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地质与勘探》是Ei、Scopus、CSCD、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陈兆山 王志刚
(东北煤田地质局一〇七勘探队 阜新 123000)
作者简介:陈兆山,男,1960年10月生人,教授级高工,物探、煤层气,邮箱:。
摘要 本文结合刘家区煤层气开发实践,对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就单井控制煤层气可采资源量、构造发育情况、岩浆活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煤储层改造后的综合渗透率、临界解吸压力和盖层条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该区煤层气开发的布井原则和有利区块。认为该区煤储层内、外生裂隙发育,有利于煤层气藏的产出,在靠近辉绿岩墙、岩床附近的煤层煤阶高,煤层气含量高,外生裂隙极其发育,易改造成高渗透区,有利于煤层气开发。选择煤层气井位应靠近裂隙发育带,但应避开主裂隙带;在向斜翼部或煤储层近同期形成的裂隙带是最理想的布井区块。
关键词 煤层气 主控地质因素 单井控制的煤层气可采资源量 渗透率 临界解吸压力 采收率
Analysis on Main Geological Control Factors of Coalbed Methane in Liujia Mining Area,Fuxin Basin
Chen Zhaoshan,Wang Zhigang
(Team No.107,Northeast Bureau of Coal Geology,Fuxin 123000)
Abstract:Combined on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CBM in Liujia mining Area,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main geologic control factors of CBM and discussed recoverable resource of CBM controlled by one single well,structural development,magmatic activity,hydrology,synthetic permeability after coal reservoir transformation,critical desorption pressure and cap formation.It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drilling distribution and advantageous areas for development of CBM.It was concluded that inner and outer formed cleats very develop in this area,which is in favor of CBM's output,and coal rank and gas content are high and outer cleats very develop near the diabase dike and sheet,which is easy to be transformed into high permeable areas in favor of development of CBM.CBM wells should be located near the zones with developed cleats and away from the direction of main cleats.The flank of syncline and zones of cleats formed at same time of coal seams are the most perfect place to arrange drilling.
Keywords:coalbed methane;main geological control factors;recoverable resource;permeability;critical desorption pressure;recovery
引言
阜新盆地是我国煤田勘探与煤层气开发较早的盆地之一,矿井多属高沼气矿井,致使煤矿发生过多次灾害性事故。1995~1997年阜新矿务局与中美CBM公司在刘家区施工煤层气预探井两口,均因施工工艺问题未果。近年来东北煤田一〇七勘探队和阜新市对该区进行了大量的煤层气地面勘探和开发工作,取得了令入满意的成果。该区于2002年10月开始商业运行,日供气量16000~25000m3,其交通位置详见图1。1999年至今施工了11口煤层气地面开发井,单井产气量均达到了工业气流,产气量:1000~8500m3/d,LJ-1井实测煤层气含量 6.3~10.37m3/t(原煤基);实测渗透率 0.323×10-3~0.469×10-3μm2,压裂改造后综合渗透率为21.5610-3μm2。这一结果说明该区不同位置的煤层气井产能有较大差别;煤储层改造前后渗透率变化较大。为了获得理想煤层气产能,本文结合几年来煤层气开发实践,对煤层气主控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力求提出今后选择煤层气井位的原则,为其他煤层气开发区块提供借鉴。
图1 阜新煤田交通位置图
1 主控因素
几年来刘家区煤层气开发实践证明,在靠近辉绿岩墙、岩床附近的煤层被侵入体烘烤,使煤变质程度增高,煤层气含量大,内、外生裂隙极其发育,是煤层气开发的理想区域,例如:LJ-5井和LJ-6井日产气量4500m3、LJ-3井日产气量6500m3。与目标煤层近同期张性裂隙带也是煤层气开发的理想区域,如:LJ-10 井日产气量8500m3;同时发现研究区向斜轴部煤层气井产气量低于向斜翼部,如:LJ-1 井(轴部)产气量小于LJ-3井(翼部)产气量。
煤层气井产能的高低与煤储层哪些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如何选择煤层气井位才能达到经济效益合理,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研究区单井控制的煤层气资源量、构造发育情况、岩浆侵入因素、水文控制因素、改造后的综合渗透率、临界解吸压力和它的盖层条件。
1.1 单井控制的煤层气资源量
单井控制煤层气资源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煤层的厚度、采收率、煤层含气量和单井控制的面积。研究区内主要由白垩纪地层组成,全区发育五大煤层群;其中三大主要煤层群,自上而下为:孙本煤层群、中间煤层群、太平煤层群。这三大煤层群也是研究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的目标层,最大累计可采煤层厚度86.53m(7001 井),平均累计可采煤层厚度42.96m,具体详见表1。
表1 刘家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统计表
仿地层温度条件下,煤层自然解吸到每天少于10mL 终止的要求,LJ-1 井煤层气含量测试结果:孙本煤层(原煤基下)6.3~7.51m3/t;中间煤层(原煤基下)7.69~10.14m3/t;太平煤层(原煤基下)9.52~10.37m3/t;LJ-1井距辉绿岩侵入体较远,而且又地处向斜轴部,所测定的煤层气含量在研究区内属低值,其他部位煤层气含量会更大些;实际产出的煤层气,甲烷浓度大于97%,其他成分以氮气为主。
单井控制的煤层气资源量:G井=A·H·D·C
G井——单井控制的煤层气资源量(m3),A——单井控制范围的面积(m2),H——单井控制范围内的煤层平均厚度(m),D——煤层的容重(t/m3),C——单井控制范围内的煤层气含量(m3/t)。
单井控制煤层气可采资源量:G可=G井·采收率
区块内不同部位的煤层含气量均有所差异,但变化不会很大;同一井型同一区块单井控制面积也不会有较大变化;所以单井控制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主要由煤层厚度和采收率来决定。而采收率又主要取决于钻井的工艺和储层改造方法,如:垂直井的控制半径约150m、采收率为40%,而羽状水平井控制范围约1km2、采收率为80%(来自美国有关资料;中国可能会小些)。本区的煤层含气量相对稳定,钻井工艺主要为垂直井,储层改造方法为清水携砂压裂,因此煤层厚度就成了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陆相盆地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如井位选择不当就会造成单井控制煤层气可采资源量过小,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以刘家区为例阐述在井位设计时,如何考虑对单井控制煤层气可采资源量这一主控因素的影响:
根据《辽宁省阜新市刘家区煤层气普查地质报告》结论数据:煤层气生产井服务年限13.2年、控制半径150m、煤层气含量按9.21m3/t、采收率40%、煤层气售出价格1.20元/m3来估算(垂直井)。
本区煤层气生产井总体工程费用250万元/井(垂直井),排水采气工程费用30万元/年·井,税金等其他费用50万元/井;一口煤层气生产井从开始到结束需投入696万元(贷款利率略)。需要采出580×104m3煤层气才能达到收支平衡,这就需要有1450×104m3的单井控制储量做保证,因此该区煤层气井位处的煤层厚度应大于16.15m。
1.2 构造发育情况
阜新盆地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与天山-阴山东西复合构造带、赤峰-铁岭断隆带交接部位。属中生代陆相断陷型沉积盆地,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在白垩纪以后由于地层受南北向挤压作用形成了刘家与王营子NNE向宽缓向斜构造,其后应力场由挤压体制逐渐转化为右旋张扭,使原应力场中形成的NNE、NEE 两组外生裂隙处于张剪或引张状态,造成该区煤层割理和外生裂隙系统极其发育,煤储层易改造成高渗透率储层。见图2所示。与煤储层近同时期形成的裂隙带或穿过煤储层向上延伸较短,未破坏盖层的断裂带,不但能够形成煤层气良好的通道,而且为煤层气的储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样的区块是最理想煤层气开发区,如LJ-5、LJ-6井位于八带岩墙,LJ-10井位于刘家2号断层都形成了良好的产能;后期形成的裂隙带为煤层气提供良好的逸散通道,不利于煤层气赋存,使煤储层含气量降低、临界解吸压力降低,还有可能沟通上部的含水层造成产水量过大,不宜排采。如LJ-7井位于后时期产生的平安2号断层附近,煤层气通过该断层逸散,水量很大、产能很低(200m3/d)。
1.3 岩桨活动情况
研究区因白垩纪后期地应力场的改变,形成许多正断裂,煤层中的裂隙系统发育,所以第三纪辉绿岩沿断裂及裂隙侵入形成侵入体,多以岩床和岩墙产出。该区辉绿岩共分三期,第一期主要以北东向岩墙和主岩床为代表,共有6带岩墙,即NE1-NE6,该期岩墙规模不大,仅对西北部中间及太平煤层略有影响。第二期辉绿岩主要以东西向岩墙为代表,共有13带岩墙,即B1-B13带。由西部王营矿贯穿至刘家区,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尤其是三带、六带、八带岩墙规模较大。第三期是最晚一期辉绿岩活动,而且活动最频繁,共有4带,NNE1-NNE4带,其中NNE3 带规模最大,对煤层的破坏作用也大,但该岩墙分布在刘家区西北边缘,主要是对浅部的五龙矿影响较大,对刘家区中间、太平煤层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它也对煤层气藏的形成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尤其对五龙、刘家区等影响更大一些,距辉绿岩侵入体一定范围内,煤的变质程度随距侵入体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甚至变质成天然焦,因此在辉绿岩侵入体附近的煤层含气量高。
辉绿岩的侵入使煤层割理系统进一步发育,在其附近外生裂隙也比远离构造带的区域发育。从而因辉绿岩的侵入改善了煤储层的渗透率,如:LJ-5、LJ-6 井的渗透率要高于其他各井。由于天然焦含气类型主要为游离气,又为高渗透性地层,且与侵入体直接接触,易造成煤层气沿断裂带逸散,因此天然焦区不是理想的煤层气开发区块。
1.4 水文地质情况
阜新煤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其含水层多为弱含水层水量不大,含水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含水层,阜新组水泉煤层顶板砾岩、砂岩承压含水层,厚度180~254m;阜新组水泉-孙本煤层间砂砾岩层承压弱含水层,厚度40.00~68.00m;阜新组中间煤层裂隙承压弱含水层;辉绿岩与围岩接触蚀变裂隙含水带;断裂构造裂隙含水带,区内两条主断层:平安F2、刘家F1都张性断层,导水性较好,在钻井过程中,均有漏水现象。
(1)第一含水层:位于孙家湾组底界-水泉煤层群顶界,为灰白色砾岩、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及薄煤,厚度180~254m。该段多发育裂隙,钻孔漏失水量0.5~14m3/h。
图2 刘家煤层气普查区块划分示意图
(2)第二含水层:位于水泉煤层底界-孙本煤层顶界,以质地疏松的砂砾岩为主,厚度40~68m。渗透系数0.29×10-4m/d,单位涌水量0.11×10-14L/s.m。钻井钻遇该层段时多见裂隙,常发生严重漏水现象,漏失量1~25m3/h。
(3)第三含水层:位于中间煤层群以下的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主要是裂隙承压水。
(4)辉绿岩与围岩接触蚀变裂隙含水带:渗透系数1.95×10-4m/d,单位涌水量0.52×10-4L/s.m。
(5)断裂构造裂隙含水带:区内有平安二号断层、刘家F1两条主要断层。据钻井施工所见,平安二号断层西部边界断层裂隙带漏水,西北部的刘家F1为张性断层,导水性较好。钻井钻遇该裂隙带时多漏水,漏失量8~12m3/h。该区的充水因素分析主要为:辉绿岩及其围岩接触裂隙带、向斜构造裂隙带、断裂构造裂隙带。
综合上述,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表明,属中等,煤系含水层不多,单位涌水量很小,煤层本身弱含水。笔者认为第二含水层和第三含水层以承压水状态填充在中间和孙本煤层的上下地层之中,形成了二次圈闭,有效地抑制了煤层气逸散。煤层水是煤储层降压采气的介质,它也是煤层气高产的必要条件,同一区块煤层本身含水量大的区域煤层气产量高。如:LJ-5和LJ-6井。
因白垩纪晚期地应力场的改变,生成许多正断裂及裂隙系统,致使断裂带附近的煤层与含水层沟通或与其他砂岩层相连,使煤层气向上运移,造成附近煤储层含气饱和度下降、临界解吸压力降低。如LJ-9井煤储层通过三带岩墙与上覆含水层相通,使该井水量很大,导致水位不能降到预定深度,无法形成产能,因此在布煤层气井位时,距充水带的距离应大于压裂半径。
1.5 煤层的渗透率
该区在煤层气普查阶段通过对参数井LJ-1井采用裸眼试井的方法测得主要储层段渗透率数据。
孙本煤层段渗透率为0.428×10-3μm2;
中间煤层段的渗透率为0.469×10-3μm2;
太平煤层段的渗透率为0.323×10-3μm2。
孙本煤层段渗透率值是由辽河油田井下作业公司测试大队采用DST裸眼试井工艺测得的,测试段厚27m(730~757m)。中间煤层段和太平煤层段渗透率值是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所采用裸眼注入压降法试井工艺测得的。中间煤层段测试厚度为17.98m(818.82~836.80m);太平煤层测试段厚度为59.59m(841.61~901.20m)。
孙本煤层、中间煤层、太平煤层均进行了清水携砂压裂改造;经排水采气试验的日排水量、稳定水位深及排液累计量等参数,计算出LJ-1井孙本煤层、中间煤层、太平煤层综合渗透率为21×10-3μm2。分析认为,由于裂隙是在张性应力场中形成的,处于引张状态,所以易改造形成高渗透率。LJ-1井距裂隙带较远况且如此,那么在裂隙带附近就可想而知了。如LJ-5综合渗透率为44.3×10-3μm2。
笔者认为煤储层原始渗透率很低,张性断裂对煤层气的破坏作用范围较小,建议煤层气井设计时,其井位距张性断裂150m 为宜。如:LJ-12 井距九带、十带岩墙100m,该井产能1600~2000m3/d,LJ-1井控制范围内无辉绿岩侵入体,其产能2200~2500m3/d。
1.6 临界解吸压力
LJ-1井孙本煤层、中间煤层、太平煤层储层压力分别为:6.74MPa、6.75MPa和8.24MPa;计算储层压力梯度孙本煤层0.907MPa/hm、中间煤层0.82MPa/hm、太平煤层0.98MPa/hm,属负压地层,煤层吸附量有一定的降低。经Langmuri 方程和煤层气解吸总量计算出三个目标层临界解吸压力分别为:孙本煤储层4MPa、中间煤储层6MPa、太平煤储层5.8MPa。临界解吸压力如此之高尚属国内少见,这对煤层气产出提供很强动力;经该井排采试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其他各井为生产井未获取上述参数,但排采试验中我们发现初始产气时各井内的储层压力有较大差别。其规律是:平安二号断层附近的LJ-7井水位降到750m时才初始产气(目标煤储层顶板深度827.01m)、LJ-4井目标煤储层因辉绿岩侵入使其多数变质成天然焦,初始产气水位深为 650m(目标煤储层顶板深度709.66m);远离构造带或在与煤储层近同期裂隙带附近的煤层气井初始产气水位深与LJ-1井一致;临界解吸压力高的井产气量大,反之产气量小。
1.7 盖层
煤储层的盖层对于煤层气的保存与富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封盖层可以减少煤层气的向外渗流运移和扩散,保持较高地层压力,维持最大的吸附量,减弱地层水渗流对煤层气造成的损失。即使低变质的煤如果盖层良好那么也可以获得理想的产能。例如LJ-3井和LJ-1井等。
该区虽然盖层条件较好,但局部存在较大的张性断裂,会促使气体沿断裂面向上运移,造成煤层气逸散,从而使煤层的含气性变的很差,含产气量降低、含气饱和度降低、临界解吸压力降低、产气量降低。如:LJ-7 井、LJ-8 井处于平安二号断层附近(属开放性断层),产气量较小,产水量特大,水位深不易降到产气深度范围。
该区孙本煤层群顶板岩石为5m左右的泥岩,其上以灰白色泥质胶结的砂砾岩、细砂岩、中砂岩,砂砾岩含孔隙水,质地疏松,钻井岩心的RQD值一般为64%~86%,笔者认为虽然该层顶板泥岩层很薄,但是其上覆的砂岩粒径较小,排替能力较强,所以该层的封盖性能较好,例如LJ-1井孙本煤层含气饱和度85%。在辉绿岩发育地区RQD值(大于10 c m岩心段之和与取心段长之比)为30%~60%,断层带附近为20%~50%。虽然该层封盖性能较好,但在断裂带附近的煤层与含水层沟通,使煤层气向上运移,造成附近煤储层含气饱和度下降、临界解吸压力降低。如:LJ-9井煤储层通过三带岩墙与上覆含水层相通,使该井水量很大,导致水位不能降到预定深度,无法形成产能。
中间煤层群顶板(亦为孙本煤层群底板)岩性为一套砂砾岩、细砂岩和粉砂岩。钻井岩心的RQD值为84%~98%,个别因受辉绿岩侵入及断层影响,RQD偏低为50%~70%。盖层顶板抗替能力较强,含气饱和度95%(LJ-1井)。
太平煤层群顶板(亦为中间煤层群底板)岩性为粉砂岩、中砂岩和砂砾岩,RQD值为84%~98%,底板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中砂岩,RQD值在78%左右,辉绿岩侵入区RQD值偏低为30%~60%,形成了很好的封盖能力,且性能比较稳定,为良好的封盖岩类。
2 结论与建议
(1)该区煤层气主控地质因素为单井控制可采资源量、构造发育情况、岩浆侵入因素、水文地质因素、改造后的综合渗透率、临界解吸压力和它的盖层条件。只有对上述主控因素综合分析,才能优选出煤层气井位,才能有效地保证煤层气生产井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合理。
(2)煤储层内、外生裂隙发育有利于煤层气的产出。在靠近辉绿岩墙、岩床附近煤层的煤阶高,煤层气含量高,外生裂隙极其发育,是煤层气开发理想区块,如LJ-3井日产气量6500m3,建议在该区块布井。
(3)经 LJ-1、LJ-2、LJ-3、LJ-4 排采试验证明研究区外生裂隙发育不均,如:LJ-1、LJ-3产水量在3~5m3/d、LJ-2、LJ-4产水量在15~30m3/d。产水量过高,携砂能力强,易淤井,选择煤层气井位应靠近裂隙发育带,但应避开主裂隙带。
(4)近辉绿岩侵入体的煤层形成天然焦,其煤层气含量高,煤层气多以游离态赋存,产气量衰减速度快,高产期短,易影响煤层气井的服务年限。建议不在天然焦处布井。
(5)研究区向斜轴部煤层气井产气量低于向斜翼部,如LJ-1 井(轴部)产气量小于LJ-3井(翼部)产气量。建议以在向斜翼部布置煤层气井为宜。
(6)与煤储层近同时期形成的裂隙带或穿过煤储层向上延伸较短,未破坏盖层的断裂带,是最理想煤层气开发区;如LJ-10井日产气量8500m3。建议在煤储层近同时期形成的裂隙带或穿过煤储层向上延伸较短,未破坏盖层的断裂带附近布井。
(7)该区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块应在Ⅰ区块和Ⅱ区块:面积约6km2,平均煤厚54m,可采煤层储量2.54×108t,占全区总储量的66%(详见图2)。该区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优越,距市中心仅5km,并于2002年建成了刘家煤层气管网,2003年11月建成了CN G母站,可向周边城市用户及汽车供气,用户广泛。
(8)采取空气、泡沫等欠平衡钻井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煤储层的污染。
一般给核心期刊投稿都是登陆该期刊官网的投稿系统,然后一步一步投稿。研究生投稿还要看你的学校单位,还有你文章中有没有挂一些基金或者重大项目。一般只有自己认真做了科研,文章反复修改后,都能够中的
核心期刊的公用邮箱极少有人管理,如果一定要发表,建议通过中介,信誉好的中介.
中国煤炭工业、中国煤炭医学杂志、煤炭技术、煤矿安全、山西煤炭期刊等
我认为,科研的话就是后者。前者应该是更实际一些。
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1煤炭学报2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煤炭科学技术4金属矿山5非金属矿6煤矿安全7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8矿山机械9矿业安全与环保10中国煤炭11中国矿业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3煤炭工程14矿冶工程15煤田地质与勘探16煤矿机械17矿业研究与开发18选煤技术19煤矿自动化(改名为:工矿自动化)20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1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2化工矿物与加工23洁净煤技术你是要下载论文啊,我以为你要发表论文呢!你可以在网上搜索免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账号,然后下载论文,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账号!!
(1)《煤田地质与勘探》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389 (2)《地质科技情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869 (3)评价两者都是中文核心期刊,均被CA收录,但就影响因子而言,《地质科技情报》优于《煤田地质与勘探》,但前者是侧重综合地质类,后者侧重煤炭地质,这也要看楼上发表的论文关于什么方面,才好选择!
简单说说核心期刊是怎么回事吧。
核心期刊有两个版本,一种是指北大核心,也就是平常说的中文核心,北京大学评选的,每四年评一次;另一种是指南大核心,也就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即CSSCI收录期刊,南京大学评选的,每两年评一次。两者有很大部分重复的收录期刊,每个学校要求不同
。还有些学校根据研究方向、单位科研领先的相近专业,又划归为A类,次之B类,再次之C类期刊。
一般来说,单位能够划分A类、B类、C类的,基本上都要求是比较高的单位,A类、B类、C类这些刊物,多数都是从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里面遴选出来的,也有极个别把不是核心的报纸刊物划在A类、B类里面,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等。有些学校博士的科研成果奖评选就是根据你发表论文的级别来评定的,比如说,你发的是A类期刊,核定的级别和奖项要比其他期刊高些。只是,A类期刊很难发表。
言归正传,怎样才能发表核心期刊呢?
一、论文准备
发核心期刊,首先你得有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才行,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那接下来就是,拿得出手的论文,即高质量的论文该如何撰写了。
(一)选题有新意,科研需创新。
如果你写的论文主题没有新意,或者早有人写过,那么,肯定发不了核心。所以,在你确定主题后,你一定要上网搜集相关书籍、相关期刊论文,特别是该领域权威期刊和知名学者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动态, 认真研究和分析写过的相关内容,或者类似的文章。在深入了解后,你要分析比较你的文章与他们有什么不同,也就是创新点在什么地方,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撰写阶段。
论文主题的确定:
1.某一领域的研究综述,也就是把某一专题的相关研究(国内外著作、论文等)作一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着重分析该专题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的角度、方法、欠缺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
2.如果你已经确定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题方向,并且已经有了相对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那么,可以选择某一小节的主题作为要发表论文的内容,这样还可以作为以后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内容,一举两得。我曾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内容,就是与我博士论文主题相关的一部分内容。
3.根据读本科、硕士时自己做过的相关内容来确定,这样可以保证研究内容的连续性,同时更能展现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4.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主题,因为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兴趣,会促进你主动搜集资料;有了兴趣,才会有研究热情,带着兴趣和热情做科研会轻松许多。很多著名学者就是把自己的兴趣做到极致,成就了自己。如比尔·盖茨从小就对数据、编程、软件特别感兴趣,最后成为著名的微软公司董事长。
5.把某科的期末作业作为内容来整理发表。因为文科的期末考核,大部分是上交一篇论文,所以,你可以花些时间,用心完成这份作业,这样既可以取得该科期末评定的好成绩,还可以把这篇论文进行深加工(请导师帮忙修改),作为准备发表核心期刊的论文。
(二)专业知识要积累,知识结构需完善。
选好主题后,下一步就是撰写。有质量论文的撰写是知识不断积累,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学术论文一定要体现出专业性和创新性。专业性的知识依靠课堂教师的传授、课下自己的阅读、以及刻苦的专研。创新性在于平时关注研究领域的前沿,掌握相关专家的学术动态(学术会议、最新著作及文献),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
如果你是在读本科或硕士,以后有考博的计划,那么,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就是你现在要做的。知识是要慢慢积累的,等你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创新点自然会有。我有个本科同学,硕士毕业后考博士,后因家庭、孩子等因素耽搁至今,今年考上了。考上后,她和我说,听说博士毕业很难,毕业论文、核心期刊都是难题,怎么办呀?对于她,之所以难是因为她中间有空档期(本科毕业工作两年、硕士毕业又工作五年),欠缺专业知识,没有扎实的根基,考博时的专业成绩完全是现学现卖。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检验的,所以,我给她的建议就是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没有捷径。
(三)论文格式和排版要符合要求。
论文的格式和排版相当于产品的外包装,为什么有些商品卖的就是包装,因为包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产品的价值,论文也是如此。论文的撰写除了专业的内容外,还需要标准的格式。你可以网上搜索每家杂志社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其要求来操作完成。论文的排版也是个技术活,排版过程不容忽视,以后毕业论文也会用到,这需要多学习、多练习,才能熟练运用。
二、论文投递
等你有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后,接来下就是寻找投稿渠道了。文科论文要发核心期刊,相对难些,一是因为相关期刊少,如哲学类期刊;二是需求多,竞争激烈。全国各高校、各相关研究所、全国的人文社科类博士、硕士大都要求发核心,需求量很大。
投稿渠道:
(一)导师帮忙联系:有些博导是某核心期刊的编委会成员、或有合作关系、或认识熟人等等,这个就是机会。也就是说,如果导师资源丰富,发表核心期刊相对方便些。我师姐的核心期刊就是导师帮忙推荐发表的。
(二)学长帮忙介绍:平时多与学长交流,听取他们的经验和建议。有些学长会直接告诉你他们投稿的技巧、方法、以及相关期刊的联系方式,这个会使你少走好多弯路。
(三)自己寻找途径:你可以根据论文的内容选择相关的期刊一一投稿,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也就是盲投。我有几个同学就是盲投成功的,只是这个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要提早准备。
我自己发表的核心论文是在读博一的时候,有意识地把期末作业用心写好,后来请导师帮忙修改后,在一家以前(以前在一所学校任教,负责该部门的教材选购,认识出版社的人)有联系的出版社(出版社与有些核心期刊有业务上的合作)的帮助下发表的。
三、核心期刊发表优势明显
如果你手里有一篇或几篇核心期刊,你就可以参加学校级各种奖学金(科研成果奖、国家奖学金等)的评定,评上后会有一定的奖金;你可以把相关内容作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也是提前为毕业论文做准备;你可以在毕业后找工作中增加优势,有些单位的招聘就是看你发表核心期刊的数量。我有一个师兄,在职读的博士,他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读研的时候就有意识地为读博做准备,包括读博士时的论文主题,核心期刊的发表,等等。后来,他凭着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学校的各类奖学金,如学术新人奖、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最近还听说,他又跳槽到一所更好的学校任教。我觉得,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发表的核心期刊。
总之,发表核心期刊,你需要有意识地积累专业知识,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核心。。。(非要丰富一下答案才可以提交)
1、选择合适的SCI期刊。2、下载Introduction for submission。只要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点击Introduction查看或下载即可。3、稿件及其相关材料准备-Preparation:Manuscript.doc、Tables.doc、Figures.tiff(jpg等)、 Cover letter,有时还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Conflicts of interest等。4、网上投稿-Submit a manuscript: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 login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当然,不少杂志采用email投稿,这时候,你需要注册一个hotmail或yahoo,或gmail信箱,然后将cover letter的内容略修改作为信的内容,将文章各部分作为附件发送过去。一般不建议用国内的信箱,因为不少国外的杂志对国内的信箱是屏蔽的。5、定期关注稿件状态-Status:Submit New Manuscript、Submis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Sbmis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Submissions Being Processed、Submissions Needing Revision、Rvi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 Being Revised、Ri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Revisions Being Processed、Declined Revisions。一般来说,投稿后,一周以内便可以进入审稿状态,1-3个月会有初审结果。如何关注呢,如果是你自行投稿,建议三天,一周,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均check一次。6、修回稿的投递-Submitted the revised manuscript:主要修改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关键是response letter,这非常关键,要逐条回复reviewers的意见,这里面技巧相当多。程序是进入投稿主页main menu,点击revise,仍然按照原先程序投递(近似于4),切记把修改的标题、摘要和回复信等内容要修改。最后上传附件时,先把留下来且未修改的材料前打钩(表示留下不变),然后点击next,再上传已经修改的材料(主要包括revised manuscript、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cover letter等),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7、校样-Correct the proof:一般编辑部先寄出三个电子文档,包括Query、Proofs、p-annotate,有时也可能伴有纸质文档校样。校样后通过E-mail 寄出即可,或通过email确认。一般校样作者自行核对,我们有专门的校样工作人员,可以检查出在校样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细微错误。对文章进行最后的完善。8、版权协议-Copyright agreement和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一般首次投稿时就需要提供,但也有少数杂志是Accepted之后才需要提供。 付款。一般文章确认接收后,有付款的过程。
期刊简介: 《煤炭工程》(月刊)创刊于1954年,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矿业工程类核心期刊。杂志的主要栏目:专题综述、设计技术、施工技术、生产经验、研究探讨、新产品、信息工程、工程管理、信息资讯等。如果想看其他刊物投稿经验分享的,可以给我留言噢~
在向核心期刊投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 尽量不要投增刊。(2) 单位署名要规范。要写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这在SCI中尤其要注意。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 If ):23.605If= (C2+C3)/(A2+A3)其中,A2 =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A3=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C2=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C3=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我来说说如何向SCI投稿:各国SCI论文平均IF:中国0.94,韩国1.24,日本2.99准备投稿选择SCI杂志(IF>0.5,一般1-2即可),必须找到该杂志,找出其风格仔细阅读投稿简则,包括文献格式等等(可以从网上down)先写出中文稿,再译成英文医学全在.线.提供, ,免走弯路英文应用简单句已发表的论文中的句型尽量套用,特别是方法部分论文书写摘要:Aim,Methods,Results,Conclusion,结构式,不分段。简洁明快,信息量大。引言:回顾全貌,提出特定问题,说明本工作的目的。必须充分引用别人的成果。知而不引,是不道德行为。方法:不能只引文献,应说明要点,使人能重复。结果:图表的设计非常重要(中国人多用表而少用图,应当纠正)。 不解自明self-explanatory 图表与文字不要过多重复 最后把事实明确(不能推翻)论文书写讨论:是全文的灵魂 明确事实的基础上,说明其意义,加深印象 从不同角度,更全面的视角来提出问题(横/纵,纵/横),必要时可用一个diagram加以表述 每一段有一个意思,论点明确,先把有利因素摆够。在另一段中可以再说不利因素,使论点更全面 旁征博引,为我所用 对别人的工作少加针对性(刺刀见红式)批评,但须指出异同,突出自己的贡献论文书写结论:结果要点及意义,浓缩表达致谢:个人、单位、基金等文献:严格按格式要求书写,前后一致关键词:Index Medicus规范署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CA),有所分工 Han Jisheng(Han J),(Jisheng H)医学全在.线.提供, ,Ji-Sheng Han(Han JS),HAN Ji-Sheng计量单位:M=mol/L…应符合国际惯例抓紧时间,分秒必争,早去早回充分利用e-mail投稿,省时省钱投稿后应有收稿单,登记号(Ref# 1234),妥为保存如无回音,超过一个月即可去问,或网上查退修: 正确的意见:接受、修改,补实验(从中接受教益) 不太正确的:解释,不要轻易放弃 不正确的:说明理由,但做好退稿准备 肯定有不公平待遇问题,但要安下心来,找出可行对策出版费:可申请免交订复印本:可以不订
1. 根据学科专业的要求借助投稿指南等工具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2. 明确投稿期刊的接收、评审、录用论文的流程以及格式要求。
3. 正确对待评审流程。
一、期间简介: 《煤矿开采》期刊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3677/T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225。是煤炭行业矿井开采新技术、新产品及研究成果的主要发布媒体之一。《煤矿开采》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重点收藏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工程行业的技术人员、科研与设计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师生。2012年,《煤矿开采》成为双核心期刊,《煤矿开采》期刊连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工程类核心期刊表中位列前茅。 二、期刊资料:期刊名称:煤矿开采创办日期:1991年主管部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荣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677/T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225 三、用稿方向: 《煤矿开采》主要用稿方向:专题综述、煤矿机械、煤矿电气、开采技术、选煤技术、安全技术、建井技术、技术交流、地质勘探、煤炭转化、问题探讨、企业管理及国外煤炭。《煤矿开采》是最新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煤矿开采》设有煤矿机械、矿山电气、建井技术、开采技术、选煤技术、安全技术、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技术交流、技术进步、计算机技术、机电技术、地质勘探、煤炭转化、视频监控和企业管理等栏目。主要刊登煤矿机械、矿山电气、煤炭化学、开采技术、选煤技术、安全技术、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技术交流、技术进步、机电技术、地质勘探、煤炭转化、问题探讨和企业管理的文章。目前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中文核心期刊,《煤矿开采》还被《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及《中国科学论文引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地质文摘》、《中国石油文摘》等国内外多家检索机构收录。 在线QQ:2967320272联系电话:责任编辑:朱编辑
有公式、有图、有表比较容易发表些,论文首先符合发表要求。
是核心。。。(非要丰富一下答案才可以提交)
(1)《煤田地质与勘探》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389 (2)《地质科技情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869 (3)评价两者都是中文核心期刊,均被CA收录,但就影响因子而言,《地质科技情报》优于《煤田地质与勘探》,但前者是侧重综合地质类,后者侧重煤炭地质,这也要看楼上发表的论文关于什么方面,才好选择!
机械工程学报,很多大学的学报都是的,看看师兄师姐都发哪里的文章,也看看老板的意思,学术界人脉还是很重要的
《煤田地质与勘探》是Ei、Scopus、CSCD、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