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石油地质论文发表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

石油地质论文发表官方网站

全国油气地质大赛官网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主页(http://www.cup.edu.cn/geosci/)全国油气地质大赛,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打造“学习、竞赛、研究”三位一体的油气地质领域人才培养的品牌赛事,由此夯实专业基础,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油气地质专业人才。大赛设定“油气地质技能大赛”、“全国油气地质研究生学术论坛”、“油气地质知识竞赛”等环节。由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联合主办。

北京大学石油地质学报(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of Peking University)是一本以油气地质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性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石油地质学科组织编辑,自1990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内外油气地质学家和石油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发表有关油气地质研究成果的平台。本刊旨在通过不定期出版的形式,及时报道油气地质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发展,促进油气地质学研究的发展,服务于油气地质勘探开发工作。本刊拥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编委,收录范围包括油气地质、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油气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程实践、实验室研究和新进展。

Petroleum Science(《石油科学》英文版)是中国石油大学主办,反映中国石油科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英文刊物。SCI-E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Petroleum Science办刊宗旨是发表国内外石油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学术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为中外石油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报道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与机械、石油化学与化工、石油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国内外石油科技研究人员均可为本刊投稿。为了尽快地、高质量地刊登您的论文,请作者投稿前务必详细阅读如下各项要求,并以此为规范撰写论文和投稿:投稿总则:1、为确保所有来稿被安全收到,本刊只接受网络在线投稿,不接受邮箱来稿。如果遇到系统登录较慢,请稍后重试。2、我刊已开通中文《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和英文CrossCheck文献监测系统,编辑部可以使用这两个系统实现来稿与全球已经发表过的所有中英文文章的全文比对,以检测来稿是否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3、我刊是SCI-E收录期刊。由于SCI只收录原创性科研论文或综述,不接受已经以中文等其他语言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因此,为保证您发表在Petroleum Science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被SCI收录,本刊不接受主体内容已经在中文刊或其它语言刊上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投稿。4、为避免在审稿中由于英语语言表达的问题而影响到对文章学术性的判断,我刊要求国内作者投英文稿时同时上传文章的中文稿。如果收到的作者投稿文件中缺少中文稿或英文稿,我们会将稿件直接退修给作者,请作者补充。请作者理解提交中文稿是帮助文章顺利发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请点击编辑部网站首页的“版权转让声明”,下载“版权转让协议”,请所有作者签名后,将扫描件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同上传。5、作者上传的稿件文档最好不要超过5M,通常因为文件太大,审稿人无法正常下载原稿,继而无法及时将稿件审回。为了您的稿件能够及时审回,尽早刊用,在上传稿件前,请先将稿件做一些技术处理以降低文件大小,图件清晰、可读即可,同时请保留好原始图件,来稿录用后进入后期制作时,我们会通知您再提供原始的图件进行期刊后期制作。6、请您务必在投稿过程中填写推荐审稿人信息,您最好推荐3-5位近几年从事过相关领域研究工作、非本单位的审稿专家。7、我刊审稿周期为3个月,编辑部会尽快处理所有来稿,请作者在审稿期内耐心等待审稿意见。作者想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或结果,不必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询问编辑部,直接在线查询即可。当显示“稿件已审回”时,您还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编辑部会等所有审稿人的意见都返回并经过讨论对稿件作出最后审稿意见,然后发邮件通知作者,这时作者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投稿细则:1. 来稿请用英文撰写,并请国内作者附相应的中文稿,以备审、编、校时准确理解原文含义。来稿内容可以是原创性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某专业领域综述性论文,但两种论文内容必须与石油有关。英文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惯用语法,尽量使用相对简单的句式以保证意思表达清楚。2. 来稿请登录本网站,点击注册登录“在线投审稿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投稿。本刊不接受邮件投稿。3. 来稿必须包括下列要素: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4. 论文题目。题目应用最少量的单词充分表述论文的核心内容,力求准确、简洁,除非必要,避免使用非定量的修饰词,如rapid,new等,删去不必要的冠词和多余的说明性冗词,如study of (on),research on,investigation of (on),analysis of,development of,evaluation of等等。5. 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姓前名后,首字母大写,如:Zhang Xiaoguang,Wang Yan。作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请用脚注标明通讯作者姓名及其Email,通讯作者一般是作者团队中提出论文研究思路的核心成员,如研究生导师或课题主要负责人等。6. 作者单位。请尽量将作者单位写具体,如: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注上角标。7. 摘要。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可以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方法。应能提炼论文的主要观点,简明描述研究内容和范围,顺序叙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出现符号、插图、表格、参考文献、公式、缩略语等。8. 关键词。关键词5-10个,在词语选择上应注意其涵盖的领域范围深浅得当,一般应涉及更广泛的专业领域或地理范围,以增加在数据库中被检索到的几率,使论文被更多的大同行检索到。9. 论文各级标题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置标点,如1,1.1,1.1.1。各级标题均为首字母大写。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反映文章质量、甚至此文是否能够得到更多同行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请务必重视参考文献的使用。请作者仔细核对每一篇文献以确保准确,参考文献中的人名、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信息要全。每篇文章至少应有1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应占1/2以上,最近5年的文献应占2/3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分文中和文后两种情况:在行文中用括号注出,注明作者的姓和发表年份。在文后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请注意,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引用的文献一一对应,不能出现文中引用而文后没有列出,或文后列出的文献在行文中没有引用的情况。参考文献一般分为期刊论文和专著书籍两大类,在文后全部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作者姓前名后。中文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最后注明“(in Chinese)”字样。在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这两类的格式举例说明如下:(1) 书籍、专著类: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名. 出版年. 起止页码Borko H and Jones W. Formation of Subtle Reservoir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Basins.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78. 1-19 (in Chinese)(2) 期刊类:作者姓名. 文章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次(期次): 起止页码Robert H. Ultramafic rocks. Geology. 1990. 27(4): 7-14需要注意作者姓名的写法,在文后一律用姓的全称+名的首字母大写,文中只用姓氏即可,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如果只有一位作者,则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文中引用为:(Wang, 1990);(2)两位作者时,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 and Zhang X L.……………文中引用为:(Wang and Zhang, 1990);(3)三位或三位以上的作者,文中一律引用为:(Wang et al, 1990),文后参考文献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三位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and Ren S L.……………三位以上的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Ren S L, et al.……………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如遇到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在同一处引用,中间用分号隔开,如(Wang and Zhang, 1990; Robert et al, 1998)。如同一处引用的两篇文献在文中引用形式只有年代不同,则可以省略写为(Wang and Zhang, 1990; 1998)。但如果文中引用形式不同,如(Wang and Zhang, 1990; Wang, 1998; Wang et al, 2006),则只能逐一列出,不能省略。参考文献中的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不能随便翻译。11. 量和单位。各种参数、单位及符号要符合国家和有关专业标准,公式中各项物理量均应注明物理意义,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12. 缩略语在文中首次使用时应注明全称。13. 图件应清晰可读,分辨率必须在150-225dpi之间。图件中的文字一律需译为英文,必须清晰可辨。图件尺寸(含图版)不超过1个版面(大16开)。图件中表示量的单位时,我刊的格式是“量, 单位”,图中文字是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除专有名词外)。图件的位置是放在首次引用它的文字段落之后。14. 请作者在投稿后自留底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90天内会发送Email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刊用。在此期间请勿另投其他刊物。对修改后录用的稿件,作者应按照编辑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好后将修改稿尽快返回编辑部。15. 随附的中文稿件文责自负。对英文稿件,编辑部若要在内容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但编辑部有权对其进行英文语言文法方面的修改及内容上的删节。16. 本刊与Springer公司合作出版,并已被SCI-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俄罗斯文摘、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Info、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石油文摘、剑桥科学文摘收录,论文发表前编辑部会与作者签定版权转让协议,由作者授权石油科学编辑部发表该论文,并同意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如作者向本刊投稿,则视为同意授权出版并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特此约定。17. 论文发表后,本刊对刊出的稿件按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向作者赠送刊登有其论文的期刊2本。

石油类论文发表官方网站

石油、天然气核心期刊:1. 石油勘探与开发 2. 石油学报 3. 天然气工业 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5. 石油化工 6. 石油实验地质 7. 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8. 石油钻采工艺 9. 油田化学 10. 新疆石油地质 11.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12. 石油机械 13. 钻采工艺 14. 石油炼制与化工 1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6.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9. 油气储运 20. 石油天然气学报 21. 中国海上油气 22. 石油钻探技术 23.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4. 石油物探 25. 油气田地面工程 26. 天然气地球科学 27. 石油学报 . 石油加工 28. 测井技术 29. 断块油气田

你是想发表石油化工类的论文是吧,我们杂志社也在征稿啊,可以私聊一下。杂志社正规性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查询的。

是的。几年前成功投过。好像停刊又复刊了,我可以给你他们编辑的联系方式

Petroleum Science(《石油科学》英文版)是中国石油大学主办,反映中国石油科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英文刊物。SCI-E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Petroleum Science办刊宗旨是发表国内外石油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学术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为中外石油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报道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与机械、石油化学与化工、石油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国内外石油科技研究人员均可为本刊投稿。为了尽快地、高质量地刊登您的论文,请作者投稿前务必详细阅读如下各项要求,并以此为规范撰写论文和投稿:投稿总则:1、为确保所有来稿被安全收到,本刊只接受网络在线投稿,不接受邮箱来稿。如果遇到系统登录较慢,请稍后重试。2、我刊已开通中文《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和英文CrossCheck文献监测系统,编辑部可以使用这两个系统实现来稿与全球已经发表过的所有中英文文章的全文比对,以检测来稿是否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3、我刊是SCI-E收录期刊。由于SCI只收录原创性科研论文或综述,不接受已经以中文等其他语言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因此,为保证您发表在Petroleum Science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被SCI收录,本刊不接受主体内容已经在中文刊或其它语言刊上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投稿。4、为避免在审稿中由于英语语言表达的问题而影响到对文章学术性的判断,我刊要求国内作者投英文稿时同时上传文章的中文稿。如果收到的作者投稿文件中缺少中文稿或英文稿,我们会将稿件直接退修给作者,请作者补充。请作者理解提交中文稿是帮助文章顺利发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请点击编辑部网站首页的“版权转让声明”,下载“版权转让协议”,请所有作者签名后,将扫描件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同上传。5、作者上传的稿件文档最好不要超过5M,通常因为文件太大,审稿人无法正常下载原稿,继而无法及时将稿件审回。为了您的稿件能够及时审回,尽早刊用,在上传稿件前,请先将稿件做一些技术处理以降低文件大小,图件清晰、可读即可,同时请保留好原始图件,来稿录用后进入后期制作时,我们会通知您再提供原始的图件进行期刊后期制作。6、请您务必在投稿过程中填写推荐审稿人信息,您最好推荐3-5位近几年从事过相关领域研究工作、非本单位的审稿专家。7、我刊审稿周期为3个月,编辑部会尽快处理所有来稿,请作者在审稿期内耐心等待审稿意见。作者想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或结果,不必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询问编辑部,直接在线查询即可。当显示“稿件已审回”时,您还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编辑部会等所有审稿人的意见都返回并经过讨论对稿件作出最后审稿意见,然后发邮件通知作者,这时作者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投稿细则:1. 来稿请用英文撰写,并请国内作者附相应的中文稿,以备审、编、校时准确理解原文含义。来稿内容可以是原创性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某专业领域综述性论文,但两种论文内容必须与石油有关。英文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惯用语法,尽量使用相对简单的句式以保证意思表达清楚。2. 来稿请登录本网站,点击注册登录“在线投审稿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投稿。本刊不接受邮件投稿。3. 来稿必须包括下列要素: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4. 论文题目。题目应用最少量的单词充分表述论文的核心内容,力求准确、简洁,除非必要,避免使用非定量的修饰词,如rapid,new等,删去不必要的冠词和多余的说明性冗词,如study of (on),research on,investigation of (on),analysis of,development of,evaluation of等等。5. 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姓前名后,首字母大写,如:Zhang Xiaoguang,Wang Yan。作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请用脚注标明通讯作者姓名及其Email,通讯作者一般是作者团队中提出论文研究思路的核心成员,如研究生导师或课题主要负责人等。6. 作者单位。请尽量将作者单位写具体,如: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注上角标。7. 摘要。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可以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方法。应能提炼论文的主要观点,简明描述研究内容和范围,顺序叙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出现符号、插图、表格、参考文献、公式、缩略语等。8. 关键词。关键词5-10个,在词语选择上应注意其涵盖的领域范围深浅得当,一般应涉及更广泛的专业领域或地理范围,以增加在数据库中被检索到的几率,使论文被更多的大同行检索到。9. 论文各级标题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置标点,如1,1.1,1.1.1。各级标题均为首字母大写。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反映文章质量、甚至此文是否能够得到更多同行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请务必重视参考文献的使用。请作者仔细核对每一篇文献以确保准确,参考文献中的人名、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信息要全。每篇文章至少应有1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应占1/2以上,最近5年的文献应占2/3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分文中和文后两种情况:在行文中用括号注出,注明作者的姓和发表年份。在文后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请注意,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引用的文献一一对应,不能出现文中引用而文后没有列出,或文后列出的文献在行文中没有引用的情况。参考文献一般分为期刊论文和专著书籍两大类,在文后全部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作者姓前名后。中文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最后注明“(in Chinese)”字样。在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这两类的格式举例说明如下:(1) 书籍、专著类: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名. 出版年. 起止页码Borko H and Jones W. Formation of Subtle Reservoir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Basins.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78. 1-19 (in Chinese)(2) 期刊类:作者姓名. 文章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次(期次): 起止页码Robert H. Ultramafic rocks. Geology. 1990. 27(4): 7-14需要注意作者姓名的写法,在文后一律用姓的全称+名的首字母大写,文中只用姓氏即可,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如果只有一位作者,则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文中引用为:(Wang, 1990);(2)两位作者时,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 and Zhang X L.……………文中引用为:(Wang and Zhang, 1990);(3)三位或三位以上的作者,文中一律引用为:(Wang et al, 1990),文后参考文献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三位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and Ren S L.……………三位以上的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Ren S L, et al.……………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如遇到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在同一处引用,中间用分号隔开,如(Wang and Zhang, 1990; Robert et al, 1998)。如同一处引用的两篇文献在文中引用形式只有年代不同,则可以省略写为(Wang and Zhang, 1990; 1998)。但如果文中引用形式不同,如(Wang and Zhang, 1990; Wang, 1998; Wang et al, 2006),则只能逐一列出,不能省略。参考文献中的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不能随便翻译。11. 量和单位。各种参数、单位及符号要符合国家和有关专业标准,公式中各项物理量均应注明物理意义,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12. 缩略语在文中首次使用时应注明全称。13. 图件应清晰可读,分辨率必须在150-225dpi之间。图件中的文字一律需译为英文,必须清晰可辨。图件尺寸(含图版)不超过1个版面(大16开)。图件中表示量的单位时,我刊的格式是“量, 单位”,图中文字是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除专有名词外)。图件的位置是放在首次引用它的文字段落之后。14. 请作者在投稿后自留底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90天内会发送Email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刊用。在此期间请勿另投其他刊物。对修改后录用的稿件,作者应按照编辑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好后将修改稿尽快返回编辑部。15. 随附的中文稿件文责自负。对英文稿件,编辑部若要在内容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但编辑部有权对其进行英文语言文法方面的修改及内容上的删节。16. 本刊与Springer公司合作出版,并已被SCI-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俄罗斯文摘、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Info、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石油文摘、剑桥科学文摘收录,论文发表前编辑部会与作者签定版权转让协议,由作者授权石油科学编辑部发表该论文,并同意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如作者向本刊投稿,则视为同意授权出版并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特此约定。17. 论文发表后,本刊对刊出的稿件按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向作者赠送刊登有其论文的期刊2本。

石油地质论文发表

20世纪初,一些外国地质学家来到中国陕北延长:美孚公司的富勒(M.L.Fuller)和克拉普(F.G.Clapp)在延长钻探失败后,便认定那里不能聚集成油藏。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中国进行地质调查,回去后写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发表在《美国矿冶工程师学会报》上。其文章归纳了三个原因大意是:中国的中、新生代缺乏海相沉积;古生界又不是含油类型;除西藏、西北某些地区外,各时代地层都遭受了较强的褶皱、断裂以及火成岩的侵入。于是他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从此,这篇无视中国地质实际的论文就变成“中国贫油论”,像瘟疫一样向世界流传开来。

早在1928年,李四光就在《燃料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

1932~1935年间,潘仲祥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就先后到过陕北延长地区和四川巴县等进行石油调查,多次见到油气苗、油页岩和采集到丰富的植物化石标本,经他确认这些地层是属于晚三叠纪和侏罗纪,都是陆相地层。1940年夏,潘仲祥去美国留学,先后在堪萨斯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学石油地质。当时许多教科书上写的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说海相才能生油,陆相不能生油。潘仲祥回想他在国内时勘查过的几个油田,四川自流井层石油,陕北三叠统及侏罗系石油,都是在陆相地层中,而且又不可能是从下面海相地层中运移上来的。于是,他就在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志第二十五卷第十一期上,发表题为《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地层的陆相生油》的论文,大胆地提出了陆相生油说,向传统的唯海相生油说进行挑战。他回国后,看到中国西部很多中生代和新生代油田都是陆相油田,于是又写了《中国西北部陆相生油问题》,对“陆相生油说”作进一步的阐述。

1940年,黄汲清辞去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后,于次年和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和翁文波等率地质队去新疆进行石油资源地质考察,曾先后调查了北疆乌苏独山子油田、南疆库车铜厂油田、温宿塔克拉克油田等。于1943年,黄汲清写出《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并于1947年地质调查所第21号《地质专报》发表。报告中提出了“多期多层含油论”(后来演变成多旋回成矿论),认为陆相地层也可以形成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生油层,竭力主张陆相侏罗纪地层,是新疆的重要生油层之一。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石油史研究室王仰之同志,对我国早期陆相生油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对“陆相生油说”,作过客观而公证的评论。他说:“从时间上说,潘钟祥是在1941年,黄汲清是在1943年;而提出这一学说的地点,黄汲清是在中国,潘仲祥则是在美国,而且处于当时的战争环境。在发表这一学说之前,据说两位学者彼此并没有联系,更谈不上研究讨论和互相影响。只是由于中国陆相油田几乎到处都有,他们在进行地质调查时,都曾多次地接触过,才使他们几乎在同时产生了同一的认识,因此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陆相生油说”。黄汲清在晚年时又提起此事,那是1977年7月18日,国家地质总局在北京召开“找大庆”座谈会,张同钰副局长主持,塞风同志和黄汲清、潘仲祥、孙殿卿、关士聪等领导和老地质学家应邀参加,吕华同志和我对座谈会都作了详细记录。

黄汲清在座谈会上,高度评价了大庆油田的发现。他说:“旧中国从光绪末年到国民党撤出大陆几十年时间里,请来了日本技师在延长打钻;美国学者来中国说:中国的石油地质储量只有几百万吨,而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的才志却得不到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来年就发现了大庆油田,这真是奇迹。虽然过去日本人也在东北打过钻,但始终没有找到油。我衷心感谢毛主席、中国共产党。我们建立起来的陆相生油论,大庆油田的发现就得到证实。”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建立,还得追朔到潘仲祥以前。我国老一辈的许多著名地质学家,如严爽、孙健初、翁文灏、谢家荣和张人鉴等,他们先后都到玉门一带进行地质调查,观察到的陆相地层常见含油。其工作实践和成果积累,为陆相生油说打下了基础。

玉门油田是世界上开发最早的陆相油田之一。

从陆相生油说到理论的形成,是经过石油工业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地质、石油院校以及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通过反复实践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最终以大庆油田的发现才奠定了陆相生油理论基础。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建立,是中国油气勘查史上的伟大创举和里程碑,这在世界石油勘探史上也是罕见的,无疑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根据李四光的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理论,松辽与华北盆地同处在第二沉降带上,大庆油田的发现,对正在开展的华北油气勘探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是SCI四区,影响因子0.721 Petroleum Science(《石油科学》(英文版),CN 11-4995/TE,ISSN 1672-5107,季刊,1998年创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石油大学主办的石油综合学术期刊。Petroleum Science办刊宗旨是发表国内外石油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学术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为中外石油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发表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与机械、石油化学与化工、石油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已被下列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1.SCI-E(科学引文索引)2.万方数据3.中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统计源数据库4.美国化学文摘5.剑桥科学文摘6.美国石油文摘7.俄罗斯文摘杂志8.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新疆石油地质期刊投稿方式

本刊主要介绍新疆各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研究成果,同时介绍各兄弟油气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经国家科委批准,《新疆石油地质》自1997年起成为全国性期刊,本刊与全国各石油系统、科研院校有着广泛的《新疆石油地质》交流和联系。

给您推荐一个自助投稿网站——万维书刊,上面的刊物非常全,包括各类的刊物,电子邮箱基本都有,并且大多还能连接登录他们的官方网站。此投稿网用着很方便,过去看看吧! 此投稿网的特点:自助投稿、非中介、高校教师创办、免费、直接投稿编辑部、可以收藏期刊、保存投稿记录、期刊点评、连接期刊官网等,功能齐全。每个刊物的电子邮箱都来自官网或者知网、万方等权威网站。 请收藏并且介绍给同学们吧,让他们投稿时也省一份心!祝投稿顺利!心情愉快! 您谷歌键入“万维书刊”,首页便是!

1、石油勘探与开发2、石油学报 3、天然气工业 4、石油与天然气地质5、石油化工 6、石油实验地质 7、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石油钻采工艺 9、油田化学 10、新疆石油地质11、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12、石油机械 13、钻采工艺14、石油炼制与化工 15、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6、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8、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9、油气储运 20、石油天然气学报 21、中国海上油气 22、石油钻探技术 23、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4、石油物探 25、油气田地面工程 26、天然气地球科学 27、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8、测井技术 29、断块油气田

石油地质实验期刊投稿方式

这是国内中文核心一些石油相关期刊,供您参考一下:1. 石油勘探与开发2. 石油学报3. 天然气工业 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5. 石油化工 6. 石油实验地质7.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 石油钻采工艺9. 油田化学10. 新疆石油地质 11.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改名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12.石油机械 13.钻采工艺 14. 石油炼制与化工15.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6.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8.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9. 油气储运20. 石油天然气学报21.中国海上油气22. 石油钻探技术 23.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4. 石油物探25. 油气田地面工程26.天然气地球科学27.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8.测井技术29.断块油气田 其中石油学报是EI部分收录。 国外SCI收录期刊主要有:1. AAPG BULLETIN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通报》美国 2. 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 《加拿大石油地质学通报》加拿大 3.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ELS AND OILS 《燃料与石油化学和工艺学》美国 4.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中国炼油与石油化工》中国 5. GEOARABIA 《中东石油地球科学杂志》巴林 6. HYDROCARBON PROCESSING 《烃加工》美国 7. INTERNATIONAL GA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国际天然气工程与管理》英国 8. 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 《加拿大石油技术杂志》加拿大 9.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地球物理学与工程学》英国 10.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石油地质学杂志》英国 11.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石油科学和石油工程杂志》荷兰 12. JOURNAL OF THE JAPAN PETROLEUM INSTITUTE 《日本石油学会志》日本 13. OIL & GAS JOURNAL 《石油与天然气杂志》美国 14. OIL & G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UE DE L INSTITUT FRANCAIS DU PETROLE 《石油、天然气的科学与技术;法国石油研究所杂志》法国 15. OIL GAS-EUROPEAN MAGAZINE 《欧洲石油气杂志》德国 16. OIL SHALE 《油页岩》爱沙尼亚 17. PETROLEUM CHEMISTRY 《石油化学》美国 18. PETROLEUM GEOSCIENCE 《石油地质科学》英国 19. PETROLEUM SCIENCE 《石油科学》德国 20.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石油科学与技术》美国 21. PETROPHYSICS 《岩石物理学》美国 22. SPE DRILLING & COMPLETION 《石油工程师协会钻井与完井》美国 23. SPE JOURNAL 《石油工程师协会杂志》美国 24. SPE PRODUCTION & OPERATIONS 《石油工程师协会生产和操作》美国 25. 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 ENGINEERING 《石油工程师协会油藏评估与工程》美国 26. VISION TECNOLOGICA 《技术视野》委内瑞拉 SPE相对容易一些

是中文核心,。查了最新的 2014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可以查到 这个期刊。

是中文核心。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编委会来信通知,《石油实验地质》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 至此,已连续入编最近四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修订,俗称“北大核心期刊”,是目前国内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北京地区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