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发表期刊因子

发布时间:

sci期刊因子

计算方法: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 ÷ 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例如:某刊1996 及1997 年共出版181 篇文章,而在1998 年共被引用210 次,则Impact Factor 为210÷181=1.16。一般而言Impact Factor >1表示引用率颇高。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每年度JCR统计出来的数据,每年度6月底至7月中更新一次。影响因子是表明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前两年所发表的每篇论文的当年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sci影响因子大于2的算高。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

(5)名人效应的影响。

介绍

影响因子是一个杂志中文章被引用次数的总和除以这个杂志的总文章数。但这个数字是平均数,它存在的问题是,平均之后并不能反映每一篇文章的引用情况。如果一个杂志只有两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引用数是500,另一个文章的引用数是10,那么影响因子反映出的数字是两者的平均值255。

因此,一个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只能表明它拥有多篇被多次引用的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它刊载的每一篇论文都是高引用的。

资料显示,由汤森路透公司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是用来帮助图书馆员确定购买哪些期刊的,并不是测度研究论文科学质量的指标。也就是说,影响因子用于评判一个期刊是可以的,但用来评判论文,并延伸到用来评判科学家是没有借鉴意义的。

sci.justscience.cn这个网页可以查网页链接

计算方法: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

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响因子的计算;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48;本刊2004年的发文量:187;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128;本刊2003年的发文量:154;

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总计:176 =(48+128);本刊2003-2004年的发文量总计:341 =(187+154);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为0.5161 =(176÷341)。

发表SCI论文作用

1、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是我国与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

2、发表SCI论文,可以向世界显示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提高我国在世界科学界的地位。

3、发表SCI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基础研究成果水平的标准。是招聘、提升、考核、评奖的重要指标。

因子投稿期刊

平时工作比较忙,很久没更新啦,我一直在从事相关行业,大家有想问的都可以留言或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的。大家发表论文一般都是有用处的,比如评优评奖、项目结题、保研加分、评职称等,而学校、单位也会在评审的时候看你投稿的期刊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投稿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所发的论文是有用的。 那么,一般学校、单位对于投稿的期刊都有哪些要求呢? 1.普刊or核心期刊 单位要求必须在核心期刊甚至SCI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这类要求在硕士、博士毕业以及教师评职称时比较常见。 但是核心期刊发表周期长,从投稿到出刊,整个流程下来,一年很正常,对论文质量要求也很严格,过稿率很低。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自己投,花不了多少钱,足够优秀的你,说不定就过了呢?如果走渠道,虽然周期也不会太短,但是能保你过,只是动辄几万的费用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2.省级or国家级 真正意义上来说,期刊是没有省级和国家级之分的,之所以存在这种叫法,只是因为期刊主管主办单位有省级和国家级之分,这样划分也是为了便于管理,与期刊质量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但如果作者的单位偏认为国家级期刊优于省级期刊,那么在投稿的时候也还是要注意的,毕竟,作者知道的事实是一回事,单位评审人员的想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出刊周期 出刊周期按频率从低到高,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周刊就是一周出刊一次,旬刊就是10天出刊一次…… 有学校对于出刊周期也是有要求的,周刊、旬刊、半月刊都不行,必须要月刊以上,也就是出刊周期至少是一个月,否则期刊会被判定为不合格,所发的论文自然也就没用了。 4.有无影响因子 这里说的影响因子,仅指知网上的影响因子,如下图所示:普刊里一般会分为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和无影响因子期刊,一般认为,有影响因子的优于无影响因子的,而影响因子高的自然优于低的,而有些单位要求作者所发期刊必须是有影响因子的,或者影响因子必须要达到某个数值。篇幅有限,未完待续,下一篇接着讲。

以下这些期刊你可以考虑一下: 1.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2. IEICE TRANSACTIONS ON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SCIENCES3. 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SYSTEMS4. INTEGRATION THE VLSI JOURNAL5. IEIC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ICS6. COMPUTERS ELECTRICAL ENGINEERING7.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8. IET COMPUTERS AND DIGITAL TECHNIQUES9.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10. 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11. JOURNAL OF SYSTEMS ARCHITECTURE12. JOURNAL OF VLSI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FOR SIGNAL IMAGE AND VIDEO TECHNOLOGY

普刊影响因子0.82是一般的水平。期刊的影响因子最高是10.526。一般来说投稿期刊的影响因子在5左右就不错了,如果影响因子高于10的期刊就很了不起了。影响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对比较的,在同专业同范围的期刊里,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而1以下的就是一般水平了。因为0.82在1以下,所以只能算是一般水平。

因子期刊投稿

就好像希望自己的“掌上明珠”能够有最好的归宿一样,科研人员都希望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科研文章能够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这种心情 据2012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的所有期刊,共计8281种。该中心还按年度和学科根据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 级的划分,这就是《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发表在1区和2区的SCI论文,通常被认为是该学科领域的比较重要的成果。也就是说,科研人员的辛苦成果可以用“影响因子”这一工具来量化其影响力。难怪每逢评奖、评职称和年底总结的时候,科研工作者都要在统计SCI 论文上花费不少的功夫。 然而,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科研人员不懂市场行情,等论文发表后才知道论文贱卖了,心痛不已;有的则拖拖拉拉,硬生生地将年轻美女变成了黄脸婆;有的则急需出货,不得不“鲜花插在牛粪上”,以解燃眉之急。还有更多地科研人员不明不白地将论文发表在比论文实际水平较低的杂志上,往往抱怨目标期刊“不识货”。但在抱怨之余,咱们也应该想一想到底是“谁偷了我的影响因子”? 多年来,在帮助国内科研人员成功发表数千篇SCI文章的同时,医荟园8905也在不断分析总结,并“揪出”了“偷走”影响因子的几大“元凶”: “小偷”一:写作角度不合适导致文章的新颖度不够 通常作者在做了多年的同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后,思维会形成定势,文章写作的角度很难有大的变化,而且意识不到文章的新颖度不够高,进而导致被拒。医荟园8905专家曾帮助过不少这样的作者。其中来自上海某大学的王博士,将他的文章投到影响因子为5.0 左右的杂志,最后由于新颖度不够高而被拒。作者的文章及审稿意见经医荟园8905的专家评估后,发现作者的写作角度有问题,建议王博士重新从另一个角度去写。文章完成后,新颖度大大提高。最后,他的文稿被影响因子7.0左右的NPG所属杂志接受。 “防偷”对策:这种情况下,作者需要认真分析新颖度不够的原因,尽量跳出已有的思维定势,换个角度来构思文章。如果自己实在难以跳出来,可以寻求同行业专家或者专业论文编辑公司的帮助。 “小偷”二:目标杂志选择不合适 前面提到,目前的SCI期刊杂志非常多,投稿的目标杂志选择几乎是“万里挑一”。如果期刊的领域选择不合适,或者是级别不合适,都会导致杂志社很快拒稿。被拒稿之后,千万要仔细分析原因,谨慎选择第二次投稿的目标杂志。医荟园8905的VIP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本来这位VIP的文章专业水平不错,也很有新意,但是他自己选择的目标杂志和他文章的所属领域不太对口,结果被拒。之后,这个朋友由于急于投稿,没有仔细分析被拒稿的原因,以为是自己文章水平不够,草草进行第二次选择,必然地,最后接受他文章的杂志影响因子远远低于本应该发表的。 “防偷”对策: 作者根据自己所做科研工作领域和实验结果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去PubMed查找哪些杂志发表相关研究,再结合自己文章的内容、新颖度等来确定下一个投稿杂志。 “小偷”三:拒绝补充试验 作者投稿到高影响因子杂志,当杂志社给出“大修”或者“拒稿—重新投回”的反馈时,杂志社可能会提出补实验的要求,让作者进一步提供证据支持。往往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试验条件有限、时间不够等,作者修回前只是做了文章方面的修改,最终使得文章被拒。 “防偷”对策:接到审稿意见时,作者并不必把审稿人要求的全部试验都做出来,若根据自己的科研条件尽量补一些试验的话,再投稿,接受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另外,在补试验期间,若作者觉得时间不够,可以向杂志社提出延长修回时间。 “小偷”四:时间仓促 在某种程度上讲,目前国内大多院校有关研究生毕业的政策以及某些科研人员的急功近利的思想都大大减低了论文向高分杂志冲击的学术资本和成功可能性。由于作者急于毕业或评职称需要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把所做的课题的一部分预先发表于影响因子低的杂志,进而影响剩余部分发表于高影响因子的杂志。然而,众所周知,一个有新意的试验设计以及足够的工作量是文章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防偷”对策:做课题时作者需要及时整理分析数据,并且留出充足的时间来撰写稿件,这样就不至于时间仓促导致把部分数据先发表,进而影响整个课题本应该有的影响力。 “小偷”五:论文写作技巧及语表达不过关 这一点是论文影响因子“被偷”最常见、但也是最容易克服的原因。英语毕竟不是咱们的母语,英语写作能力不够加上中文论文写作思维及方式的影响导致作者不能用英文把自己很好的科研数据在文章中准确合理地表达出来,从而影响科研文章发表于高影响因子的杂志。 “防偷”对策:作者除了提高科研能力之外,也要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当然,这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见效的,必要时,可以有针对性地使用论文编辑公司的相应服务,并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总之,一篇“很有货”的文章最终能否被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接受,决定因素很多。科研工作就像下围棋一样,需要通盘考虑。首先,作者在实验设计之初就可以考虑整个课题应该有怎样的影响力;实验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收集和分析数据,不要等到后面一起做,这样会大大节省撰稿时间;实验完成、开始成文时,要选择好写作角度,保证文章的新颖度,当然英文写作水平不要拖后腿;最后,慎重选择目标杂志,可以适当咨询同行专家或论文编辑公司专家的建议,从而保证领域、级别都与自己的文章匹配。

在发表文章前可以上知网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有目标的投稿。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所谓的影响因子是期刊过去两年被引用的次数除去此刊在这两年间的发文量。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就投稿来说你必须考虑自己论文的性质、领域来寻找最适合的期刊。影响因子只是在选择合适的期刊时应该考虑的标准之一。其他因素,如期刊的目标和范围与您的研究主题是否匹配、研究的新颖性、出版频率和期刊覆盖率(在Scopus,SCI,SCIE,SSCI等知名数据库中索引)也是选择目标时的重要考量。

论文发表期刊因子

问题一:怎样查一篇文章的影响因子 一般都是说期刊的影响因子,你要是问一篇文章的叮子,那应该是这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吧? 你可以去google 然后搜索 scholar 进入google 的学术检索,输入你文章名字,结果中就有显示了。 问题二:怎么查一个杂志的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前言:当你要写论文要投稿时要知道那些杂志的水平啊,影响因子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的重要参数之一,但影响因子并不是对论文质量、期刊质量进行有效评价的唯一标准。 1,proteomics/sci-if/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蛋白质组网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查询,包括2001-2005年的 2,isi01.isiknowledge/ JCR全称为: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文名称为《期刊引用报告》。它的主办者为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为ISI)。JC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从那年开始,ISI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年度累积本中,增加了一个新的部分―“期刊引用报告”。它是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对期刊文献引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系统地归类、整理、分析而得出的结果。它是目前为止国际上一种权威的用于期刊评价的工具书。 JCR版本情况:按照其学科范围而言,分为科技版和社科版两种;按照其载体形式,分为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三种。科技版:收录科学技术领域5000余种期刊的评估信息;社科版:收录社会科学领域1500余种期刊的评估信息。本使用指南主要是针对JCR网络版而言的。 JCR 出版周期情况:JCR 出版周期为一年。JCR中收录的期刊绝大部分为SCI收录的期刊。 JCR可以告知用户的信息包括:每种期刊在当前年被引用的总次数(Total Cites)、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pact Factor))、每种期刊当前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mediacy Index)、每种期刊当前年的文章总数(Articles)、每种期刊论文研究课题的延续时间(Cited Half-life)、每种期刊的引用期刊列表(Citing Journal)、每种期刊的被引用期刊列表(Cited Journal)、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在近几年的变化情况(Trends)、每种期刊的来源数据情况(Source Data)等。 问题三:怎样查看一篇文献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响因子的计算 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48 本刊2004年的发文量: 187 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128 本刊2003年的发文量: 154 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总计: 176 本刊2003-2004年的发文量总计: 341 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0.5161 = 176÷341 意义: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附:IF值计算方法(以1992年为例) A=1992年的全部引文(指定数据库中的记录) B=1992年引用某期刊发表在1990和1991的论文的总次数 C=某期刊1990 和1991 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和 D(期刊1992的影响因子)=B/C 影响因子查询系统 emuch/sciif/ 这个地址也可以 proteomics/sci-if/ 本回答援自zhidao.baidu/...wtp=wk 问题四:用知网怎么查看sci文献影响因子 每年ISI都会对收录的期刊里的文章引用次数进行计算,引用次数/刊登的文章数 就是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如果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刊刊登的成果被很多研究人员使用,促进该领域的发展繁荣,期刊也就越好,越权威。ISI每年都会计算颁布出最新的影响因子列表并公布的,称为Cited Report。 问题五:如何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 访问中国知网(CNKI)的跨库检索页面:epubki/grid2008/index/ZKCALD 然后点击“检索范围控制条件”里面的“文献来源列表” 即可看到目前中国所有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列表 问题六:怎么在中国知网查期刊的影响因子 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文献出版来源--在最后一个下拉框选择刊名",然后输入期刊名--检索 就可以查看到了 问题七:知网怎么查看期刊的影响因子 知网首页中间靠下,有期刊大全的栏目。在期刊大全里搜索期刊名称 就能显示 影响因子。 问题八:如何查看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 百度经验 你可以上各大期刊网站搜该刊物,一般都有详细说明影响因子,像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找中国期刊库的我帮忙。 问题九:如何查论文的影响因子? 网上有每年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列表,你去下载一份,以后就可以看着影响因子投文章了正解! 问题十:求解怎么查看期刊的影响因子 最后还是自己硬着头皮找到了。 鉴于很多人问到这个问题 1。首先你的期刊必须被sci 引用 2。接着在图书馆主页下面选择电子资源->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 3。顺着链接进入ISI Web of Science 的网站 3。在ISI Web of Science 的主页的最上方有一个下拉菜单 4。在下拉菜单中选择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然后点击go 5。进入下一个页面,选择Search for a Specific Journal,点击Submit 6。进入另外一个页面,左边的下拉菜单框中选择,右边的输入框中输入你的期刊的名字 或 者其他的条件,点击Search 至此,所有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

影响因子是一个量化和半质化的指标,影响因子指的是某一期刊中的论文。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评价方面的优点是不容忽视的,它深受文献检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以及期刊管理部门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文献研究、馆藏资源评价及科技期刊评价。影响因子是一个量化和半质化的指标。

该指标用论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某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能客观反映该期刊近年来的学术影响力。一般认为,影响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可以较公平地评价各类学术期刊。

通常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发表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越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越高。它不仅是一种评价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然,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比较一般只适用于这个学科内部,不能对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简单类比。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

扩展资料

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该刊2年内所发表的论文总数.

从其定义可知,影响因子的三个决定因素分别为时间(2年)、论文总数(该刊连续2年内所发表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上述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扩展资料: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

(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

(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

(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ifi因子投稿期刊

在本模拟研究中设计了6种样本容量,6种因子载荷,和4种评分等级,并考察了正态和非正态分布两种情况。采用的错误模型为参数误置(真模型中每个因子各由5个题目来测量,错误模型中则是第一个因子由6个题测量,另两个因子各由4个和5个题来测量,即有一个因子载荷被误置)模型。结果发现(1)样本量、载荷量、评分等级数和分布形态都对GOF的取值确有影响。其中分布形态的影响最大。NNFI、IFI在不同条件下的平均值是最稳定的,其次是CFI、RMSEA和SRMR。它们都算是值得推荐的GOF,尤其是NNFI和IFI。(2)在正态分布中,当样本量≥1000时,根据NNFI、IFI、CFI、RMSEA、SRMR对模型是否拟合做出判断时有很低的两类错误率,在样本量..

归一化法Aifi除以所有的Af之和的比值,即得该组分的质量分数

检验变量间的区分效度,可以通过Amos 软件做验证性因子分析。例如,有3个变量,A、B、C。第一步:构建三因子模型,即A,B,C。第二步:构建双因子模型,即A,B+C。第三步:构建单因子模型,即A+B+C,将三个变量合并为一个。比较这三步得到的模型可以用到的参数有c2,P,RMSEA,IFI,CFI等,分析参数指标可以参考《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吴明隆)。如果三因子模型拟合指标(参考上书)符合相关要求,并且优于其他两个模型,则说明三个变量A,B,C之间的区分效度好。

相对有点偏低了,比较工人的标准都是要大于0.9的,不过这些拟合指标只是一个经验值,要判定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好不好,还需要多参考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其他的指标好不好,因子载荷,测定系数,怎么样,有没有异常值等等。如果其他因素都比较符合条件,那这两个指标略低一点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