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生,吉林人。1999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拜书画家姜丕君为师,现为中国书画印研究院聘任书画师等职。绘画作品多次在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奖,2007年初《挑》在“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书画大赛中获青年组银奖。 王海霞 女,蒙古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生于1971年6月,2003年3月获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主要讲授:银行会计学、金融法规、金融监管。 研究方向:微观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发表论文:《内蒙古信贷市场分析》发表于《内蒙古城市金融》2002第5期;《提取贷款呆帐损失准备金的博弈分析》发表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05;《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发表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04
《关于我国抵债资产处置收入的研讨》发表于《金融会计》2003第4期;《制度与风险约束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效应的理性分析》发表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建立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合作金融业健康发展》发表于《内蒙古金融研究》2005.10. 研究课题:《呼和浩特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来源:教育厅课题2002.10;《内蒙古绿色投资问题研究》课题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2002.12;《西部大开发内蒙古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来源:内蒙古社科 2003.10;《呼市地区信贷投融资现状分析》课题来源:市政府 2004年底;《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报告》课题来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年底. [编辑本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963― ),女,回族,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现任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中国美术史民间美术专业,授业于王树村先生。1988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从事民间美术研究。1996年,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2003年3月,调任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该单位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副主任。2004年10月,调回美术研究所,继续从事民间美术研究,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国家重点课题多项,目前已带硕士研究生四名。主要成果有《世界艺术全鉴―民间诸艺经典》人民美术出版社 (与王树村合著)、《灿烂的中国文明――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年画 》(与王树村合著)、《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中外传统民间艺术探源》、《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编著)等等。
煤炭资源在现在社会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业生产都产生着很大的作用。煤炭重要性不断增加, 人们因此增加了对煤炭开采工作的关注。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 首先一定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确保煤炭开采可以顺利进行, 其次才考虑开采效率。那么征稿煤炭开采类的论文有哪些期刊呢?《内蒙古煤炭经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开发行的专业期刊。担负着向全国宣传、介绍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煤炭工业发展前景的重任。收录煤炭开采类论文有“ 煤炭企业煤炭资源回收率合理性探微”、“山西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对策”等。《煤矿现代化》(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本刊为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战略研究、生产建设等,期刊收录关于煤炭开采类论文范文有“新时期煤矿绿色发展的模式和建议”、“煤炭开采技术在复杂巷道区域中的分析”等。评审煤炭工程师发表职称论文,要根据自己单位的评职文件选择期刊,避免投稿的期刊不符合单位要求,错过评职的机会,可向华盛论文网站客服介绍评职要求,然后为您推荐适合的刊物投稿。
主要著作有:《腐败的旧中国》(合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倭仁集往》(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精华本(永乐大典)》(主编之一,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行政公文用语辞典》(参绵之一)。主要论文:《倭仁及艰文端公遗书)的伦理思想》发表于《内蒙古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四库分类法述评》发表于《内蒙古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藏书建设刍仪》发表于《内蒙古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心有灵犀一点通》发表于《语文学刊》1993年第6期;《沦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表于《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高校图书馆济身信息市场的思考》发表于《现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史部成因浅析》发表于《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年策1期。
北方日报 北方的量大,不错的。
能给个确切的邮件地址或者博客地址吗 多谢
最好投邮件,邮箱是《内蒙古日报》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为之题写报名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是我党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创办最早的省级党报。《内蒙古日报》蒙文版是我国最早有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省级党报,也是蒙古族历史是用本民族文字出版的第一张日报。《内蒙古日报》于1948年1月1日在乌兰浩特正式创刊,1953年11月至1954年3月,《内蒙古日报》与《绥远日报》从联办到合并,两报汇溶,精英荟萃,使本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内蒙古日报》汉文版周日为对开四版,周一至周六为对开八版。蒙文版周三、周五、周日对开八版,周一、周二、周四、周六对开四版。目前,内蒙古日报社除大报外,还办有《内蒙古生活周报》、《北方新报》、《新方经济报》、《北方劳动安全报》、《北方家庭报》等五种子报及刊物《新闻论坛》(蒙汉文版)。此外,内蒙古日报社印剧厂凭借先进的印刷设备、雄厚的人才技术实力成为《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参考消息》、《中国电视报》等30多家报纸的代印点。主要栏目:要闻/经济、国内/国际、社会新闻、文件、基层新闻、邀你看奥运、消费周刊、汽车时代、地产置业、旅游.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
内蒙古党的教育杂志社级别为省厅级期刊。《党的教育》杂志是自治区党委主办的教育党员、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综合性党建刊物。杂志分为城市版、农村版、蒙文版3种版本。杂志社为自治区党委直属厅级事业单位,下设城市版、农村版、蒙文版、总编室、美术发行广告部、办公室6个处室,共有47名职工。是年在区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委宣传部部署的宣传要点,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推广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验。在教育党员、指导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内蒙古中医药 是省级杂志。《内蒙古中医药》杂志是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主管,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医学学术期刊。投稿信箱 国内统一刊号:CN15-1101/R ;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0979; 代号 国内:16-78 代号 国外:6367/Q 国内定价:6元 语文刊名: Nei Mongo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曾用名:动物保健 创刊年:1982年 周期:半月刊 语种:中文 本开:16开 国内发行:呼和浩特市邮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社编辑部:呼和浩特新华东街芳汀花园
内蒙古党的教育杂志社是正处级。《党的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的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党风建设的期刊。总编辑:王明勤,副总编辑:董培继,杨慎和,王玉明。
内蒙古党的教育杂志社是一个省级单位,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直属单位。
内蒙古党的教育杂志社级别为省厅级期刊。《党的教育》杂志是自治区党委主办的教育党员、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综合性党建刊物。杂志分为城市版、农村版、蒙文版3种版本。杂志社为自治区党委直属厅级事业单位,下设城市版、农村版、蒙文版、总编室、美术发行广告部、办公室6个处室,共有47名职工。是年在区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委宣传部部署的宣传要点,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推广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验。在教育党员、指导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属于省级刊物。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199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呼伦贝尔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分为汉文和蒙文两种版别,汉文版为双月刊,蒙文版为季刊。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活跃学术氛围,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展示科研成果,为提高本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以扶持和培养学术研究新人、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内蒙古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己任。主要刊登我校及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
主要栏目:三少民族·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社会管理研究;经济法律研究;文学、艺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理工研究等。
《内蒙古中医药》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 国内统一刊号:CN15-1101/R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0979邮发代号 :16-78 《内蒙古中医药》已经有24年的办刊历史,是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主管,由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医学学术期刊。 《内蒙古中医药》所刊发的稿件被《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自然科学(遴选)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 【办刊宗旨】 《内蒙古中医药》以服务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医药、医学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中医药的前沿信息、积极推广先进医疗技术、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己任。 《内蒙古中医药》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征临床、教育、科研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技、护理、药学、检验、预防医学、管理、临床各科的论文。 【主要栏目】临床报道、临床论著、临证经验、调查与分析、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 、疗法与方药、实验研究、药物定性定量研究、学术探讨、名医学术经验、教学探讨、文献综述、医学琐谈、制备与工艺、医经研读、教学园地、护理园地、病例报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综述等近30个栏目。 【来稿要求】1. 文稿:本刊发表的所有论文须有关键词、参考文献。2. 论文论著、研究、综述类稿件需附中、英文摘要。3. 中文摘要一般 超过300字。5. 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作者姓名、关键词等。6. 文稿需标引2~5个关键词。7. 不要用缩写语。8.参考文献3个以上。应引自正式出版物,注明作者、标题、发表或出版处、时间9. 在正文中用角标标出10. 作者引用本刊文章的优先发表。论文2200~7500字(一般不超过10000字)11 .短篇1500字内12.注明每位作者的姓名、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13.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14.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15. 来稿格式:本刊原则上只收取电子版稿件(WORD格式)16.如有图片请提供JPG格式图片。 17.作者要保证来稿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18.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 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19.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20. 来稿必复。21. 即赠当期杂志1~2册。
内蒙古的核心期刊有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科学管理研究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稀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
1、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坚持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期刊为社会科学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学科、新视角,以民族学,尤其以蒙古学为重心,以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2、科学管理研究期刊
《科学管理研究》创刊于1981年,是科学管理研究专业学术性刊物。以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其运行机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工农业科技进步、决策预测理论和人才与发展等软科学方面的学术性问题。
3、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大板块,每板块各6期,其中单月为高等教育板块,双月为基础教育板块,刊登各学科教育科学类论文,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的教育发展服务。
4、稀土
《稀土》(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为中国稀土学会会刊,是一份以反映我国稀土提取和应用科学为特点的综合性科技刊物。
《稀土》内容包括稀土地质、采选、冶金提取以及稀土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永磁材料、玻璃陶瓷、轻工、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5、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月刊)1987年创刊,是综合性学术刊物。特点是综合性强、审稿快、发文量大,凡研究干旱半干旱甚至季节性干旱区的论文,研究干旱半干旱问题及防治技术的论文,特别是绿洲建设的论文,不论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自然科学领域均可刊用。
内蒙古的核心期刊有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科学管理研究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稀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
1、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坚持办刊宗旨,坚持学术期刊为社会科学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学科、新视角,以民族学,尤其以蒙古学为重心,以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优良学风,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2、科学管理研究期刊
《科学管理研究》创刊于1981年,是科学管理研究专业学术性刊物。以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其运行机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工农业科技进步、决策预测理论和人才与发展等软科学方面的学术性问题。
3、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大板块,每板块各6期,其中单月为高等教育板块,双月为基础教育板块,刊登各学科教育科学类论文,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的教育发展服务。
4、稀土
《稀土》(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为中国稀土学会会刊,是一份以反映我国稀土提取和应用科学为特点的综合性科技刊物。
《稀土》内容包括稀土地质、采选、冶金提取以及稀土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永磁材料、玻璃陶瓷、轻工、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5、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月刊)1987年创刊,是综合性学术刊物。特点是综合性强、审稿快、发文量大,凡研究干旱半干旱甚至季节性干旱区的论文,研究干旱半干旱问题及防治技术的论文,特别是绿洲建设的论文,不论属于社会科学领域或者自然科学领域均可刊用。
1978年生,吉林人。1999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拜书画家姜丕君为师,现为中国书画印研究院聘任书画师等职。绘画作品多次在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奖,2007年初《挑》在“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书画大赛中获青年组银奖。 王海霞 女,蒙古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生于1971年6月,2003年3月获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主要讲授:银行会计学、金融法规、金融监管。 研究方向:微观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发表论文:《内蒙古信贷市场分析》发表于《内蒙古城市金融》2002第5期;《提取贷款呆帐损失准备金的博弈分析》发表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05;《论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发表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04
《关于我国抵债资产处置收入的研讨》发表于《金融会计》2003第4期;《制度与风险约束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效应的理性分析》发表于《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建立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合作金融业健康发展》发表于《内蒙古金融研究》2005.10. 研究课题:《呼和浩特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来源:教育厅课题2002.10;《内蒙古绿色投资问题研究》课题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课题2002.12;《西部大开发内蒙古金融市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来源:内蒙古社科 2003.10;《呼市地区信贷投融资现状分析》课题来源:市政府 2004年底;《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报告》课题来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年底. [编辑本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963― ),女,回族,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现任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中国美术史民间美术专业,授业于王树村先生。1988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工作,从事民间美术研究。1996年,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2003年3月,调任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该单位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副主任。2004年10月,调回美术研究所,继续从事民间美术研究,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国家重点课题多项,目前已带硕士研究生四名。主要成果有《世界艺术全鉴―民间诸艺经典》人民美术出版社 (与王树村合著)、《灿烂的中国文明――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年画 》(与王树村合著)、《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中外传统民间艺术探源》、《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编著)等等。
年度 论著类别 出版信息 2013编著《当代草原艺术年谱·音乐卷》(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13年10月2013论文《“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载李世相主编:《蒙古族传统音乐调查与研究》(P233-P245),内蒙古大学出版,2012年1月。2013论文《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转型中的胡尔奇及其音乐》,载李世相主编:《蒙古族传统音乐调查与研究》(P399—P415),内蒙古大学出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2013论文《城乡关系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存承》,《音乐艺术》2013年3期,总第134期,P110-P119。2013a论文《城镇化与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调查之一》,《音乐探索》,2013年2期。2013论文《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论文集)2012年12月2013论文《宝音德力格尔的遗产》,《草原歌声》,2013年3月,第三期P4-P62012a专著《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3月。2012b专著《蒙古族英雄史诗音乐研究》(与哈斯巴特尔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2012c论文《“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兼谈蒙古族呼麦的保护》,中国音乐学,2012年2期。2012d论文《草原骄子、乐坛雄魂——记著名蒙古族作曲家、指挥家永儒布的音乐人生》,《草原歌声》,2012.1期2012e访谈《交响人生——著名作曲家永儒布访谈录》,《草原文艺论坛》,2012年第1期。2012f论文《模式与表演——乌珠穆沁乃日仪式及其音乐表演》,载《中国人类学评论》(22辑),王铭铭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6.12012g编著《库伦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四胡音乐荟萃》(蒙文),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2.12。2011a 论文 《长调民歌的腔词关系及曲调结构》,《中国音乐学》,2011年1期。 2011b 论文 《蒙古族长调区域分布及其生存现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1期 2011c 论文 《永恒的丰碑——记长调大师莫德格》,《草原歌声》,2011年1期 2011d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多元构成及区域分布》,《音乐研究》,2011年2期 2011e 论文 《灵动的旋律、永恒的主题——“阿拉腾奥勒作品音乐会”观后》,《人民音乐》,2011年5期。 2011f 论文 《蒙古族长调的传承与保护》,《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2期 2011g 论文 《大师的大爱——赵宋光先生的草原音乐情结琐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4期。 2011h 论文 《远去的绝唱——布仁初古拉及其史诗的发现与保护》,《草原歌声》,2011年4期。 2011j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仪式为例》,载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北、西南、华东增补合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 2011k 论文 《中国·蒙古族民歌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合作,第二作者),人民音乐,2011年10期。 2010a 论文 《当代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多元结构及其处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 2010b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为例》,曹本冶主编:《大音·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10c 论文 《马头琴,让草原音乐更美妙》,《环球人物》2010.03特刊。 2010d 论文 《论曲调框架》,入选《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年论文选(1980~2010)》(田耀农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 2010e 论文 《后来者前行的动力》,(吕宏久《旋律笔记》[续],序),载吕宏久《旋律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10f 论文 《可敬的开拓者——为吕宏久先生〈旋律笔记〉出版而作》,载吕宏久《旋律笔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10g 笔谈 《宝音德力格尔歌唱艺术四人谈》(赵宋光、乌兰杰、柯心夫、博特乐图),载吴静怡主编:《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新巴尔虎左旗实录》,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 2009a 编著 主编《安代词曲集成》(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2009b 论文 《蒙古族科尔沁萨满仪式音乐的结构及模式》,曹本冶:《大音》(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 2009c 论文 《经验与启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经验两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2期 2009d 论文 《库伦旗与安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蒙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3期 2009e 论文 《瀚海展妙音、民歌书新篇——评大型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中国音乐》,2009年2期 2009f 论文 《传统长河、生命之歌——色·恩克巴雅尔和他的音乐作品》,《传承》,2009年2期 2009g 论文 《辨析名实、保护民族音乐遗产——从“潮尔——呼麦的多声机理及其表现形式看民族音乐遗产的保护》,《内蒙古艺术》,2008年4期 2009h 论文 可敬的开拓者——为吕宏久先生《旋律写作》而作,《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4期 2009 j 论文 库伦旗与安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6期。 2009 k 论文 《传统歌舞艺术的新开掘——〈蓝色安代〉观后》,《内蒙古艺术》,2009年2期。 2009l 论文 《蒙古族“乃日”仪式及其音乐模式——以乌珠穆沁婚礼为例》,曹本冶主编:《大音·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08a 论文 《蒙古三弦与民间合奏》,李世相主编:《蒙古族器乐论文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08b 编著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项目《中国民族音乐》(王耀华主编)执笔编委,之《北方草原音乐》(第一作者、5万字),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 2008c 论文 《瀚海展妙音、民歌书新篇——评大型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阿拉善蒙古民歌集·阿拉善民歌论文集》(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07a 专著 《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2007b 主编著作 《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蒙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07c 论文 《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民族艺术》,2007年1期 2007d 论文 《论曲调框架》,《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期 2007e 论文 《分“形”归“类”,保护民族器乐遗产》,《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3期 2007f 论文 《论曲调框架》,载杨立青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音乐学理论研究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1月 2007g 论文 《“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获奖论文综述》,载《蒙古族长调民歌国际论坛优秀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2006a 论文 《牧歌起时,彼相和——草原情话马头琴》,《乐器》,2006年8期 2006b 论文 《符号的互动——蒙古族近代说唱艺术传统中的书写与口传》,《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4期 2005a 论文 《史诗与历史的交融——永儒布音乐作品中的传统精神与风格底蕴》,《人民音乐》,2005年4期 2005b 论文 《胡尔奇口头演述中的唱腔与伴奏》,《中国音乐学》,2005年3期 2005c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1期 2005d 论文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先驱——罗桑悫丹》,《内蒙古艺术》,2005年1期 2005e 论文 《关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内蒙古文艺界》,2005年6月总第52期。 2004a 论文 《“胡尔奇释辨》,《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1期 2004b 论文 《乌拉特人的民歌分类观及其文化阐释》,《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1期(创刊号) 2004c 论文 《民俗音乐的三个构成层面》(蒙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蒙文版》,2004年2期 2004d 论文 《民俗音乐的界定》,《草原艺坛》2004年1期 2003a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风格流派述略》,《中国音乐学》2003,2期 2003b 论文 《关于新时期乌日汀哆传承的若干问题》,《长调民歌研究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03c 论文 《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匠梅日更葛根》,《内蒙古艺术》,2003、2期 2002a 论文 《重技轻艺教学观及其我区高校音乐教育有文化思考》,《草原艺坛》,2002,2期 2002b 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欣赏》(蒙文),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2c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传播与传承》,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5期 2001 论文 《胡仁·乌力格尔音乐的三种风格类型》,《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2001年2期 2000 论文 《蒙古族萨满歌舞音乐与古代民歌》(合作),《中国音乐》,2000年3期 1997 论文 《蒙古族萨满歌舞与民间音乐》(蒙文),《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