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张晓发表的体育论文

发布时间:

张晓发表的体育论文

[161]王立国. 东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2]王晓毅.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63]张国栋. 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 [164]王沂. 我国京津地区城市新建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5]张晓琳. 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6]刘盼盼.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7]赵志英.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8]张辉. 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69]牛奔.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加速构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0]张连成. 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1]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2]薛原.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3]王岩. 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4]常志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5]曲新艺. 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6]王迪迪. 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7]詹国勇. 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8]任定猛. 五人制足球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构建与技战术训练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79]侯学华.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0]周桂琴. 振动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上肢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1]李晨峰.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2]胡法信. 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183]曾庆涛. 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84]吴明华. 长株潭城市群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85]陈元欣. 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6]程林林. 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187]单曙光. 对篮球比赛技术统计规范和分析评价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8]肖谋文.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体育大学,2007. [189]张庆如. 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0]赵升. 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91]汪流. 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192]周文军.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3]胡永红. 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4]张瑞林. 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5]温搏. 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6]崔秉珍. 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 [197]李可兴. 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98]杨慧馨.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199]王艳. 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0]汤立许.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1]邹志春. 上海市青少年体质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与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2]范冬云. 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03]谭朕斌. 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4]李艳翎.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205]李卫.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6]刘爱杰. 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7]何仲恺. 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8]陈钧.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09]杨铁黎. 关于职业篮球市场的基本理论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0]李春雷.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1]朱琪林. 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 [212]王斌. 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3]陶志翔.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4]刘卉.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5]袁运平. 我国高水平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6]梁栋. 可持续发展理论原则与转型期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7]陈琦. 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2. [218]徐霞. 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19]白喜林. 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0]肖淑红. 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1]潘迎旭. 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2]王慧琳.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3]刘海元.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4]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5]池建.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6]叶庆晖. 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7]黄亚玲. 论中国体育社团[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8]李士英. 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229]杨剑.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30]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 [231]陈作松. 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32]王健.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33]许永刚. 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 [234]曹景伟. 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5]郭永波. 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6]金宗强.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7]刘庆山.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我国高水平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8]陆作生.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39]任弘. 体质研究中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0]宋玉芳. 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1]王庆伟. 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2]张剑利. 职业体育联盟及其相关法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3]石岩.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4]王凯珍. 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5]张晓蓬. 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246]夏祥伟. 研究生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47]黄爱峰.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248]罗林. 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49]赵晶. 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 [250]张新萍. 对2008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 [251]李颍川.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52]张惠红. 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53]符明秋. 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54]钟志勇. 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5]崔英锦. 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56]尹博.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57]叶乔波. 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58]吴华清. 基于DEA的奥运会相关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259]陈家起. 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0]张文静. 体育教学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61]陈晴. 清末民初新式体育的传入与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62]龚波. 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 [263]余守文. 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 [264]吴燕丹. 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5]余道明. 体育现代化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6]方千华. 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67]张细谦. 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68]程文广.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69]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0]李印东. 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1]刘建和. 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2]刘明胜. 中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3]罗旭.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4]苗治文. 当代中国体育公共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5]曲淑华. 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6]唐峰.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7]王松涛. 有氧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8]张庆春. 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79]张兴林. 我国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比赛负荷及专位素质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0]郑婕.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81]黄俊亚. 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2]李今亮. 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思维活动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3]宋会君. 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4]王建国. NBA制衡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5]王莉. 职业体育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6]熊焰.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7]叶伟. 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8]张勇. 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89]钟宇静. 开发中国乒乓球市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5. [290]陈兰波.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 [291]刘希佳. 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92]刘燕舞. 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93]李红艳. 户外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94]何劲鹏.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95]范秦海. 对我国优秀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96]石振国. 基于休闲理论的体育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7]刘旻航. 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8]杨小明.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99]杨少雄. 传统武术技击模式演进与现代化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0]李捷. 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1]邢尊明.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2]刘伟. 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3]林顺英.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04]全浙平. 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305]林剑峰. 上海市商业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6]刘文. 山东省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及前景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07]王成军. 山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5. [308]赵珂刚. 山东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09]陈铁龙. 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10]李遵华. 我国高校啦啦队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11]张红玲. 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2]高守东. 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313]钱俊伟. 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14]胡亚斌. 八位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的技战术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15]吴迪. 我国大型体育赛会志愿者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6]陈安勇.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17]辛静. 我国 跆拳道 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18]张丹. 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19]闫秋霞. 武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保障与个人自觉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0]沈柳红. 广西高校竞技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21]张玲玲. 我国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及训练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2]冯加付.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323]任平. 武汉市健身俱乐部健身私人教练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24]任朋达. 长春市城区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25]李春艳. 江苏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26]唐克己. 山东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27]花玲云. 北京市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8]徐勤荣.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09. [329]史明. 核心力量练习对提高普通本科生足球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330]王艳芳.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的打造[D].厦门大学,2009. [331]刘冬梅. 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成功 经验 的案例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32]曹磊. 我国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发展阶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3]张艳辉. 湖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4]王玲玲.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335]徐昱玫. 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36]黄松峰. 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37]胡邦晖.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8]张祥彪. 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39]赵燕. 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40]卢晨曦. 中美竞技啦啦队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41]于亚南. 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42]周志辉. 世界优秀 羽毛球 男子单打选手的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43]王朋涛.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 [344]毛荣建. 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 [345]张玲.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46]杨新新. 滨州市广场舞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347]刘君. 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48]刘莹. 石家庄市广场舞的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49]祝菁. 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50]林莹晓雪. 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高节奏地发展,人们所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直被父母呵护的大学生们,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环境后,远离了家庭和原来熟悉的环境,他们失去了原来的多向受宠的心理环境。 人际交往 中优势地位的丧失,很容易产生不顺心、不温暖、不合群的失宠心理。加之学业与未来前途的渺茫带来的困惑与压力,使大学生们更加不会处理两者的关系。闭锁性与强烈交往愿望的矛盾更增加了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难度。本文将在这里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指出了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心理教育简单化到教育 渠道 的缺失,并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正确的指导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试图帮助大学生解决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压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是教育方式不对位,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就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从根本上得不到正确的心理观念的汲取。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看来,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基础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 心理 健康知识 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身份的变化,再加之自身适应性差的原因,心理与现实差距加大,加剧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一)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从心理学分析,自卑实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是这种“防御”是消极的。一个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很低,不敢大胆主动地去与别人交往。渐渐地会从疏远别人、自我孤独发展到自我封闭,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种情况又会使别人对你形成不良的看法,更为远离和回避你,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主要问题是对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在新集体中位置与角色的变化不适应,引起 自我评价 降低,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尖锐矛盾冲突,导致心理失衡。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克服虚荣心理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就产生虚荣心。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案例:一女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自我感觉比其他女同学都强,可过强的争先拔尖,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每次选班干部都落选,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经常又哭又笑,并常常自言自语,出现异常行为。该例是为了过度满足自尊心需要而导致产生虚荣心大学的案例,这种现象在大学女生中尤为常见,为了满足自己所谓的面子,甚至以放弃自己诚信为代价。对于这类学生,老师首先运用认知领悟疗法,认知领悟疗法,是指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进行暗示和启发,使其改变原有错误的认知结构,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逐渐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以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再就是要教导学生要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踏踏实实做事,厚积薄发,不要追求虚名。

(三)进行焦虑的自我调节

1.焦虑症自我调节从树立自信开始。

自信心缺乏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我们碰到困难时,往往是需要有勇气去面对的,而勇气则来源于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就会让我们在处理事情上瞻前顾后、犹豫未定,从而给自己又添加了一层阴影。所以说,只要我们自己自信起来了,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才可以为进一步治疗焦虑症打好基础。

2.放松心情有利于焦虑症自我调节。

我们周遭的环境紧张而刺激,当习惯于这种兴奋状态时,有谁会想象一下,假如一切归于平静之后,自己会是怎样的?过度的紧张与兴奋是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我们应该适当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抛开一切烦恼,回归到最本我的状态中去,这样才可以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

3.焦虑症自我调节更需要自我反省。

每个人都有出错的时候,不要总是纠结于那些错误,越是纠结就越是困扰,以致出现恶性循环。适当的反一下自己出错的原因,是焦虑症自我调节的有效方式。适当发泄可帮助焦虑症自我调节当我们烦躁不安、紧张无措时,可以选择适当发泄的方式帮助我们排解心中的痛苦。但是,发泄只限于公道方式的发泄,不要影响到他人的生活以及生命。 焦虑症自我调节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患者首先要知道焦虑症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以将焦虑症的自我调节 方法 与心理、药物疗法相结合,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以此为治疗的出发点,有效控制病情的加重。人活在世上,难免不会处于困境之中,只要心平气和,不去胡思乱想,就可以克服一切。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培养适合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当中。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以及使用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综合,教师应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2]国家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11-23(1).

[3]莫旭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试探.广西政法干部学院学报,2003,1:127-128.

[4]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2.

[5]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

浅析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摘 要:为更好地深入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展各项心理教育活动便成了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另一方面,虽然高校日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难操作、 措施 难到位。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上大学后,生活的环境改变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强、自立、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对如何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一)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 文化 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习氛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

(二)开设系统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三)注重专业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

(四)丰富和健全多样的心理疏导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班会、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谈心等形式,引导学生自省,让学生客观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

(五)加强大学生的 社会实践 活动。

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学到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知识。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只有心病心治,师生共同努力,让大学生身心健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使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走出阴霾,摆脱困境,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绪去面对各种挑战。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研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导向,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

[2]陈素红,胡小红,张西.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论文中心,2009(11)

[3]史济纯,陈玉民.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天下,2011.8

服务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服务贸易论文有哪些参考文献可以参考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服务贸易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 钟毓卓. 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 天津大学 2008

[2] 张漾滨.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08

[3] 李勇军. 现代公司的本质:营利性、赢利性抑或盈利性--基于词义辨析与营利性内涵的分析[J]. 北方法学. 2010(04)

[4] 付树林. 非居民税收工作有关问题探讨[J]. 涉外税务. 2010(04)

[5] 徐洁. 宁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 税兵. 非营利法人概念疏议[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 马强等撰,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8] 孔峰,李志文.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法律性质[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9] 税兵. 民办学校“合理回报”之争的私法破解[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5)

[10] 郭健威.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1] 潘起波,范永辉. 论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法律问题的完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12] 王德广. 发达国家国际间合作办学的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03)

[13] 张蕾,杨艳,张淑玲. 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03)

[14] 王一兵.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 1999(02)

[1] 李珊珊. 我国涉外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2] 刘峨. 论我国海洋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D]. 北京化工大学 2011

[3] 聂萼辉. 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4] 杜文睿. 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职业化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5] 赵少钦. 在昆高校越南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3

[6] 张晓. 论我国绿色贸易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D]. 北京化工大学 2011

[7] 刘志松. 我国国际私法对弱者利益保护的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1

[8] 汪超. 外国留学生演唱中文歌曲的问题及对策[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9] 李萌. 创业型留学归国人员满意度及人才引进对策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10] 赵瑞. 日本第三高等学校中国留日学生之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 2015

[11] 张志群. 加强闽台合作办学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12] 王卓.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in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in Australia[D].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4

[13] 马菁.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内部质量保障研究[D]. 东北财经大学 2014

[14] 谭舟宇.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立法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4

[15] 安仲伟.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CIC)“去主权化治理”路径探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4

[16] 苏晓敏. CAFTA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17] 张轩. 中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 北京化工大学 2010

张晓发表体育论文的刊物

简要介绍《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青年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共2张华文库“新青年”资料图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1]出版状况“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1]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年 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1]查看更多猜你关注

王石安教授。现担任国家体委九五期间重点教材《冰雪运动》编写组组长的王石安教授,在冰雪理论及教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至今,任主编、副主编并编著出版了《滑雪》、《大学体育》。《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等十二部著作。另外还参编并出版的并著作。教材共九部,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共42篇。先后共参加四个委管课题的研究工作,现担任委管攻关课题“短道速滑运动员抗干扰研究”及委管课题“短道速滑战术”两项课题组组长工作。王石安教授在国际、国内冰雪界有一定的影响。他现任短道速滑国际裁判长,中国短道速滑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滑冰协会委员、自由式滑雪国家级裁判。他不仅数十次担任冬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国内大型短道速滑赛裁判长工作,还多次应邀担任世界锦标赛、世界挑战赛、世界团体锦标赛、世界大学生、第三届亚冬会亚洲锦标赛及亚洲杯赛短道速滑裁判长。副裁判长工作。由于认真工作,公正执法,多次被评为省、市及全国的优秀裁判。曾四次作为中国代表参加ISU.FIL组织的国际会议。

董 立,男,1982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现任体育系主任,教授,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院级精品课程《排球》负责人。1987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助教进修班学习一年,并被评为优秀学员;1994年在成都体育学院随李学芹副院长做访问学者。先后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论坛》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排球理论、学校体育教育。佘 涛,男,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任体育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兼教工支部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篮球教学,国家一级裁判,曾多次执裁省、市级篮球比赛。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篮球训练与教学。陈碧述,男,民盟成员,1988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任体育系副主任,教授。2003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访问学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从事篮球教学。研究方向:篮球、社会体育学。丁奇君,男,1988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乒乓球、羽毛球教学。2002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进修学习,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杨绍月,男,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田径教学,田径国家级裁判,曾多次担任省、市级田径比赛副裁判长、裁判长。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敬 文,男,中共党员,1989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体操、羽毛球教学。研究方向:体操教学、体育史。李文华,男,1990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体操、体育概论等教学,研究方向: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改革。付 宏,男,民建成员,1991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足球教学,曾多次带队参加省市级足球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研究方向:足球训练。许汝霞,女,2009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学。张 皓,男,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现任体育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李 霞,女,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0年取得西南大学硕士学位,助理研究员,体育系团总支书记、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大学体育、形势政策等教学。潘家礼,男,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体育系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体育管理和学校体育教学与研究。郑 芳,女, 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专业,国家级企业法律顾问,四川省企事业法律顾问协会会员,体育系教学秘书。主要从事体育法学教学。张 丽,女,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田径、体育舞蹈等教学。谢成立,男,2001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武术及体育游戏教学工作,武术国家一级裁判,跆拳道国家一级裁判。覃雪芹,女,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体育学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篮球、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王 茂,男,200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讲师,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等理论课教学。宋京林,男,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讲师,现任体育系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田径、跆拳道、户外运动等教学。举重国家级裁判,拳击国家一级裁判,田径国家一级裁判,世界跆拳道联盟黑带一段,中国大众跆拳道一级教练员。罗小兵,男,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体育学专业,硕士,讲师,现任体育系专业术科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田径及体育测量与评价等教学。唐绪明,男,中共党员,200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冉卫东,男,中共党员,2004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史海燕,女,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武术教学。李进文,男,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体育基本理论、大学语文等教学。苟映辉,男,2005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篮球教学。沈 娟,女,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武术教学。徐永燊,男,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运动训练专业,讲师,主要从事曲棍球、篮球教学。樊永强,男,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乒乓球、排球教学。彭炤灴,男,200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体操教学。樊 云,女,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网球教学。冯其明,男,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网球国家一级裁判员,国家中级游泳社会指导员,主要从事篮球教学。孙亮亮,男,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排球理论与实践、体育游戏教学。杨 明,女,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主要从事田径教学。那明明,女,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

龚正伟,男,1967年生,湖南长沙人,教育学硕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伦理学)博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体育人文社会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出版著作、教材有主要有:《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独)、《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合)、《体育教育心理学》(合)。在《伦理学研究》、《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体育学刊》《中国学校体育》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其它课题4项。现主持有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子课题2项,其它课题4项。现主持课题子课题3项,其它课题2项。曾获省部级教育(课题)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体育伦理学,兼涉体育社会学、体育法律与经济、体育思想与文化等。

张晓雷发表论文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67.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26.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78.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滁州市)安徽省教育学会2008年教育征文评审结果(总426篇)一等奖(29篇)姓 名 工作单位 文章标题马 进 滁州一职高 加强校企文化融合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汪永贞 天长市教育局教研室 亦师亦友李荣翠 定远中学 “休闲教育”之我见朱贤宝 明光市石坝中学 我是"破烂王"陈文山 天长市郑集初级中学 一件事 一星期 一辈子 刘长红 南谯城郊中学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探究杨维平 定远二中 激发师生潜能 追求教学极致雷 玲 来安中学 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黄祖传 来安职高 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林秀红 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 爱心、耐心、恒心 常带三颗心做好职高的班主任代付连 天长市炳辉中学 高中班主任=高级保姆+全能教练 张道权 定远中学 试谈七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王善兵 南谯区大王初中 以学生为本 促进学生发展汪翠龙 明光市第三中学 排座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杨金山 滁州九中 语文教学体现创新思维苗莉莉 定远八一初中 让爱的雨露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阮华君 明光市张八岭中学 教闲随笔赵国斌 天长市炳辉中学 高一化学互动课堂中学生能动性培养曹 俊 滁州一职高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提高职教教学质量沈 娟 明光市第二中学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陈 康 天长市炳辉中学 探究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王 枫 天长市炳辉中学 小议新课程中的算法教学高启发 天长市平安中学 试论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条件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困境及对策王梅霞 天长市关塘中学 试谈素质教育下的爱心培养王元平 定远民族小学 树立自立 自律意识 培养自强 创新精神李晓菊 来安半塔镇兴隆小学 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另类”思维贾开华 滁州市第一小学 让课堂响起朗朗的读书声钱保山 天长市万寿小学 手牵手, 我们一起走张俊霞 凤阳示范幼儿园 让教科研之花在幼教枝头绽放二等奖(82篇)姓 名 工作单位 文章标题卢广权 明光市石坝中学 农村中学课堂教学呼唤多媒体王树林 明光市逸夫小学 找准关键,抓住重点,拓展形式,研教合一文 静 滁州一职高 新课改---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蒋耀冰 定远中学 我写班训树班风张 果 南谯区城郊初中 谈情说爱务实任成武 定远连江初中 架设心灵的桥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王正为 定远中学 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方祖金 定远二中 情系孺子 精心育人——班主任工作体会朱守庭 定远程桥初中 班主任工作需要合作温佐宏 定远大桥初中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爱心教育戴家莉 定远三中 责任心 宽容心 公平心 爱心 细心黄殿文 凤阳二中 树立自信 重塑新的自我汪克军 明光市管店中学 我是如何做班主任陈仕梅 明光市涧溪中学 我是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张 梅 滁州一职高 面对管不了的孩子---我的“后进生”教育观武道明 滁州一职高 浅谈中职学校后进生的转化李顺国 定远中学 从心开始突破 体验成功快乐郭茂勇 凤阳中学 爱在真情 计在心头胡宏强 天长市炳辉中学 传"自明"之道,授"自强"之业严冬梅 天长市炳辉中学 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做一个"五星"级班主任王正礼 天长市炳辉中学 秉持现代意识 树立服务理念 杜国进 天长市第二中学 艺术特长班的管理艺术谢长胜 定远城北小学 创新型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金素洁 定远城北小学 不断超越自我---班主任工作艺术点滴汪秀芝 定远建设小学 涓涓细流润心田杨 梅 明光市第三中学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刘克胜 定远中学 思想政治教学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吴亚梅 定远九梓初中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孙邦利 定远三中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高清儒 南谯区章广初中 善待后进生 创建和谐校园曹 军 南谯区乌衣中学 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邵福龙 南谯区章广初中 浅探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课王金良 定远红山初中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张延美 定远大桥初中 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学生发展沈锦霞 定远大桥初中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高华翠 来安水口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李哲武 南谯区城郊初中 先做人师 再育人才李朝林 定远九梓初中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入语的设计魏林琪 定远中学 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建立自主创新式教学模式王恒江 南谯区城郊初中 浅谈中学生“悟意”能力的培养吴君燕 南谯区黄泥岗初中 试析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因素和能力培养钱传福 定远中学 琐事细思刘 永 定远三中 创新-课改的需要-社会发展的必要李本前 南谯区章广初中 浅谈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袁晓岭 滁州七中 春雨润物李 庆 滁州实验中学 领会历史新课改精神 勇做教改实践者毛 红 定远职教中心 浅探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左立华 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改革初探王福霞 天长中学 如何优化生物复习课的问题教学李寿琴 天长中学 浅谈美育与语文诵读教学熊 伟 天长市汊涧中学 课前 课堂 课后 --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之我见杨 帆 定远中学 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探索和实践王 松 明光市第二中学 合理配置教学要素 提高课堂时效性朱孝奎 明光市管店中学 对新教改中探究性教学的几点体会曹保明 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王千文 天长市炳辉中学 浅议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陆有美 天长中学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质疑的思维能力殷学斌 定远二中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改进高中英语教学吴承欢 明光市潘村中学 浅谈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转变王 威 天长中学 浅谈《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刘华伟 天长市炳辉中学 化学教学中双主互动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陈翠红 天长市炳辉中学 努力实现教学和生活的和谐统一徐琳琳 滁州实验中学 我的教育艺术林春丽 来安中学 “三忍”化干戈为玉帛李荣富 定远中学 新课改中对地理教学的反思王明红 天长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层面浅探陆恒信 天长市汊涧中学 从高中化学课程新目标看课堂教学策略的组织肖 磊 滁州四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张翠华 天长市汊涧小学 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张世玲 滁州市逸夫小学 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与兴趣培养及技能训练胡成文 定远民族小学 学生个性能力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和谐发展杨能梅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快乐作文,放飞灵性——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胥国祥 天长市铜城小学 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范正翠 定远城北小学 冰雪融化了是春天——阅读教学新法初探王桂娟 凤阳武店中心小学 改革与创新---构建小学数学新课堂杨祖群 凤阳刘府中心小学 谈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靳修雷 来安教育局教研室 小学数学新课改视角下的“教学相长”程红玲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我的教育故事——师爱的诠释童迎春 南谯区黄泥岗中心小学 “听”同样重要---一节阅读课引起的思考张伍杰 定远池河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帮荣 来安龙山小学 写好字,打好底——论低年级写字教学张胜如 定远示范幼儿园 对幼儿读经活动的思考三等奖(193篇)傅国鸿 来安示范幼儿园 关注教师,营造和谐王元平 定远民族小学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提升校长管理策略水平赵明华 天长市城南小学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构建健康和谐校园厉国山 天长市新街中学 农村安全隐患问题的调查陈夕灿陈培香 明光市第三中学明光市苏巷小学 转变教学模式、加强素质教育....卓泽跃 明光市石坝中学 农村“普九”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刘春明 明光市石坝中学 怎样控制流生马 进 滁州一职高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的研究马广利 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研究戴锦玉 定远程桥初中 我是怎样当好班主任的沈祖辉 定远程桥初中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李 亚 定远郭集初中 换一种眼光看学生李 凯 定远职教中心 提高班主任专业水平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吴线红 来安杨郢初中 和谐班集体建设的几点做法郑 方 凤阳城西中学 你们都是美丽的花范新胜 明光市第三中学 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张为柱 明光市嘉山集中学 浅谈先进班集体的塑造 吴艳艳 明光市涧溪中学 "后进生"的思想转化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李 岚 天长市炳辉中学 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艺术张晓初 南谯区章广初中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新举措邵战军 南谯区章广初中 浅议初中生为何厌学与几点对策胡霞斌 南谯区黄泥岗初中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宋传宝 南谯区乌衣中学 班主任工作浅谈--有感班级人性化管理薛翠妹 南谯区大王初中 我是怎样当好班主任的李春香 南谯区大王初中 班主任工作中的激励情感教育宋永林 明光市涧溪中学 班主任工作研究吕殿和 来安汊河初中 班级管理对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之浅见吴文琴 滁州一职高 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黄 华 滁州一职高 浅谈表扬与惩罚的艺术郝圆圆 滁州一职高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我的班主任心得刘庆芳 滁州一职高 这个“后娘”这么当顾 然 滁州一职高 浅谈我的班主任工作朱立松 定远张桥中学 乐为他人作嫁衣杨 梅 定远三中 老师,我们可以叫你姐姐吗?蒋 杰 来安三中 班主任工作之ABC梅崇兵 来安半塔中学 我是怎样当好班主任的周世文 来安三中 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林其宏 明光中学 构建和谐班集体曹顺东 天长市关塘中学 当好农村示范高中班主任的几点体会陈延兵 天长市关塘中学 浅谈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谈话技巧武孝高 定远城北小学 让班集体充满爱郭树勇 定远城北小学 构建没和谐班集体孙希芬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艰辛付出,收获幸福邵立江 来安双塘小学 洒出浓浓的爱,激起暖暖的情徐正艳 凤阳刘府小学 用爱铸就美丽的教育曹 远 凤阳刘府小学 我的班主任之路刘 艳 凤阳武店小学 我是怎样当好班主任的林俊峰 明光市邵岗小学 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武绵荣 明光市张八岭中学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桑和瑶 明光市大郢中学 我是怎样当好班主任的李 猛 滁州二中 做合格的美术教育者张金顺 滁州实验中学 素质教育呼唤语文教师徐堂琦 定远三中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李有波 定远大桥初中 诱思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 黎 定远三中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管见陈建华 定远三中 谈谈初中生英语听力的障碍和对策肖 利 定远三中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米士新 定远三中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景交际法张 瑜 定远早庙初中 我和新课程一起成长高怀余 南谯区章广初中 浅析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朱 宁 明光市涧溪中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陶 军 南谯区章广初中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刘学武 定远炉桥中学 作文教学的求异思维训练何建季 定远三中 初三英语复习策略和措施杨义如 定远二中 关注学生学习的潜能吴 蕃 来安舜山初中 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参与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呙明星 来安雷官初中 教法学法并重,知识能力同举孙殿斌 来安汊河初中 利用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吕家义 来安三城初中 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陈玉生 明光市涧溪中学 谈谈对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几点认识 刘兆慧 南谯区乌衣中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徐宏璋 天长市新街初中 让数学回归生活 韩 敬 定远中学 加强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潘全党 定远东兴初中 谈新课标中的英语教育孙夕波 定远义和初中 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袁保杰 定远郭集初中 浅谈初中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许晓春 定远早庙初中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的基本功能李四军 定远拂晓初中 会读 善疑 精思 多练——语文自主教学研究周加莲 定远大桥初中 关于转变教学方式的几点体会董红梅 定远二中 我是怎样转变教学方式的李永梅 定远三中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学心得蔡臣健 来安西武初中 新课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支点——探析题例的作用与呈现方式魏达兵 来安三中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张 胜 来安三中 运用信息技术,改革历史教学朱维杰 南谯区三官初中 让数学课回到生活中来朱先山 南谯区乌衣初中 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点困惑王 芳 南谯区大王初中 中考化学复习的系统思考贡桂松 天长市新街初中 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例析石礼如 定远三中 初中历史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周仁芸 定远张桥中学 慈母 挚友 严师 孔 斌 南谯区城郊初中 心灵的融合徐 红 明光市第三中学 教学往事的感悟王成玉 天长市汊涧中学 实施小班教学,彰显独特优势王友刚 明光市旧县中学 新课改下"自主学习"与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周 辉 定远中学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浅谈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杭 伟 定远三中 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教育质量之我见范文明 来安三中 语文教学中的情商激励颜 军 明光市第二中学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余郑东 明光市第二中学 新课改下历史教与学的新理念初探洪根久 天长市关塘中学 浅谈作文立意王久红 天长市关塘中学 浅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施金泉 天长市关塘中学 浅谈中学生"考试焦虑"症景 林 天长中学 浅谈物理学的对称性何元祥 天长市汊涧中学 浅谈生物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高前传 定远三中 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陈立新 定远中学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转换张 岚 来安中学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樊红霞 来安水口中学 关爱学生成长,和谐师生关系池 俊 来安水口中学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牛凯芳 来安中学 浅谈三种信息技术课型张忠梅 明光市第三中学 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高素云 明光市第二中学 以生为本 促进英语教学华晓珊 天长市炳辉中学 以人为本、少讲一点、多点指导卢文梅 天长市炳辉中学 实施差异教育 促进个性发展李 敏 天长市炳辉中学 让学生们都动起来王千文 天长市炳辉中学 算账代付连 天长市炳辉中学 “愉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唐秀红 天长中学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请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精灵殷玉波 天长市第二中学 化学教学与学生的体验学习钱以霞 天长中学 语文课:学生茁壮成长的园地沈家保 滁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如何运用好课堂45分钟李园媛 滁州实验中学 智力三元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初探顾 然 滁州一职高 新课程背景下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导入设计的实践研究任 婕 定远二中 关于中学地理学科的忧患意识教育的文献综述杨玉成 定远职教中心 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之探讨林先德 定远中学 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改变高中教学方式董如好 定远中学 我是怎样改变教学方式的王维俊 来安中学 我是怎样转变教学方式的陈田春 来安三中 新课标下对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林惠芳 凤阳中学 我的“自主音乐空间”有感于成珠 凤阳临淮中学 感受魅力 伴我成长曹克柱 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 微机房管理之学生电子文档的保存与维护刘永芹 天长市炳辉中学 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张桂敏 天长市炳辉中学 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初探黄从芳 天长市炳辉中学 浅谈如何利用情感教学促进物理教学耿春红 天长中学 让政治课教学锦上添花的“导入法” 殷红春 天长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正确使用讲授法韩建波 天长中学 在物理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初探张瑞华 滁州实验中学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教学相长的尝试王 艳 明光市第二中学 教学相长 --- 我不懈的追求 张娟娟 滁州一职高 教育故事---我与学生的一次正面交锋陈元元 定远三中 入行两三年吴 晨 南谯区乌衣中学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初探胡中洋 定远三中 怎样在物理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韩玉岚 天长市汊涧中学 教书十年王庆胜 明光市第二中学 人生的转变---我的教育故事王守兵 定远三中 政治教师应适应新形势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徐 云 定远中学 浅谈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中的点滴体会陈桂琴 天长市关塘中学 把握好五大关系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朱汝明 天长市炳辉中学 让备课体现新课程理念叶巧红 天长中学 让课堂“响”起来学习《新课标》有感于诵读教育理念佟金洲 天长市汊涧中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探究与试验蔡青松 天长市汊涧中学 开展书法活动 丰富语文教学孙 辉 定远职教中心 奇异的感觉与感觉的画面程 啸 凤阳县临淮中心小学 开放教学,主动参与王 永 定远建设小学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窦开云 定远职工子弟小学 小学数学新型作业设计胡金梅 来安舜山镇中心校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陈胜琴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浅谈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汪德丽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激发兴趣,巧于背诵,提高记忆傅小平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战略”邵立江 来安双塘小学 语文教学要这样“讲”唐 娟 定远城北小学 “主导”中心向“主体”中心转化的教学策略付晓峰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培养实践能力于数学活动中连昌俊 天长市汊涧小学 数学因生活而精彩高晓红 天长市汊涧小学 充满情趣的识字教学李在芹 天长市汊涧小学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情与知”的培养李青春 来安半塔镇中心校 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韩 云 来安舜山镇中心校 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情境教学叶 羊 来安汊河文山小学 小学语文浅谈王华俊 凤阳武店小学 浅谈小学教育发展概况顾 昕 凤阳刘府中心校 怎样让小学英语课堂“活”起来张传金 凤阳刘府中心校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汪 洋 凤阳刘府中心校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赵怡品 凤阳刘府中心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柏传珍 天长市汊涧小学 阅读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王 敏 定远城北小学 让语言艺术之花永放许雪莲 明光市邵岗中心小学 我的教育教学误区胡传明 明光市紫阳小学 我和新课程支忠华 南谯区腰铺中心小学 快乐地体验 轻松地写作魏文英 来安示范幼儿园 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价值感黄梅花 来安示范幼儿园 如何正确指导幼儿画儿童画喻秀敏 南谯区黄泥岗幼儿园 教师与幼儿关系的平衡周德燕 定远示范幼儿园 浅谈幼儿性教育杨 艳 定远示范幼儿园 浅谈新生入园适应邵 利 定远示范幼儿园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刘 玲 来安示范幼儿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梅金东 来安示范幼儿园 改变教育方法的几点尝试李 萍 凤阳示范幼儿园 用爱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徐传双 凤阳示范幼儿园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窦祖红 滁州市第二幼儿园 小城镇幼儿园特色教学初探丁晓燕 来安示范幼儿园 幼儿园班集体活动对幼儿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吕星花 来安示范幼儿园 以幼儿发展为本,构建课程内容

记者从佛山小小说学会了解到,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第五届金骆驼奖评奖活动已完成评定工作,佛山青年作家晓雷又一次荣获中国寓言文学最高奖金骆驼奖。据了解,每四年才举办一次的金骆驼奖是中国寓言文学的最高奖,也是中国最权威的文学大奖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所属的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主办,每四年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寓言文学创作奖、论文奖和编辑出版奖等三项大奖的评奖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5届,本届评选结果已经公布,全国共有2位作家荣获该项大奖的论文奖,广东省就有1人获奖,这个获奖者就是我们佛山市的青年作家晓雷。在2008年的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第四届金骆驼奖评奖中,广东共有2人获奖(都是创作奖),一个是已经去世的全国著名寓言大家邝金鼻先生,另一个就是我市的青年作家晓雷。当时,晓雷就是我市唯一获得该项大奖的作家。时过四年,晓雷第二次荣获这项全国寓言最高奖。现在,他还是我市唯一获得该项大奖的作家。据悉,既进行寓言创作,又同时进行创作理论探讨,这样的作家在全国也不多见。晓雷是佛山市禅城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佛山市青年文学院院务办副主任,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晓雷的寓言创作突破了传统寓言写作模式,吸取了小说、童话、小品等文学体裁的表现手法,写法灵活多变、语言风趣幽默、篇幅长短不一、题材包罗万象,凭着这些特色,2008年,他第一次参赛就荣获了中国第四届金骆驼奖三等奖。在理论探索中,除了这篇获奖论文,他的《寓言的简单分类及写作方法初探》被包括“中国作家网”在内的多家主流文学网站转载。此前,他还获得过金江寓言文学奖、张鹤鸣戏剧寓言奖、第一届“坚信”杯小小说创作大赛、“鹤鸣善新杯”全国首届中小学(学前)教师寓言创作大奖赛、佛山市“文艺百花奖”等各级各类奖励40余次,在报刊杂志发表寓言、小说、诗歌、散文、随笔、剧本等文学作品500多篇,约50万字,多篇文章被转载,30多篇入选各家文集,在多家报刊开“专栏”,已出版个人专著《晓雷寓言作品选》,将出版寓言体小说集《东施美容》。据悉,到目前为止,张晓雷也是我市唯一获得该项大奖的作家。据悉,除文学创作外,晓雷还是发明人、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CQ资深导师。任多家报刊编辑,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家政与生活技术》及其教学参考书副主编。有发明逾百,其中专利号为ZL99 2 19057.6的已广泛应用,和多家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在养生、科技等领域亦有独到见解。

龙子文学奖是面对全国大学生而设立的奖项

体育论文发表张雪

我是1980年毕业于北京三十一中学高三七班的,与我同毕业的有丛珊,我的班主任代守义老师。

1.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2.他们自己可是不会跑,因为腿脚被钱赘的太沉重. 3.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什么响动也没有,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 4.夜深了,多日的疲乏,与逃走的惊惧,使他身心全不舒服. 5.夜还很黑,空中有些湿冷的雾气,心中更觉得渺茫. 6.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祥子像被一口风哽住,往下连咽了好几口气. 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象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注:一边儿,即同样的。)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耀眼,空中、屋顶、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着点红,由上到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条都是火镜的焦点,仿佛一切东西就要燃烧起来。 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太阳一年操劳到头,忙到冬天,就筋疲力尽,几乎放不出热力来了。 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这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使朦胧的校园豁然揭去纱帐。天际出现了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 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火红的旭日刚刚透出海平面,给美丽恬静的大海抹上一层玫瑰色。 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搅起满湖碎金。忽然,迎面升起一轮红日,洒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鲜艳夺目,海空顿时洒满了金辉,海面由墨蓝一变而为湛蓝。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红彤彤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描写高山的好词好句好段 高山 群山 奇山 荒山 山坡 山林 千山一碧 万山丛中 千姿百态 山石壮胆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山高树茂 谷下有谷 青山绿水 青海青山 奇山秀水 峰上有峰 清逸秀丽 寸草不生 耸立云霄 云雾缠绕 奇峰耸立 巍然屹立 山势雄伟 群山簇立 千山万岭 好句 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周围的大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涛,层层叠叠。 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峡江两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1.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 2. 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 3. 收起枪,别跟任何人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 4. 数千人形成一个强大的变压器,形成一种永不枯竭的原动力。 5. “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朱赫来说的。 中从不灰心丧气。” 6.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时候,坚强是一桩比较简单和容易的事,而只有在生活用铁环仅仅把你箍起来的时候,坚强才是最光荣的事情。 7. 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是满天云雾,转眼间又出现灿烂的太阳。 8. 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如果只折断了它的树梢,是不会枯死的。9. 要抓紧时间赶快生活,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都会使生命中 断。10. 我们的国家正在复兴,正在强大起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大有可为的。11.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12. 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 13. 不管怎样我得到的东西要多得多,失去的东西是没法同它相比的。14. 未来是属于我们的。15. 不要在你的生活里留下痛苦的回忆。16. 我们的生活里不仅有斗争,而且有美好的感情带来的欢乐。17. 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像一匹驯顺的马拉着重物爬坡一样。18. 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19. 使我离开战斗行列的 只有死。 20. 一年一年的回忆着,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21. 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22. 浪费人力,等于犯罪。23. 任何人都无权糟蹋自己的健康。24. 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 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一样把你紧紧箍住时 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25. 为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26.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27.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28. 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29.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30. 知道为什么而死,问题就不同了。明白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有了力量。要是你感到真理是在你那一面,你甚至会从容就义的。英雄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摘自《约翰.克利斯多夫》:倘使儿童自认为没有能力实现心中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骄傲,他就拿这些去期望父母;而在一个失意的成人,他就拿这些去期望儿女。在儿童心中,父母便是他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人物,是保卫他的人,代他出气的人;父母心中的儿女亦然如此,不过要等将来罢了。在这种“骄傲的寄托”中间,爱与自私便结成了一片,其奋不顾身的气势,竭尽温存的情绪,都达于沉醉的境界。要永远不会犯错误,只有一事不作,为了追求活泼泼的真理而犯的过失,比那陈腐的真理有希望多了。成年人对自然和人生,往往比二十岁的青年有更新鲜的印象,更天真的体验。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迸发全部的生命力。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一朝相爱之下,往往在分离的时候精神上最接近。到了相当的年龄,一个强毅的艺术家大半在艺术中过活,实际生活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人生变了梦,艺术倒反变成了现实。可是她凭着女性的聪明,自有办法不让朋友的爱情感到失意,倘使她有何冷淡的话扫了对方的兴,她会立刻用几句甜蜜的话把伤口包扎起来。我看到这可怜的家伙,一生只是一组连续不断的悔恨……你心里不同意的时候,永远不会离开你的朋友。短时期的退隐对于精神固然有益,使它能韬光养晦,——但必须以重新出山为条件。孤独是高尚的,但对于一个从此摆脱不了孤独的艺术家是致命的。一个人应该体验当代的生活,哪怕这生活是喧闹的、糜烂的;应当一刻不停的吸收,一刻不停的给,给,然后再接受。他想找葛拉齐亚谈一谈。他觉得把自己的生活去和他商量,心里非常愉快;这样他可以假想她是参加他的生活的。在她身旁,在她的目光之下,一切都很单纯,好象是应该那样的。欢乐,心的欢乐,眼睛的欢乐。无处不在的光明好比拉丁天空的笑容,把最微贱的东西的丑陋都洗净了,在古旧的墙上点缀着鲜花,甚至使悲哀也闪出恬静的光彩。(描写爱情)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同样的景色昨天还埋在坟墓里,今天可复活了。(心境的复活)屋子坍了,你还把自己关在里头!快快出来罢。还有别的地方可以住呢。(境遇的变化)对于一个没有成见的人,看到动物的痛苦比人类的痛苦更难忍受。因为人的受苦至少被认为是不应该的,而使人受苦的也被认为罪人。但每天都有成千累万的动物受到不必要的屠杀,大家心上没有一点儿疙瘩。谁要提到这一点,就会给人笑话。而习惯才是忠实的盟友;我们有时会把一切的生活意义都失掉,只有它始终如一,永远跟着我们,一声不出,一动不动,直瞪着眼睛,抿着嘴唇,用它那双稳定的,从来不哆嗦的手,带着我们穿过危险的行列,直到我们重见光明,对人生又有了兴趣的时候为止。小心点儿。你太信任你的力了。那好象山上的激流;今天滔滔滚滚,明天可能点滴无存。一个艺术家应当把他的才气抓在手里,不能随便挥霍。你应当疏导你的精力,把它纳入正规。你得用习惯来约束自己,按时按日的工作。这种习惯对于一个艺术家的重要,不下于操练步法之对于一个士兵的重要。逢到精神骚动的时候,——(那是永远免不了的),——工作的习惯等于你的一幅铁甲,可以使你的心灵不至于崩溃。但在与世隔绝的情形之下,加上几星期的失眠所引起的极度疲乏与精神过敏,她能想象出最无理由的恐怖。单单疑心要出事,比着切实知道要出什么事更不好过。她瞧不起城里人,又受不了被城里人瞧不起。集体灵魂的无形的专制,压在个人身上;所谓个人是一辈子受人监护的小孩子;什么都不是属于他自己的,而是属于大家的。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隐秘的灵魂,有些盲目的力,有些妖魔鬼怪,平时都被封锁起来的。自有人类以来,所有的努力都是用理性与宗教筑成一条堤岸,防御这个内心的海洋。但暴风雨来的时候(内心越充实的人,越容易受暴风雨控制),堤岸崩溃了,妖魔猖獗了,跟那些被同类的妖魔掀动起来的别的灵魂相击相撞……它们投入彼此的怀抱,紧紧的搂着。我们也说不出那是恨还是爱,还是互相毁灭的疯狂……——总而言之,所谓情欲是灵魂做了俘虏。世界上其余的一切,他们生命的锁链,过去的悲哀,未来的忧惧,在他们身上酝酿的暴风雨,一切都消失了。人生再没比爱情的重复更令人厌倦的了。人生有些年龄,机构的内部会酝酿一种蜕变,肉体与心灵特别容易受外界的打击;精神疲惫,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对一切都觉得厌倦。对过去的成就毫不留恋,对前途也看不出一点儿端倪。在发作这些心病的年纪上,大多数人有家庭的责任把他们束缚着;这种责任固然使他们缺少批判自己、寻觅新路、重新缔造坚强的新生活所必需的自由精神,但同时也做了他们的保镖;固然,在那种情形之下你牢骚满腹,藏着不少的隐痛……还得永远的往前走……没法躲避的作业,对于家庭的照顾,逼着一个人象一匹站着打盹的马似的,在两跟车辕中间拖着疲乏的婶子继续向前。——可是一个无牵无挂的人,临到一片空虚的时间就毫无依傍,没有一点强迫他前进的东西,只是为了习惯而走着,不知道往哪儿去。力量被扰乱了,意识不清楚了。在他这样迷迷忽忽的时候,要是来了一声霹雳,把他的梦游病惊醒过来,他就吃苦了。他倒下去了……人生的苦难是不能得一知己。有些同伴,有些萍水相逢的熟人,那或许还可能。大家把朋友这个名称随便滥用了,其实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个朋友。而这还是很少的人所能有的福气。这种幸福太美满了,一朝得而复失的时候你简直活不下去。它无形中充实了你的生活。它消失了,生活就变得空虚。人生往往有些决定终身的时间,好似电灯在大都市的夜里突然亮起来一样,永恒的火焰在昏黑的灵魂中燃着了。只要一颗灵魂中跳出一点火星,就能把灵火带给那个期待着的灵魂。一个人只证明他所疑惑的事。共同的斗争很容易促成了一致的行动,可是没有把大家的心联合起来。这一类的树所生的果实往往是干瘪的;所有生命的精华都冻结了,变了空洞的观念。力是和光明一样的,只有瞎子才会否认!你们得做个强者,心平气和的,不用理论,不用暴行:那时候,所有的弱者都会象植物向着太阳一般的向着你们。信仰是一种力,唯大智大勇的人才有。假定信仰是火种,人类是燃料,那末这火种所燃烧的火把,一向不过是寥寥几根,而往往还是摇晃不定的……除非精神上遇到某些亢旱的时节,从大火把上掉下来的火星才会把整个平原烧起来;随后大或熄灭了,残灰余烬底下只剩一些炭火的光。一个人要独立,就非要孤独不可;但有几个人熬得住孤独?便是在那些最有眼光的人里头,能有胆量排斥偏见,丢开同辈的人没法摆脱的某些假定的,又有几个?他们在理论上宣扬暴力,其实是对自己的文弱、遗憾、生活的压迫的报复。一个人自以为信仰一种主义,为它而奋斗,或者将要奋斗,至少是可能奋斗,的确是愉快的事;甚至觉得冒些危险也不坏,反而有种戏剧意味的刺激。这种心情的确是无邪的,倘使动机天真而没有利害计算的话。智慧是一座岛屿,被人间的波涛侵蚀了,淹没了,直要等大潮退落的时候,才能重新浮现。要散步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有些人对于事物要过后才看得清楚。那时什么都逃不掉了,最微小的枝节也象是用刀子刻下来的。灾祸往往使人特别孤独。人类对于祸害有种本能的厌恶,似乎怕它有传染性;至少它是可厌的,使人避之惟恐不及。看你在痛苦而还能原谅你的人太少了!他却不能感到朋友的痛苦。这是人类天性的一种缺陷。尽管你慈悲,矜怜,聪明,受过无数的痛苦:你决不能感到一个闹着牙痛的朋友的苦楚。爱的创伤唯有用爱去治疗。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怎么快乐,我就怎么快乐。两个人能够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知道彼此都可靠,不是由于一种单纯的爱情的信仰,——那往往是虚幻的,——而是由于多少年共同生活的经验,多少灰色的,平凡的岁月,再加上渡过了多少难关的回忆。生活情形变得好起来……这些都是不容易的。男人是把自己一大半交给智慧的,只要有过强烈的感情,决不会在脑海中不留一点痕迹,不留一个概念。他可能不再爱,却不能忘了他曾经爱过。他们也是象我一样的人,为什么不能了解我呢?……而他们不了解我的时候,难道我就为之发愁吗?在这些成千累万的人中间,总有一二个赞成我的……这就得啦,只要一扇天窗就能呼吸到外边的空气……你得想到那些天真的看客,那些少年,那些淳朴的老人,为你悲壮的美不他们从平庸的日子里超度出来的人。你得回响一下你自己小时候的情形!把人家从前给你的好处和快乐转给别人,——哪怕只给一个人也是好的。(超度人的指他的音乐)即使连一个人也感觉不到我是怎么样的人,我可还是我。我有我的音乐,我爱它,我相信它;它比一切都更真。只要一个人不是傻瓜,成名比不成名显得更空虚。歌词就象用文字来做一把弓,把声音射到大众的心里去。她渴望一种时时刻刻变换的新的幸福,——其实象她这样的不懂得消受幸福,便根本不配有这种儿童式的梦想。她跟多少别的女人,别的有闲的夫妇一样,具备了一切幸福的条件而始终在那里烦恼。爱情!它作出自我牺牲的时候才是人生最了不得的宝物。倘使它仅仅是对于幸福的追求,那么它是最无聊的,最欺人的东西。朝三暮四变化的人好比一道流水。爱他的人要不被它带走,就得自己是长江大河而把它带走。两者之中不论你挑哪一种,总之得改变。这的确是危险的考验:你只有向爱情屈服过以后才真正认识爱情。在共同生活的最初几年中,生活的和谐非常脆弱,往往只要两个爱人之中有一个有些极轻微的转变,就会把一切都毁掉。而遇到环境等突然有大变化的时候,情形更危险。必须是极坚强的人或是极洒脱的人才抗拒得了。可怜一个人对于幸福太容易上瘾了!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变得没有目标。幸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麻醉品,少不掉了。然而老是抓住幸福究竟是不可能的……宇宙之间的节奏不知有多少种,幸福只是其中的一个节拍而已;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摇晃;幸福只是其中的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他们尝到了安乐的烦闷,需要刺激的感觉越来越不知厌足。甜蜜的光阴减低了速度,变得软弱无力,象没有水分的花一般黯然失色了。天空老是那么蓝,可已经没有清晨那种轻快的空气。一切静止;大地缄默。他们孤独了,正如他们所愿望的那样。——可是他们不胜悲伤。对普通的人就得表现普通的生活:它比海洋还要深,还要广。我们之中最渺小的人也包藏着无穷的世界。你写这些简单的人的简单的生活罢,写这些单调的岁月的平静的史诗罢,一切都那么相同又那么相异……你是向大众说话,得运用大众的语言。字眼无所谓雅俗,只有把你的意思说得准确不准确。不论你做什么,得把自己整个儿放在里头:保持你的思想,保持你的感觉。文字应当跟从心灵的节奏。所谓风格是一个人的灵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红楼梦》《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 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 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好了歌〉解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 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梦》枉 凝 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林黛玉葬花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

编辑词条 梁思成 梁思成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广东省新会人,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目录[隐藏]个人简历职业生涯建筑研究教育事业家庭生活建筑理论主要论著 [编辑本段]个人简历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 1915—1923年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肄业。 1928—1931年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聘问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文学博士。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197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72年1月9日逝世于北京。[编辑本段]职业生涯 梁思成,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亡命日本的第三年,原籍广东省新会县。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当时是甲午之战和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他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梁思成在学习期间,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兴趣广泛。他爱好美术和音乐,经常为校刊画插图,被聘为美术编辑,他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军乐队,担任过乐队队长和第一小号手;他还爱好体育,喜欢踢足球。梁思成也很关心政治,五四运动时,他是清华学校“义勇军”等爱国组织的中坚分子。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不得不推迟一年。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古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192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硕士学位。接着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入研究生院,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1938年1月到达昆明,1939年,又搬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乡下,这时,营造学社的经费来源断绝,有时连工资也发不出。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率领营造学社的少数同仁坚持在抗日战争后方继续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 191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梁思成还积极参加了国家的政治领导活动,曾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代会常务委员。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病逝于北京。[编辑本段]建筑研究 1928年, 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只有少数外国学者对它们进行过一些考察,而国内学者反而无力从事研究,甚至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都要依靠国外编著的书刊,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状况。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北京故宫作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使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占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37年, 梁思成和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去山西五台山调查佛光寺。正当他们为第一次发现一座唐代建筑而欢喜若狂时,北京芦沟桥畔已燃起了抗的烽火梁思成和刘敦桢带领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川等地仍坚持着古建筑的研究,他们调查了40余个县,为当时的中央博物馆绘制了大量古建筑模型图,在印刷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出版营造学社的汇刊。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在林微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这些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劳动,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资料,去粗存精,分析比较,和同事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终得拂去尘埃,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编辑本段]教育事业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 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1928年,他刚一回国就到东北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一心要为中国培养新型的建设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梁思成又想着战后和平建设需要人才,于是回清华大学筹办了建筑系,从此,他把自己的后半生投入了中国的教育上。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梁思成总是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他担负着十分繁重的行政工作的情况下,他坚持亲自教课。他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他除了讲授中、外建筑史外,还经常给刚进大学的学生讲“建筑概论”,担任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他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建筑,建筑师的任务和建筑师应该怎样工作等。他善于从课内到课外,经常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所见到的建筑,研究与建筑师有关系的一切事物,启发学生对建筑事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感情。 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中坚持的严谨学风也贯穿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审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都是逐句修改,从内容到错别字,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他不仅自己做到,而且也要求教师和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能随手勾画出这些建筑的形象和记住它们的建造时期。他不但培养学生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反对少数艺术家的所谓不修边幅的那种散漫习气。他强调一个建筑师要对一个工程负责,必须要有严格和科学的工作作风。他要求每一张设计图纸都要制图清楚,尺寸准确、连写字大小都要按不同等级的规定,文字与图分布均匀,干净利索,一目了然。 梁思成在学风上要求严谨,在学术上平等待人。当他听到教师和助手们在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包括反对他的看法的意见,总是很高兴地与大家一起讨论,从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梁思成为培养人才,在学术上是大公无私的,他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年轻一代。无论他过去积累或新近获得的资料,他从不保密,尽其所有地为大家所有。在梁思成去世后,遵照他生前的嘱咐,将他收藏的丰富的图书资料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编辑本段]家庭生活 1928年3月21日,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按照其父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于8月18日回京。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生下其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婚后夫妻二人致力于建筑事业,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学者金岳霖,是中国一流的哲学家。金岳霖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身高一米八,极富绅士气度。金岳霖在晚年回忆说,他还是通过徐志摩认识林徽因的。林徽因一家在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居住的时候,金岳霖与林家比邻。梁氏夫妇的客厅有一扇小门,穿过“老金的小院子”到他的屋子,而他常常穿过这扇门,参加梁氏夫妇的聚会。到星期六下午,老金在家里和老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梁氏夫妇就穿过他的小院子来参加老金家的聚会。 据说金岳霖的生活很讲究,他家的厨师做面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给林徽因家送过去,没事了就到梁家一起喝茶聊天。这样交往久了,两个人就互相有了爱慕之心。大概是1932年夏天,梁思成从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告诉他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当晚梁思成想了一夜,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梁思成后来对他的第二个妻子林沫说,当时他和林徽因都哭了。后来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是真正爱着你,不愿你受一点点委屈,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此后终生未娶,一直到八十多岁去世。 在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曾跟林沫说过,作为徽因的丈夫,确实有点累。梁思成说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林沫问他关于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的故事。据林沫说,梁思成笑了笑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梁思成这样评价过林徽因之后,诙谐地说:“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费正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文里回忆说:“我经常骑自行车或坐人力车在天黑时到梁家去。红漆双扇大门深锁,佣人把庭院入口的门闩打开,我就径自穿过内花园去找徽因。在客厅舒适的角落里坐下,泡上两杯热茶,我们迫不及待地把那些为对方保留的故事和想法讲出来。我们有时分析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不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接着就转向彼此在文学、艺术和冒险方面的许多共同兴趣,谈谈对方不认识的朋友。” 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建筑学在他们之间,是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 关肇邺《忆梁先生对我的教诲》回忆说:“在先生那朴素而高雅的书房里,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对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有很充足精深的论据。我在旁静听,极受教益。也常有某一雕饰在敦煌某窟或云岗某窟、某一诗句出于何人之作等的争论而评比记忆力,等到查出正确结论,都一笑而罢。这些都使我感到多么像李清照和赵明诚家庭生活中的文化情趣。”[编辑本段]建筑理论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虽然以主要精力投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但始终不忘他从事这些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中国创造出新的建筑。 梁思成早在青年时期就到过欧美许多国家,参观过各国古代和近代的城市和建筑。他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也多具有自己的传统风格。人类进入20世纪,物质文明大大提高,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这样的时代,中国新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个问题长久地在他脑海中思考着。 早在30年代,他总结了近代国外建筑的发展和近百年中国建筑的状况,他提出既反对全盘西化,将洋式建筑照搬进来,也反对那种完全仿古的做法,认为这决不是中国新建筑的方向。他向往着一种既能用新技术、新材料,又具有民族传统的新建筑形式的出现。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国都在准备着战后的和平建设,讨论着新城市的理想规划,探索着新住宅的多种形式。梁思成也向往着自己祖国在胜利后的建设,他在四川乡下读着国外新出版的书刊,研究城市规划,住宅建筑新的理论;他著书写文,探讨中国新时期的建筑设想;但是,在旧中国,他的这种向往和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向往已久的新建设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人民政府给予梁思成以极大的信任,委任他担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开始为新中国首都的建设日夜操劳。他四处写信,邀集国内建筑专家来北京筹建国家建筑设计机构,以担负起新中国的建设任务;他参加制定国家基本建设的计划,提出不要只着眼于个别工程的兴建而必须着手制定一个省,尤其是每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1950年初,他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先生一起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他们根据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性质,预见到北京的长远发展,提出将新的政府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北京城的西郊。他们从新行政区占地面积、交通联系、长远发展等几方面加以分析比较,论证如将这个新区放在旧城之内则将带来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困难。他们认为北京旧城是一座规划严整,保留有众多文化古迹而且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古城,他们主张把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历史名城保留下来,在改建中保持它的传统风格。1950年,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1年,他又组织教师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担任纪念碑设计委员会的领导,在他主持下确定了碑形的式样。梁思成就是这样,怀着满腔热情,以一个技术专家的极大责任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他自己说:“差不多每天都在兴奋激动的心情中度过高兴愉快的一天。” 在繁忙的工作中, 梁思成始终没有忘掉为新中国创造新建筑的理想,始终没有停止对建筑创作理论的探索。他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尤其是其中关于新中国文化的论述,受到很大的教益,他认为新中国建筑也和新中国的文化一样,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他写文章,作报告,连续发表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等,热情地介绍中国建筑传统,论述建筑创作的主张。他十分注意新建筑的实践,对于北京民族宫、美术馆这样较多的应用了大屋顶和古代建筑装饰的建筑,梁思成并不认为他们就是最好的和唯一的民族形式;他发现有些地区、有些农村的住宅采用了中国建筑的横向开间比例,用普通砖砌出少许具有中国风格的装饰,他十分高兴地认为这可能是创造民族形式的广阔途径。可以说,在建筑创作这样复杂的学术问题上,几十年来,梁思成始终在进行着思考和探索。 1963年,他为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特地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在这项设计中,梁思成根据1200年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在日本兴造了奈良招提寺的史实,特地采用了中国唐代建筑的式样和风格,以象征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在扬州市建设局的具体领导和组织下,这一组精美的纪念性建筑于1973年建成,1984年,荣获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62年,梁思成带着助手又开始了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工作。《营造法式》是中国宋朝朝廷颁行的一部关于建筑制度的法规的书,是中国历史上留存至今最完整的建筑经验总结。但是由于留存到今天的宋代建筑很少,名称与后代又多不相同,所以今人很难读懂。梁思成在青年时代就有志于研究此书,从30年代开始就决心将难于理解的论述和名称加以注释,用现代科学制图方法画出宋代建筑的图样,这样做对深入研究中国建筑的传统技艺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此项研究由于难度大始终没有完成,1965年,梁思成终于完成了上卷的工作。这时,他虽然已经60多岁了,身体又多病,们他仍满怀信心地表示:“要为社会主义干他一二十年”。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这位学者被迫终止了一切工作。 梁思成先后著书5种,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共150多万字,现已整理成《梁思成文集》(1—4)全部出版。他和他领导的科学研究集体因为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和文物建筑保护”这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1987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美国有专门研究梁思成生平的学者并出版了他的英文专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编辑本段]主要论著 1梁思成.《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一期,1932.3. 梁思成全集2梁思成.《蓟县独乐寺山门考》.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1932.6. 3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1932.6. 4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4. 5梁思成.《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12. 6梁思成.《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12. 7梁思成.《赵县大石桥》.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一期,1934.3. 8梁思成.《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4. 9梁思成.《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营造学社四卷,1934. 10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1934. 11梁思成.《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三期,1935.3. 12梁思成.《治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5. 13梁思成.《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蔡方荫、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5. 14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茸计划》.营造学社汇刊六卷一期,1935.9. 15梁思成.《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营造学社汇刊六卷二期,1935.12. 16梁思成.《建筑设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一)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棋(汉一宋).(五)斗拱(元明清)》.营造学社特刊.1935.12. 1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单行本).1945. 18梁思成.《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为美国百科全书作.1916. 19梁思成.《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1951. 20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文物二卷五期,1952.21 21梁思成.《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文物,1953.(10). 22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学报,1954.(1). 23梁思成.《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林徽因、莫宗汇合写).建筑学报.1954.(2). 24梁思成.《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 25梁思成.《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建筑学报,1961.(7).

张晓论文发表刊物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视培养博士生成长为一流学术人才为己任,已经培养的博士中绝大多数以学术为生涯,有的已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自郭百宁、沈向洋教授2006年被聘任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以来,高研院可视计算方向共招收了超过20名博士生。2006年,在这一工作初始,两位老师就和高等研究院各位老师一道,讨论确定了这个博士生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就是学生必须能够作出世界顶级的系统性的科研工作,在毕业时达到国外顶尖大学MIT、Stanford、CMU、Berkeley (全世界计算机专业排名前四) 计算机博士毕业生同等的水平。而在具体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能够以第一作者在自己的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一系列论文。论文的质量与数量应达到或超过MIT、Stanford、CMUBerkeley 计算机学科博士毕业生同等的水平。

过去的11年中,两位教授与其博士生指导团队一起认真秉承了这一理念。他们认真指导学生,工作努力负责,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学生的选拔,课程学习,研究指导和毕业论文答辩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在他们的带领下各位在读博士生已经完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并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共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涵盖了计算机图形学,视觉,和信息可视化的各个研究前沿。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几位同学(侯启明、吴中、董悦、王律迪、马重阳、张晓、王希廷等)的博士研究工作和发表的论文无论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可以和同期的国外顶尖大学MIT、Stanford、CMU、Berkeley (全世界计算机专业排名前四) 计算机图形学和视觉博士毕业生相比肩。

高级会计师论文范本

会计专业教材作为会计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对会计教学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高级会计师论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我国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时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企业的发展空间和领域也越来越宽阔。但是,在我们看到企业发展良好态势的情况下,也要看到目前我国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如内控管理和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其中税务风险管理问题较为突出,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就很难优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中,笔者首先探究了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一些优化税务风险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税务会计;税务风险管理;问题;方法

一、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可以用惊人的发展速度来形容,但是在快速发展的业绩背后,企业的自身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出现了高业绩和低管理的不协调发展,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他们更多的只重视企业的承接项目和工程质量,对自身的管理有些松懈,特别是内税务风险的管理更是显得极为松弛。税务问题不出问题则没有任何的影响,如果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就会出大问题,严重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很多的企业对税务风险的管理重视不足,在人才的管理上不规范不专业,缺乏专业人才的打理,另外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上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很多的企业不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环境也比较的脆弱,这些都导致我国的企业在内部财务的管控上呈现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市场更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把自身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承接的项目和开发的项目产品上,但是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税务风险管理来说都没有给予重视,这就导致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也造就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环境呈现出极为脆弱的特性。企业的工作重视仍是工程项目,而对于所谓的办公室工作的重视不足,他们的工作以来各种报表和书面材料,对于工程项目的各类报表材料他们是可以一目了然的,但是对税务报表和税务公示却无法了解的细致,对其存在的真伪性也很难辨别,只要数据过得去,他们是不会深究的,也不会把税务报表中的数据一一去核实,这就造成企业的税务管理呈现出敷衍行和形式化的特点,其中就会容易滋生各种违规操作,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给企业的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对于企业来说,其工作的内容较多,程序较为复杂,牵扯到的人员也较多,如果在管理中没有响应的规范和制度的话是很难将工程项目做好的。

二、提升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针对上述笔者分析的问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确实需要改进,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机内容和组成部分,作为企业领导者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应该重新认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转变工作思想,首先给予税务风险管理应有的重视,把日常税务管理工作当成企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其次就是构建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的规章制度,让制度来管人管事,提升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要抓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人才建设,从人员的招录、培训到日常工作,都要做好督促和规范,提升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优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环境。

(一)创新工作思路,重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

企业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主要的内容是项目的承接和作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想企业获得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重视起来,财务是企业运转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税务管理作为支撑企业是不会健康发展起来的。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着新形势的变化,一定要拓展工作思路,重视税务管理工作,把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议程中。另外,在人才的选拔和录用上,要做到专业化和科学化,以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和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重视制度机制建设,实现规范化的税务管理

企业的税务管理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规章制度建设不齐全,甚至有的部分企业都没有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这样在税务管理的时候就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没就会出问题,有风险。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奠基石,是一切工作的原则性要求和规范化要求,没有健全的制度,企业的税务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优化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首先要重视税务管理的制度建设,设立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同时依据工作内容细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统一负责企业的税务资金,实施税务稽核等制度,确保税务的安全管理。

(三)发展企业税务管理人才,提升税务管理的有效性

对于企业来说,强化税务风险管理首先就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招录和聘用拥有专业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的人才,并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实施监督和检查,把税务管理工作纳入企业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让财务部门感觉到自身存在的压力,与此同时要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让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依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提升税务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盖地,张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J].财务与会计,2012(16).

[2]张晓.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税务风险管理[J].商业会计,2010(01).

第一篇

摘要 :幼儿学前科学游戏就是让幼儿获取有关科学学习经验的游戏活动。本文阐述了幼儿学前科学游戏活动的价值,并介绍了如何在幼儿园中运用科学游戏。

关键词 :科学游戏;幼儿教育;学前教育

现今各种社会条件的发展越来越完善,许多人不再仅仅注重一般衣食住行的满足,开始重视小孩子素质教育的培养,许多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实施科学有效的启蒙教育。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提倡科学,就是要提倡玩把戏,提倡玩科学的把戏。”“科学的小孩子是从玩科学的把戏中产生出来的。”由此可见,科学游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处在幼儿园学前段的孩子都具有好奇、好玩、好动的性格。结合这样的幼儿心理的发展趋势,下面我简单分析科学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并且探讨如何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幼儿形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

1.什么是科学游戏及其意义

科学游戏是指没有一定模式的、穿插着一定科学知识的、有趣的、具有启蒙意义的智力游戏。这类游戏可以通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并且促进幼儿自主地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主动思考其含义。幼儿在小的时候思考的模式是具体化的,而科学游戏是利用幼儿的这一思维特性,帮助幼儿感受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发展幼儿的探索思维能力。

游戏不限制人的行为,有愉悦人心情、发挥人无限想象力的作用,因此,建议教师可以将科学游戏的理念作为基础,设计出一种符合幼儿思维能力的游戏。利用游戏使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得到较好的发展,让幼儿主动地与其他小伙伴玩耍、做游戏,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科学游戏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见游戏与教学相辅相成。在科学游戏中,幼儿一般表现得随心所欲,且行为重复,不可预测。幼儿通过学前游戏可以发展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游戏中学习方式大大胜于常规机械的学习。

2.如何在学前教育当中正确应用科学游戏

2.1游戏应当科学

一个游戏的科学,是教师在编制游戏时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例如贯穿在游戏中的科学知识难度应当适当控制,并尽可能契合幼儿学习的特性,不以科学学习为前提的游戏是没有意义的。再者,应当注意将科学知识灵活地穿插在游戏规则中,不可简单生硬地进行说教。比如“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这个游戏,我们可以让幼儿设定一个动物,并自己描述动物的特点,例如这个动物有多少条腿,是生活在水中还是陆地,最后让全体小朋友猜动物的名称。这一游戏的作用在于提高幼儿的思考能力,不直接告知幼儿问题的答案,避免机械的填鸭式教育方法。

2.2游戏应当多变

大多数幼儿通过双手感知外界世界,所以活动的过程同样是幼儿学习探索的过程。通过科学游戏,幼儿通过双手的操作与感知,满足好动的个性。另外,科学游戏要求幼儿有一个智力思考的过程,这样两者结合能够顺应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科学游戏的存在意义。以“捉影子”为例,幼儿十分喜欢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捉影子,满足幼儿好动好玩的个性,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

2.3游戏应当有趣

没有趣味的游戏不能称为合格的游戏。一个真正有趣的游戏能够吸引成年人,没有意思的游戏不要求幼儿进行智力思考,那么就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游戏的价值也就不明显。所以在设计科学游戏时,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特点。以下列举了表现幼儿兴趣的方面:(1)勾起幼儿探索欲望的游戏,例如摸一摸、猜一猜等游戏,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要求亲手操作的游戏,可以满足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3)利用幼儿喜爱的方式表现的游戏类型,例如运动竞赛、情景扮演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获得自我满足。(4)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例如智力游戏,幼儿在思考之后获得的成功喜悦是不可替代的,幼儿对此类游戏也难以抗拒。

2.4对游戏进行评价必不可少

让幼儿在游戏结束后交流,使幼儿再次回忆游戏的细节,可以起到再次学习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每个幼儿的表现教师应当细细记录下来,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表扬嘉奖。在团队游戏当中,则应当感谢表扬大家对游戏做出的努力。

科学游戏在启蒙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的,按照幼儿心智进行科学游戏,增强幼儿学习的科学性,为以后接受教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直华.艺术游戏科学游戏创造游戏:费曼启发我们选好自己的游戏[J].民主与科学,2009(5).

[2]张晓.幼儿园科学游戏的设计与组织策略初探[J].幼教博览,2010(4).

第二篇: 有关幼儿园游戏的学前教育创新与实践探讨

[ 摘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寄出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对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关幼儿园游戏的学前教育创新与实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创新;实践

引言

作为学前教育者,教师应该增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家长、社会等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游戏教学提出更多的要求。游戏教学唤起了幼儿自身的表现,启迪儿童的智慧,健全儿童人格,同时增强了儿童的体质,能够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幼儿园游戏教学

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呼唤游戏精神。因为幼儿天真无邪,他们只追求当下的生活,对游戏有一种自成目的性。游戏是儿童天真无邪、天性、自由以及潜在能力的代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强力的工具;同时,有助于增强儿童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发挥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还加强了人际交流能力,并且锻炼了意志力。因此,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学前教育者要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变革幼儿游戏教学的现状,坚持科学的游戏理念,调动儿童的自主能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从而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

2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念的创新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游戏教学方法得到广泛推广、游戏教学即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了解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游戏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玩、玩中学会研究,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游戏是对真实社会生活的模仿,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并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活动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学前教育理论的创新。

2.1游戏内容的创新

2.1.1游戏内容的时代性

儿童生活在大社会环境中,只有贴近生活的游戏才能够让儿童更加了解现代日新月异的生活,引导儿童关注社会的变化。如教师可以通过反映科技信息的航天员遨游太空的游戏,让学生感知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或者通过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游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模拟的游戏感受现代生活的科技以及社会文化等。

2.1.2游戏内容的生活化

想象力是对记忆的表象再次进行加工的过程,儿童的记忆表象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使游戏贴近社会生活,让儿童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对游戏进行创新。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建筑物,或让学生搜集有关房子的图片资料,增加儿童对房子的记忆,然后通过感性认识进行游戏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2游戏活动形式的创新

2.2.1合作性活动形式

合作性教学是在游戏活动中,应该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游戏,然后让儿童在游戏中互相模仿、学习。如将不同班级的儿童组织起来,在“找朋友”游戏中,让儿童通过寻找朋友,然后与好朋友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让儿童参与教学活动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2.2自主、探究性的活动形式

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是让儿童自行设计游戏内容,增强儿童的创新能力;探究式游戏活动是启发儿童在游戏中探索、创新,不仅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开拓创新思维。

2.2.3主题式游戏活动

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明确主题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具有自主性,可以通过同一主题但不同的形式使得游戏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增长儿童的见识,让儿童在游戏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同时使游戏和教学活动得到相互融合的高度。

2.3游戏环境的创新

环境的设计有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并发挥自主能动性和思维创造力。在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游戏环境布置的科学合理性

在布置游戏时,要合理设置和利用空间。在幼儿教学区域内,有室内和室外活动区域,室外游戏教学有大型活动场地和器材,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活动的欲望;室内教学是教学互动时间最长的教学区域。教学中应该将室内与室外教学相结合,互相交换使用。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不用的游戏场所;或者根据儿童的年龄段选择游戏的合适空间等。

2.3.2游戏环境设置的丰富性

在进行游戏环境设计时,要注重游戏简单却富有变化性,让儿童能够在简单的游戏中发挥创造力,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

2.3.3游戏环境设置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经验和发展水平,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体现年龄段的层次性,使游戏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如小班教学就需要简单、相似的主题区域,数量较多、种类较少的玩具;中班教学就需要较为丰富的区域,对于玩具则需要多样化,以及适度的数量;大班教学则需要设置与大班儿童的社交、认知能力相符的环境,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3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阶段,幼儿游戏教学活动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者要从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游戏环境等体现学前教育创新方面着手,更新学前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苹.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2]陈爱萍.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谈幼儿园游戏的创新与实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第三篇

摘要 :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学前教学工作者要坚持新课改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家长、社会等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游戏内容、游戏活动形式、活动环境等方面论述了游戏对学前教育理论创新的体现。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创新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组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时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前教育者,教师应该增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家长、社会等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游戏教学提出更多的要求。游戏教学唤起了幼儿自身的表现,启迪儿童的智慧,健全儿童人格,同时增强了儿童的体质,能够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幼儿园游戏教学

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呼唤游戏精神。因为幼儿天真无邪,他们只追求当下的生活,对游戏有一种自成目的性。游戏是儿童天真无邪、天性、自由以及潜在能力的代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强力的工具;同时,有助于增强儿童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发挥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还加强了人际交流能力,并且锻炼了意志力。因此,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学前教育者要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变革幼儿游戏教学的现状,坚持科学的游戏理念,调动儿童的自主能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从而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

2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念的创新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游戏教学方法得到广泛推广、游戏教学即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了解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游戏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玩、玩中学会研究,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游戏是对真实社会生活的模仿,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并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活动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学前教育理论的创新。

2.1游戏内容的创新

2.1.1游戏内容的时代性

儿童生活在大社会环境中,只有贴近生活的游戏才能够让儿童更加了解现代日新月异的生活,引导儿童关注社会的变化。如教师可以通过反映科技信息的航天员遨游太空的游戏,让学生感知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或者通过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游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模拟的游戏感受现代生活的科技以及社会文化等。

2.1.2游戏内容的生活化

想象力是对记忆的表象再次进行加工的过程,儿童的记忆表象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使游戏贴近社会生活,让儿童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对游戏进行创新。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建筑物,或让学生搜集有关房子的图片资料,增加儿童对房子的记忆,然后通过感性认识进行游戏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2游戏活动形式的创新

2.2.1合作性活动形式

合作性教学是在游戏活动中,应该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游戏,然后让儿童在游戏中互相模仿、学习。如将不同班级的儿童组织起来,在“找朋友”游戏中,让儿童通过寻找朋友,然后与好朋友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让儿童参与教学活动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2.2自主、探究性的活动形式

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是让儿童自行设计游戏内容,增强儿童的创新能力;探究式游戏活动是启发儿童在游戏中探索、创新,不仅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开拓创新思维。

2.2.3主题式游戏活动

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明确主题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具有自主性,可以通过同一主题但不同的形式使得游戏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增长儿童的见识,让儿童在游戏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同时使游戏和教学活动得到相互融合的高度。

2.3游戏环境的创新

环境的设计有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并发挥自主能动性和思维创造力。在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游戏环境布置的科学合理性

在布置游戏时,要合理设置和利用空间。在幼儿教学区域内,有室内和室外活动区域,室外游戏教学有大型活动场地和器材,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活动的欲望;室内教学是教学互动时间最长的教学区域。教学中应该将室内与室外教学相结合,互相交换使用。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不用的游戏场所;或者根据儿童的年龄段选择游戏的合适空间等。

2.3.2游戏环境设置的丰富性

在进行游戏环境设计时,要注重游戏简单却富有变化性,让儿童能够在简单的游戏中发挥创造力,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

2.3.3游戏环境设置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经验和发展水平,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体现年龄段的层次性,使游戏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如小班教学就需要简单、相似的主题区域,数量较多、种类较少的玩具;中班教学就需要较为丰富的区域,对于玩具则需要多样化,以及适度的数量;大班教学则需要设置与大班儿童的社交、认知能力相符的环境,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3结语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阶段,幼儿游戏教学活动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者要从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游戏环境等体现学前教育创新方面着手,更新学前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苹.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2]陈爱萍.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谈幼儿园游戏的创新与实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