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赵德龙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发布时间:

赵德龙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化工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引言

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惩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了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是,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能算是卫生的了。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目前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属外,还含有甚多农药、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浓度,降低了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亚硝酸盐与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当务之急,应确保饮用水合格。为此应加大水污染监控力度,设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母亲河黄河1972年第一次断流,1997年断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干涸。海河300条支流,无河不干,无河不臭。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100多个严重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国水资源总量还在下降。1997年总量为27855亿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亿立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20多条河流平均萎缩了37.1%。世界自然基金会3月19日发表报告,将长度与水量均为世界第三的长江列入世界面临干涸的10条大河之一。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目前,人们已意识到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中国已提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的战略,对整治水域污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水污染处理有三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降解法。

物理法: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组成、状态及对水质的要求。一般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

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气浮法)可除去乳状油滴或相对密度近于1的悬浮物;过滤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不挥发性的可溶性物质等[2]。

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体物质,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等[2]。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例如,生物过滤法和活性污泥法用来处理生活污水或有机生产污水,使有机物转化降解成无机盐而得到净化[2]。

长期以来污水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也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

2.课题名称、专业年级、学生、指导老师

课题名称: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影响

专业年级:××××级应用化工技术

成 员:×××

指导老师:×××

3.课题内容

①活性污泥的培养

实验室活性污泥培养是利用间歇培养的方法,利用曝气装置向活性污泥曝气,即闷曝,只是通入氧气,隔一段时间进行静置沉淀一小时,然后换水,要加入适量养料培养,如此反复,维持实验所需的活性污泥的浓度。

②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研究方法

水体质量的判断主要是依靠某些指标来表示,包括DO,COD,BOD等。其中COD是“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英文缩写,是反映水体中还原性污染物(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还原性物质)的指标。这里就采用COD指标来表示。COD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参照大量文献最总总结出一种测定方法,即往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值。当试样中COD值为100mg/L至1000mg/L,在60020纳米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例关系,将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换算成COD的值。当试样中COD值为15mg/L至250mg/L,在440±20纳米的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离子和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离子两种铬离子的总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六价铬离子的吸光度的减少值成正比,和三价铬离子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将总吸光度换算成COD值[3-8]。

配置不同浓度的三价盐氯化铝水样,在回流装置中加热,沸腾一小时后,放入锥形瓶中冷却,而后加入指示剂用而配置好的已知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再重复上述操作,从而研究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影响。

③验证

通过实验数据,作出不同浓度氯化铝水样的COD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分析三价盐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是否有影响。

4.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造纸、化工行业都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含重金属的废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生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一种高效的降解活性污泥的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了废水中不同浓度的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污泥处理前后工业污水的COD值,研究不同浓度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长及对有机物的降解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活性污泥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9]。

5.拟使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①试剂:

无水氯化铝(分析纯)、六水合硫酸亚铁铵(分析纯)、重铬酸钾(优级纯)、浓硫酸(分析纯)、硫酸汞(分析纯)、硫酸银(分析纯)、葡萄糖(优级纯)(50g/L)、1,10-邻菲罗琳、蒸馏水等。

②仪器:

智能恒温电热套、鼓泡机、托盘天平、电子天平、圆底烧瓶(250mL)、空气冷凝管、小烧杯(50mL)、量筒(100mL)、量筒(10mL)、量筒(5mL)、锥形瓶(250mL)、离心机等。

6.预期目标

影响活性污泥活性的因素有很多,而本实验只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铝对活性污泥降解能力是否有影响,因此我们选氯化铝为研究对象,测定污泥处理前后污水的COD值,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铝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长及对有机物的降解情况,可以给对于活性污泥降解能力的研究提供一个客观的数据支持,另外在课题实验中还要最大可能的排除氯离子的影响,以达到一个客观准确的测量结果。

7.阶段性工作

第4~5周 文献查阅。

第6周 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制定实验方案。

第7周 准备实验室,领取仪器和药品,配制所需试剂。

第8~14周 按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同时总结试验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论,记录并处理数据。

第15~16周 整理数据,制表画图,撰写毕业论文。

第17周 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 崔衍立.城市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10.

[2] 殷实.浅谈活性污泥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2) :23-24.

[3] 孙惠修.排水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5-107.

[4] 苏振中.CODcr与BOD5的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34 (2):75-78.

[5] 顾凤妹.李秀霞.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影响因素分析[J].小氮肥,2009,37 (3):18-20.

[6] 李国刚,王德龙.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综述[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 (2):54-57.

[7] 肖肖,陈英姿.BOD5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9:176-177.

[8] 王锐刚.活性污泥法除磷动力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2009:9-11.

[9] 徐航.COD重铬酸钾分析法相关问题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6: 171-172.

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美教育时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中美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中美教育差异比较》 摘 要 杨振宁教授在比较美中教育时指出:“美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启发式,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灌输式。”那么,在教学方面中美之间到底有哪些具体差别?这些差异又有那些利弊?本文会从中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中美差异 一、基础教育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着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 美国中小学生的课时非常少,课外作业是有时间限制的, 周末一般也不布置作业,如果某一门功课作业布置过多,该教师可能被学生或学生家长依法控告。美国中小学生所学课业知识在这个阶段要少于中国中小学生,中国初中二年级数理化课本的知识程度与美国一般同类学校的初中三年级持平,美国的高校和中学都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课程实行综合化, 理论联络实际,抓好第二课堂,使学生们有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比如在语言教育方面,美国学校着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及语言能力,老师经常会出一些讨论性的题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写作业,比如: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要求根据该行业的特点,询问从事过该行业的成人,写出一篇真实可行的报告,然后在课堂上讲述。所以大多数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在演讲及与人交往上更胜一筹。我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是将中美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相融合,使我们的孩子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很高的创造力。在中美教育差异中,最明显的还是教育观、知识观的差异。譬如,到底什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我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是得到了充分的训练。美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的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只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在利用和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资讯以及扩充套件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的教育则更胜一筹。因此,在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下,美国学生比不过中国学生,但是,在可以随意使用各种资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中国学生就远远比不上美国学生了。 二、高等教育 美国的高等教育重视综合素质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校课程的设定上。美国的许多大学都曾开设“九十年代大学生活”课程,其作用类似于国内高校的“生活导论”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内容则有异有同,包括大学教育的作用、校园生活方式及生存技能等。 美国各大学开设了各种课程,每门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和任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每学期选修哪些课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美国对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只规定必须达到的学分总量,没有入学考试、修业年限、年龄等方面严格规定,只规定在校学习的最长年限,至于学分在哪个学年完成则由学生自己决定。 中国的高校招生主要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我国的高等教育,本科大多数是四年制,有少部分是五年或六年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还或多或少地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尚有许多管理原则和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相似,美国的本科也是四年制。不同的是,其课程设定在前两年是基础课程的教育,后两年才偏向于专业方面的教育。美国高校在学期的设定上与国内不尽相同,有的是一年两个学期,与国内类似;而有的则为一年四个学期,一个学期只有十周左右。在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周期和老师的授课周期都大大缩短,使得课程的安排显得更为紧凑,专业性更强,并且每个学期内学生负担的课程数相应减少。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减少课程与课程之间在时间上的冲突,便于学生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一段时间内把精力集中到少数课程上也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美国大学的辅助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成龙配套。学校组织的各种型别的讨论课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又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各种学生俱乐部活动内容生动活泼, *** 了个人志趣爱好的发展。各种学术讲座繁多,大都是美国学术界知名人物的报告,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美国大学是入学容易毕业难,一是课外作业特别多,老师讲课很精,大量的是让学生课外自己去阅读、思考、写文章,完成各类作业。而且平时学习与作业情况,老师要作为评价学生每学期总成绩的重要内容,学生们是一点也不敢怠慢的。二是考试特别多。各学科几乎每周都有考试,稍不留意,考试就会出麻烦,将影响到综合成绩的高低。 美国的大学是分等级的。名牌大学不仅学费较高,而且学生质量也比较好。名牌大学学生的特点就是特别有志而勤奋。美国的一般普及类大学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人们靠竞争生存,靠自己的能力生存。所以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培养起了什么事都靠自己的习惯,读大学也是靠自己打工、贷款,很自立,他们从不依赖父母活一辈子。美国大学对教师水平或业绩的评估,非常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如果大多数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就会直接导致教师下岗。所以,在美国大学任教很有危机感,如何既要讲好课,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使学生满意,这的确是门学问。 美国教育较注重自学。教师讲的内容与教材上的差异很大。到博士这个层次,上课时大部分时间用来讨论,教授的作用是引导,讨论主要是让你对读过的内容提出看法,作出批评。在研究生硕士这个层次上,他们很重视写,一般说来,每周看完阅读材料后要写5-10页的小论文。如果是比较大的讨论课程,每学期至少要写两篇25页左右的论文,主要是对所读文献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对于中国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精神。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我们应该看到,美国是在创新有余而基础不足的前提下才以抓基础来补不足。我国的情况却是与美国恰恰相反,我们是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而我国教育的完善必须以抓创新来补不足。 美国的大学教育很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方法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于中国现在的社会。因此,不同国家的教育比较必须基于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正是由于社会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教育差异。美国的教育传统是与美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同样,中国的教育传统也必然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探索出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的难点。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了彼此的长处和不足。把中国人的含蓄和美国人的开放,中国人的刻苦钻研和美国人的创造精神,中国人的脚踏实地和美国人的浪漫、富有想象力结合起来。将不失为现代化教育的良好方法。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重大的成功和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振宁.杨振宁教授对中美教育的比较反思[J].复旦教育,20002 [2]刘黎,赵德龙.中美高等教育之比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3 [3]郝云龙.中美高等教育之比较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6 [4]孙莱祥,周洪林.赢在起点,输在终点―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22 作者简介:何 娟1989-,女,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2020-06-24 11:37 李春芳 审核人:我是江苏金坛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随即分配到晋南师专任教。当时晋南师专建校不足5年,我24周岁。弹指一挥间,45年过去了。当年一所很小的师专,如今成了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各级学位授予权的师范大学,我也由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作为师大发展历史的一个参与者,当五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我倍感兴奋和激动。我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成就为校庆增光添彩。这里我回顾一下自己45年来的足印,不过是向世人展示一个普通的师大教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拳拳忠心。算是对校庆的献礼,也算是我对人生的一份答卷吧。回顾我45年的教学生涯,首先想到的是晋南师专老一代教师对我的扶植。1962年我分配到晋南师专的时候,正值国家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各行各业正在全面调整压缩。全省5所师专撤去了4个,晋南师专是山西省保留的唯一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条件虽然差,但大家都倍加珍惜,全校教师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工作。很多教师都是从中学挑选出来的尖子,他们富有教学经验,讲究教学规范,给青年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些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乐于帮助扶植。记得我第一次登台讲课,倪以还老师事先审阅了我的教案,帮我修改了若干不足之处,让我反复试讲。科主任阎宪康老师带领四五个老教师听了课,课后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给予了热情鼓励,也提出一些中肯的改进意见。此后我又听了不少老教师的课,其中有贾止净、阎宪康老师的《古代文学》,有倪以还、王震中、冯一健老师的《现代文学》,有余子谷老师的《文学理论》等。我从这些老师的讲课中获得了很多教益。这些教师都已作古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教学艺术、他们乐于扶助青年教师的精神品德,我永远不会忘怀。与我同时,或稍后一些来到学校的一批青年教师,正是在这样一群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关怀扶植下逐步成熟起来的。我们永远感谢他们,师大也将永远记住他们。1962年前后,当我刚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时候,教育战线上正深入进行教学改革。针对1958年以来的浮夸风气,教学上提出了加强“三基”的口号。所谓“三基”,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三基”相联系,又大力倡导“少而精”和精讲多练”。要求教师课要讲得精,讲得透,并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研究问题。对学生的作业要精批细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成了教学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加之老教师的示范影响,使我在教学上养成了“严”和“勤”的习惯。力争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好评的教师,成了我一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在我45年的教学生涯中,给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层次的学生都讲过课。与阎宪康老师合作,带过两届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是我的主讲课程,还讲过写作、现代文学、文学理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开设过《楚辞》研究、古代诗词选读、辞赋选读等选修课。担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达15年之久。不管给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讲课,不管讲授什么课程,我从来不敢掉以轻心。讲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就以讲授古代文学作品来说吧。为了对作品的字句、段落、结构、思想、艺术,做到了然于心,我不仅要熟读这些作品,达到几乎可以背诵的程度,还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地抄写在稿纸上。很长一段时间是用毛笔书写的,蝇头小字,写起来很费事。但在抄写中,可以慢慢咀嚼品味,可以发现原来不懂的地方,或者是未得深解的地方。然后再去翻阅工具书,研读有关参考资料,就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获得真知灼见,这样有助于在课堂上把课讲深、讲透、讲活。把所讲授的作品抄在方格稿纸上,字比较大、字距行距比较宽,看起来方便,便于作批注。稿纸的上下左右有较大空间,可以把需要提到的问题、观点和材料,提纲挈领地写在上面,讲课时眼睛一扫,便能把问题讲清楚。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简明扼要地列上几条,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讲授的要点,便于他们笔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像《离骚》这样的长篇,我先后抄写过多次。每次抄写稿上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及说明。后来积累多了,我将它们分类建档。比如先秦文学,就建了《诗经》、《楚辞》、《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等卷宗。以后要讲哪篇作品,就翻检有关卷宗,拿出以前的讲稿看一看,并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批注或说明。久而久之,单就古代文学的抄写讲稿就有一二十袋,堆积起来有数尺高。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说过两句话:“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的这些抄本讲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讲好作品,还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探索问题。为此必须搞好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的步骤、方法,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实现教学的预定目标。比如我讲《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分析冯谖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对他做出正确评价,并且把握这篇作品写人叙事的艺术性。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首先简略介绍谋臣策士在战国时代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战国策》在刻画谋臣策士形象方面取得的成就。接着导入课文,叙说冯谖为孟尝君筑就“三窟”的故事。而后逐段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第一段,我问:冯谖投靠孟尝君后,曾三次弹铗唱歌,仅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吗?他这样做还有什么目的?又问:冯谖若是个无能的人,他敢于一而再地闹情绪吗?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第二段,写冯谖为孟尝君筑就“三窟”,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其中“焚券市义”一节,又是重点描写的情节。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冯谖自告奋勇要到薛地收债,他学过会计业务吗?他这样做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性格? (2)冯谖向孟尝君辞行时,问:“债毕收,以何市而返?”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心还是无意? (3)冯谖到薛地收债,为什么去也匆匆,归也匆匆,两个“驱”字包含怎样的玄机?至于后“二窟”,文章用的是简笔。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冯谖为什么能运用外交手段,迫使齐王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又为什么趁机要求立宗庙于薛?在逐段分析讨论之后,又让学生将冯谖与孟尝君进行比较,评价这两个人物才识能力的高下,从而让学生领悟孟尝君对冯谖的陪衬烘托作用。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讨论,冯谖有胆有识、深谋远虑和精明干练的思想性格特点,以及作品在刻画冯谖这一人物形象上的艺术成就,学生就获得了十分具体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法,一段段疏通文字,逐段讲述它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最后再归纳总结,当然也未尝不可。但这样讲法显得支离破碎,又难以摆脱教师唱独角戏的沉闷局面。如果讲课伊始,便直接提出教学目的所涉及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会感到无从入手,也不会有多大兴趣。我所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紧扣人物的言论和行动,很具体,很实在。这些问题往往不被学生所注意,一经提出就会引起兴趣,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这些问题又是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来的。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对冯谖这个人物的认识也就深刻了,文章叙事写人的艺术性也就领悟得深切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地搞好教学设计。这是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的。古代苦吟派诗人用“吟稳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两句话,形容他们锤字炼句的甘苦。我觉得搞好教学设计,把课讲好,也是这样,非得呕心沥血、煞费苦心不可。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语言的锤炼是必不可少的。我是苏南人,从小说的是吴语,到山西来教书,语言是一大障碍。开始教书的时候,学生反映有些话听不太懂。我便注意听电台广播,练习普通话,纠正自己的发音。后来基本上也就可以用普通话讲课了。尽管还带有一点南方口音,但学生听课已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当然仅学会用普通话讲课是不够的。教师的语言应当简洁流畅,干净利落,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还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不能念讲稿,背教材,叫人听起来感觉呆板乏味。教师讲课要能像好的导游那样,指点江山,把旅客引入胜境;要能像好的解说员那样,侃侃而谈,历历如数家珍;要能像好的律师那样,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要能像好的演员那样,字字句句打动人心。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是很不容易的。几十年来我努力这样做,但距离这个目标仍然很远。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各种会议很多,我利用开会发言的机会,有意识地锻炼即席讲话的能力。有些同事笑话我书生气十足,发起言来一本正经,有板有眼,像做文章似的,殊不知我是利用发言的机会,磨砺我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讲课也可以锻炼口才。我曾多次在家中面壁讲课,反复琢磨怎么把意思表述得更准确,更简洁,或者更有感染力。有时为了一个提问,几句点拨,或一段归纳总结的话,往往要斟酌多次,直到觉得满意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磨炼,我的教学语言受到师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记得我讲《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一段,学生们似身临其境,感受到宴席上剑拔弩张的气息,为项羽坐失良机而扼腕叹息;讲屈原《离骚》,学生们被屈原的爱国思想和崇高人格所感动,作品中的字字句句仿佛都在撞击着他们的灵魂;讲《孔雀东南飞》,女同学被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所感动,听着听着不禁抹起泪来。这些年来历届中文系毕业生来校参加校友联谊会,他们说起当年我讲授作品的情景,都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一位上海某高校的校友,也是教古代文学的。他说他不但学我的教法,还学我的语态、语调,连板书也学我的竖行直写,觉得看起来有飘逸之感。有几位当官的校友说,当年学的那些文章已经淡忘了,但老师出口成章的讲话艺术,我们忘不了,这使我们受益终生。80年代初,中文系教师王光龙、李德龙到华东师大进修,回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老觉得山西师大很土,水平不高,想到名牌学校开开眼界,后来发现那里一些教师讲课不怎么样,还不如我们的李老师讲的精彩呢!他们的话,也许有恭维的成分,不能当真。不过有一点我心里是清楚的,名牌大学的一些教授,他们在学术上造诣深,著作多,但教学上花的心思不多,讲课比较随便。我是南京大学毕业的,对此深有体会。我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因为我把心思都放在教学上,献给我的学生们了。这是师范院校教师不同于综合大学、名牌大学的地方。在山西师大,把心血都献给教学,讲课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比比皆是,不在少数。记得1984年夏天,山西省新闻出版和广播系统五六百人,来山西师大进行培训和考核。中文系承担了这项任务。当时给他们讲课的有:林清奇、张明健、段登捷、潘家懿、傅毓钤、张钦尧等。我有幸参与其中,承担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讲课任务。这次培训讲课,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参与培训的学员说:“没想到山西师大中文系有这样高的教学水平,教师队伍这么整齐,恐怕山西大学中文系也未必能比得上。”这些人在山西舆论界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他们的广为宣传,山西师大中文系当时名声大振。当年省教委把中文专业自学考试主考权交给山西师大,与这次培训讲课的成功大有关系。它不仅为我校在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方面打开了局面,也为我校在全省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为自己能参与这次培训讲课引以为荣。重提此事,也是借以怀念与我共事的那些亲密战友们。几十年来,我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指导以及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等方面也从不马虎。每次教育实习,我都要认真钻研学生们要讲的课文,每篇课文都要弄得很熟,并细致琢磨每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就如同自己登台讲课一样。每次教育实习,少则带五六个学生,多则带一二十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讲两篇课文,所以每次实习我要认真钻研20多篇课文。中学的语文课本经常变动,很多课文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必须先当学生,再当老师,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切实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上好第一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比实习的学生更辛苦,下的工夫更多。我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格,每个学生都要试讲几次,每次我都要提出改进意见,从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教学的步骤方法,到教学用语和板书设计,一点也不放过。实习期间的日日夜夜,就像领兵打仗一样,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从1963年春天第一次带学生到临晋中学实习,到1998年退休前夕最后一次在临汾一中实习,没有一次不是如此。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从选题、拟提纲到初稿、二稿,我都要同学生讨论,提出意见,让他们反复修改。那种敷衍了事或拼凑抄袭的所谓论文,在我手下是蒙混不过去的。对待函授生、自考生的毕业论文也是这样。一篇论文从提纲到定稿,总要给他们写三四次信,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写一份指导意见,有时得写几页纸,花半天工夫。学员们看了这些信很受感动。他们感慨地说,如果老师们批改作文都这么认真细致,对学生的帮助该多大啊!函授教育也是这样。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在永济面授《中国文学史》,讲课完毕,给学员布置了一百几十道思考练习题,要求学员平时一边阅读钻研教材,一边做读书笔记,完成作业题。半年之后交上读书笔记和作业本,经过检查考核方能参加考试。后来全班三四十个学员交上的作业厚厚一大捆。有的学员写了厚厚三大本,少的也有两大本。中文系负责函授教育的翟维奇同志告诉我,教育部派人来我校检查成人教育时,翻阅了这厚厚一大捆作业,十分赞赏,给予了表扬,说我们山西师大的函授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教学质量信得过。作为一个高等院校的教师,需要肩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上面我较多地谈了我的教学,因为教学是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我也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业绩,不过也还写了些东西,从某种角度看,写的不算少,也不算差,有些东西还得到过社会的关注和好评。我写的东西大都与教学有关。我写的作品讲析、赏析文章很多,除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的外,其他刊载在各种赏析集和赏析辞典中。其中如《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关于曹植《名都篇》的赏析,《陶渊明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中几首陶诗的赏析,都曾获得好评或奖励。此外,《古诗鉴赏辞典》、《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诗词曲赋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辞典》、《清词鉴赏辞典》、《古代民歌鉴赏辞典》、《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历代诗鉴赏辞典》、《历代词鉴赏辞典》、《中华诗词鉴赏辞典》等书中,都载有我的赏析文章。我还参与编写了一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有20世纪70年代初出版的《写作知识》(山西人民出版社),8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陕西人民出版社),90年代出版的自考教材《古代文学作品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教学参考书有《初中三十六篇语文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中文自学手册》(陕西人民出版社)等。学术性较强的文章也写过一些,如《略谈赋比兴》(《山西师院学报》)、《我国古代关于形象思维的探索》(《语文教学通讯》)、《关于韩子诗解说的商榷》(《古典文学论丛》第二辑)、《论橘颂创作背景》、《招魂创作背景研究》(《山西师大学报》)、《关于琵琶记的再评价》(《中华戏曲》)等。另外,《关于古代文学教学探索》一文,先是刊载在《山西师大学报》教育版,后经修改,又载于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曾宪梓获奖论文集》中。此文一再被各种名目的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不过,总起来论,学术性论文毕竟太少。尤其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一部像样的个人专著。最近一年来,我研读《论语》,准备撰著一两部既有学术价值又适宜面向广大普通读者,尤其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论著,为弘扬传统道德,建设和谐社会尽一份责任。以前因忙于教学及其他事务,未能集中精力著书立说,常引以为憾。现已年逾七旬,精力已衰,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不知老天肯让我如愿否?不管天意如何,我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45年的历程中,还有两件值得回忆的事,一件是担任《语文教学通讯》兼职编辑的5年经历,一件是退休后担任学校教学指导工作的8年多经历。1977年底,陶本一同志开始筹办《语文教学通讯》,向我约稿,并请我当兼职编辑,主持古代文学教学栏目。当时被聘为兼职编辑,主持其他栏目的还有冯一健、王宗礽、傅毓钤等人。我们这些人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办刊的方针,组稿的计划,以及扩大刊物发行量的办法等等。刊物初创之时稿源缺乏,我们还得亲自为刊物撰写文章,先把刊物的门面支撑起来。记得1978年第一期刊载了我的《谈曹操的两首诗》,第二期刊载了《我国古代关于形象思维的探索》,第三期上又刊载了《范进中举讲析》。这些文章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少中学教师把它们当做难得的教学参考资料。《范进中举讲析》一文,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所编的《中学语文讲析》一书。后来发表的《岳阳楼记讲析》,被选入江西赣州师院所编的《古诗文讲析》一书;《读项脊轩志》被上海教育出版社收入6古代文学名篇赏析》一书。陶本一同志是一个很有组织才能和活动能力,又很富于开拓精神的人。在他的苦心经营和编辑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语文教学通讯》很快打开了局面,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赢得了普遍好评。随着《语文教学通讯》知名度的提高,发行量的扩大,稿件纷至沓来。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中学教师的教学心得、课文分析、教学设计或疑难问题的探讨、争鸣等文章,也有一些语文界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寄来。审稿、改稿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往往要从数十篇文章中挑选出三四篇符合要求的稿件,或作必要的删改,或润色其文字,工作量是很大的。刊物创办初期,经费相当困难,兼职编辑的报酬每月10元,过了一两年之后增到15元。发表一篇文章也不过一二十元钱,但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从来不计较报酬的多少。在搞好教学工作之余,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精力扑在刊物的编辑工作上。担任兼职编辑期间,我曾几次参加国内的语文研讨会议,也曾奉命赴外约稿。1980年前后,我随同陶本一同志到上海参加了全国中学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在会上聆听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关于“语文天生重要”的讲话,见到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张志公,著名作家吴伯箫,还有许多影响很大的中学特级教师于漪、钱梦龙等人,听取了他们关于语文教学的精彩报告。两年后,我又随同陶本一同志到福州参加了第二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再次见到了国内许多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卓有成就的前辈和后起之秀。后来我又奉命赴连云港参加了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这些会议上,我广泛与代表们接触,向他们约稿,与他们交朋友,为扩大《语文教学通讯》的影响做了不少工作。我还曾与靳保太同志一道出席了江苏省第二次中学语文研讨会,会后又到苏州、杭州一带拜访了一些语文界有影响的人物,向他们组稿,并建立长期联系。在工作之余,我们顺便游览了太湖、西湖等名胜,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经过几年努力,《语文教学通讯》的影响日益扩大,在国内几家语文刊物中挤到了排头兵的位置。它为后来《语文报》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84年以后,《语文报》的影响超过了《语文教学通讯》,于是便以《语文报》作报社的名称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从中文系毕业生中选留助理编辑,让他们协助兼职编辑承担组稿、审稿、编稿的任务,经过几年锻炼,他们都已成熟,可以独立工作了。到了1984年,兼职编辑全部退位,我的兼职编辑工作也就结束了。《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的相继问世,并享誉海内,极大地提高了山西师大的知名度,使我们这所地处偏僻的地方院校成了国内几乎无人不知的一所大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的创办,对山西师大的发展来说,可谓功莫大焉。每想起自己在这个事业中也曾付出过心血汗水,甚感欣慰。这也算是我在山西师大留下的一个值得怀念的足印吧。1998年退休,承蒙校长侯晋川和教务处长周作胥的信任,聘我担任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任文科组组长,直到2006年下半年卸任,历时8年多。我与文科组同人李孟存、马维国、严文杰、晁增寿、赵世泽、冯兰英等先生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在教学指导、教学考核、教学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各级领导的赞誉。这是我退休之后教学生涯中一段新的历程。它让我有机会发挥余热,为山西师大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文科组的同志对教学指导工作都十分尽心。每年职称评定,都有几十位教师需要教学考核,我们不仅要听课,检查教案、讲稿,审阅教学研究成果,还利用听课考查的机会与这些教师讨论切磋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改进提高。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后,教师短缺,每年要引进数十名新教师,教学指导组都要参与考核。求职的人有时来得多,就要上午、下午连轴转,一个个地听课,一个个地答辩。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需要提出不同专业范畴的问题让他们答辩,才能较好地测量他们的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我们事先又不知道应聘者学的是什么专业,试讲的课目是什么,我们无法事先做准备,需要临场提出考核答辩的问题。所以每次应聘求职的考核,我们都处于思想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状态。尤其是我,作为文科组长,责无旁贷,要主持答辩,并作为主要的提问人和评判者,听课和答辩过程中一分钟都不敢松懈。我之所以如此认真对待,一是不让应聘者滥竽充数,为学校的师资质量把好关;二则是让应聘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山西师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聘用之后必须好好努力,不断深造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以每次应聘考核都十分认真严肃。有时应聘的人来的多,考核的时间长,脑子长时间处于亢奋紧张状态,晚上我往往无法入眠。再说2004年我校接受教育部评估,有大量工作要做,前后一两年时间忙得不亦乐乎。用当时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忠康的话来说,大家都要准备掉几斤肉,脱几层皮。我们教学指导委员参加了评估准备工作的全过程。学校通过评估,被评为良好等级后,侯晋川校长设宴款待学校各部门的领导及参与教学评估的有关同志。当侯校长举杯走到我们面前表示感谢时,我十分激动,因为学校领导没有忘记我们为山西师大贡献的绵薄之力。平时的教学指导工作,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文科各院系中青年教师的课,我们全都听过,有的还听过三四次。每次听课,我都作较详细的笔记。课后都与讲课教师交谈切磋,指出其长处和短处,就讲课中出现的观点、材料和倾向问题进行探讨,纠正其不当或错误之处,尤其是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提出比较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改进提高。我和文科组的同志还经常向各院系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通报听课情况,与他们共同研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我都要以文科组的名义,写一份教学指导工作总结,汇报一年来文科教学的基本情况,评介文科教学改革的新进展,探讨教学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在教学指导工作汇报材料中,我特别注意评介在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创新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些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希望借以引起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让这些教师更快地脱颖而出,对全校的教学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每次写总结报告,我都要翻阅平时的听课笔记,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归纳,加以细致剖析,力求做到准确中肯,实事求是,文字也注意斟酌推敲,可谓颇费心思,写一份总结报告往往要费数天时间。我那一本本听课笔记、一份份总结报告的底稿或复印件,我还珍藏着,那上面凝聚着我的心血,寄托着我对山西师大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啊!我在山西师大辛勤耕耘了45个春秋,献出了我的青春,乃至一生,我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我由一个农家子弟成了大学教授。我曾多次获得学校和省级的奖励,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1993年还获得为全国师范院校而设的首届曾宪梓奖。我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我感谢山西师大为我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感谢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过我的人。45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感生命的充实,生命的价值。我将永远珍惜和怀念45年教学生涯所留下的一串串浸透心血和汗水的足印。作者简介: 李春芳,生于1938年,江苏省金坛市人,中共党员,教授。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晋南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93年荣获首届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998年退休后任山西师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文科教学指导组组长。

赵勇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逝世

4月11日上午10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4月8日晚,赵勇因病在广州猝然离世,终年45岁。

二新冠防止疫苗研究领域

新冠疫情爆发后,赵勇团队通过观察研究,推测 C1632 可能能够起到抑制新冠病毒的作用。MicroRNA(miRNA)是小的非编码 RNA,它通过靶向其 mRNA,在基因表达中发挥着调节作用。let-7 是人类细胞中由 13 个家族成员组成的 miRNA。既有研究表明,let-7 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其中包括由流感病毒导致的肺炎。赵勇团队由此推测,通过靶向新型冠状病毒,let-7 在新冠肺炎的抑制上可能具有类似的功效。通过一系列研究,赵勇团队发现,let-7 能够通过靶向 S 和 M 蛋白来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

三细胞衰老和癌变研究

2011 年 6 月,中山大学聘其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勇教授在中山大学建立了 “细胞衰老和癌变研究室”,致力于研究 “端粒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以及 “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索 “以端粒酶为靶标的肿瘤治疗新方案。赵勇教授一生深耕端粒生物学及癌细胞生物学领域,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主要研究问题包括: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的分子结构;端粒复制及端粒 DNA 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干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机制;端粒长短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端粒酶在抗衰老及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赵勇教授团队 “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了一系列研究细胞内端粒延伸的独特方法,从端粒酶组装、运输、招募、延伸各步骤开展细致的研究”。此外,赵勇教授团队还修正了一个传统错误认知。此前,人们认为 “端粒上 DNA 损伤修复信号不能激活,端粒 DNA 双链断裂不能修复,并引起细胞衰老”,赵勇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区分了端粒内部 DNA 损伤与端粒末端的损伤,修正了之前的观点,为后续研究作铺垫。

赵勇,男,1972年4月。博士研究生,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村镇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从事村镇规划与建设、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管理等工作。主持和完成9市6镇总体规划,3个保护规划、2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国家、部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科研项目7项,小城镇与新农村方面科研项目8项。其中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河北省城市规划、村镇规划设计二等奖,1项河北省建设科技进步二等奖获三等奖;作为建设部课题负责人先后参加了第1-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工作。主持制定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主持编制《国家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

赵勇发表的论文有哪些书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赵勇于4月8日在广州因病逝世,但是官方并没有具体公布是因为何种疾病而不幸去世的。不过近几个月来我国科研人员相继离世,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忙于工作、睡眠缺乏、休息时间少而以至于积劳成疾,所以赵勇教授多半也是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而因病去世。这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遗憾的,因为在学术权威方面经验较为丰富的科研人员总是能想尽办法解决人类的疑难杂症,而他们的离去就是我们的损失。相较于国外来说,我国的科研人员确实太累了,他们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家人。一直在科学领域创造奇迹,减轻病痛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即使他们的离去让我们悲痛不已,我们却也无法再挽回,唯有的便是正确利用他的科研成果去拯救更多的人。

赵勇是湖北当阳人,生前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的导师,具有多种学位证书,并且是不可多得的博士后,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多他有多优秀。在教学一线,他一直勤恳工作和同事友好相处,深受学生的喜爱,并且在细胞衰老的研究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天妒英才,他并没有能够安享晚年。

他这一生致力于研究细胞的衰老和癌病变及肿瘤治疗,经常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且曾经创造过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有着非常大的造诣。 这对于医学界而言,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他的一生则用在了奉献上,为了科研成果放弃了自己的健康以及陪伴家人的机会。唯一让人欣慰的便是他的付出没有白费,他是成功的。

每一位科研人员都是值得大家去尊重的,因为他们的科研成果造福的是我们,而他们的身体却因为科研而变得“弱不禁风”,所以我国应该根据上班的情况给予一定的休息时间,不要过度的劳累。只有足够的精力才能去创造更多的奇迹,一味地忙碌有时候只会适得其反。适当地减轻压力可以缓解他们焦急的状态,减少心里的负担,活得更加长寿。只愿在世界的另一方,那些离去的人不在如此劳累。

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众号音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同志因病于2021年4月8日在广州不幸逝世,终年45岁。

1976年6月生,湖北当阳人。1998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98年6月结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结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讨;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讨并担任助理讲师。2011年6月受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历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人才开展作业室主任、校长助理、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

中山大学官网显示,赵勇回国后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细胞变老和癌变研讨室”,致力于研讨端粒与细胞变老的关系以及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开展中的效果,并探究以端粒酶为靶标的肿瘤医治新方案。

具体而言,通过综合使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及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和手段,并结合临床样本,研讨以下生物学问题:

一、端粒维护染色体末端的分子结构;

二、端粒复制及端粒DNA损害修正的分子机制;

三、干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效果机制;

四、端粒长短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五、端粒酶在抗变老及肿瘤防治中的使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讣告中写道:赵勇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在教育一线,脚踏实地,脚踏实地,联合搭档,热爱学生,深受搭档和学生的敬重和爱戴;他治学严谨,成果卓著,在细胞变老及端粒研讨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作业;他爱校敬业,勇于担任,甘于奉献,为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人事人才作业、生命科学学院的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功者的创业过程和履历是很多人都无法幻想的。咱们很多人都羡慕的是:他们对未来的目睹和对未来的预知能力。通过屡次的事实证明,预言一次又一次的成真,变为现实。

10年后,癌症将困扰每一个家庭,10年后最便宜地是房子车子,最贵的将是健康。

如今,人人都知道现在这是物质社会,没有钱什么都干不了。钱对于咱们当代的人来讲十分的重要,咱们绞尽脑汁的想怎样挣钱,但一起也在无意中透支身体。10年之后或许咱们打拼了半辈子的钱,房子,车子都有了。但是,身体却无能为力陪咱们享受所拥有的东西~

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身体等于零。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健康一场空。贫民失掉健康,等于雪上加霜。有钱人失掉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活。男人失掉健康,老婆会成为别人的新娘。女性失掉健康,老公会从头找到新欢。

老人失掉健康,天伦之乐成为奢求。儿童失掉健康,孩子爸爸妈妈痛断肝肠。人这一辈子,没了健康——都是在瞎忙!咱们谁都不想自己身体有病,但是却不懂得防备,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即便你有再多的钱,健康都没有啦,钱还有什么用?

说白了:人这一辈子,没了健康,全部等于零!能够有人替你开车,替你挣钱,替你花钱,但没人替你患病!什么东西丢了都能够从头买,但是有一样东西丢了你永久也买不到,那就是命!一个人走进手术室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在回想从前,原来早防备真的是有用的,防备不需要你刻意,只需要你注意!

朋友们,从年青时候觉得自己还健康的时候就开始防备吧,防备大于医治,你要学会为你的健康投资,改动你现有的意识观念,改动不良的日子习惯。

有句话说,“对待外人的文质彬彬,或许只是处世的圆滑,而将好情绪留给爱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养。”怎样了解一个人的实在人品,很简单,就看他对家人的情绪。因为在家人面前,他会卸下一切的假装,体现出实在的一面。

前几个月,单位来了位新搭档小张,他待搭档谦逊和气,待客户耐心礼貌,干事也很勤快,渐渐得到咱们的信赖。不过,后来一些小事让咱们对他有了新的看法。

有一次,公司组织聚餐,可带家族参加。小张也忙前忙后,热情细心。咱们喝得不亦乐乎时,小张妻子怕他喝多,多说了几句。他脸色敏捷拉下来,并怒斥说:“你这人怎样这么烦,我的事,你别管。”转过脸后,他立马又跟搭档嬉笑谈天。

还有一次,上一秒给客户打电话时他还和颜悦色,下一秒家人打电话进来时他就显得很不耐心,说:“你又怎样了?这么点事都解决不了,你还能做些什么?”听得搭档呆若木鸡。

看一个人的真面目,不能只看他在外人面前的体现,也应该看看他在家人面前的状态。一个人总对家人发脾气,对外人再怎样恭维,人品也有待讲究。对家人的情绪,藏着一个人的修养。

有人说:“在对待爸爸妈妈的情绪里,往往藏着国际对待你的情绪。”深以为然。对爸爸妈妈横眉冷目的人,日子也一定会对他张牙舞爪。不孝爸爸妈妈者,终身哀怨。

人,赤条条来去,始与终,皆一无一切。爸爸妈妈,是咱们来时的路,是咱们的根,是人间全部美好的引领者。养咱们从小到大,懂咱们的喜怒哀乐。爸爸妈妈在,全部荣华,都有见证与掌声;爸爸妈妈去,一切得失,都变得不值一提。老舍说:

“人,即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能够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掉了根。”

爸爸妈妈尚在的人,终究是年青的。他们一直被爸爸妈妈牵挂着,在“保护”下,拥有高飞的底气。“上有老”,不是担负,而是美好的代名词。叫声爸妈,有人回应,是这辈子最让人心安的时间。

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逝世

4月11日上午10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勇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4月8日晚,赵勇因病在广州猝然离世,终年45岁。

二新冠防止疫苗研究领域

新冠疫情爆发后,赵勇团队通过观察研究,推测 C1632 可能能够起到抑制新冠病毒的作用。MicroRNA(miRNA)是小的非编码 RNA,它通过靶向其 mRNA,在基因表达中发挥着调节作用。let-7 是人类细胞中由 13 个家族成员组成的 miRNA。既有研究表明,let-7 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其中包括由流感病毒导致的肺炎。赵勇团队由此推测,通过靶向新型冠状病毒,let-7 在新冠肺炎的抑制上可能具有类似的功效。通过一系列研究,赵勇团队发现,let-7 能够通过靶向 S 和 M 蛋白来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复制。

三细胞衰老和癌变研究

2011 年 6 月,中山大学聘其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勇教授在中山大学建立了 “细胞衰老和癌变研究室”,致力于研究 “端粒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以及 “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索 “以端粒酶为靶标的肿瘤治疗新方案。赵勇教授一生深耕端粒生物学及癌细胞生物学领域,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主要研究问题包括: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的分子结构;端粒复制及端粒 DNA 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干细胞(包括肿瘤干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机制;端粒长短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端粒酶在抗衰老及肿瘤防治中的应用。赵勇教授团队 “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了一系列研究细胞内端粒延伸的独特方法,从端粒酶组装、运输、招募、延伸各步骤开展细致的研究”。此外,赵勇教授团队还修正了一个传统错误认知。此前,人们认为 “端粒上 DNA 损伤修复信号不能激活,端粒 DNA 双链断裂不能修复,并引起细胞衰老”,赵勇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区分了端粒内部 DNA 损伤与端粒末端的损伤,修正了之前的观点,为后续研究作铺垫。

如果你注意的话,绝大多数书籍的作者简介之类不外乎以平实的陈述性语言概述作者自己的基本情况,比如,性别、出生年代、毕业院校、从事专业、主要成绩、服务处所等等,一些获过奖励的作者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获奖情况,一些有重要社会兼职的作者也不妨简略述说一二。一句话,在这一二百或三五百的字数限制中,务求简明扼要概括力强。这些内容应该就是书籍作者简介的基本内容。它便于读者在阅读书籍之前对作者有一个大致概括的了解。从本质上说,这也是作者与读者对话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诚实性是它的道德要求,不为抬高身位胡编乱造欺蒙读者;平实性是它的语义规范,不夸张、不隐晦,不写评价性语句;简短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三言两语,力求主要。我随手翻阅了几种书籍的作者简介。仅举几例。赵勇的《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是这样写的:赵勇,山西晋城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文艺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近年专著有《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等,合著有《反思文艺学》等,参写、参编著作、教材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目前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傅书华的《蛇行集》为如此:傅书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理论研究》、《当代文艺探索》、《当代文坛》、《小说评论》、《华东师大学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各地省级以上报刊发论文70余万字。出版有个人专著《山西作家群论稿》,与人合著有国家教委统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五人著)、《鲁迅作品讲析》(三人著)等。很显然,这是作者自己撰写的陈述性的简介,不夸张、不伪饰、不评价,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再看《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的“王蒙简介”:王蒙,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王蒙自1953年开始创作至今,一直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最具有活力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蝴蝶》、《春之声》、《季节三部曲》、《王蒙文集》10卷、《王蒙文存》(23卷)、《我的人生哲学》、《尴尬风流》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文学大奖。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张中行老人的《桑榆琐话》如此写:张中行,男,1909年生于河北香河县,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治学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有“杂家”之称。著有《张中行作品集》6卷,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留梦集》、《流年碎影》等产生广泛影响。上两位的简介中就夹着了一些“评价性”的语言。这种“自话自说”性质的文字,我以为是大可不必的。当然,这或许也不排除是责编加的,但不管出于谁手,署名作者本人的书籍,这样的评价语言是很不妥当的。

赵广社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数十位国内AI大牛参与的论文被指严重抄袭,哪些地方有抄袭嫌疑?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回复谷歌脑部的知名生物学家NicholasCarlini对一项中外合资大中型学术研究论文因涉嫌抄袭的控告称:“大家早已注意到对《ARoadmapforBigModel(关于“大模型”的路线图)》一文的怀疑,已经对有关情形开展核查,智源研究院激励学术研究自主创新和学术论坛,对学术造假零容忍,相关进度将尽早通告。”

先前4月8日,这篇数十位国内AI大神参加论文被指比较严重抄袭,NicholasCarlini公布发文,控告一篇于2022年3月26日发表在论文预印网址Arxiv的论文《关于“大模型”的路线图》(ARoadmapforBigModel)一文因涉嫌比较严重抄袭。

该文是不久前世界各国好几家高校和公司互相配合的将近200页的学术研究具体描述论文,有高达100名作者,各自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哥伦比亚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等海外高校,巨量引擎、华为、京东、腾讯等公司及其中科院和北京智源等组织。

NicholasCarlini在文章内容《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抄袭案例》(“ACaseofPlagarisminMachineLearningResearch”)中则详尽例举了该论文存有一大段抄袭别的论文的行为,直接证据是规模性的文字重合,疑是被抄袭的论文也包含他自己的论文“DeduplicatingTrainingDataMakesLanguageModelsBetter”。

先前3月31日,北京智源社区发文以《如何炼大模型?200页pdf100+位作者19家单位!北京智源清华唐杰等发布》详细介绍该篇论文:“伴随着以深度神经网络为象征的AI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趋势,智能化模型的练习运用方式慢慢由‘大炼模型’向‘炼大模型’变化。

大模型科学研究在近些年进步快速,模型的参总数以令人吃惊的速率拓展。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近期公布的《ARoadmapforBigModel》由禅悟大模型科学研究项目经理,智源学术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专家教授唐杰带头,从大模型基本资源、大模型搭建、大模型核心技术与大模型运用探寻4个方面考虑,对15个实际行业的16个有关主题风格开展全方位详细介绍和讨论。十分需要关心。”

AI技术的智能模型的训练模式由之前的大炼模式逐渐变成炼大的模式;参数量模式在不断增加,探索的四个层次等等内容都有抄袭。

《金属制品》主要刊登生产钢丝绳行业的专业论文,《港口装卸》《机电工程技术》《煤矿机械》《矿山机械》《科技创新与应用》等等主要刊登使用钢丝绳方面的论文,上述杂志应该都是国内的权威杂志。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是世界钢丝绳领域最先进技术,钢丝绳行业的热点就是磷化涂层钢丝绳,已有多家企业获得专利授权合法生产,关于生产磷化涂层钢丝绳和使用磷化涂层钢丝绳的论文都是热点,还有磷化涂层钢丝绳的仿真研究及疲劳寿命测试的论文,期刊杂志都是优先发表的。疲劳寿命最长是判断钢丝绳制造技术先进性的主要依据。钢丝绳的疲劳寿命是可以通过疲劳试验进行验证对比的,从多个厂家购买一种结构钢丝绳,如8*19S+NF—12mm钢丝绳,在同一台疲劳试验机试验至出现第一根断股,疲劳寿命最长的就是使用寿命最长的钢丝绳,疲劳试验可以测试出钢丝绳的综合质量。钢丝绳使用寿命与疲劳寿命呈现正比关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专利技术是世界钢丝绳领域最先进技术,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同结构光面钢丝绳的3-4倍,可以通过疲劳试验进行验证对比。目前,还没有一种同结构钢丝绳的疲劳寿命能够超越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所以磷化涂层钢丝绳专利技术就是最先进技术,起码目前是世界钢丝绳领域的最先进技术。锰系磷化涂层可以提高汽车变速箱钢制齿轮表面耐磨性和耐蚀性,钢丝绳也是利用的这个原理延长使用寿命的。仅供参考

赵辉博士发表的论文有哪些

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400余万元。其中,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1项,国家总装备部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省院合作项目1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项,开封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已完成鉴定成果8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8篇被EI收录。编写专著1本、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材2本,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1、国外优良草坪植物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及综合质量评价引进草地早熟禾[Kentucky BIuegrass)、多年生黑麦草(Perennial Ryerass)、高羊茅(tall Fescue).羊茅紫羊茅(sheep fescue、Creeping Red Fescue)翦股颖(Creeping ntgrass)等国外草坪品种59个,通过草坪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我省关中城区推广应用,且观赏价值高的优良草坪品种5个。建立示范草评580多亩。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林业局重点科技推广“秦仲(1?4号)杜仲新品种推广”项目,起止时间2004~2006年;2.参与主持国家林局“948”“藤本植物薯蓣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引进”项目,起止时间2002~2005年;2,参与主持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科技支撑项目“陕西黄土高原天然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良种培育技术试验示范”,起止时间2003-2005年。16.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赵辉赵辉,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直属党支部书记,曾任附中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自1986年工作以来,从未脱离教学一线岗位,先后十余次荣获淮北煤师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9月获淮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多年来,坚持“教书必育人”,相信“土地无论多么肥沃,若无辛勤的耕耘播种,也必定杂草丛生”;坚持“以教研促教学”,相信“教学相长”;坚持“求实创新”,相信“无求实精神无以立足,有创新思想方能发展”。先后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关语文教学、学生德育、学校管理方面的论文。

赵辉 1赵辉,女。黑龙江宁安人。北平东北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妇女救国会组织部副部长、晋绥边区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妇女部副部长、中共晋中区委妇委书记、晋中行署妇联主任。建国后,历任江西省妇联主任,粮食部工业局、商业部粮食局副局长,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2赵 辉 教授 信号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研究所 教授 硕士生导师,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员。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四十余篇,有多篇论文获得省和校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出版学术著作二部,独立或与人合作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其中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优秀实验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曾获得山东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和实验室工作先进工作者。 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中的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视频通信方向的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