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据说,有位印度教宗师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宗师,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宗师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 “好吧!”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宗师的这个谦卑的请求.然而等到麦子成熟时,国王才发现,按照与宗师的约定,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连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都不够.这位宗师索要的麦粒数目实际上是天文数字.2、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跳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及的智力游戏之一。关于跳棋的第一本书早在一五三一年就已经在威尼斯出版。在跳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跳棋在许多国家受到欢迎。国际跳棋联合会已经有五十多个会员国。简史据史料记载,跳棋最早出现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人们已经从古埃及的坟墓里找到下跳棋的画。在英国的博物馆里珍藏着古埃及的狮子和羚羊下跳棋的篆刻画。法国卢瓦尔存放着两个从金字塔附近挖掘出的大理石跳棋棋盘。古代跳棋传到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以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许多国家形成了民族跳棋。棋盘的格数在大多数国家是六十四格,称为:六十四格跳棋。但是在巴比伦为一百格,称为:百格跳棋。加拿大的跳棋为一百四十四格,双方各有三十枚棋子。
象棋作为智力运动,人类智慧的体操,几千年来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象棋的不断演变和发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棋手的棋艺水平也日趋精湛,普遍水平呈上升趋势,这是可喜的现象。可我们还时常会听到一些老棋迷说:我下了一辈子的棋,为什么就不见提高呢?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啊,从实战的数量上,棋龄上都酷似不少,但我想象棋毕竟是艺术,对于如何提高棋艺水平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性,才能见其效!不然事倍功半,岂不可惜哉!那么借此机会,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高效的提高棋艺水平。一、 棋虽小道,但却要求棋手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而心理素质则首当其冲,古人云:“为将者,首在治心。”“心生万物。”可见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棋战如同军战,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要具备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常心。棋局的残酷性在于胜负一手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马虎。故此下棋最好的状态是平淡中带有一丝丝的紧张。过于平淡,则显得对此过于松懈,不重视,容易导致随手棋的出现,过于紧张,则显得优柔寡断,想赢怕输的心理,难成大器。真是多一分过也,少一分欠也。“心无所欲,意无所求”的平常心是难能可贵之境界,古往今来,凡圣人贤哲立德立业没不以静为修,从静入手,不能静就不能成大器。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了就聪慧,清醒不会糊涂,就能干大事成大业。可见,心静乾坤大,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不急不躁的理性的静,才能静观其变,搞清楚变的动因,把握住动的趋向,最终达到以静制动,“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目的。凡人岂能轻易达之!总之,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提高棋艺水平和棋艺修养的基础。二、 我之所以在北大开象棋课,其主要是想推广、普及象棋,那么换言之就是想让更多的同学喜欢象棋,对象棋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干什么,兴趣是其动力的源泉,通过理性的认识,激发其内在的动力,是极其重要的。故此培养对棋的兴趣,必使同学们对它有理性知识的熏陶,感受到其作为竞技、作为艺术所具有丰富的内涵,无穷的魅力,才能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对提高棋艺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三、“见其棋而知其性”。在棋局中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棋手的风格和性格。实战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风格特点来对症下药,虽然目前社会强调全面发展,但还是去要有侧重点,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下棋也是如此,例如布局的选择,象棋的布局可谓是浩如大海,有急攻型的、有稳健型的、有攻守兼备型的,真是琳琅满目。那么对于同学们来说全面的深入研究是不现实的,只有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几种布局体系,进行深入地了解、认识,知其所以然,那么在实战中得以运用,必运筹帷幄,胸中自有百万大军,何惧也!就怕样样懂点,可又犹如过眼烟云,岂不悲哉!择其长而用之,知其短而避之,此乃用兵之道也!当然象棋最高的境界是无风格,视其局势而走棋,当稳则稳,当攻则攻,能者刚柔并济,但这并非一般棋艺水平所能学之的.四、“有总结才有进步”“在实战中前进”,学习象棋也是如此。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需要在实战中运用,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战中的对手最好是与旗鼓相当,或比你稍好点的对手,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水平,实战后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即复盘,这可能也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兵不贵多而贵于精”,那么下棋也是同理,“实战不贵多而贵于精”,一天下一盘高质量的对局胜于一钟头下10盘的卫生棋,数量不等于质量,认真对待每盘棋,下好每盘棋,结束后无论输赢都要复盘总结,分析好坏,是提高棋艺水平至关重要的环节。五、学习象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曾经有不少棋迷朋友问我,说希望我教他们一两招绝招,能立马制胜于对手,这让我很为难,无以应答,众所周知象棋瞬息变化万千,他需要棋手具备一个整体的实力,无论开局、中局、残局、基本杀法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是紧扣着,而不是一两招致命于对手的,即使你在优势的局面下,也需要后续手段来贯彻你的优势局面,如稍一松懈,优势也会立即化为乌有,所以学象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一口吃不了大胖子”,所以得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制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量,最终万条河流汇融成浩瀚的大海。切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许多武侠小说中常常讲述此理,例如在金庸《天龙八部》中西夏公主梦姑招驸马,邀请江湖豪杰来应征,众豪杰来后聚集在漆黑的大厅,等待之余,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见墙上众多的武林秘籍,故众豪杰纷纷运气学之,可不料武没有学到,反伤其身,何故也?正如梦姑丫环所说:功不到,不可学焉,反者非但无用,反自伤。学棋同理焉!六、 “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勇于创新”。象棋变化万千,从古到今,排除目前的一些战略走棋外,很难找出两盘一模一样的对局,可见其复杂性。但再怎么复杂的东西,总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象棋也一样。经过前人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的总结,归纳出一些理论知识,技术定式,例如开局理论、布局定式、中残局理论等等,致使后人有理可循,更好的去学习。但理论终归是理论,我们不能被圄于其中,要学会驾奴于它,具体形势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相互融合,真正做到理论为我所用,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创新精神。万事要想突破,必要有敢于天下先的勇气。胡荣华老师为什么会有14届全国冠军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佳绩,我想这与他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反宫马、飞相局等天下不为的布局,而胡老师敢于天下人不为而为之的勇气,开辟了新的布局体系,谁能媲之?着实让人敬佩。但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不要盲目创新,需要深思熟练的过程。如您已具备此点,那么棋艺水平之提高,将不远矣! 以上几点是不过是吾十多年学棋经历中的一点总结,因吾不才,拙文一篇,仅供同学们棋迷朋友们参考。
标题是什么呀?范围太广就无从下手了.
象棋也已被功利化,棋德高尚者少矣!个人觉得许银川大师不错吧!很谦虚,不骄狂
我的博客里有一篇,关于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区别的转的别人的,好像是成都棋院的一个棋手写的,很不错的,可以参考
杨官麟(1925一2008) 中国象棋手、教练员。广东东莞人。6岁时即以善奕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40年代迁居广州,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50年代曾转战南北,战绩卓著。1956年、1957年、1959年、1962年四次获全国象棋赛冠军。1960—1987年作为广东队主力兼教练,为该队五次获得全国冠军起了重要作用。1977年获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冠军。1987年获健力士杯中国象棋国际名手邀请赛冠军。技术全面,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能攻善守,残局功力深湛,往往能用兵制胜,劣势谋和。1987年正式退役,此后致力于棋艺著述和培养后进。 1982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56—1966年间曾主编《象棋》月刊。著有《弈林精华》(共三集)、《弈林新编》、《象棋春秋》、《橘中秘新注》,与人合著《棋坛元戎杨官麟专集》、《中国象棋谱》(共三集)。胡荣华8岁习弈,1960年15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即夺取冠军。以后直至1979年,连续10届蝉联全国冠军,独步弈林20年,以十连霸闻名中外。1983年和1985年又获两次全国冠军。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连续6届亚洲杯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第一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1年和1993年获第5、6届亚洲名手邀请赛冠军。 1982年国家体委授予其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 胡荣华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至2000年底保持着五个第一:十五岁成为最小的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五十五岁成为年龄最大的全国冠军、唯一获得十四届全国个人冠军的棋手、唯一称雄棋坛四十余年的棋手。 2006年9月29日,61岁的“胡司令”在全国象棋排位赛中获得冠军,创下了中国象棋史上花甲之年夺冠的新纪录,也是他自15岁首次登上全国冠军宝座以来,第15次获得全国个人比赛的冠军。 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胡荣华、杨官璘双雄并立,80年代棋艺发展,棋坛繁荣,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新星崛起并立。胡荣华虽年过不惑,公务缠身,但是凭著坚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力,始终在棋坛上与群雄拼搏,且战功赫赫。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5次捧杯,并因连续3届捧杯而永久保有五羊杯。在1982年至1992年全国个人赛中,曾获4次亚军,2次季军。他为上海队获得5届全国团体冠军, 胡荣华立下了战功。胡荣华在1982年首届三楚杯、北方杯、上海杯,1984年昆化杯、第3届三楚杯、1986年第2届天龙杯、1988年木建杯、净安杯、首届棋王赛、1989年金角杯、1991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战、1992年华山杯赛中均荣获了冠军。 胡荣华天资异禀,记忆力惊人,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其棋路全面,灵活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30多年的棋坛生涯中,他对象棋理论的研究,象棋全局古谱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了当代流行布局。主要著作为反宫马专集,国内外均已出版。胡荣华飞相百局则是由北斗棋苑、宝岛象棋联合出版。柳大华闭臣震山东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六日,特级象棋大师湖北柳大华在参加了“柳泉杯”中国象棋大师邀请赛的闭幕式之后(“柳泉 杯”是纪念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而由山东淄博市西河镇河南 村农民棋友集资兴办的,有二十九位男女大师参加,盛况空前,轰动国内外),马不停蹄,当晚应邀去淄博市淄川区作 了一场闭目以一敌八车轮大战。上场的八位选手,都是各区、 县的近届比赛中名列前茅的表表者。一般认为,柳已久战力疲,且又来者不善,恐难应付。岂知特级大师身怀绝技,他不仅有条不紊地运用各种布局应战,而更令人叹服的,就是思 路敏③什若悬河,有如三国志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 或智取,或力擒,只见来将纷纷落马,总计会战不到三个小时,获得了七胜一负的优良战果,使山东省各地的棋艺爱好者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诚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棋) 人奇事了!赛后,柳大华对屠景明说道:“这次闭目表演,有两个 收获:第一,每局棋的着法严谨,很少错漏,在复盘时,我还可以帮助他们核对记录。第二,七胜一负,虽然是美中不足,但却给我以很好的启示和教益。这盘输棋,原是应胜之局。当时我以车、马、兵攻其车、双兵,以为易如探囊取物, 但一则对方顽抗,二乃自己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既疏于防范, 又急于求成,结果马失前蹄,反遭败绩,真是酒未到口,还访失手啊许银川, 1975年8月出生,广东省惠来人。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许银川五岁开始学棋。师从全国著名象棋教练章汉强,12岁调入广东棋队。1988年许银川获全国少年冠军,1989、1993、1999、2000年广东省队获全国团体冠军主力队员。广东队获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象棋团体赛冠军,许银川是主力队员之一。1991、1997年许银川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93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6年五次获全国冠军,1995、2000年获全国亚军,是1989、1993、1999、2000、2001、2002年六届全国团体冠军广东队及2004年“将军杯”、2006年“启新高尔夫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广东队主力,2003年首届象甲联赛中许银川获得最高胜率奖。许银川三次获得“五羊杯”冠军, 2007年1月许银川再获第27届五羊杯冠军。1994年首届“高科技杯”冠军,1995年第六届“银荔杯”全国象棋冠军赛获得冠军、第一、二届“嘉丰房地产杯”王位赛冠军,同年许银川在“阿信杯”第五届棋王挑战赛中夺魁,获得挑战权。许银川是第七、八、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95年第七届亚洲名手赛冠军,1999年和2003年分别获得第六届、第八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2001年获得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2005年获得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名赛冠军、世界象棋大师赛冠军。2007年11月,许银川又获得第10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冠军、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个人赛冠军。2007年12月,当选第六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许银川是继赵国荣、吕钦之后第三位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全冠王”。许银川有“少年姜太公”之称谓。黄少龙男,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教授,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被授予国家第一批象棋大师称号。1977年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1985年参加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胜成绩。1997年参加象棋名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1982年起主持电脑象棋的研究,与别人合作制成国内第一个象棋软件。1986年在香港设擂,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参加在伦敦举行的第二界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获第3名铜奖。曾出版《象棋开局战理》、《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对局论》、《马炮争雄》、《象棋战术大全》、《象棋实战攻杀技巧》等40多部著作,并发表象棋论文300余篇。本人事迹入选1998年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录》。黄少龙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象棋大师和象棋理论家。他长期从事象棋教学工作,对象棋行棋规律和攻杀技巧进行过专门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并以此编著成书。
象棋作为智力运动,人类智慧的体操,几千年来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象棋的不断演变和发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棋手的棋艺水平也日趋精湛,普遍水平呈上升趋势,这是可喜的现象。可我们还时常会听到一些老棋迷说:我下了一辈子的棋,为什么就不见提高呢?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啊,从实战的数量上,棋龄上都酷似不少,但我想象棋毕竟是艺术,对于如何提高棋艺水平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性,才能见其效!不然事倍功半,岂不可惜哉!那么借此机会,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高效的提高棋艺水平。一、 棋虽小道,但却要求棋手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而心理素质则首当其冲,古人云:“为将者,首在治心。”“心生万物。”可见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棋战如同军战,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要具备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常心。棋局的残酷性在于胜负一手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马虎。故此下棋最好的状态是平淡中带有一丝丝的紧张。过于平淡,则显得对此过于松懈,不重视,容易导致随手棋的出现,过于紧张,则显得优柔寡断,想赢怕输的心理,难成大器。真是多一分过也,少一分欠也。“心无所欲,意无所求”的平常心是难能可贵之境界,古往今来,凡圣人贤哲立德立业没不以静为修,从静入手,不能静就不能成大器。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心灵了就聪慧,清醒不会糊涂,就能干大事成大业。可见,心静乾坤大,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不急不躁的理性的静,才能静观其变,搞清楚变的动因,把握住动的趋向,最终达到以静制动,“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目的。凡人岂能轻易达之!总之,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提高棋艺水平和棋艺修养的基础。二、 我之所以在北大开象棋课,其主要是想推广、普及象棋,那么换言之就是想让更多的同学喜欢象棋,对象棋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干什么,兴趣是其动力的源泉,通过理性的认识,激发其内在的动力,是极其重要的。故此培养对棋的兴趣,必使同学们对它有理性知识的熏陶,感受到其作为竞技、作为艺术所具有丰富的内涵,无穷的魅力,才能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对提高棋艺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三、“见其棋而知其性”。在棋局中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棋手的风格和性格。实战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风格特点来对症下药,虽然目前社会强调全面发展,但还是去要有侧重点,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下棋也是如此,例如布局的选择,象棋的布局可谓是浩如大海,有急攻型的、有稳健型的、有攻守兼备型的,真是琳琅满目。那么对于同学们来说全面的深入研究是不现实的,只有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几种布局体系,进行深入地了解、认识,知其所以然,那么在实战中得以运用,必运筹帷幄,胸中自有百万大军,何惧也!就怕样样懂点,可又犹如过眼烟云,岂不悲哉!择其长而用之,知其短而避之,此乃用兵之道也!当然象棋最高的境界是无风格,视其局势而走棋,当稳则稳,当攻则攻,能者刚柔并济,但这并非一般棋艺水平所能学之的.四、“有总结才有进步”“在实战中前进”,学习象棋也是如此。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需要在实战中运用,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来认识自己的不足。实战中的对手最好是与旗鼓相当,或比你稍好点的对手,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水平,实战后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即复盘,这可能也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兵不贵多而贵于精”,那么下棋也是同理,“实战不贵多而贵于精”,一天下一盘高质量的对局胜于一钟头下10盘的卫生棋,数量不等于质量,认真对待每盘棋,下好每盘棋,结束后无论输赢都要复盘总结,分析好坏,是提高棋艺水平至关重要的环节。五、学习象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曾经有不少棋迷朋友问我,说希望我教他们一两招绝招,能立马制胜于对手,这让我很为难,无以应答,众所周知象棋瞬息变化万千,他需要棋手具备一个整体的实力,无论开局、中局、残局、基本杀法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是紧扣着,而不是一两招致命于对手的,即使你在优势的局面下,也需要后续手段来贯彻你的优势局面,如稍一松懈,优势也会立即化为乌有,所以学象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一口吃不了大胖子”,所以得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制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量,最终万条河流汇融成浩瀚的大海。切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许多武侠小说中常常讲述此理,例如在金庸《天龙八部》中西夏公主梦姑招驸马,邀请江湖豪杰来应征,众豪杰来后聚集在漆黑的大厅,等待之余,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见墙上众多的武林秘籍,故众豪杰纷纷运气学之,可不料武没有学到,反伤其身,何故也?正如梦姑丫环所说:功不到,不可学焉,反者非但无用,反自伤。学棋同理焉!六、 “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勇于创新”。象棋变化万千,从古到今,排除目前的一些战略走棋外,很难找出两盘一模一样的对局,可见其复杂性。但再怎么复杂的东西,总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象棋也一样。经过前人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的总结,归纳出一些理论知识,技术定式,例如开局理论、布局定式、中残局理论等等,致使后人有理可循,更好的去学习。但理论终归是理论,我们不能被圄于其中,要学会驾奴于它,具体形势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相互融合,真正做到理论为我所用,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创新精神。万事要想突破,必要有敢于天下先的勇气。胡荣华老师为什么会有14届全国冠军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佳绩,我想这与他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反宫马、飞相局等天下不为的布局,而胡老师敢于天下人不为而为之的勇气,开辟了新的布局体系,谁能媲之?着实让人敬佩。但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不要盲目创新,需要深思熟练的过程。如您已具备此点,那么棋艺水平之提高,将不远矣! 以上几点是不过是吾十多年学棋经历中的一点总结,因吾不才,拙文一篇,仅供同学们棋迷朋友们参考。
这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人活着就得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能让自己的所学有所发挥,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能做社会的蛀虫,只要你对祖国贡献过,无论你是谁你都是最伟大的人。
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案例跟踪,观察幼儿在围棋活动和其他游戏活动中的智能表现,教师们明显感到,围棋是提高幼儿数学的最好玩具,非常适合幼儿时期的特点,因为开发儿童的大脑,要害技巧在于:不是让幼儿去理解、分析某种事物或区别于其中事物,而围棋符合幼儿全面的,直观地把握“类型熟悉”的特点,围棋是逻辑--数学智能练习的极好教材。围棋是决“胜败”的游戏,确定存在着能促使孩子智力发展的因素,我们努力将这些因素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促使幼儿思维灵敏,记忆力增强,注重力集中,观察力提高,形成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幼儿园的数活动中,我们运用黑白围棋子对幼儿进行“数的类型”练习,因为幼儿在下围棋的过程中会出现单双数、多少、大小、数量的关系,例:学习围棋的基本着法“数气”可以让幼儿学习数数(四口气、三口气、顶角只有两口气),猜先游戏可以让幼儿熟悉单数、双数,幼儿下围棋都有胜败,判胜败时孩子们运用数棋的方法,最粗浅的方法是对棋盘进行填子,然后数出黑棋、白棋的具体数目,数量多者为胜,孩子们从开始的1个1个数发展到2个2个、 5个5个、甚至10个10个数,巩固了手口一致点数和按群数数的能力,懂得些数的实际意义,由此可见围棋是幼儿学习计算有效的辅助手段。围棋的“复盘”是一种记忆“复述”,幼儿在“复盘”过程中多的时候要到达200多手,既要记忆每手棋在19路棋盘上的具体方位,又要记忆每手棋下的先后顺序,这样的记忆对于成人来说也难以做到,然而幼儿通过长时间的“复盘”练习,记忆“复述”的水平逐渐提高,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记忆策略,儿童的记忆策略越多,回忆的水平也就越高,可见围棋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记忆力。刚开始学围棋时,孩子们都喜欢吃掉对方的子,这是儿童的心理表象、直接知觉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外在表现,围棋顾名思义就是看谁在正方形的围棋盘上围的地方多,围棋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全局思考、布局和战术来抢占地盘,下围棋需要两个小朋友斗智斗勇,从多个角度考虑每一步棋自己有几种选择,哪种最好?对方有几种应对方法,可能是哪一种?如何使自己“百发百中”,击败对方?揣摩对方的意图是什么,是假装中计,还是针锋相对%26#8230;%26#8230;这是一个发散性思维的过程。尽管棋手水平有高低之分,但只要下棋,他们的思维就具有多样性、活跃性、灵敏性的特点,大脑始终处于猜测、演绎、推理、筛选的兴奋之中。在“绞尽脑汁”中,孩子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知不觉有了长进。例如:“扑”,孩子们下这手棋时,他所要思考的不是下一手要如何下,而是下一手棋让对方吃,吃了以后再反提,这一过程需要幼儿连续想好几步棋,可见围棋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逻辑--数学智能。
职业棋手与普通人相比,大脑领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信息传递更发达!通过围棋训练增加了额叶、颞叶、丘脑的连续性,有助于提高脑功能。尤其在负责记忆的颞叶上,职业棋手神经连接比一般人更发达。
除此之外,对于注意力、工作记忆、执行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认知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大脑额叶和边缘系统、组成大脑皮质下部的下丘脑等,职业棋手比普通人也更加集中发达。记忆力也是比较发达。
7个月围棋学习测评
曾经,一篇名为《围棋教育课程对儿童的智商、课题集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满足能力产生的影响》的论文发布,试着解答了围棋的教育成果的疑问。
此次研究对象为5周岁儿童,第一批为学习围棋约7个月(84次)的儿童36名,第二批为没有学习接触过围棋的儿童36名。分别对他们的智商(动作性IQ/语言性IQ)、课题集中持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延迟满足能力进行测评。
围棋作为一种竞技的高雅的智力游戏,又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魅力传播于世界各地,随中华文化的发展,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靠人的智慧不断使其得以发展,在古代只是权贵人家和文人墨客的消遣的娱乐工具,现在却是时尚的大众文化代表。围棋的最鼎盛时期暂无据可考,但是聂老围棋时代的狂潮席卷全国,刺激了民间业余围棋快速发展,现在的常昊、古力、等等国内顶尖选手出色表现便是聂旋风十年磨剑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总是和民生、社会联系在一起,围棋只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却是所有文化的浓缩,小小的棋盘其实反映着很多无穷的道理。棋盘上演绎着军事、战争的博弈理论,是大局和局部中战略战术思想和行动的高度概括。现在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之时,很多商业经济的竞争,企业的管理都借鉴中国的军事理论,围棋的《棋经13篇》就是《孙子兵法》规律的智慧。我曾经听说过,现在很多出色的企业家都热爱围棋,并且很多都是高手,他们把对棋理的认识和理解熔入到他们企业的管理和参与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是智慧的较量,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全局的变化,制订决策性的战略规划,在局部发展中采取符合经商法则的战术,在商战中依靠深入的计算分析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围棋又是开发智力的游戏,很多人通过围棋的学习,会悟出很多道理,通过下棋,逻辑思维、判断、选择、取舍、计算等方面无形中就会使自己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通过一些生物本能反应,从兴趣出发培养的话确实是终生受益的一件事。围棋对个人修为、性格、气质等影响很大,不会下围棋的人就很少有棋士风度,一位围棋老师说过,通过围棋的学习,可以改掉孩子的很多坏毛病,养成许多优良的品质。很多朋友说过,学围棋的孩子没有坏孩子,具有业余5D以上的孩子几乎没有考不上大学的,等等,虽然称不上真理,都很有道理。每一个围棋爱好者都是一个战略家,不管现在或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围棋陪伴的一生都是很快乐的,一生不接触围棋将是人生一大缺憾。
大家都的啦 WWRWX1314251
徽菜文化变迁研究文化论文
摘 要:徽菜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深得人们的喜爱。同时徽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至今,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正是从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变迁、徽菜的烹制特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和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三个方面来阐述徽菜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徽菜;徽菜文化;文化变迁
Abstract: Anhui cuisine, as one of the eight traditional Chinese cuisine, is deeply loved by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Anhui cuisine, as one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hanging times and the changes of people’s need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aborate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Anhui cuisin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iverse materials instead of single material; the modern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coo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ss consumption instead of previous special group consumption.
Key words: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e of Anhui cuisine the cultural changes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的百姓基于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其饭桌上的菜肴各具其地域之“味”,并对其精益求精,再加之其它的因素,从而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也是这样产生的。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原为徽州地区的山野小菜,随着徽商的兴起和繁荣,徽菜由徽商带出山野传遍全国,在与其它菜系交流发展后名扬天下,成为菜之一系,流传至今。由此徽菜既成为底蕴深厚的徽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徽菜也成为一种文化即徽菜文化。
目前学术界多从餐饮、旅游的角度对徽菜进行研究,如《从餐饮业发展的趋势谈徽菜的振兴》(李德明 孙克奎 《中国食品》2008年第15期)、《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金声琅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而几乎没有人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徽菜文化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尝试对其进行阐述。
文化变迁历来为文化人类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一般认为,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和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亦即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本文将从徽菜的原料选用、徽菜的“三重”特色和徽菜的消费群体三个方面来研究徽菜的文化变迁。
一、徽菜原料选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迁
1.早期徽菜原料单一,多为徽州地区特产
徽菜源于徽州,即现在黄山一带,原为这一地区人们的日常菜肴,所以关于原料的选取多是就地取材。如笋,徽州六县皆产笋,自然笋成为早期徽菜的原料之一。《安徽通志》云:“笋出微州六邑,以问政山者味最佳,箦红肉白.坠地能碎。”另外还有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盛产石鸡、香菇、石耳等山珍野味;长江、淮河、巢湖是中国淡水鱼的重要产区,其中长江鲥鱼、淮河肥王鱼、巢湖银鱼和大闸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还有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涡阳苔干、太和椿芽、安庆豆酱等产品都是早期徽菜的主要原料,这些原料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
2.明清时期徽菜原料较为丰富,为各地的特产
随着徽商的兴起与繁荣,徽菜走除了徽州,走向了全国,徽菜的厨师们带着徽菜的特殊工艺跟着徽商成为其家厨或者自己开饭馆、挑担子把徽菜带到了全国,这时徽菜的原料选择更加广泛。如徽式烧鱼,不仅烧徽州地区的鱼,而是走到哪就烧哪里的鱼,对所到地别的特产也是如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有名徽菜,如广东烤乳猪、福建佛跳墙、常熟叫花鸡等。这样既大大丰富了徽菜的原料,也满足了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需求。
由于受储藏条件和保鲜技术的限制,许多季节性的原料还是有明显的限制,如产自夏季的原料在冬季就没有办
法得到,非产笋季节就吃不到笋子。
而有些徽菜的出现正是由于这种储藏和保鲜技术的不足,如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名菜“臭鳜鱼”,鳜鱼产于长江而非徽州,捕捞后取到青阳、太平运到徽州需十天半月之久,虽采取粗盐包裹等保鲜方法,但到达徽州后已经发臭,经过徽菜师傅们的精心烹制,鳜鱼是似臭实香,嫩而鲜美,所以即使在运输和保鲜技术较好的情况下,人们仍把新鲜的鳜鱼采用浅腌久储的方法使其变臭,做成“臭鳜鱼”。
3.现代徽菜非野生型原料极大的丰富,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储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徽菜原料的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不复存在,这对徽菜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如目前全国各地都能把砀山的梨用作徽菜的原料,烹制成“梨都风韵”,同时人们在非产梨季节甚至冬季都能吃到这道新式徽菜。
但是现代徽菜所选取的大多为非野生原料,多为人工培植的,如常入徽菜的鳖、蛙和各种山珍菌类等多为人工养殖或培育。这是情况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徽菜原料消费量的大增和野生原料产量相对较少造成的。目前,徽菜馆遍布全国各地,消费者人数众多,而产于山间野地的徽菜野生原料很是有限,再加上人们保护野生资源和环境的观念的增强,人们自然而然的转向非野生的徽菜原料。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徽菜的'原料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二、徽菜的烹调特色也由传统型向现代型变迁
我们知道徽菜的烹调特色为“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重油原于徽州地区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对油腻的需求有关,相传徽州地区人们引用的山水中碱性较大,需用油腻的食物来调和,所以重油这一传统徽菜的特色有益于当时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还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人体内缺乏荤腥,需要重油。但是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营养过剩,出现了肥胖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等文明病,这样就使人们追求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重油的徽菜必须随之调整,才能适应现代人们消费的需求,如在烹制徽菜时既保持其原有的特色也满足现代人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
重色是徽菜的独特调味之处,是以料定色,而非所有徽菜都为黑色。徽菜的重色与其重油有密切的关系,重油的徽菜如不加以着色,就会使人在视觉上对油腻的徽菜产生厌恶之感,难以入口,所以重色更多的是注重徽菜的视觉美感,增加人们的食欲。但同时徽徽菜的重色也非一成不变,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标新立异,同样的菜肴重以不同的色将能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同时由于重油的变化,重色的需求之然也就降低了。
重火功即讲究炖,这样能保持菜的原汁原味,故有“吃徽菜要等”一说。徽菜重火的特点与徽州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是式密不可分的。首先从自然环境看,徽州地区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可见其山地较多,且徽州地区多为高山密林,盛产木材,这为徽菜的重火所需的很多燃料提供了来源。其次从人们的生活方式看,人们可以自由支配很多时间,这为徽菜的炖所需的较多时间提供了保障。在徽商兴起之前,徽州地区的山区环境使这里的居民除农忙外难以有很多外出的活动,一是山路难行,二是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人们就形成了缓慢的生活节奏。而徽商兴起与繁荣之后,徽商们留在徽州地区的家人享受商人们的赚回来的钱,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追求徽菜的“味”,而随徽商到各地的徽菜厨师们则是专门从事徽菜制作,分工更细,可支配的时间更多了。同时徽商们出于社交活动的需要,也是大力支持厨师们花大量的时间去炖制菜肴。
可是到了现代社会,随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没有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徽菜的炖上,但是要保证徽菜重火即原汁原味这一特色,人们就找出了许多替代品,如高压锅等现代厨房用具。
可见徽菜的烹调特色也有了明显的变迁。
三、徽菜的消费群体由以前的特殊群体向现代社会的大众变迁
徽菜在产生之处,就是徽州地区的人们的家常小菜,只为徽州地区的人们享用,其消费群体很小,也没有什么市场而言。即使徽菜由徽商带出徽州推向全国,也仅仅为徽商所交往的圈内人士所享用,普通百姓是难饱口福的。就连同时期出现的很多的徽菜馆这种小群体消费的局面改观不大,这是因为受人们当时经济水平所限。
而到了现代社会,徽菜的消费群体变成了社会大众,这是因为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消费的能力。而是随着现代烹饪工艺和各种技术的发展以及餐饮业竞争的激烈,徽菜的消费价格也在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类了。
由此可见,徽菜在原料的选用、烹制工艺和消费群体等方面都因要适应时代、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所以徽菜文化的变迁是徽菜起源于南宋,繁荣于明清至民国和改革开放后喜忧参半局面得以长久存必然因素,同时徽菜文化要想在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取得更好的发展,其文化的变迁还需进行的更好和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④①
参考文献:
[1]李德明 孙克奎.从餐饮业的发展趋势谈徽菜的振兴[J]. 中国食品,2008.15
[2]金声琅. 徽菜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食品,2008年第16期
[3]高寿仙.徽州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美)尤金·N·安德森 著 马婴 刘东 译.中国食物[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它的创始人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大厨郑春发。佛跳墙是一道中国名菜,制作工序十分繁琐。制作佛跳墙的原料有鲍鱼、海参、鱼唇、杏鲍菇、蹄筋、鹌鹑蛋等十几种,为了保障最后的口感要先将这些食材分别处理烹制,最后聚集在一起,加上高汤和绍兴酒,文火煨制十几个小时。虽然繁琐,但确实是也让这道菜美味醇香,营养丰富。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在清朝光绪年间被制作出来。当时慈禧当政,把握着国家大权,慈禧身边的红人周莲也被各地的官员讨好。周莲到福建考察的时候,当地的官员宴请他,为了讨好周莲,让后厨把家里所有珍贵的食材都做出来。主厨听从吩咐就用绍兴酒坛装鲍鱼、海参、猪肚、鸽蛋等多种材料,慢火煨制了一坛美食。周莲尝后非常满意,就问菜名,这个官员立马挑好听的说这道菜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的意思,叫做“福寿全”。后来同县的大厨发觉得这道十分“土豪”的菜可以再改进一下,成为一道美食。就研究了各种食材的特性,挑了杏鲍菇、蹄筋、鹌鹑蛋,以及鲍鱼、海参等多种当地的海产品作为原料,先进行分开烹饪,再聚在一坛慢火煨制,经过多番实验,终于制造了更加美味的“福寿全”。郑春发发明这道菜作为招牌,来了菜馆“聚春园”,一时间成为全城人们争相品尝的菜肴。有一次,一些文人来品尝福寿全的时候,被这道菜的美味震撼,大家诗兴大发,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佛跳墙”就成了这道菜的名字,一直流传到现在。
李湘,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持人、出品人、制片人,现任北京快乐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360娱乐总裁 。
1997年主持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2003年获得央视索福瑞收视调查全国卫视最受欢迎主持人第一名;2003年连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环保大使”;三次评为“最受欢迎主持人”称号;获中国“金话筒”奖主持人称号。
2001年被评为湖南广播电视局“最受欢迎主持人”并立二等功。2004年11月,正式离开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2013年8月,李湘出任深圳卫视副总监。2016年3月,李湘加盟奇虎360,任职副总裁及首席内容官,分管360影视以及相关内容业务。5月,李湘被正式任命为360娱乐总裁。
扩展资料:
1、人物评价
李湘总是给人雷厉风行的状态,本已是综艺一姐的她敢在最巅峰的时候离开“快乐大本营”,也敢拎着包就闯进商界。喜欢挑战,遵循内心,从来不逼自己做任何事。
李湘一向淡定,无论怎么被写,都不会在公众前羞恼。最风口浪尖时,她常在节目中调侃自己的负面新闻,身为媒体人的她说这样做是为了节目。
2、人物争议
2019年11月14日,李湘直播中因“将香港与中国并列”引发争议,主持人李湘回应:有人断章取义,“香港从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网友发现李湘在进行直播推荐某件商品时出现了用词不当的情况,李湘直播时提到:“我不知道在中国有没有,在香港的很多高级百货公司都是有它”,将中国与香港并列的言论惹来争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湘
下放农村当知青时,被调去猪场喂猪,整天剁猪食、煮猪食、放猪食,然后静静看猪吃食。猪好食欲,吃起来两耳跳荡,嘴巴顺得“呱呱”响。有个别不良分子,窜到别的槽里大抢大嚼,赶也赶不开。 负责对我“再教育”的陈婶告诉我:这叫跳槽,跳槽的猪吃得饱,长得好。再看那跳槽者,果然比别个肥出一圈。当时一腔朴素:好你个贪猪,多吃多占,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跳槽”这一术语,就这样烙在我心上了。 斗转星移,谁料“跳槽”这厮竟会缠上我坎坷的脚跟?过去那些岁月,不提也罢,单就南飞P城的这片新天新地,已经是第四届换单位了,P城人谓之“跳槽"I乍听跳槽,眼前倏忽显出那头大抢大嚼的肥硕的猪来。将猪的智慧引伸到人,颇有些滑稽,尤其是“臀槽”作为我自己某种行为的写照时,更觉不敢相信自己是那因跳槽而“发达”的肥硕之辈。急急去翻《辞海》,万幸没找到这个条目,私下稍许释然,“跳槽”不过是喂猪的妇人陈婶们的“杜撰”罢了。但是,不管你怎样去避开那滑稽的重合,“跳槽”这一词的引申义是约定俗成了的。既然跳了槽,也就认了罢。只是,想想自己做人太过陈腐与文气了。其实,世间一切,都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为依存的,你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你。有次在路边看到一片虫蛀的枯叶,哦,枯叶怎么会那样规则地扇动?原来是一只与枯叶毫无二致的蝴蝶!那一瞬我多么感叹大自然的奇巧。对于伟大神奇的大干世界,这当然微小不过,但却活生生地囊括了这个多变和应变的世间。人之跳槽,不也就是适合生存么?不也就是求得更为一致,更为和谐,更为舒展吗? 从内地来,又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只觉跳槽太“这山望见那山高”了,太“朝三暮四”了,跳槽的失衡竟成潜意识中的自责。过去在内地时,一日重复一日,自己重复自己,太沉闷了,太栓桔了,好想跳一跳,于是,一跺脚“跳”到沿海P城来了,谁料这一“跳”就不可收拾? 说跳又不算跳,似我这般跳槽,不过是从猪槽跳到猪槽罢r,跳来跳去仍然没有跳出这一纸300个格子。现在的人才,最好是全方位和多面体。教授做了馅饼摊主,考占家成了地皮商,白衣大大变成公关小姐,新闻记者又是捐客……这样从猪槽跳到马厩,从马厩跳到牛栏,多么新奇而又过瘾的跳! 原本是不习惯瞬息万变的,本性和本意皆属那种无意于“黄牛角上争几何”者。于是,也就不必细究跳槽所包容的必然和偶然了;于是,也就特别感谢P城的一句流行——跳槽是正常的!
可以用。没问题的。
发论文是可以不用标工作单位,只标身份证号。这东西只是证明论文是你发表的,用身份证号是万能通用的,单位写不写无所谓的。假如单位里有个和你姓名一样的那不是容易混淆嘛。还有就是换工作单位了,虽然有工作经历证明,但是麻烦。没有身份证来的直接
跳槽跳槽的意思:自愿向高级领导请求辞职。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说来轻巧的一句话,它却包含了为什么“走”、什么是“高”、怎么“走”、什么时候“走”,以及“走”了以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当面临跳槽时,如何才能顺利地完成跳槽,从而取得职业的成功呢? 烽火猎头资深顾问钟先生认为:首先,要确定你跳槽的动机是什么和自己是不是需要跳槽。大致来说,一个人跳槽的动机一般有如下两种:一是被动的跳槽,即个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不得不跳槽,这里又具体包括对人际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工作内容、工作岗位、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发展机会的不满意等方面。比如,如果你与上司关系不融洽,觉得得不到发展,你自己也感觉无法适应目前的环境,那么恐怕就要考虑换个环境试试了;第二,是主动的跳槽,即面对着更好的工作条件,如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自己经不住“诱惑”而促使自己跳槽;或者寻求更高的挑战与报酬,比如你发现自己的能力应付目前的工作绰绰有余,并且发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的时候,你就不妨考虑换个工作试试。无论如何,当你具备了跳槽动机的时候,就是你跳槽行动的开始。但是,为了跳得更“高”,你在跳槽前不妨先问自己下面的问题:1、是什么让你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了?2、你想跳槽经过慎重考虑了吗?还是一时的情绪?尝试做自我调整了吗?3、跳槽会使你失去什么,又得到什么呢?4、适应新的工作或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需要你付出更多的精力,你有信心吗?5、你的背景和能力能适应新的工作吗?6、你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还是为了工作而生活?7、你有没有职业目标?新的工作是不是为你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职业方向?8、征求过专家的意见吗?有没有咨询过权威的职业顾问,比如烽火猎聘公司?如果对上面的问题回答是“是”,那么你可以接着考虑下面的问题:1、你要跳过去的公司的职位是什么?如果比你现在的职位还低你能接受吗?2、新的工作要求你从头做起,你有这个心理准备吗?3、你在目前的公司里工作有多久?—一般来说,在一个公司的工作至少应该满1年,否则它不会为你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职业发展依据;4、你应何时跳槽?——最好的状态是在目前工作进展顺利时跳槽,那么你的职业含金量会大大提升。5、你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能力了吗?你的优点或特长是什么?你有哪些不足?——这里要求你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自甘弱小。一旦决定跳槽,你就要大胆地付诸实施了。这时你需要选择恰当的跳槽时机,以下是职业咨询顾问提醒你跳槽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和建议你的比较妥当的做法:1、知己知彼:查阅与目前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自己是否受到违约金或竞业壁止等条款影响、离职手续办理难易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2、尽可能收集新公司的信息以及可能要求自己提供的项目,做到有备无患;3、设计简历:准备一份职业化的简历,你可以寻求职业顾问的帮助;4、有时候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能力,使用猎头公司应聘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5、递交辞呈:向原公司递交辞职信,做好离职过渡期的安排。记住千万在拿到“Offer Letter”以后再递交辞职信;6、与人为善:虽然你应聘成功了,虽然你可能“痛恨”原来的公司,但是也不要在背后恶言冷语,你哪天还会“用”到原来的公司,这谁也说不准。你也在准备跳槽吗?你知道跳槽之前应该做什么吗?当你开始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了。但是,你必须明白:跳槽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够取得职业的成功,这个时候,寻求职业顾问的帮助才是理性的做法,因为职业顾问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跳槽、什么是你应该选择的职业方向。一句话:职业顾问会帮助你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编辑本段]另一说跳槽,如今很时髦。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一旦工作被炒,自然要找其他活儿。“跳槽”之声,不绝于耳,孰料,这个“脸儿熟”的词汇,竟然也是旧上海的妓院行话。指嫖客丢弃原来的妓女另结新欢。清人徐珂的《清稗类钞》中明确解释说:“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古代中国,良家妇女的地位很低,妓女简直就是漂亮玩物,花钱买乐的嫖客,个个儿喜新厌旧。嫖客上妓院被比作“吃草”,玩到了“草色衰败”那一天,失去新鲜感“马(嫖客)”自然就得“跳槽”。诸如“调头”、“跳槽”这些旧上海的妓院用语,频繁地出现在清末韩邦庆所著的谴责小说《海上花列传》里,足见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