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农大水院石晨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农大水院石晨发表的论文

要聘为高师,要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发表论文,像四川农业科技、西南农业学报等刊物。中国的农业核心期刊主要有: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华北农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业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扬州大学学报(农业和生命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农业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农业学报西北农业学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福建农业学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湖北农业科学四川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新疆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生物技术通报河南农业科学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广东农业科学农学与农作物类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茶叶科学棉花学报杂交水稻玉米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大豆科学中国棉花作物杂志中国稻米中国烟草科学种子热带作物学报园艺类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国蔬菜中国食用菌北方园艺食用菌学报中国果树中国南方果树食用菌植物保护类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中国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农药植物检疫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类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土壤通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水土保持通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土壤肥料(原土壤肥料)水土保持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生态环境中国农业气象农业工程与农机类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灌溉排水学报节水灌溉中国沼气中国农村水利水电食品科技类中国粮油学报粮油食品科技中国食物与营养林业类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世界林业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林产化学与工业西北林学院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浙江林学院学报中南林学院学报林业资源管理竹子研究汇刊林产工业木材工业林业科技开发林产化工通讯畜牧兽医类草业学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兽医学报中国预防兽医学报蚕业科学中国兽医科技中国饲料中国草地中国兽医杂志饲料工业饲料研究草业科学中国畜牧杂志中国畜牧兽医畜牧与兽医中国家禽动物营养学报草地学报动物医学进展黑龙江畜牧兽医草原与草坪养猪中兽医医药杂志中国草食动物水产渔业类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淡水渔业水产科技情报水产科学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水产养殖水利渔业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海洋水产研究农业经济与综合指导类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国土地科学世界农业地域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院长李晨阳发表的论文

院长 吕光军研究员,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原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国家级示范高职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四川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五年制高职学校协作会副理事长。副院长 张莉莉副教授。 四川省人才交流媒介《招聘求职快讯》创办者。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参与筹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并任副院长多年。有较为丰富的高等学院管理经验。副院长兼电子信息系系主任 韩虎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专业硕士,西南财经大学EMBA。在国际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任职多年,先后在欧洲、非洲多个地区承担IT建设等工作。发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等论文。党总支书记兼学生处处长 庄群教授。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学会理事,原武警指挥学院长春分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大校军衔),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先进个人,长春地区军队院校协作区先进个人,《武警吉林省总队志》具有突出贡献人物。艺术设计系系主任 许燎源著名设计艺术家、当代艺术家。入选外交部编著的《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入选文化部编著的中国经典艺术大型专辑《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大家》。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20年来广泛涉猎书法、绘画、陶艺、不锈钢雕塑、白酒包装艺术等,其艺术作品先后被故宫博物馆、法国人头马博物馆、美国总统(布什)、香港国际名酒协会主席郭生等收藏。发行著作《泥身火魂》、《印记—朴素堂十年创意报告》,远销日本、欧洲。他设计的中国名酒包装的经典作品被众多大学列为教材案例。经济管理系系主任 刘蕃舜1983 年,四川财经学院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西南财大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毕业。1996年以后任四川省颐园房地产开发公司、双流阳光养殖场公司、海南阳光实业公司、南江县腾龙矿业公司、云南昆明东川祥矿业公司董事长。基础部主任 黄兴廉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先后担任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主任、主任、艺术学院院长等职务。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四川省高等学校《高等数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等数学》及《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书》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外语系系主任 苏联播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近年来主要承担“英语语法”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书育人,因材施教,教学成果优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厅)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出版了各种著作、工具书、国家规划教材等30余部,其中《新世纪应用英语教程》系列为国家级教材,并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新编英汉多用词典》被四川省译协评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

1、李晨阳,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现任沈阳市妇婴医院院长兼产科主任。辽宁省优秀专家、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人选、沈阳市十大英才、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担任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妇产科分会委员,辽宁省围产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辽宁省妇科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计划生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围产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擅长产前诊断、围产期保健、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诊治,在孕产妇危重症抢救上有着丰富的经验。2、中共新闻网发布消息,经沈阳市纪委核实。“沈阳再现开门”消息反映,男的是沈阳市卫生局局长阎石,女的是沈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李晨阳。根据相关规定,阎石已被勒令辞职,李晨阳已被停职,他们正在接受调查。拓展资料:沈阳别称沈州、盛京、奉天,有“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中部,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发改委提出打造的高能级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中国东北地区政治、文化、交通和科技中心,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枢纽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农科院水稻专家论文发表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53年8月—1971年1月,袁隆平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4年2月22日,袁隆平与农技干部邓则结婚。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

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

2020年3月,袁隆平院士选址、谋划和题名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在广州市黄埔区启动建设,一期项目大吉沙岛水稻公园水稻种植工作启动。

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长出了水稻。

研究品种

1、二系杂交水稻

198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2、超级杂交水稻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

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含量,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

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都为袁隆平的杂交品种;在世界范围,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2007年,中国大陆的水稻产量为5亿吨。其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北美、南美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运用,继续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及短缺做出卓绝贡献。

3、沙漠种植杂交水稻

2014年10月18日,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受袁隆平委派,到湛江海水稻发源地考察陈日胜的工作,并申请海水稻项目国家立项。

2017年5月7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和袁隆平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该中心总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位于李沧区白泥地公园。

袁隆平在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上发表《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主题演讲,称将在3至5年内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300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他还表示全球有盐碱地9.5亿公顷,其中亚洲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中国大陆有盐碱地1亿公顷,其中2.8亿亩可开发利用,其中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试种和推广成功以后,按每亩产值200至300公斤计,可增产5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约2亿人。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以及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2018年,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全国大范围试种。

同年,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杂交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4、基因改造水稻

2000年以后,袁隆平成立了基因改造应用研究室、分子育种研究室,从全国招聘了数十名高级专业人才。同时把他的儿子袁定阳送到香港中文大学专攻转基因。2003年,袁隆平指导博士生开展远缘物种基因组DNA导入水稻的研究,将一批外源基因转入水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袁隆平

袁隆平论文的原始手稿公布

袁隆平论文的原始手稿公布,档案共134页,起止日期为1965年至1981年,包括《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原始手稿、选育计划、汇报请示提纲等十四篇文章,共九万多字。袁隆平终其一生,行走在稻田中

珍藏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份珍贵资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写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原始手稿。

△袁隆平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手稿

手稿放在一本看似普通的棕黄色牛皮纸文件夹里,档案封皮题目处手写着《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

△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

档案共134页,起止日期为1965年至1981年,包括《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原始手稿、选育计划、汇报请示提纲等十四篇文章,共九万多字。一页页泛黄的纸张,记录了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汗水与赤诚。

△袁隆平的论文原始手稿目录

1959年到1961年三年间,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粮食大幅减产。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袁隆平决心用所学专业解决粮食问题。

袁隆平:过过三年困难时期,没有饭吃,日子是真难过啊!特别是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人均耕地这么少,粮食安全是特别重要。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面,不要靠人家。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袁隆平行走在稻田里,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穗子又大又整齐,颗粒饱满,袁隆平高兴极了,估计这个品种产一千斤没问题,于是第二年他满怀期望地尝试了播种。

袁隆平:第二年我把它播下去,播了一千株很好地管理,天天到田里面去观察,望品种成龙。结果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迟的迟,没有一株有它的老子那么好。

虽然后续的试验并不成功,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却启发了袁隆平:这可能是一株由两个品种优势互补形成的天然杂交水稻。那么是否可以用人工方法,利用杂 种优势,培育杂交水稻?

△袁隆平撰写《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

水稻是自花受粉植物,一个小花既有雄花又有雌花,如果要让两个不同稻种杂交,用人工方法,给数以万计的花朵去雄、授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设想;而另一条路径是,培育出一种雄蕊退化的水稻做母本。

于是,袁隆平踏上了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的漫漫长路。

△袁隆平(左三)在田间工作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是袁隆平的博士,他说,水稻开花,从上午十点开始,中午结束,因此袁隆平需要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到地里一株一株地检查。

赵炳然:雄性不育和可育的花药是有区别的,但是你站在田埂上面,你是看不出来的,你要下到里面去,你要在开花以后,刚刚完成开花的`和正在开花的,一穗一穗地去看。并且要选择晴好的天气,因为这样开花会更好,湖南的夏天或者秋天烈日下还是吃午饭的期间,是最热的时间段,在那样的情况下面,日复一日。

袁隆平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检查了数万株稻穗,终于,19 64年和1965年,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及附近生产队的水稻大田中,他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图注

发现植株的过程、选育计划……被一个字一个字清晰地记载了下来。

1966年2月28日,根据手稿整理成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期刊中,成为袁隆平“杂交水稻”设想的开篇之作。

△袁隆平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复印件

赵炳然说,这篇论文发表以后,被当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国家科技部)九局的同志注意到,并推荐给了九局局长赵石英,赵石英认为论文很重要,向当时的领导汇报,此后,袁隆平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袁隆平的学生在海南南红农场沼泽中发现1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为“野败”。杂交水稻研究从此打开了突破口。

△袁隆平与同事潜心研究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标志着我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但袁隆平却终其一生,行走在稻田中。袁隆平先生故去后,如今,儿子袁定阳又接过了父亲的梦想:“十四五”期间,他将在内蒙古兴安盟种植耐盐碱水稻20万亩,帮助当地水稻种植户实现收入翻番。

赵炳然介绍,按照袁隆平生前的愿望,十年后能够拓展一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平均亩产300公斤以上,这样,每年多生产的300亿公斤稻谷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也许那时,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就真的都实现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份原始手稿档案吧:红色的格纹纸上,那一个个整洁的手写汉字,如今已化作了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在袁隆平及其研究团队的努力下,我国粮食安全根基不断筑牢,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中国人终于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

李建武:我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2009年来到研究中心。《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是我们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科研工作者必读的一篇文献。我们袁老师经常跟我们说,水稻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电脑里面长不出水稻,书本里面的话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水稻一定要下田。他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消息传出后,举国轰动。

2021年7月3日,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员在杂志发文缅怀和回顾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一生,认为其终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全球粮食安全和扶贫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 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 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如下: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攻克了制种关 。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

在国外杂交水稻未能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

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由于Henry Beache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去世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21年5月24日上午,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并送花圈。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王晨、刘鹤、孙春兰、李希、杨晓渡、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等分别发来唁电或送花圈表示悼念。

泰王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农业渔业部长佩德罗·多斯雷斯等送花圈或表示悼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袁隆平、百度百科-杂交水稻

安徽工程大学汪石农发表的论文

高校介绍

2015年在江苏招生的安徽一本院校:提档分数线前3名 NO.1安徽财经大学(原部属院校,蚌埠);NO2 安徽医科大学 (省属院校,合肥);NO.3 安徽工程大学(原部属院校,芜湖)。

还可以,在安徽省所有高校中排名大概在第11名左右。

中文名字:安徽工程大学 英文名字: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中文简称:工大 安工程英文简称:AHPU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八号 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解放后更名为芜湖电机制造学校(简称芜湖电校),隶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1972年学校更名为芜湖机械学校,1977年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安徽机电学院,1996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1年12月,更名为安徽工程科技学院,2007年底,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3月,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6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6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40万册。工程大学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72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77.98%。学校聘请一批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近年来有50余人被选拔为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工程大学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等门类,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14个学院(部)。工程大学目前正向着以理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结合,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进。 工大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9个一级学科和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设计艺术学、纺织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级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设计艺术研究中心”,设有“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新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建有“安徽省纺织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徽省生物制品与食品检测检验及其标准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电工电子学、大学物理、工科化学等3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工程等3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有纺织工程、行政管理两个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艺术设计专业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建有现代分析中心和工程研发与训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安徽工程大学学报》和《安徽工程大学报》等刊物,其中《安徽工程大学学报》已被美国《化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选作收录源期刊。工大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绩显著。近年来,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核心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达300余篇;获各类奖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达37项。学校还承担国家级和教育部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项目436项。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往,已同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合作内容包括接受外国留学生,邀请外国专家来校访问讲学,选派人员到国外留学进修或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等。 安徽工程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和创新,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学校坚持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为社会发展与企业进步提供科技服务;以科研促教学,努力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工大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按照“三做”育人理念,努力造就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应用型人才。多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连续获得高级别的奖项;在国内外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大赛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校毕业生也因创新与实践能力强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2.5%以上,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自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3万余名。 安徽工大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获得一系列荣誉,如学校被省委三部委授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4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2006和2007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称号;2005年,学校荣获“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06年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高校先进教职工之家”和“全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7年被评为“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并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学校荣获第八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学校还获得“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授予“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2006-2008年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青岛大学宋晨发表的论文

闻一多(1899~1946)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 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 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开放分类:人物、烈士、文学家、诗人、五四运动参考资料: 1.静夜 2.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 3.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 4.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 5.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6.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 7.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8.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 9.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10.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 11.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12.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 13.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14.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15.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16.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 17.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18.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 19.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20.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 21.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 22.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 23.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24.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 25.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26.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 27.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28.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29.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30.发现 31.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32.“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33.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34.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35.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36.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37.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38.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39.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40.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41.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42.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招生情况在这个网站有,你仔细看看。“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王宜强教授 (眼科学)王宜强,41岁,医学博士,研究员,眼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免疫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首届“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现任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AI)会员、美国视觉科学与眼科研究协会(ARVO)会员。199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分别在第二军医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曾任爱荷华大学眼科与视觉科学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科学家。2004年2月回国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眼科生理和疾病相关的免疫学理论与应用基础。现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二项和省级课题三项。目前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篇,国内外学术会议报告多篇,作为副主编撰写《靶向新基因的分子克隆策略:理论与方法》,参编《现代老年性黄斑变性基础与临床研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王斌教授(病原生物学)青岛大学病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斌教授,男,汉族,民盟盟员,1991年~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留学瑞典Uppsala大学BMC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青岛大学医学院基础学院院长,青岛大学山东省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斌教授是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委、《病毒学报》特约编委、《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理事、《生物技术通讯》理事、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山东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青岛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市生物技术学会秘书长。由于多年来的专业工作成绩,王斌教授还当选青岛市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骨干(省卫生系统1020工程人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对象;青岛大学“421”特聘教授;青岛大学2003年校级优秀教师。王斌教授多年来从事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的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领导的科研小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1)肿瘤等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2)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的研制与开发;(3)医学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及诊断试剂的研究。近3年来所在课题组在学科交叉、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的开发利用方面获得了重要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生物工程制药与诊断试剂的相关研究工作居于国内的领先水平,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所领导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从海洋生物沙蚕cDNA文库中获得一种具有高效溶栓的活性蛋白质,命名为“基因工程沙蚕溶栓活性蛋白”,其一级结构、功能及其氨基酸序列均为国际上首次报道,有望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工程溶栓药物。近5年来以第一主持人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大攻关项目、青岛市科技局重大科技专项等,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近5年来以第一著者和通讯著者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20篇。近5年来作为首位人员获得的省、市级科研奖励9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刘均利教授 (生理学)刘均利,男,1962年4月出生,我校生理学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现为McGill大学医学院内科医学系助理教授,McGill大学医学院实验医学分部博士生学术指导组组长。学术兼职包括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员,国际IGF研究会会员。刘均利教授多年从事内分泌、消化生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关于一道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的预防或治疗、转基因和基因敲除技术等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其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前沿。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际糖尿病基金会JDRF项目1项,加拿大国家CIHR项目2项,加拿大CFI项目3项,总课题经费120余万美元。先后获得国际糖尿病研究基金会事业发展奖、美国内分泌学会年度大会奖,加拿大McGill大学弗雷泽纪念奖等奖项。还满意吗?

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7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和校级品牌专业。自动化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名单。“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设有创新班、卓越班;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自动化专业群项目。拥有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动化专业目前支掌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两个学科。依托自动化专业建有“系统科学”博士后流动站;“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系统理论”是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学科;自动化学院获批“工程学”山东省一流学科,“系统科学”山东省一流学科。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自动化专业群项目。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IEEE Fellow 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3人,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青岛大学首席教授5人,入选科睿唯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4人,泰山学者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博导12人,教授(特聘教授)18人,副高职称26人,博士学位53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青岛市劳动模范1人。目前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目前自动化专业在校本科生近900人。自动化专业建立了“基础、专业、研究”三级实验室平台体系。青岛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电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与工程训练平台;学院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自动化)和自动化专业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训练平台;学院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个省重点实验室和4个校级科研机构,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科研与创新条件。学院与西门子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欧姆龙公司、美国微芯公司、北京亚控(组态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多个联合实验室。自动化专业建有运动控制实验室、计算机测控与网络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自动化专业创新实验室、系统仿真实验室、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机器人工程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智能工厂实验室和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近年来,自动化专业在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绩:获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青岛市科技奖3项,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项;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42项,国家“863”计划2项,获批山东省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项目(5000万元),教育部科技项目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33项,市厅级项目6项,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在IEEE 系列汇刊、《Automatica》、《自动化学报》、《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0余篇(ESI、SCI、EI收录500余篇);出版著作、编著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学院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近年来,自动化专业学生获“创青春”国家级金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11项, 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国机器人水球赛冠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全国英语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7项、二等奖30项,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山东省计算机技能大赛金奖、铜奖各1项、“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本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专业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因此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宽,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就业率高。目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的企业,从事与自动化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车集团、青岛港、海信、海尔、华为、朗讯、青岛软控、西门子、罗克韦尔、欧姆龙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学生的考研/出国深造率位居全校前列(近几年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22年考研录取率高达50.5%),许多学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985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

闻一多(1899~1946)闻一多的简单生平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报》编辑、《清华学报》学生部编辑,发表旧体诗文多篇。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早期的诗,形式多为自由体,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唯美的倾向和秾丽的风格。1921年11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为其重要成员。同年12 月,在清华文学社作《诗的格律研究》的学术演讲,次年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进行系统的新诗格律化的理论研究。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还在《创造周报》上发表《〈女神〉之时代精神》等有影响的新诗评论。1923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1925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1926 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诗人。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青岛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1.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 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 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 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2.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 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 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 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 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 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 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 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自己感到有些空虚,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 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著作书目: 《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 《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 《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 《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 《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 《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 《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 《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汉大学出版社 《楚辞补校》(古典文学研究)1942,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神话与诗》(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义》(上下册,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唐诗杂论》(古典文学研究)1956,古籍 《闻一多论古典文学》1984,重庆出版社 《离骚解诂》(古典文学研究)1985,上海古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