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说(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关于审美本质的学说。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认为人对艺术和现实产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应保持一种恰当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只有通过把对对象的感受与个人的自我相分离,使客体摆脱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获得。2、格式塔心理学派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这一学派的兴起。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3、心理分析学派亦称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学派之一。它以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动机为其理论系统的出发点和核心。奠基者是生活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因此,又称 “弗洛伊德主义” 。心理分析学派把研究对象转向变态行为,而不是传统心理学的感觉、注意、意识等。它的研究方法是临床观察。4、移情说移情说是因“移情”概念而得名的美学理论。“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这种理论后来成为德国李普斯的心理学美学的核心内容。20 世纪初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各种形式主义艺术流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格式塔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三大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铁钦纳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也使康奈尔大学成为当时构造心理学的中心。正如E. 海德布雷德所说:“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正是铁钦纳所教的这种心理学,这种以德国实验室为中心的事业,使心理学第一次被承认为一门科学”。以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学派非常重视实验内省法,特别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并事前对被试者进行训练,因此他们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已被吸收到当代心理学特别是感觉心理学中。铁钦纳的《实验心理学》对心理实验的仪器、步骤以及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该书曾被广泛地作为实验心理学手册。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主要观点: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13年,主要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心理组织的意义。五、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主要观点: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主要观点:该学派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七、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代表人物是奈塞和皮亚杰,主要观点: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收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心理学里面主要流派有华明60的物质理论。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主要观点: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13年,主要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心理组织的意义。五、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主要观点: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主要观点:该学派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七、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代表人物是奈塞和皮亚杰,主要观点: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收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铁钦纳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也使康奈尔大学成为当时构造心理学的中心。正如E. 海德布雷德所说:“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正是铁钦纳所教的这种心理学,这种以德国实验室为中心的事业,使心理学第一次被承认为一门科学”。以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学派非常重视实验内省法,特别是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并事前对被试者进行训练,因此他们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已被吸收到当代心理学特别是感觉心理学中。铁钦纳的《实验心理学》对心理实验的仪器、步骤以及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做了详细的说明。该书曾被广泛地作为实验心理学手册。
你好,韦特墨(Max Wertheimer,1880~1943)名字另译:魏太默; 韦特海默) 看出来了吗?我先从维普,到知网,然后是 EI 工程索引 Springer电子期刊 等等,有相关别人引用提到他的名字,就是没有他是作者的论文,回到百度,查下他才突然知道1943年都已去世了,维普只有收录89年后的,知网79年后才收录,就连EI engineeringvillage 也只能找到69年后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在正规渠道找到这个电子版,就跟找牛顿的论文一样,是不可能的。祝你好运!
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1、B.F.Skinner:斯金纳(1904-1990),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2、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3、Sigmund Freud:S.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教育学、哲学、人类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Albert Bandura:班都拉(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5、Leon 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6、Carl R.Rogers: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7、Stanley Schachter:斯坎特(1922-1997),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的研究兴趣是上瘾和情绪。他认为人类的情绪体验是人的生理状态和对这一状态的认知解释共同作用的结果。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83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8、Neal E.Miller:N.米勒(1909-2002),美国心理学家,生物反馈学说的创始人。195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1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9、Edward Thorndike:桑代克(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10、A.H.Maslow: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内容心理学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费希纳(1801.4—1887.11)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心理学物理学的创始人。在哲学上费希纳是一个唯心主义泛灵论者,他认为凡物都有灵魂,心和物是不可分的,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观。他对心与物作了精确的数学测量并试图确定它们的关系。1860年他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出版奠定了他在心理物理学上的创始人的地位。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也叫建构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铁钦纳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时代精神:科学界百家争鸣。德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当时世界心理学研究的中心。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理论基础为纯粹经验论。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代精神: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学术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理论上的先行者:迪卡儿:动物仅是占有空间的机械,它的动作只是机械作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在身体之外又加上了有意识的灵魂。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斯金纳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时代精神:客观主义潮流。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行为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精神活动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1878~1958)和斯金纳(1904~)。华生的主要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3] --------------------------------------------------------------------------------格式塔心理学派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时代精神: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义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电。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魏特曼的似动实验以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考夫卡考夫卡、苛勒做被试,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可是,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又移动回去。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局限: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治疗,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新精神分析学派仍然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尽管在其理论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称,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起主要作用。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4] 旧精神分析学派前期的正统派(强调生物学因素3为人精神生活的基础):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新派(着重于社会的精神文化):荣格:阿德勒霍妮:弗洛姆:沙利文: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领域。局限:1、泛性论的倾向;2、生物化倾向;3、理论的主观色彩浓厚。--------------------------------------------------------------------------------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时代精神:反主流文化运动。对社会不满。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需求层次理论,即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心理错觉学图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日内瓦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受康德的影响。时代精神:开放的理念。兼容并需的精神。日内瓦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心理学流派的融合和发展。儿童心理学。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认知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提出短时记忆中有三种编码:①听觉编码即声码;②视觉编码即形码;③语义编码即意码。认为人是按事物的各种性状将其分成三种编码分别贮存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而后可以用声、形、意三种不同的途径来检索这一记忆。时代精神: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电脑智能的研究。人性主义心理学流派人性主义心理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它认为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只有把握住人性,才能走进人类心理世界的殿堂。其代表人物为郭念锋教授。其主要观点为:1、人的本性是三种基本属性的结合。2、人的心理动力是需求。3、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人身上的具体体现,人性是个性的一种抽象。4、人性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我只知道斯金纳和佛洛伊德应该能排的上,条件反射是前者的发明,潜意识是后者的发明
格式塔心理学派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这一学派的兴起。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 理论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 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 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 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时代精神 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义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电。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试,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可是,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又移动回去。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 PS:引用内容,读书笔记。
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最早的冯特,心理学之父,构造学派,把心理现象分类,认为研究心理学内省就行了;之后机能学派,代表人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应用,单纯的研究心理现象是没有意义的;之后格式塔心理学,代表有考夫卡、科勒等,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能割裂的单独研究某一种心理现象;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以及潜意识(无意识),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并认为性冲动(他称之为力比多)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同时提出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自我作为意识的体现,与作为无意识的本我相抗争,他的学生荣格,提出了人格面具,认为人活在世上都会伪装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本我;行为主义代表华生,斯金纳以及班杜拉,认为之前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不科学的,心理研究应当可操作可量化,主张刺激-反应,这一最简单的公式,对于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看做是条件反射.并做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加以证明;斯金纳重视强化与惩罚在行为塑造上的作用,而班杜拉则强调了社会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被看作是新行为主义代表.认知心理学派,起源于皮亚杰以及斯滕伯格,但他们都是教育学家.真正的代表人物奈赛尔,重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在他们看来刺激与反应之中还有一个认知过程,这才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托尔曼对于认知地图的研究比较经典;还有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应当对人性更多地给与肯定.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动力之源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
心理学十大流派综述1..内容心理学派: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观点: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2..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观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1、詹姆士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反对冯特式心理学的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提出意识流的概念。认为内省是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但他不把内省看作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者的内省,而把它看作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迅速而确定无误地抓住实际印象的一种能力。主张心理学可以采用实验法,他还主张把比较法作为内省法和实验法的一种补充方法。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而关于身心关系的终极问题,他认为乃是哲学的问题,不应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的研究对象。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后来美国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2、杜威杜威的心理学为美国狭义的机能主义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整个反向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2)明确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3)还认为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心理学不能把人脱离社会进行研究。4)在心物关系上,反对构造主义所主张的心物平行论,认为意识不是副现象,它对人的生活有作用,是整个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3、安吉尔1)认为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2)主张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科学类。3)主张的内省法不限于用来把心理现象分析为元素,还来观察心理现象对于主体适应环境所执行的机能。还主张用物理科学的客观观察法来补充内省法所得不到的材料。4)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它们的生理基本以及外部行为,也包括儿童的、动物的、变态的心理。4、卡尔卡尔的机能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反向弧概念,并对这个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二个是适应性行为,包括一种激发刺激,或一种感觉刺激和一种改变该情境使之能满足各种发动条件的反应。认为心理学应同时采用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他也同意采用文化产物分析法,他还主张采用日常生活的观察资料以补充系统的科学观察之不足。以上可以说是狭义的机能心理学,通常称为芝加哥机能主义。美国机能主义总倾向,所以归属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它摆脱了心理学研究共同的通则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心理测验成了它的主要方法。它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尽管没有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似乎认为意识是没有多大功用的。于是,观念的联合便被刺激与反应的联合所代替。它摆脱了心理学只采用内省法的束缚,重视客观的方法,如实验法、测验法、分等法以及统计法等。它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的科学的束缚,认为更重要的是了解机体活动的"为什么"。观点: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6..格式塔心理学派:它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观点: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的观点,重视各部分之间的综合。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7.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观点:它认为,人内心的生物方面的冲动、情欲等原始本能的东西,是人的个体复杂生存活动和传宗接代的种族生存的主导驱动力。弗洛伊德进一步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意识,另一部分是潜意识(无意识)。8..日内瓦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瑞士,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观点:“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主要就是从纵向来研究人的各种认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层次的发展形式的规律。9..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观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10 认知心理学派:它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初,目前,正处于高潮。一般认为,奠基者是美国的耐塞和西蒙。观点:认知心理学强调了意识(理性)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了人的主动性,重视了各心理过程的联系、制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较大贡献。
心理学里面主要流派有华明60的物质理论。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主要观点: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13年,主要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心理组织的意义。五、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主要观点: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来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主要观点:该学派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七、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代表人物是奈塞和皮亚杰,主要观点: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1900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1、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说(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关于审美本质的学说。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认为人对艺术和现实产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应保持一种恰当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只有通过把对对象的感受与个人的自我相分离,使客体摆脱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获得。2、格式塔心理学派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这一学派的兴起。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3、心理分析学派亦称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学派之一。它以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动机为其理论系统的出发点和核心。奠基者是生活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因此,又称 “弗洛伊德主义” 。心理分析学派把研究对象转向变态行为,而不是传统心理学的感觉、注意、意识等。它的研究方法是临床观察。4、移情说移情说是因“移情”概念而得名的美学理论。“移情”作为美学术语,首先由德国美学家费肖尔用来表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这种理论后来成为德国李普斯的心理学美学的核心内容。20 世纪初得以广泛流传,成为各种形式主义艺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