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学术论文发表与保护

发布时间:

学术论文发表与保护

流程很重要,作者邮寄稿件给杂志社,由杂志社的编辑进行初步编辑,如合格,杂志社会及时通知,稿件编辑完成,传真电子版用稿通知或发送扫描图片,然后等待汇款。款到寄回正式版用稿通知,待杂志刊发后,寄出杂志。如果一家有论文发表服务的杂志社不能做到这一点说明该杂志社有问题!!!了解更多可与本编辑联系,<现代商业>杂志社!!!QQ;282306824

一定要弄清楚发文要求(至关重要。否则发表无效)期刊一定要是双刊号齐全的正刊普刊是不需要定金或审稿费版面费是拿到录用后核实后付款

确定学校或者单位对期刊的要求,根据要求找相应的刊物。确定刊物的真假,刊物必须能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到,而且期刊至少在以下一种期刊网收录: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或者龙源期刊网。一般文章都是出刊两个月左右被网络数据库收录。确保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是原创,能通过论文检测,如果文章是抄袭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要发表一般的刊物可以找一些中介、代理来操作,会省去很多麻烦。要是发核心等高级别的刊物最好从文章质量上面下功夫,自己去投稿。

一、 正确选择期刊 国外英文期刊种类繁多,即使在同一分支学科或同一专业也有许多期刊,并且各个期刊的办刊宗旨、专业范围、主题分配、栏目设置及各种类型文章发表的比例均不相同。因此,选择一本恰当的期刊并非一件易事,常常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然而这是论文写作前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1.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1,作者首先应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的征稿范围内及论文撰写格式是否与刊物的要求一致,如果答案是“否”,则应立即停止对该刊物的进一步“研究”,而应去寻找其它可能的刊物。拟投论文可能极为优秀,但如果不适合于该刊物,则不可能在该刊物被发表。 2,期刊的声望(prestige)期刊的学术水平高,其声望就高;反之,声望则低。各国生物医学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发表在有声望的高质量的生物医学期刊上。因为声望高的期刊有利于信息的国际间传播和交流,并对学术成果的认可具有权威性。 3. 选择期刊的方法如果拟投论文的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内,那么作者的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中;相反,如果论文的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则作者可以有许多种选择。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先列出一个简单的拟选期刊表,然后逐一对拟选期刊进行比较筛选,作出最后抉择。对期刊进行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认真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以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文章的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作者可据此计算出论文出版时滞(发表周期)。 (6)注意广告数量,以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刊登广告的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通过11或12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statement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8)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三、投稿注意事项 当决定了论文的主题,确定了论文的读者群,并选定了论文拟投期刊后,论文的文献检索工作便完成了。下一步就是确定论文作者、查看期刊的“投稿须知”,并将研究结果的原始资料收集在一起开始撰写论文。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并非一稿就能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易稿(修改)才能使文章达到投稿的要求,即所谓"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 撰写论文初稿(writingthe first draft) 论文的撰写步骤及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如下:(1)材料和方法(methods and materials):做了什么和怎样做?材料和方法是文章开始写作的最理想部分,因为这部分的内容作者最了解。基本写作要求:用过去时,尽可能按实验研究的先后顺序描述。 (2)结果(results):发生了什么?基本写作要求: 数据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但三者间应尽少重复 在正文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用过去时 (3)讨论(discussion):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为“前言”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如何支持答案?基本写作要求: •集中讨论与本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用现在时叙述已知或被证明的事实,用过去时描述本研究结果(4)参考文献(references):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研究是什么?其著录要求是:准确、完整、规范。(5)前言(introduction)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本研究试图回答的关键间题是什么?基本写作要求:•本研究目的及重要性•简要复习文献 (6)致谢(acknowledgment):除了作者,谁协助完成了本研究、分析结果并撰写论文?谁提供了基金和物质的帮助?基本写作要求:•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的姓名•必须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 (7)摘要(abstract):论文告诉我们什么?(通常〈250字)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因此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优秀的摘要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基本写作要求:•用含有必要词汇的短的简单句,以使摘要清楚而简洁•避免使用缩写词和晦涩难懂的词句•用小标题叙述研究论文的各部分•用过去时(但问题的陈述和结论可用现在时)•强调研究的创新和重要方面 (8)文题(title):本文关于什么?最佳文题的标准是用最少的必要术语去准确描述论文的内容。基本写作要求: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和有效(effectiveness)。(9)作者(author list):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 准备论文最后一稿(preparingthe final manuscript)论文初稿完成以后,必须对其内容及格式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改,以达到“投稿须知”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尤其是投给期刊的稿件一定要达到期刊所要求的编辑格式,否则不但不能被接受发表,甚至于根本不予考虑。因为绝大多数有经验的编辑都认为:不认真准备的稿件绝不是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良好载体(A poorly prepared manuscript is,almost without fail,the carrier vehicle of poor science. Day AR.)。所以,如果希望论文被发表,在准备投给期刊的稿件时必须做到打字整洁、无错、符合期刊格式、含有期刊要求的所有材料。准备论文最后一稿一般分三步,首先是再次阅读拟投期刊的“投稿须知”,然后用“投稿须知”中提供的“稿件对照检查表”(manuscript checklist, author's checklist)与自己的论文一一核对,最后根据期刊要求打字,完成最后一稿。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

学术论文发表于保护

因为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让每一个国家都相互学习,去发展更多的事情。

关于学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及常见问题,喜欢你们喜欢。

学术论文的结构是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行文格式,我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一1987)》指出,相对统一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写格式是“为了便于学术文献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学术论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三大部分。其中,前置部分主要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尾;除附录外,规范的学术论文的结构体系必须包括参考文献。

一、题名

(一)定义。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一1987)》指出,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学术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是科研工作者对其科研成果的称谓和命名。“在以下的情况,题名可以加副题名;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学术论文中的特定内容;一篇学术论文分成多次出版发表,或是一系列工作分成几篇论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申或说明的情况。”

(二)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的题名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来命名,或者根据所要加工的科研资料和性质来命名,其具体用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最恰当的词语。编写题名在命名用词上要恰如其分地反映论文的意义及所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不能使用哗众取宠的词藻或不恰当的程度词。

(2)最简明的词语。编写题名用词要简洁,不使用冗长的修饰词,选取论文内容所涉及学科中通俗易懂的、词义简单的、规范化的术语,而不能使用复杂的主、动、宾语句逐一表述论文的内容。

根据最恰当和最简明的用词原则,学术论文题名在反映特定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字数一般不要超过20字。同时,《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1-1987)》规定,题名选用词语时“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并能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旱和公式等。学术论文用作国际交流时,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三)常见问题。

1.文不对题。

文不对题就是学术论文题名所表达的语义信息与内容毫不相干,又称“跑题”.例如,有一篇论文的题名是“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初探”,按照这个题目的要求,该论文应该着重于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教学,进而需要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全文却在探讨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与题名所表达的语义信息不相干,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

2.题名太大。

题名太大就是学术论文题名所表达的信息涵盖面过于宽泛,而论文内容仅占题名所涵盖内容的一部分,以导致论述空泛。例如,有一篇论文题名为“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发展浅析”,但其论文论述的内容仅仅是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发展,犯了题名太大的错误,应将题名改为“高校近代图书馆文化发展浅析”.

3.题名大小。

题名太小就是学术论文内容超出了题名所表达的范畴。例如,有一篇论文题名为“谈提高高校教学干事工作效率”,但其论文的内容是探讨高校教学改革问题,其中提高高校教学干事工作效率只是构成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部分,因此,该题名对于论文内容而言范围过于狭窄。

4.题名过长。

题名过长就是题名的文字过于冗赘、哆咳,字数超过20个汉字。《科学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一19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这是题名的字数限制。

二、作者和单位

(一)定义。

作者是学术论文的创作者,是论文的法定着作权人和主要责任人。论文主要内容的构思者、实验或实证研究的设计和操作者、论文的实际撰写者都可以成为学术论文的作者。

作者署名意味着作者的责任和权益,享有着作权,并承担以下相应的义务:

(1)作者对其论文拥有不容侵犯的着作权,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权益,发表或转载原作者文稿的出版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履行职责。作者对学术论文的着作权主要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学术论文是作者的科研劳动成果,其权益受相关法律保护,只有作者本人才有权用其学术论文作为申报课题、申报奖项、申评学科带头人、申报职称、申请学位、申请出国访问等的科研成果材料。

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学术论文,其着作权由合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者。合作论文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着作权,但行使着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着作权。

(2)作者也是学术论文的责任人,对原文中存在的学术性问题负有主要责任,即“文责自负”.剽窃、抄袭、篡改、捏造实验数据的论文作者应承担学术道德责任及其惩罚后果,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侵犯其他着作权人权利的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作者的署名是十分严肃的学术行为。署名反映的是作者对以学术论文为形式的科研成果的贡献度。一篇论文涉及多名作者时,作者署名的排序则要按照作者的贡献大小,排在题名之下。作者单位及邮编则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三)常见问题。

1.署名不当。

作者署名应是对论文的构思和撰写做出主要贡献的人。违反了正确署名的学术规范,称之为署名不当。署名不当是当前比较突出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是学术研究人员出于各种目的邀请没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将名字署在自己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上,或者学术研究人员出于增加科研成果数量的虚荣心考虑在自己没有参加研究的论文上署名。二是一个研究成果有多人实际参与攻关,但在论着署名时不是按照实际研究贡献的大小排名,而是出于其他原因不真实排名。一篇学术论文存在多名作者时,作者署名应按各自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排序,不能按职位或资历来排名。三是学术研究人员未经被署名人同意将其名字标署在自己的研究论着上。四是有多人共同参与一项研究,但在最终的研究成果中有意或无意漏掉对研究成果有实际贡献的研究人员的署名。

2.使用笔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署名权,同时拥有署笔名的权利。但在撰写论文时,应该使用真实名字,而不能随意使用笔名,如果非要用笔名,作者在投稿时必须将真实姓名告知期刊编辑部,相应地,期刊编辑部则应在来稿登记的原始材料上把真名和笔名都填写清楚,在必要时期刊编辑部才能为作者提供有力的证明。

三、摘要

(一)定义。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以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主要目的,并且不加任何解释和评论,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重要内容的短文。为了方便国际交流,论文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摘要的作用是供读者在不阅读论文全文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来了解和获得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此可决定是否进一步阅读全文。摘要的特点在于具备独立性、客观性,包含与论文全文同等量的主要内容。

摘要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从摘要内容的角度,可将摘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描述型摘要,这类摘要着重于描述论文的写作意图及主要的内容。

(2)资料型摘要。这类摘要除了描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之外,还涉及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

(二)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

对于撰写摘要的要求,《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有明确的规定;“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摘要的内容皮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船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学术论文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一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遏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学术论文为了参加学术会议,可按要求写成变异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数规定的限制”.

(三)常见问题。

撰写摘要时经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采用第一人称,混同于“编者按”.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应以第三人称方式对论文的中心内容进行客观地叙述。摘要用第一人称撰写就可能使读者倾向于将摘要理解为作者自己对论文的主观自我评价、解释或说明。有不少论文摘要都以“我们”“作者”“笔者”“本人”等第一人称作为主语来撰写摘要,这种情况应予以避免。

(2)文字篇幅过长,将摘要写成“引言”.不少论文将摘要写成引言式,把论文写作背景、对论文内容的栓释或自我评价都归人摘要之中。例如,在摘要中使用“首次发现”“受到了专家的好评”等是不适宜的。

(3)末摘出文章要点和新意。论文摘要末摘出论文的要点和新意,而是罗列一些常识性内容作铺垫,或把摘要写得过于笼统、不具体,并未使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和获得论文的主要内容。

四、关键词

(一)定义。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一U87)》指出,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学术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是直接从论文的题名、摘要或正文中所选取的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并具有检索意义的词或词组。

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在英文摘要下方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应该包括以下含义;①在选取和形式上,关键词必须是论文作者从标题、摘要或正文中直接摘抄的词汇;⑦在内涵与外延上,关键词必须具有特定的实际意义,即具有实际意义的名词或较固定的名词性的词组才可能成为关键词;⑦在作用和功能上,关键词在能够充分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要具备检索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包括两类词:一类是正式主题词(又称叙词),是已收录入《国家汉语主题词表》中的可用于标引论文概念的规范化的词或词组;另一类是非正式主题词(又称自然语言),主要是从论文题名、摘要或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可反映论文内容的词或术语。

(二)基本要求。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规定,一篇学术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为宜”, “关键字要以显着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国家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标引关键词的一般程序:一是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以确定论文中的主题概念和核心内容;二是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或论文正文中的重要内容里筛选能表达主题概念的词及词组;三是对选取的词或词组进行排序,并对照《国家汉语主题词表》进行规范化,即找出哪些词可以直接作为正式主题词,哪些词可以经过规范后变为正式主题词,哪些词可通过组配成为专指概念词;四是对自由词进行标引,即对无法通过规范化成为正式主题词的自由词进行标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①抽词法。学术论文撰写者直接从题名、摘要或者全文中选取关键词。例如,从题名州、额贷款公司;现状、困境与出路--浙江案例研究》

中直接选取“小额贷款”“公司”“困境”“出路”等作为关键词。②赋词法。学术论文撰写者分析题名、摘要或全文后,提炼出可充分表达论文中心主题的关键词。例如,为了便于表达《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信贷风险的预警模型》

论文的中心主题,作者提炼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信贷风险”“模型”“风险预警系统”等关键词。

(三)常见问题。

标引关键词常见的不规范现象包括以下三种:

(1)用词不规范,随意性强。由于关键词标引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计算机检索工作,如果标引不当会造成检索困难而不能达到快速地、方便地检索目的,所以关键词用词要严谨规范。例如某些论文所选取的关键词不是实词,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因而不能反映论文主题。

(2)标引词数随意,漏标和过渡标引的现象严重。按照关键词标引的要求规定,其个数在3-8个之间,即最低不少于3个但不多于8个;一般而言,选取的关键词个数在3-5个之间最为恰当。

(3)组配不恰当。标引关键词时,除了要阅读论文的各级标题、摘要、引言、结论等内容之外,还要浏览全文,在真正掌握论文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来筛选能反映论文核心内容、具备较强检索意义,并且尽量从《国家汉语主题词表》中去筛选已规范化的词或词组来进行组配关键词。

五、引言

(一)定义。

引言又称导言或绪论,是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用来简要地说明、介绍与本研究相关的前人研究状况以及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即说明“为什么做此项研究”“采用了何种方法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及“有说明重要的意义”等问题。《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中将“引言”定义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知识空白、基础理论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测结果和意义等”.

(二)基本要求。

(1)引言一般要求切题,力求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重复摘要的内容,也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2)引言中需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说明或综述,需要以脚注或尾注的方式注明引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出处,并在文后“参考文献”中标明。

(3)引言的篇幅长短并无统一的规定,需要根据论文的篇幅大小及阐述内容来确定,宁数不宜过多,一般300字左右。

(三)常见问题。

引言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两种:

(1)在结构层次方面,引言中层次不够分明,各层次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紧密,上下文跳跃性较大,前后不够连贯,承接生硬。

(2)在内容表述方面,使用过长的文字却无法明确说明该论文所研究的主题、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等。

六、正文

(一)定义。

正文是学术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据全文的主要篇幅,它是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定性部分,作为作者科研成果的代表可集中地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学术价值等。《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一1987)》指出,正文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一1987)》指出,“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学术论文的正文内容不可能作统一的规定”.正文在论证过程中,内容上要求科学,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思路上要求清晰,合乎逻辑,准确完备;结构上要求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语言上要求简洁、准确,尽量通过数据与事实说话,并用简要的文字陈述;可以运用图或表来表达文字难以说明的内容;行文中直接引用的应标注引号,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都要分别标明各自的出处,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以防止错引。

一般而言,学术论文的正文在结构类型上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即并列式、串式、伞式和混合式。

(1)并列式结构。学术论文中各章节之间并无逻辑制约关系,可随意调换章节而不影响表达的意思。

(2)串式结构。学术论文中各章节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不可随意调换。例如,时间顺序型串式结构是依据时间的顺序来表达论文的观点,给读者以清晰的结构层次。

(3)伞式结构。论文中某一分层的论点由多于两个的论据来支撑的结构,即上一层次论据得以成立的条件是下一个层次两个以上的论据必须同时成立。

(4)混合式结构,又称复式结构,是上述三种结构类型的综合运用。

在实际撰写学术论文时,作者要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完整表达观点为准则,灵活选取正文的结构类型。

(二)基本要求。

撰写正文时,要求采取合适的结构顺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围绕一个中心来开展论证。论点是论文的核心,而论点的证明则是论文写作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论点一经确定,全文就必须以其为中心来安排结构、选取材料。

在论证中运用说明、描写时要注意:一节、一个自然段、一个句子,甚至一个句组,要求只能表达一个中心。只有牢牢把握一个中心,紧紧围绕一条线,论文才会浑然一体,避免犯杂乱无章、不知所然的错误。

(2)论文立意要求新颖、深刻。论文所研究、分析、解决的学术问题应该是前人从未研究或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论文选题前必须广泛收集、整理、阅读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力图解决从未研究过的问题或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论文撰写时要围绕中心主题展开深入分析,力图得出新的见解和观点。论文立意上不能停留在简单地描述现象,堆砌搜集到的材料上,而必须透过现象来把握研究问题的核心与本质,从而使论文研究内容更加深刻。论文的见解在反映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实践知识上升为理论知识,得出有价值的分析结论。

(3)围绕中心,合理构段。构段是撰写正文的基础,通过安排适合的正文撰写结构、选择层次与段落,以充分、有效地表达论文的中心主题。要求每一逻辑段、自然段能够单一完整地集中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并注意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运用好关联词、过渡句;完稿后运用增删、分合和调整等方法来解决全文中存在的重复、脱节和交叉混杂等问题,使论文整体主题明确、层次分明、前后衔接照应、互相连贯、结构严谨。

学术论文中通常使用标题、序号,使得结构脉络清晰,具备循序渐进的节奏美感。使用小标题来分层时,要注意几点:首先,每个层次的小标题均可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分隔开,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例如“1”“2.1”“3.1.1”.其次,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最后一个序数码后空一格再写标题。最后,使用小标题分层时,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例如“2.2.1.1”.

(三)常见问题。

撰写正文时,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主旨内容上,论文表达观点不集中,面面俱到,涉及过多的与全文主旨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使得所研究的问题内容繁杂、脉络不清等。

(2)在结构层次上,正文的层次混乱,每个逻辑段、自然段缺乏小标题,或者小标题冗长、表达不明确;逻辑段、自然段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各逻辑段、自然段问的文字篇幅长短不齐、差异太大;各个层次间序号混乱,未能按照“一、”“(一)”“1.”“(1)”的顺序来使用。

人类的科技文明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离不开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所投入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一个项目的费用就能花少上千万。在我们看来,科学研究拥有如此高的成本,研究成果应该是非常珍贵的,但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大都以论文的形式免费发布在科学杂志上,与高昂的成本相比,这是不是有些亏了呢?

科学无国界

其实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人类的科技发展是依靠所有科学家共同努力完成的,与科技不同,科技是拥有专利保护的,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也代表着他们的综合国力。科学是为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而存在的,所以并不存在国界之说。科学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凝结,如果把一项科研成果放到国际杂志上,这也意味着思维的碰撞,也许取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科学家的思维碰撞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免费看这些科学杂志,但是真正能有话语权的人还在少数,他们便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项研究成果的发明,并不代表这个研究成果就是100%正确的,当把这个研究成果颁布到杂志上的时候,所有的科学家都会共享这一研究成果,甚至有些科学家会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理论,这样就可以保证科学的研究方向不会出现大的错误,还有可能会为这项研究成果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

科学家是需要科学家进行交流的

因此有人认为,科研成果发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术交流的过程。人类的科学事业能有如此蓬勃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两个科学家导致的,而是全世界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科学事业的进步。曾经牛顿和莱布尼茨因为微积分的发明权产生了争议,两个科学家的行为直接导致了英国和欧洲的数学圈产生割裂,这样的信息闭塞,直接导致了英国在数学界的地位一落千丈,法国成为了数学界的最大受益者。

学术论文意味着专利的保护

所以说,学术论文的发表不仅仅是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把这些科研成果发表在了论文上,才相当于你的专利得到了保护,你的科学贡献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因此科研成果的发表,也代表着人类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便是这个道理。科学并不专属于某一个人、某一个国家,它的发展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全世界团结合作才能够促进科技文明重新建立里程碑,关于这个看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我觉得没有问题。论文是你自己写的,你有这个权利给别人看或者不给别人看。你不给别人看,不是你的错。对于大学生来说,论文基本上是命根了。

有时候论文是作业,有时候论文是考试。无论是什么,都会关系到你的成绩。所以我觉得论文还是挺重要的。重要到东西,你自己保护起来当然没有问题。

我觉得对于那些要求看你论文的人,我不做评价。有时候只是想看一下找找思路,有时候是完全想抄袭你的论文,偷窃你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人很坏。有时候你不给别人看,他们会觉得无所谓,尊重你的选择。

但是产生题目这种情绪的原因多半是你不愿意给别人看你的论文,所以你受到了来自他们的无谓的无道理的指责。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论文写好了老是想看人家的,或者人家先写完了,人家写的时候她在玩,交论文的时间快到了就想借人家的论文来照葫芦画瓢来写完就交上去。

我很不喜欢这种人。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不尊重老师,还不尊重自己的学业。但是你不给他看的话,他会生气,还会在别人面前说你小气,连个论文都不分享。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很委屈,明明自己什么也没做错,却要受到他的指责和名誉的受损。觉得很无奈又很委屈。

虽然要遭受这样的无奈和委屈,我还是不会改变我自己的做法,因为不给同学看自己的论文的这个做法根本没有问题。

论文的发表与保护

如果可以申请专利的,不如你自己先申请了再发表啦,如果你先申请了也没有了被盗用的问题,如果有人盗用你就告他侵权.

赶快去申请专利

注明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互联网上发表的论文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肯定的,别人要是转载,也不违法,要是他敢说是原创,或者不表明原文出处,你开源责令其改正,对方拒绝,你就有权起诉他!

艺术品收藏与保护期刊投稿

比较难。大部分同专业的同学表示投稿较难,电话未接通,状态一直显示初审,邮件也没有人回复。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媒体、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期刊投稿把稿件投寄给报刊编辑部或出版社。

艺术与设计》杂志是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的主要刊物,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出版《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数码设计》《现代艺术》《1626》 《中外生活广场》《中国文房四宝》《居》《住》Surface China、Q等一系列杂志,并拥有艺术与设计出版社和北京翰林世纪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亚太创新中心(洛杉矶)等机构。《艺术与设计》杂志为200页,全部彩色印刷;刊物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1008-2832,中国标准刊号为:CN 11-3909/J;邮发代号为:82-273.《艺术与设计-理论》是《艺术与设计》杂志的姊妹刊,诞生于2003年,是刊载设计学与艺术学论文的重要期刊。与《艺术与设计》杂志分为上下月版出版,月刊。刊名:艺术与设计(理论)图册《艺术与设计·理论》(1张) Art and Design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16开ISSN:1008-2832CN:11-3909/J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艺术与设计(理论)创刊时间:2003凡收入《艺术与设计·理论》的文章均全文刊载在《艺术与设计》杂志官方网站上。同时,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1、新美术 2、装饰 3、美术研究 4、美术观察 5、美术 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 以上这些都是中文核心。发表有二种形式,一直接向杂志社投稿,二通过代理发表。

艺术类国家级核心期刊有《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

可以在《美与时代》和《艺术品鉴》上发表美术理论,这两种刊物均在中国知网收录。

扩展资料:

投稿须知

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文章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本刊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文稿请以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发至本刊投稿信箱。

2、本刊对来稿一律先按栏目要求进行汇总编号登记,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对来稿文章进行必要的删改,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声明。

3、来稿应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用字规范。文辞力求精炼,以3000~6000字为宜。随文根据需要可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参考文献若干。

4、若来稿论文受到省(市)、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并将相关证明(或复印件)的电子版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

5、来稿请作者注明真实姓名、性别、所在单位全称、联系电话、手机和信箱。

6、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出刊后每篇文章赠作者1~2册样,如果作者仍有需要,可按邮局征订价购买。

7、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研究方向、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联络手机,以便于给杂志社给你邮寄用稿通知和杂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与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艺术品鉴

文物保护与修复论文发表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53年至1955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李良姣、李全庆、梁超、何凤兰、姜怀英、汪德庆、李竹君、贾瑞广。山西永乐宫建筑群搬迁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58年至1964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杜仙洲、金荣、王仲杰、刘世厚、陈长林、李惠岩、吕俊岭、张中义、陈继宗、王真、梁超、赵仲华、贾瑞广、张智、崔淑贞、秦秀云、王德庆、律鸿年、姜怀英、何云祥、黎辉、张思信等。北京十三陵昭陵保护维修、复建工程实施时间:1985年至1992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崔兆忠、张之平、杨新、贾克俭、袁毓杰、闫明、何流以及北京市文物局的同志。山西云冈石窟保护工程实施时间:1974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参加人员:姜怀英、贾瑞广、蔡润、李哲元及云冈石窟解廷藩等。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79年项目主持人:罗哲文;结构设计人:崔兆忠;设备设计人:白丽娟;参加人员:傅连兴、陶宗震、杨玉柱、李建勋、张思信等。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余鸣谦、杨新;参加人员:崔兆忠、孔祥珍、袁毓杰、顾军。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77年至1980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孔祥珍、梁超、李全庆、孔德垿、李良姣、李竹君、杨玉柱等。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阁落架大修工程实施时间:1963年至1999年项目主持人:祁英涛;参加人员:李全庆、李方岚、孔祥珍等。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主持人:孔祥珍。参加人员:袁毓杰。河北定州开元寺料敌塔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95年至2001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张立方、孙刚、甄文宜、鲍雷、程俊峰等。吉林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与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李宏松、顾军、陈超平、葛川、王金华、刘忠平等。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审核人:罗哲文;参加人员:贾克俭。山西善化寺大殿、山门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8年。项目主持人:李竹君。福建泉州洛阳桥修复工程实施时间:1993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杨玉柱;参加人员:许言。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修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1981年至1982年项目主持人:梁超;参加人员:杨新、孙致云等。宁夏拜寺口双塔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6年项目主持人:崔兆忠,参加人员:贾克俭、袁毓杰、闫明、孙燕英等。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勘测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78年至1981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玉柱、贾瑞广、李竹君、梁超、孔祥珍等。青海塔尔寺建筑群一期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6年项目负责人:姜怀英;参加人员:杨招君、刘江、顾军、李宏松、王金华。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维修加固工程实施时间:1988年至1990年项目负责人:蔡润、王志良。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8年至2006年项目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顾军、刘江、王磊、李宏松、胡源、乔梁。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时间:1994年至2003年项目主持人:李宏松;参加人员:王金华、陈超平、胡源、鲁民、何流等。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实施时间:1994 年至1996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张同生;参加人员:杨新、袁毓杰、莫涛、闫明、颜华、孔祥珍、李竹君、宋森才、梁超、杨烈、崔兆忠。北京恭王府府邸保护维修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子项负责人:丁燕、袁毓杰、闫明;参加人员:张秋艳、永昕群、查群、杨招君等。湖南岳阳楼基础滑坡治理实施时间:1992年至1995年项目负责人:李竹君;基础抗滑工程设计:冯丽娟。青海塔尔寺大金瓦殿维修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杨新;参加人员:章忠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设计研究院负责地质及基础勘察。西藏布达拉宫维修保护工程第一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89年至1994年工程主持人:姜怀英;参加人员:贾瑞广、袁毓杰、陈超平、许言、莫涛。第二期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2年至2007年工程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颜华、袁毓杰、莫涛、闫明、杨招君、杨新、刘忠平等。新疆伊犁昭苏圣佑庙维修工程勘测、设计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5年项目主持人:丁燕;参加人员:永昕群、闫明、颜华、陈超平。福建泉州德济门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主持人:查群;参加人员:付清远、王志良。天安门城楼、城台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1997年至2003项目负责人:张之平故宫中和殿区古建筑群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2003年项目主持人:张之平;参加人员:丁燕、肖东、闫明、颜华、袁毓杰。甘肃天水伏羲庙文物保护工程设计实施时间:2002年8月项目主持人:沈阳;参加人员:肖东等。 宁夏西夏陵保护规划实施时间:1999年至2000年项目负责人及文本编写人:付清远;审定人:王景慧、黄克忠;参加人:高洪莉、赵中枢、张文奇。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项目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员:黄克忠、高洪莉。湖南里耶古城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4年至2006年项目负责人:沈阳;参加人员:王金华。内蒙古阿尔寨石窟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7年项目负责人:王金华;参加人员:付清远。内蒙古大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3年至2004年项目负责及编写人:冯丽娟;顾问:张森水;审定人:付清远,参加人员:葛川、汪英华。黑龙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规划实施时间:2001年至2002年规划编制主持人:付清远;参加人:陶刚、高洪莉。 1.国家科技支撑课题铁质文物综合保护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空间信息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京杭大运河为例)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孟宪民2.国家级其他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崔勇濒危馆藏壁画抢救工程-馆藏壁画保护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郭宏南方地区贴金彩绘石刻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以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保护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詹长法、王金华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及防灾体系建设—不可移动文物地震风险评估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珍贵古籍及文物资料抢救保护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赫俊红新疆出土文献的保护与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刘绍刚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项目二期(茶胶寺)实施时间:2005年至2014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3.国家文物局课题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第一阶段要求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课题负责人:侯卫东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实施时间:2006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李宏松文化遗产资源特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于 冰新疆且末古国出土玻璃的科学分析与综合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成倩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1年课题负责人:刘爱河可移动文物标准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高峰4.国家文物局委托课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代码编制规则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李战崎成立国际标准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的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范佳翎馆藏铁质文物保护技术手册实施时间:2009年课题负责人:马清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建设预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张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科学化问题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梁宏刚古建筑木构稳定性分析与安全性评定预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林安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存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王金华古代发明创造数字展示项目可行性研究实施时间:2007年至2008年课题负责人:张谨5.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按主要研究领域分类)5.1岩石类(含石窟类)课题(1)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金箔的破坏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田兴玲(2)安岳石窟圆觉洞地质条件及病害研究实施时间:2007.12-2008.12课题负责人:王金华(3)河南龙门石窟潜溪寺石窟岩体构造特征及渗水机理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0.6课题负责人:张兵峰5.2广西花山岩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岩画渗水病害热红外成像探测及机理研究实施时间:2007.9-2009.9课题负责人:吴育华(2)三维激光扫描和GIS技术在野外大型岩画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2008.5-2009.11课题负责人:黄玉琴(3)石灰岩质文物裂缝注浆材料及工艺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0.8课题负责人:周 霄(4)广西花山岩画颜料脱落及褪色病害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0.8课题负责人:孙延忠(5)花山岩画环境监测方法与指标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刘意鸥(6)天然水硬石灰在岩土文物与遗址加固修复中的应用研究实施时间:2010.2-2010.12课题负责人:李 黎5.3木构建筑类课题(1) 应县木塔斗栱静动力荷载下力学性能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09.8课题负责人:王林安(2)木结构文物建筑变形现状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应县木塔现状信息采集为例(二期工程)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颜 华(3)应县木塔二层明层倾斜变形及其对整体结构安全影响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王林安(4)古建筑木材横纹承压增强加固技术研究实施时间:2007.7-2008.7课题负责人:王林安(5)辽代木构建筑大木结构研究实施时间:2008.3-2010.3课题负责人:温玉清(6)木结构建筑不完全落架维修方法研究—以奉国寺大雄殿为例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王雪莹5.4大运河相关课题(1)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及实施方案研究实施时间:2007.7-2008.7课题负责人:李宏松(2)大运河淮安段遗产本体调查方法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09.8课题负责人:于 冰(3)大运河扬州段水利遗产真实性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崔 明(4)大运河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以淮扬区段和南运河为例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赵 夏5.5土遗址类课题(1)南越王宫署土遗址保护材料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王云峰(2)北方地区非露天条件下既有土遗址加固材料保护效果评估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5.6高句丽壁画保护工程相关课题(1)高句丽墓葬壁画制作材料分析与病害原因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2009.8-2010.12课题负责人:成 倩(2)高句丽墓葬壁画微生物的检测研究-以麻线安子沟等四座墓为例实施时间:2009.8-2010.12课题负责人:葛琴雅(3)高句丽墓葬岩土结构前期调查与评价研究实施时间:2009.9-2010.12课题负责人:葛 川5.7金属类课题(1)室外铁质文物保护材料长期有效性评价研究实施时间:2008.8-2011.8课题负责人:沈大娲(2)沧州铁狮子加固方案支撑节点部位应力状况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0.7课题负责人:永昕群(3)高度矿化青铜器腐蚀特征与成因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07.7-2008.7课题负责人:张治国(4)浙江瓯海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腐蚀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7课题负责人:马菁毓5.8其他研究领域课题(1)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建筑保护修复史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温玉清(2)海洋出水陶瓷、金属和木质文物保护前期研究实施时间:2009.7-2011.12课题负责人:李乃胜(3)南海诸岛文物考古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初步研究实施时间:2010.6-2011.12课题负责人:范伊然(4)天津近现代工业遗产评价与保护体系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王晶(5)国保单位申报标准研究实施时间:2008年至2009年课题负责人:刘文艳(6)意大利文化遗产登录制度与我国国保单位评审制度对比研究实施时间:2009年至2010年课题负责人:王乐乐 科研期刊:《出土文献研究》《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工程与科技保护专著:《西藏布达拉宫修缮工程报告》《周萨神庙(世界遗产柬埔寨吴哥古迹)》《大足石刻保护》《中国古代建筑——蓟县独乐寺》《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1-4)》《天衣有缝-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中国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基础工作类专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译著:《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国外文物保护科技编译参考》《国外文物保护机构介绍》《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文物保护研究论著:《内庭圆明园内工诸作现行则例》《壬寅消夏录》《文物保护科技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科技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地方志书目》《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国文物科学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孤本、善本出版:《新中国出土墓志》《银雀山汉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悬泉月令诏条》《尹湾汉墓简牍》《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教育培训主要出版物:全国文物古建研究所所长培训班讲义;“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一、卷二;中意合作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东亚纸质文物保护——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会研讨会论文集;文物修复理论——中文版;“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三、卷四;天衣有缝——中国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论文集。 出版物:2010年4月,首届“紫禁城杯”(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结果揭晓,我院《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两部图书从全国164种入围图书中脱颖而出,分别评为“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和“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最佳译著”奖。《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获2002年国家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睡虎地秦墓竹简》——获首届全国古籍图书一等奖《吐鲁番出土文书》——199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第二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颁发的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图书评奖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199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评奖一等奖《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获得江苏古籍图书二等奖工程项目:北京大学红楼维修加固工程——获得1981—1982年度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天津蓟县独乐寺修缮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2004年文物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风化石质文物的渗透加固——1992年4月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香港志莲净苑仿唐木构寺庙建筑群复建设计——获得2002年优质工程奖第一名获得2000年香港十大优秀建筑奖获得美国建筑学会亚洲惟一大奖(1998年)敦煌莫高窟起甲壁画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揭裱技术——获得文化部1985—198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竹、木、漆器脱水修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吉林集安长川一号高句丽墓壁画保护——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出土彩绘陶俑的保护处理方法—北周李贤墓彩绘陶俑保护方法的研究——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北周李贤墓壁画的揭取和修复新技术——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AC—I型防紫外线胶片的研制与应用——获1985—1986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所谓状物作文,就是对某种物体的描摹和介绍。

如果 按内容分,可以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建筑物的、器物的(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如果按写作形式 来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记叙为主,二是以说明为主。状物可以帮助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观察 和认识事物的能务。

如何写好状物的作文呢? 首先,观察是获得状物作文材料的最重要的途径。 观察,就是看,仔细地看。

外界物体反映到我们眼睛里,还只是大略的形象。如果不看仔细,不研究, 也就倏忽而过,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产生写作冲动,而想办法把物的“倩影”留下来,成为写 作的素材了。

要使读者对描摹的对象产生深刻印象,就要写出对象的外在和内在特点来。我们生活的这个 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各种事物也都有各自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物体本身就具备的,我们只要通过语言 把它如实地反映出来,比如水是流动的,糖是甜的;有的则是写作者从自己主观情感出发,强加于物体的, 比如用“挺且直”来形容大雪中的青松,从而表现作者对不向压力屈服、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的精神 的赞美。

状物文就是要写出各种物体之间的这种种不同来。准确地把握物体的外部特点,仔细观察十分重 要。

观察物体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整体到局部、从形状到色彩,观察没有 一定之规,关键在于掌握物体的特点。抓物体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看物体的形状,长短、方圆、肥瘦、大小等; 二是看物体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有不同; 三是看物体的质地,粗糙、细密、坚硬、柔软等; 四是看物体的数量,一个、两个、一条、两条等; 五是看物体的功能用途。

如果是动物,还可以通过它的生活习性来说明。 其次,要对物体分析比较,找出其特征。

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物征,抓住了它,你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 并正确地描写出来,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 “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 慧能从常见的平常事物中看出引入入胜的一个侧面。

”这里的“一个侧面”就是事物的特征不同的物有不同 的特征。不同类的物,特征区别当然是很大的。

同一类的物,各自的特征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你要介 绍“家猫” ,你就要抓住家猫的特征。

家猫的特征与狗不同,与兔子不同,即使与野猫相比也有很大的区别。 家猫的特征是会捕老鼠,性子温顺,爱亲近人。

把这些特征写清楚,文章不点明是写家猫,读者也不会领 会错。再比如说,你要写自己饲养的一只小花猫,那你不但要写清楚这只小花猫与一般小狗、小兔的区别, 更要写出与一般家猫的区别,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特征,即区别于一般家猫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为 你的小花猫“立传”的目的。 物的特征主要有外形特征、功能特征和情态特征等。

外形特征显着的,如“棱皮龟” ,它的外形特征, 一是大,是龟中的最大个。二是没有坚甲硬壳,而是裹着一层厚皮,所以又叫“革龟” ,这两点外形特征就 把棱皮龟与一般的龟区别开来了。

功能特征,就是物的作用,物具备的某些能力、本领等。功能特征明显 的,如,大象的鼻子。

它的功能特征,是其他动物的鼻子无法匹敌的。把这些功能特征写清楚,象鼻子与 其他动物的鼻子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情态特征,主要是物对人的感情,或人对物的观感。情态特征明显 的,如家猫对人的亲近、温驯,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小花狗的善解人意等,都是有别于一般动物的情态特 征。

抓物的特征,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可以在一篇文章中都出现,也可以抓一二个方面来写。 第三,整体勾勒与细部刻画相结合。

gua 亲子资源网 勾勒,勾,就是画出轮廓;勒,就是刻,刻画。状物说明文,首先,要求把物的大体形象轮廓刻画出 来,给读者以大致印象。

要做到准确勾勒,必须把握住整体。任何一个物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这时,要求我们应从大处着 眼。急于盯住某些细部,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顾此失彼,读者对介绍的物的印象肯定是支离破碎,不 会有整体感的。

比如,一只文具盒,它由盒体、盖子、垫板、衬格、插销、磁性搭扣等构成。如果要介绍 它,应该首先告诉读者这文具盒的大致形状、大小、总体色彩等等。

再如,一头水牛,它有头、颈、背、腹、尾巴、四肢;头上有角、眼、鼻、口、耳等等。你首先应该告诉读者的是这头水牛的体态大小,这头 水牛的头、颈、腹、背的形态特点,而不是头部的五官位置等等。

总之,必须让读者获得的第一印象是你 所介绍的物的整体形象。 状物文章在交代了物的一般形状、特征后,特别要注意细部的刻画。

因为一般形状和特征,只能给读 者以大体印象。这种状物文章一般适用于写某一类的物,比如说,笼统地介绍某一种动物,如家猫、鲨鱼、马等等。

即使是介绍某一类物,有时也不乏作细部的刻画描写。如果写具体的某一物时,就必须在细部刻 画上下功夫,只有细部刻画,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

怎样作好细部刻画呢?毫无疑问,首先,要对物作细致的观察,对物的细部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要 抓准。

因为,所谓细部就是我们要描述。

感恩老师时间如沧桑岁月,如一舟小船,流过了一年半的学习生涯。

眼看在技校上半学期的生活就快要结束了,此时的我,感慨良深,我的心情时刻起伏变化着,因为我舍不得离开这曾经一直温暖我心灵的校园,时刻陪伴我走好每一步人生的学习旅程,温馨的她,让我陶醉。技校,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当初,我是怀着好奇的心来到这里进行学习,学习的本身是不分贵贱的,此时的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忘记中考的悲伤,让一切重新开始,珍惜现在的生活,新的目标,这让我有了新的希望,使我一定要努力过好现在每一天充实的生活,努力学习,勇于竞争,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我的心间永远的多姿多彩。

在技校学习的这些期间,曾经有着无数的困难接踵而来,当我每次一再想放弃时,老师的一句话总是给予我坚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强大的,那就是:“别放弃,陈杰,老师相信你,坚持到最后,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尽力了就行。”我后面感动流泪了,这句话就一直伴着我走过许许多多的日日夜夜,时刻温暖我的心田,使我更加的努力,使我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使我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

随即,在与同学们相处的这些日子中,我和你们结下了深深的友谊,我知道了,人无十全十美,一个人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取长补短是多么的重要,这使我的性格不断的得到完善,让我时刻焕发活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习。同学们,你们磨练了我的心灵,感谢你们,在这温暖如春的校园里,同时也给了我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和经验。

还记得吗,当我们忙里愉闲时,闲聊家常时的快乐。还记得我们参加各种活动时,那种团结的精神吗?当我们在疲惫时,音乐的美妙使我们顿时神清气爽,消除我们一天的疲惫。

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很温馨,虽然有时你们的心情不好,但我还是微笑着面对着你们,因为我相信,希望我的微笑每天都可以带给大家好心情,我们的友谊将永远地久天长。同学们,你们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了吗?温暖不仅是我和同学们的,其中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功于老师,在此,曾经教过我所有的老师们,——曾哭泣过的心灵让我,想对你说。

每天在你们的尊尊教导之下,不知不觉中使我的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你教会了我们怎样为人处世,你教会了我们要自信,自强,靠自己的努力拼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蓝天,相信自己的未来不是梦!只要我们认真的付出了,就无悔。你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学会做好各种小事,从小事做起,因为小事中的一切细节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从而影响一个人机遇或着命运,这是值得我们深受借鉴的。

老师们,我虽然无法报答你们的辛勤培育,您经常为了我们,日夜操劳。

但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你们每天是多么的辛苦,为了我们,有时甚至很晚才吃饭。

为了我们,不断的消耗青春,岁月的斑驳使你们脸上出现了许多的皱纹,这让我的心感到阵阵疼痛。在此,老师,我怀着最崇高的敬意向你们说一声:“老师,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最神圣的,不断的哺育我们健康成长,使我们满怀希望迎接未来,迎接这美好的明天!”老师这个职业我挺喜欢的,要是我也能当一名老师该有多好,这其实也是我的心声,而我,曾经的自卑有时也还会涌上心头,自卑源于以前我在初中许多的回忆,以及成绩排名的伤害,这样的挫折,一再伤害我的自尊,说真的,心很痛,很痛,时间虽是最好的良医,如今,可我还是忘记不了这刻骨铭心的回忆,有时只有暗暗的哭泣,不想和任何人诉说,平时尽量的面带微笑,保持一种恒定的心情,家人虽然培养我长这么大,但是我内心的脆落,他们虽然关心我,并非特别的了解我,理解我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由此,也请你们听听我的心声。

老师们,你放心,我会尽我自己的一切努力来报答你们,这算是我给你们的最好礼物吧,其实,老师们,我觉得在技校的最大收获是懂得如何感恩,并学会感恩,感恩之心是一颗美好的种子,它的本身是爱的体现,需要我们认真去探索,怀着爱心,那么,这个世界将更加充满爱。

给你2篇从不同角度写作的论文参考吧,具体我也不好说, 古代陶器修补材料(第一篇侧重专业性) 我国是陶瓷古国。

在古代遗留下来的遗存中,以陶器为大宗,这在各地都是相同的。我们在文物修复技术保护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文物标本之中,数陶器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

其次,古代陶器本身,又融汇着选料、造型、雕塑、翻模、刻绘、敷彩、施釉以及入窑烧制、控制火侯等等一系列技术的或艺术的因素在其中。同时,古代陶器在墓葬内外遭遇到的损坏、侵蚀、污染等等千差万别,情况最为复杂。

因此,古代陶器的修复保护工作是至为重要的。它也是各类文物修复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值得给予足够重视。

古代陶器修复保护工艺流程中,包括着环境分析、现状调查,原状评估、清理清洗、拼对粘接、修补缺损,加固表面彩绘和陶胎,仿色做旧等各种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实施。本文限于条件,拟就古代陶器修复保护中对于缺损部位使用修补材料的情况及其相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经验,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谈起古代陶器的修补材料,首先应当提到石膏。石膏,即熟石膏(CaSO4·1/2H2O),又称煅石膏、烧石膏,是由石膏矿石粉碎加热至150℃左右脱水而成。

学名半水硫酸钙。形态为白色粉末。

遇水吸湿发生水化,生成针状结晶的二水石膏(CaSO4·H2O),硬化成块。熟石膏粉末与水混合形成流体,逐渐增稠直至变硬;其间有可塑性,但时间短暂。

石膏制品用作室内装修材料,能够随着环境空气的湿度变化,吸收或释放水分,达到与外界平衡。现代工艺美术上将其用于制作模型,后又引入考古文物界用于文物修复、复制。

历年来,因其成本低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而在古代陶器修复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石膏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古代陶器修补材料,其弊病也日益暴露出来。

一是质地脆弱,常与陶质不相匹配。古代陶器质地本身有脆弱的,也有坚固的;还有整体坚固而局部脆弱或整体脆弱而局部坚固的,情况各不相同。

石膏以其脆弱之躯用来修补脆弱或坚固的古代陶器,实在难堪重任。二是结构疏松,吸附潮气,常比古代陶质更甚。

古代陶器之陶质,有结构疏松的,也有相当致密的,还有非常致密的,例如用高岭土经高温烧成之唐三彩。石膏以其固有之疏松结构,用作干燥剂是好材料,而用于修补古代陶器,要想“放之四海而皆准”,显然是不相宜的。

三是当其为粉末时,粘附力强,常污染陶器表面,特别是表面粗糙之夹砂陶,难以清理;而当其吸水结为硬块时,对于陶胎之粘接力微弱,仅是依靠粗糙的结合面附着在陶胎上,干燥后极易脱落。四是熟石膏在吸水硬化过程中有1—3%的膨胀率。

这一点造就了其用于翻制模型时能够完全充盈型腔的良好复印性。但是用浇铸法修补古代陶器时有可能造成脆弱陶胎上新的裂纹或者整体变形。

这一点常被人们所忽视,即使发现了也往往不得其解。在工作实际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数年甚至数月前用石膏作修补材料修复好的古代陶器,无论其表面是否仿色作旧,都常发生酥粉、开裂、断块的现象。

这正是熟石膏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当然,现在有一种加强石膏,据说性能很好。

但因其稀缺,应用不广,这里不作讨论。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于古代陶器的修复保护,经手了大量曾用石膏修补过而又必须翻修的古代陶器,可以说是深受其害。

那么,对于古代陶器选用修补材料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我们认为应当有这样几点: ①质地坚固的程度与所修补的“这一个”陶器基本匹配。脆弱质地的石膏不行,而相对于所修补的“这一个”陶器其质地过于坚硬、过于坚固也不适宜。

②结构致密一些,以不从存放环境中吸附潮气为好。③使用胶粘剂为介质,使之能够与修补部位粘接牢固,稳固结合。

④膨胀率、收缩率尽量低一些。⑤修补操作时有一个干固硬化过程。

软的时候可以按需要填充捏塑,干硬以后可以雕琢刻划,表面可以打磨,适宜仿色做旧。应当说,基本符合以上几点要求的修补材料就是适用的。

十多年来,我们受到其他行业工艺技术的启发,经过反复摸索,将现代高分子化学材料运用于文物修复传统技艺,使用“陶器修补腻子”修补古代陶器之缺损部位,特别是修复了大量汉唐陶俑,包括唐三彩文物,效果比较理想,也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陶器修补腻子”是一类新型修补材料的通称。

它并没有一个唯一的、一成不变的配方。它的总的配方原则是由填充料和胶粘剂这两类基本组分构成,必要时可以增加辅助组分,也可以不加。

下面简略介绍一下两类基本组分的概况,以及部分辅助组分。 第一类基本组分是填充料,或称骨料。

主要有①粘土、②大白粉(建筑装修材料,成分为CaCO3、③陶粉(碎陶片经粉碎研磨制得)、④瓷粉、⑤石英粉、⑥水泥,另外,还有粗陶粉、粗瓷粉、石英砂等。以上首选粘土,因其本身即为制陶原料,质地色泽与多数陶胎十分接近。

使用时应选择纯净的粘土,焙干研细过筛备用。以上各种填充料也可以选用两种配合起来调整硬度和色泽,例如在粘土中添加适量石英粉可以提高硬度。

修补体量大或厚度大的古代陶器,可用粗陶粉,或加石英砂补内芯或底层。

函的格式范文 函的分类 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

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

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函的格式 由于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

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公函的标题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二)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

一般要求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复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缘由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以说明发文的缘由。

2、主体。这是函的核心内容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

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

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三)结尾。

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商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

如“特此函询(商)”、“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撰写函件注意事项 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

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函的范文一 商洽事宜函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关于建立全面协作关系的函 **大学: 近年来,我所与你校双方在一些科学研究项目上互相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基础。为了巩固成果,建议我们双方今后能进一步在学术思想、科学研究、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等方面建立全面的交流协作关系,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定期举行所、校之间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

(略) 二、根据所、校各自的科研发展方向和特点,对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协作。(略) 三、根据所、校各自人员配备情况,校方在可能的条件下对所方研究生、科研人员的培训予以帮助。

(略) 四、双方科研教学所需要高、精、尖仪器设备,在可能的条件下,予对方提供利用。(略) 五、加强图书资料和情报的交流。

以上各项,如蒙同意,建议互派科研主管人员就有关内容进一步磋商,达成协议,以利工作。特此函达,务希研究见复。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盖章) 一九九五年*月*日 函的范文二 通知事宜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羊毛产销和质量等问题的函 国办函 [1993] 2号 国家计委、经贸办、农业部、商业部、经贸部、纺织部、技术监督局: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羊毛生产,搞活羊毛流通,提高羊毛质量,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切实抓紧抓好草场改造和羊种改良工作。(略) 二、技术监督局要加强羊毛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

(略) 三、要尽快组织直接进入国际羊毛拍卖市场。(略) 四、为了促进国内养羊业的发展,支持纺织工业生产和扩大出口创汇。

(略) 上述有关政策,请有关部门、各地区特别是羊毛生产区认真研究落实,执行中的问题,由国家计委和经贸办协调,并督促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盖章) 一九九三年一月三日 函的范文三 征求意见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征求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草案)》意见的函 国办函 [**] **号 各省、市、区人民 *** 、国务院各部门办公厅(室): 现将我们草拟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草案)》送给你们,请组织有关同志讨论修改,并将修改意见于十一月底前告诉我们。

国务院办公厅(盖章) 一九九九年*月*日 函的范文四 请求批准函 广州**局销售。

关于鄂穗两地携手联合打捞"中山舰"的函

湖北省人民 *** :

现沉于长江金口赤矾山江底的"中山舰",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文物,尽快将其打捞、修复和陈列展览,是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心声。

"中山舰"是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该舰192喀年参加"保卫大武汉会战"时被日军炸沉。尽快打捞"中山舰",使其重展英姿,是一件深得海内外同胞和两岸有识之士拥戴的义举。

这对于充实完善中国现代革命史文物,并重现其历史价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改善两岸关系,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大业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中山舰"在广州的时间长达21年,且围绕"中山舰"的几次主要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广州。因此,"中山舰"是把广州建设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教育基地,

向广州、全国乃至海内外同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缺少的文物。

近几年采,广东省、广州市人大、政协、民革,黄埔军校同学会中的不少代表、委员、成员,各界有关专家学者、人民群众,

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向广州市 *** 采电来函.希望广州市 *** 主动与贵省联系章一起尽快组织打捞"中山舰",并进行修复和陈列。

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提出由两地 *** 本着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态度,协商联合打捞,修复。展出的办法和有关问题。

专此函达,请答复。

广州市人民 *** (盖章)

X X年x月X日

扩展资料

“函”有下列三方面的作用:

(一)相互商洽工作。如调动干部,联系参观、学习,联系业务,邀请参观指导。

(二)询问和答复问题。如天津市民政局向民政部门询问的“关于机关离休干部病故抚恤问题”的问题以及民政部对此问题的答复,都是用“函”的形式。

(三)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如《民政部关于请安排每年生产三百辆火葬运尸专用车的函》就是为向国家计划委员会请求批准而发的。

保护文物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 (1)不可过度开发,文物遗迹所承受的参观能力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能力,文物肯定会有所损毁,这种损毁可能是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等到你发现它的时候,恐怕已失去了补救的可能。 (2)在维修扩建文物古迹时,应保持它的原汁原貌,不可轻易加入现代的元素,最好是能做到“修旧如旧”,雷锋塔前修了自动扶梯,我个人觉得就破毁了整个雷锋塔址的味道,修建者当初也许是好意,但结果令人不敢苟同。 (3)保护文物不是仅靠政府的力量就能解决的事,要靠每一个人的保护意识,当我们漫步在白堤、苏堤,饱览西湖美景时,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比如吐痰,乱扔东西都会破毁我们身边好不容易保护下来的文物古迹。因此,提高全民意识是关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