摇篮晃到麦当劳拱门标志时,婴儿就高兴,拱门离开婴儿视线,他就啼哭。这部短短几秒钟的广告看似简单,却给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性创意,对麦当劳标志发自本性的喜爱,使观众看完后,在惊叹叫绝的同时又会开心地乐意接受,从中我们领略到了广告艺术的独特魅力,这就是广告体现出来的自然的创造性,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人意想不到却又都在情理之中。因此,一个成功的广告创意设计是否能抓住观众的视线,并使观众对其内容情节或者画面,或者背景音乐念念不忘,深深记在心里,多产品本身记忆更加深刻。
结束语:
言而总之,一个好的广告设计师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想在自己的行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突破以往固定思维,要与时俱进,在保留自己的特色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发散思维进行创新,才可以保证屹立在广告设计的浪潮中。
参考文献:
[1]贾雯鹤,陈书杰.广告文化解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2]柳礼泉,刘社瑞.广告文化的负效应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潘向光,张殿宫,崔绍忠,马姝.国际广告文化与国际商标的翻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4]李玉进,李成增.广告文化对广告活动的影响及其负面效应分析[J].新学术,2008,01.
[5]高芳英,李庆春,邱冬梅.传播改造交流整合――谈商业广告的文化功能[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6]赵华,米彦泽,陈爽,李明.论电视广告中的人文关怀[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7]周至禹着.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
2000年以来出版的主要著作:1.专 著 《教育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出版2.主 编 《学会学习》,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3.副主编 《依法治教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4.副主编 《教育法学概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5.副主编 《风绿山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6.参 编 《教育法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7.参 编 《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8.参 编 《教育法规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9.参 编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0.参 编 《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11.参 编 《教育法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12.参 编 《教育法规基础》,华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2000年以来独立发表的主要论文:1.法律文化视野下的教育法制建设,《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08年第10期。2 中小学常见的法律纠纷及解决途径,《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3.日本中小学事故的应对与预防,《外国中小学教育》(CSSCI)2006年第5期。4.对教师教育权的法律探讨,《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04 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5.关于学生隐性伤害的法律思考,《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02年第10期。6.师生法律关系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8年第4期。7.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承担,《中国教育学刊》(CSSCI)2001年第6期。8. 学生法律地位论析,《教育评论》(CSSCI)2004年第1期。9.发达国家教师法律制度述要,《教育评论》(CSSCI)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10.教师的法律地位探讨,《教育评论》(CSSCI)2000年第1期。11.发达国家高校教师培训的经验及借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2004年第2期。12.试论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2003年第3期。13.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2000年第6期。14.国外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改革及对我们的启示,《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核心)2000年第9期。15.校长必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教育探索》(核心)2000年第11期。16.发达国家教育督导制度的比较及启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2002年第2期。17.国外教育执法监督的经验及借鉴,《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8期。18.高等教育与“两个文明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2000年第2 期。19.法律文化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2005年第3 期。20.高等学校法律关系论析,《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 期。21.教育法律责任论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核心)2007年第3期。22.碰撞与超越:教育法律观念的现代转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9年第1期。2000年以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法律文化与教育法制建设研究”, 2008结项。2.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专项研究课题“国外高校教师培训经验及借鉴”,2004年结项。3.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的教学权利研究”。4.河南省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管理法制化研究”。5.河南省软科学课题“河南省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结项。6.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研究”,2005年结项。7.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关于依法治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01年结项。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任用制度若干问题研究”2003年结项。9.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关于依法治教现状的调查与建议”,2000年结项。1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于依法治教若干问题研究”,2002年结项。1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教育管理法制化研究”,2008年结项。1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2002年课题“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2005年结项。1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课题“高校教师教学权利及其保障”。2000年以来主要获奖情况:1.“教育法律问题研究”2005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三等奖;2005年获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中小学常见的法律纠纷及解决途径”2007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三等奖,3.“学会学习”2003年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实用社会科学三等奖。4.“发达国家教师法律制度述要”2004年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承担”2002年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教师的法律地位探讨”2001年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7.“日本中小学事故的应对与预防”2007年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师生法律关系探析”2009年获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7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2009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现为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先后完成HT-7、EAST、韩国Kstar托卡马克装置中积分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发表论文多篇。
闫吉青撰写的《俄罗斯生态文学之特质探蕴》发表于《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4期。作品主要强调俄罗斯生态文学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化传统,密切关心国家政治命运、紧密联系人民大众、密切关注社会现象,俄罗斯文学始终在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大众的幸福自由而奋斗,具有高度的社会使命感、道德感和责任感。俄罗斯文学家们忧国忧民、孜孜不倦地为整个俄罗斯民族乃至全人类寻找摆脱贫穷、摆脱苦难、通向幸福的道路。俄罗斯知识分子一直关注社会重大问题,提出“俄罗斯,你向何处去”、“啥人能在俄罗斯过好日子”、“谁的过错”、时代关注的“怎么办”等疑问,这正反映出了人民大众的呼声,从而引起人们的深思。如作家布宁著的《新路》一文结尾写道“列车在新修成的铁路上向前奔驰,前方等待人们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作家拉斯普京创作的《告别马焦拉》一文末尾写到“小船在茫茫大雾的海上迷失了方向,人们拼命地大声呼叫”;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创作的《鱼王》一文尾部提出了许多令人矛盾的、困惑的时代问题。许多作家在作品中采用了开放式结尾,他们提出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社会问题,但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些社会问题,而是留给人们更多的空间去探索和深思。可以这么说,俄罗斯生态文学也是“为人生”的文学、“问题文学”。鲁迅先生曾说过,俄罗斯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关注人生和社会,自从尼古拉二世以来,就是“为人生”的,无论它的主意是在探究还是在解决,或者沦于颓唐、堕入神秘,它的主流还是为人生。俄罗斯作家非常关注国家、社会、民生、自然环境问题,所以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强烈的忧患感,这些作品写出了作家对宇宙、地球、人类、自然的不安与担心。忧患是指一种忧虑、焦躁、敏感、坎坷不安、忧愁的特征。别尔嘉耶夫曾说过,俄罗斯文学不是在愉快中创作的,而是在关注人民大众的痛苦、关心人类的命运、拯救全人类的深思中诞生的。俄罗斯民族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是一个具有极丰富忧患意识的民族。俄罗斯的生态文学家具有更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更严肃的社会责任感。
梁坤在《当代俄语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中的末世论倾向》一文中指出,俄罗斯生态文学中有许多有关大自然的神话,这些神话中带有早期泛神论多神教特征。赫克教授说过,斯拉夫人在原始宗教的信仰中,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作家列昂诺夫著的《俄罗斯森林》文中指出,人们用神话传说形式把原始生活的感知演讲出来。阿斯塔菲耶夫1972—1975年著的《鱼王》中,也用神话艺术描述主人公伊格纳季伊奇一个偷渔者的钓鱼经历,贪婪的偷渔者伊格纳季伊奇施放排钩在叶尼塞河里钓鱼,有一天钓住一条大鱼,他不知这条大鱼是爷爷曾经给他讲过的“鱼王”,“鱼王”是一条硕大无比、带有女性意味的鳇鱼,没及时放掉这个庞大的自由精灵,结果自己也被钓鱼线拽到水里,腿被排钩扎上,动弹不得。两者都陷入绝境,等待死神的来临,差点丧命,最后鱼脱钩逃掉了,他也就避过了一难。伊格纳季伊奇通过这次死亡历险感悟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从伦理道德角度反思了人与自然和女性的关系。人类产生于大自然,是自然中的一员,我们与创造人种的规律同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态文学家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高不高就看他对自然持有什么样的态度,特别迷恋大自然的人,其内心世界是纯洁的、健康的。哲学宗教的世界观在大自然的图景被具体化了。在《告别马焦拉》中,“岛主”和“树王”这两个超现实的形象给了大自然以意象的特征。“岛主”是一个小动物,它很明智,它预知到这个孤岛上将发生很大的灾难,又亲眼见证了马焦拉岛厄运。“树王”是一个有自然魂灵的实体。它这棵老树,可主宰四方水土,马焦拉村被它固定在河底。“他”犹如化身的神灵,人们如果激怒“他”就会受到他的惩罚。相对而说,艾特玛托夫的神话意识比较自觉也比较浓烈。他非常善于用神话来表达人生的悲剧,因此他的小说也就变成了现代神话。他笔下的神话多种多样,形式各异,是因为有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两种文化的沉淀。狼神比尤丽是《断头台》中的形象。“狼神”是母狼阿克巴拉的倾诉对象,它是月亮上的虚灵。阿克巴拉因人类的暴行而连失三窝幼崽,在这世界上孤苦伶仃,所以把比尤丽当做倾诉对象。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下来吧,狼神比尤丽,下到我这里,让咱俩坐在一起,一起号啕痛哭吧。下来吧,狼的神灵,让我把你带到那片现在已经没有我立足之地的草原。下到这儿来,下到这石头山里,这里也没有我们活动的余地,看来,哪儿也没有狼的地盘了。”这些神话传说他们真的是无价之宝。我们伟大的祖先,总是用惊悸恐怖的眼神注视着四面八方那些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有的和蔼可亲,有的阴沉狰狞。象征恐惧和虔诚的多神教也由此产生了,作为美和善的参天古树,在我们祖先崇奉的自然力中显现。人们崇敬这些古树,在树下人们经常进行一些审判活动或者赞颂该部落往昔的征战壮举。索洛维约夫的“万物统一”说在理论上总结了对自然的崇拜。他认为,上帝爱的原则是把人与自然界统为一体,认为哲学里的上帝的实质是万物统一。主要针对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世俗化传统而提出了这一学说,其中确实有泛神论的因素,宇宙中心论引起了泛神论。索洛维约夫把人类中心主义和宇宙中心论的分裂弥合了,同时也弥合了神学与哲学的分裂,“自由的神智学”由科学、哲学与神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符号。
杨素梅学者撰写的《20世纪俄罗斯文坛上的生态文学》论文主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文学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文中指出,纵观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的传统主题一直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花草树木、大小生灵、山川河流等等都是具有独特审美主题的,都紧密相连着人的个性意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19世纪的俄国作家谴责了人类残害生灵、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而18世纪苏联时期的作家,一方面,发展了人与自然这个传统主题的意义,拓宽了人道主义的界域,从哲理的高度思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关系、新内涵、新法则;另一方面继承了前辈如涅克拉索夫的优良传统,呼唤人们爱护大自然、歌颂赞美大自然,同时谴责了人类破坏大自然的行为。
《人与自然和谐的呼唤——俄罗斯生态文学》的作者王淑杰是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老师,她在牡丹江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这篇论文歌颂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思考——向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挑战及生态悲剧、人性悲剧、道德缺失的思考,发起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呼唤,主张要关心、呵护、依存自然,与自然进行融合。通过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意识到地球只有一个,珍惜自然就是珍惜人类自己、珍惜明天。借用一句苏联生态文学家阿斯塔菲耶夫的话:保护地球吧!永远地,随时地保护我们崇高的地球——母亲,保护我们的生命。
吴萍撰写的论文《大自然的呼唤——前苏联生态文学管窥》发表于《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本文考察了俄罗斯当代作家的一些生态题材作品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其中包括对人与自然内在关系的道德探索及对哲理探索中忧患意识的探索。这些问题的探索揭示了生态文学的宗旨,即要培养具有全球性思维的人,以便可以尽快形成一种能与破坏大自然的势力相抗争的新的处世态度。
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万长松、陈凡在2002年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苏联(俄罗斯)自然科学哲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哲学作为自然科学是苏联(俄罗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列宁提出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思想为切入点,实事求是论证了苏联(俄罗斯)自然科学、生态哲学80余年的发展成果与不足。2011年2月18日《中国绿色时报》发表评论说,俄罗斯侨民文学家尼·巴依科夫在中国已生活了48年,在民族上他是俄罗斯人,但在生活上他却是个中国人。《中国绿色时报》对尼·巴依科夫进行了这样的评价,说他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生态文学家。《大王》发表的时间比美国卡森发表的《寂静的春天》早很多年,所以有的专家说生态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的俄侨文学家尼·巴依科夫。《大王》在中国沉寂了50多年,在苏联同样又受到忽视,因为不是苏联“境内文学”。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大王》已经陆续被翻译成汉、法、英、意、德等多种语言,成为世界级作品。这是一部读不完的大自然史诗。在中国东北有张广才岭和老爷岭,这一带风光秀美、山清水秀,堪称东北山林风景之最。而大秃顶子山——张广才岭的主峰,东邻老爷岭,南邻吉林省,是黑龙江省的最高峰,高1690米。它又是整个东北山林风景的最中之最:这里有长4000米、深1000米的龙江天险第一峡,还有千尺瀑布等等。而《大王》就是从描写大秃顶子山开始的,文章把东北山林的景致完美地展示给读者。主人公“大王”在大秃顶子山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大王》的主角是虎“大王”,这个小说总共写了朝鲜虎、满洲虎、貂、胡獾、鼯鼠、马鹿、驼鹿、鲜卑鼬、水獭、红狼35种动物,鸱、山鹰、山雀、旋木雀、蓝雀、乌鸦、灰鸦、鹫等等17种乌类和橡树、胡桃木、落叶松、椴树、冷杉、白桦、人参等25种植物。可以说《大王》是中国东北大自然的百鸟图、百木图和百兽图。小说里各种美景一应俱全。夏天:清晨,云雾环绕着山峰;黄昏,山峰上一片金黄;夜里,一轮泛红的月亮从山脊后升起,在山林间洒下一片银光。秋天:松树是绿的,稠李树是黑的,杨树是黄的,桦树是白的,枫树是红的——真是五彩斑斓。冬天:山顶上的皑皑白雪与晶莹的蓝天相互辉映……这里风景美不胜收,堪称百景图。可以说,《大王》就是一幅无限延长的大自然画卷,令人手不释卷。在这里能听到各种音乐:从山泉淙淙到山鹰的嘹亮鸣声、从蟋蟀的悄声浅唱到气吞山河的虎啸、从白桦簌簌到松涛滚滚——应当说,《大王》又是一部独特的交响乐。《大王》还是一部伟大的自然史诗。这部史诗极其真切地展现了20世纪初东北大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所以《大王》还是一部中国东北生态和谐的史诗。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印度、美国等所有文学大国里,不会再有哪位作家能把自然的生态和谐描写得如此真实——《大王》是举世无双的!
刘敏娟撰写的《论苏联生态文学的历史轨迹和特征》是她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该文论述了1900年初的生态题材作品,却没有得到关注,但为后来的生态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在生态文学中作家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20世纪早期的生态题材为现在的生态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1940—195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多的作家召唤人们要和大自然共同去创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许贤绪撰写的《当代苏联生态文学》发表于《中国俄语教学》1987年第1期,文章中阐述了“生态文学”所谈的是一个老问题,但却是当代苏联文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即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文中总结了当代生态文学的三大特点和三大成就。三大特点是:悲剧性、政论性和美。三个鲜明特点和三大成就有着联系:第一,写出了保护自然这个主题,而且与传统的道德题材联系起来。这些文章在发表之初却被划为社会道德的题材范畴。因为这些作品的主要情节写的是善恶斗争,这类作品的结局几乎都是悲剧性的,也许是作家们感到了保护自然的紧迫性,但因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还不够,所以自然就一再地遭到破坏,结局往往是好人没有好报,作恶多端的人得到的也仅仅是道德的惩罚而已。这些作品的总的特点就是悲剧性。第二,当代生态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了异议,如“征服自然”等。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认知在人们的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想,所以生态文学这类的作品就带有了很大的政治性质。第三,当代生态文学更注重表现自然美和心灵美相结合的部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能做到与以前的生态文学不同且可以超越先前的生态文学作品,主要在于推陈出新,取其精华。普里什文作品的主要思想和原则之一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一致。很显然当代生态文学继承并延续了这一思想和原则,在一方面可以说比之前的生态文学更近一步。在苏联文学界还有两种对于大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较绝对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自然神圣不可侵犯,在一定程度上科技的进步破坏了大自然的发展,所以为了保护大自然甚至要限制科技的进步。另一种观点则与保护自然形成对立面。如普罗哈诺夫说:“今天不仅要谈自然界的悲剧,还应该谈技术的悲剧。”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驳了第一种观点。
梁坤在《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上发表的《当代俄语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中的末世论倾向》主要考辨了俄罗斯的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所具有的宗教意识和理性色彩,末日情怀与救世精神的生态末世论意识在俄罗斯作家的积淀。梁的论文通过对俄罗斯生态哲学思想和文学文本的分析,探讨其两个主要特征:神话意象的运用、末世论神话蕴含的现代启示。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韩捷进学者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撰写的《当代苏联文学的‘天人合一’》中,提出“天人合一”生态审美意识。在苏联当代生态文学中具有更深层、更清新的内蕴,呈现出全球性、现代性、民族性之特征。
刘冬梅撰写的论文《乡土——人类永恒的家园》发表于《辽宁广电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描述了在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同样贯穿始终的主题——对乡土、对土地的眷念。当代俄罗斯作家认为,大自然对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孕育生命的主体,对人们审美意识、道德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整篇文章以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拉斯普京的《告别马焦拉》这三位典型的乡土作家的作品为例进行生态文学的具体分析,不难看出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的心中对大自然的爱还有对祖国河山的那份不了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淑杰在《牡丹江学报》2010年第8期发表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呼唤》一文,作者从俄罗斯典型的生态文学作品着手,解读了俄罗斯生态文学在不同时空的特点,深入考辨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哲理内蕴、道德伦理及生态文学的哲理价值。
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于2008年11月,为湖南省首家知识产权学院,是中部地区继中南财经政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之后的第二家知识产权学院。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依托湘潭大学的综合性大学性质和法学院较为强大的师资力量,以促进法学院和学校学科建设、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为目标,立足于服务湖南省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力争建成省内领先,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知识产权学院。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在湘潭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组和经济法学科组基础上组建,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有11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为在读博士。另有兼职教师10人,分别来自湘潭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科技处和社科处等院系处室。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在师资队伍的结构方面,知识产权学院不仅具有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有从事相关法学研究的教师,还有从事科技、管理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符合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科研方面,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出版知识产权学术专著3部,其他相关学术专著10余部;在《法学研究》、《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知识产权》、《电子知识产权》、《中国版权》等专业期刊发表知识产权论文30余篇,发表其他相关论文100余篇。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师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与国内重点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机构具有紧密的联系。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肖冬梅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师从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湘潭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太平副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师从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田教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正在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担任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湘潭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梦云副教授现正师从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冯晓青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担任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等。
1988年从湖南省图书情报学校情报专业毕业;1993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1998年从湘潭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从湘潭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兼任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人才培养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知识产权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九三学社湘潭市委委员。2009年入选国家第二批“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曾获教育部颁发的科技查新审核员资格证,目前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与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出版专著1部,在学术刊物发表文章44篇(其中CSSCI源刊论文24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课题等1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等10余项。
Dreamweaver就是比PS更容易画图的软件啊
我是盐城海海的编辑,盐城海海论文写论文非常负责,包六个月的售后,这是一般代写的机构无法达到的。而且我们的论文全部是保证原创的。除了代写以外,我们还有论文发表的业务,价格也保证是全国最低的,300元起发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Dreamweaver
332702989,qq,有问题可以帮你。
盐城中学2021高考有2人上清华北大。
江苏省盐城中学,简称“盐中”,创办于1927年,初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盐城中学“,1928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区立盐城中学”,随后改名为“江苏省立盐城中学”,后因抗战等原因校名校址多次更迭;1953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盐城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共640多亩。学校教育设备齐全,仅以鹿鸣路校区为例,就有五栋教学楼、两栋实验楼、四个食堂、六栋宿舍楼、一个全江苏都领先的标准足球场、十几个PU篮球场、一个标准游泳馆、一个体育中心、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艺术中心、一栋办公楼。
通过系列教学竞赛活动使老教师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先后有18名中青年教师在省优质课评比中获奖。
90年代以来,盐城中学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专著和各类教学参考书18部,数学、物理等学科有四位教师参加了国际学术讨论会,他们的论文被收入论文集、翻译介绍到国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盐城中学
射阳县实验初中教师集体停课教师64人;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20人。董事长兼校长陈洪,曾任射阳中学校长14年,现为中学德育特级教师、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盐城市唯一的江苏省名校长,主持国家、省级科研课题2个,出版论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中学生心理保健》获盐城市2002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施云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盐城市中考命题组成员、盐城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中心主任,全县唯一在职的初中语文特级教师,发表论文400余篇,主持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5个,科研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40多位教师在省市县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学校还先后聘请了3名外籍教师为学生上英语口语课。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目前学校有国家子课题及省、市课题11个。学校被盐城市教育局确定为“盐城市初中语文教研中心”,承担全市初中语文教学及中考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研讨和推广工作。射阳县实验初中教师集体停课4月14日清晨,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的4000多名学生家长不约而同地收到老师发来的停课短信。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传遍县城。家长们震惊之余,开始抱怨:这所中学是他们眼中最好的学校,许多家长是花费数万元才让孩子进来的,却出了这档“停课风波”,孩子们只能在教室里自习。据悉,教师停课的主要诉求是恢复他们公办教师的身份。此前,他们已经做过努力,遭到政府部门的拒绝,老师决定采取过激的集体停课。公办教师寄身民校近10年集体停课吁政府“纠偏”4月14日下午,在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记者看到100多位教师集中在操场上,而该校初中3个年级59个班级近4000名学生已经在教室里自习了大半天。“省政府办公厅去年11月9日下发了124号文件,要求对现有的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清理规范,规范后的改制学校非公办即民公,再也不能打着改制学校的‘幌子’了”,老师们告诉记者,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射阳县实验初中也应该在这次清理规范之列,因为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必须“四独立”,即独立的法人,独立的财务核算和人事管理,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据介绍,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原是当地名校——江苏省射阳中学的初中部,2001年,在江苏各地相继开展的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中,改制为股份制民办学校。当时,一部分在原射阳中学初中部执教的公办教师也随之去了民办的实验初中教书,但他们的人事关系依然被保留下来。在此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这些老师的身份到底是公办还是民办,就一直不明不白地搁在那里。今年3月16日,江苏省有关负责人在进一步做好清理规范改制学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各地在5月1日之前明确各改制学校的基本走向,认真做好教师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学生利益。老师们告诉记者,他们认为政府如果能按《义务教育法》规定,在这次改制学校清理规范中彻底“纠偏”,把这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回公办,既为老百姓减轻了教育负担、推进了教育公平,同时教师身份归属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老师们的呼声却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回应。“盐城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在4月15日前拿出具体方案,但县里到今天(14日下午)都还没有个明确说法,”一位参加停课的老师告诉记者,眼看着又一次纠正不规范改制行为的机会又要错过,这才不得已集体停课呼吁。优质教育资源高度垄断“假民办”借机高收费4月15日上午,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停课事件仍在继续。不止一位该校的学生家长向记者表达了对自己孩子学业的担忧。记者在射阳县调查时发现,虽然该事件由老师们要求当地政府恢复他们公办身份遭拒所引发,但更深层原因是地方政府对将优质公办学校改制成民办学校过程中产生的办学性质不清、改制行为不规范、以改制为名高收费等问题视而不见,拒不“纠偏”,从而导致广大群众强烈不满。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改制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除了大量教师实际上是公办身份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验学校甚至有公办射阳中学在占股。据反映,长期以来,就是这所打着改制旗号的“假民办”,利用国有优质教育资源办学,却要收取高额的学费,极大加重了当地老百姓的负担。老师们告诉记者,在实验初中上学的学生,每人最高要缴18000元的择校费,即使是通过了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也要缴9000元。“射阳县城的3所民办学校,其中就有两所是公办学校改制的,这些学校几乎囊括了全县所有优秀的初中生源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老师们告诉记者,像这样集全县的优质生源和师资被民办学校垄断的情况,在全省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们也向记者表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射阳县城读书,经济负担太重。在这种情况下,江苏省政府2009年11月下发“124号”文件,要求对改制学校开展进一步清理规范,彻底叫停“假民办”,被家长和老师们看成是改变教育资源不合理分布状况,纠正以往政策偏差的重要举措。当地政府坚称学校属民办难规范折射办学理念偏差4月15日下午,据实验初级中学参加停课的老师介绍,他们收到射阳县教育局的通知,要求老师们必须无条件复课。射阳县教育部门能否考虑广大群众的呼声、响应上级号召,抓住这次清理规范的机遇,彻底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并“纠偏”,重新合理布局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资源呢?因记者多次向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采访均遭拒绝,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就在记者即将离开射阳县城的时候,得到了一份当地政府给停课老师们的答复函。这份盖有射阳县教育局公章的函件称:射阳县实验初中符合民办学校“四独立”要求,县委县政府决定保留该校民办性质。在上级没有明确必须收回学校的意见前,不作收回公办处理。老师们告诉记者,目前周边地区的改制学校均被政府收归公办。就在被教师们视为“惠民新政”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意见》的省政府“124号”文件中,记者也注意到,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要统筹规划当地的公办和民办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合理布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控制交费上学学生比例。“国家让教育回归公益性的惠民政策,在射阳为什么执行起来会这么难?”一位射阳县实验学校的学生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位熟悉当地教育的老教师告诉记者,近年来改制学校清理规范推进困难,实际上是“假民办”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们在阻挠所致。但更令这位老教育工作者痛心的是,围绕着改制学校清理规范产生的种种矛盾,教师、学校和地方政府三方角力,原本是育人的学校,如今却成了各方利益博弈的场所,不仅悲哀,更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