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北京农业科学论文在哪里发

发布时间:

北京农业科学论文在哪里发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农业科学类论文在下面几个期刊中均可以发表:1.现代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现代农业科技》于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部级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每月10日、20日出版,大16开,彩色四封.《现代农业科技》系全国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安徽省科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期刊、2008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分类阅读科普科技期刊第4名、2009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阅读排行TOP100期刊、2009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分类阅读农业类期刊海内外入榜期刊、2010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阅读排行TOP100期刊、2010年度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内外阅读分类排行农业农村类入榜期刊.2013年期刊影响因子0.333,经验丰富国内同类期刊!刊号:CN34-127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739,邮发代号: 26-41.2.南方农机杂志 省级期刊《南方农机》(双月刊)创刊于1970年,由江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江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江西省农业机械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颇有南方特色的农机化技术刊物,以推介南方适用农业机械,大力普及实用农机科技为宗旨,谒诚为广大农村机手、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基层农机工作者、农机科技人员服务.主要读者群为南方15省市各级农机工作者及广大农林机手、拖拉机驾驶员.涵盖面广、发行量大,是贵单位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特别是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媒体.《南方农机》获1993-1994年度全国农机科技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1992).3.现代园艺杂志 省级期刊《现代园艺》(半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江西省经济作物局、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主办.荣获江西省科技期刊.《现代园艺》本刊是我省的国艺实用科技期刊,主要以传播先进实用的果树、蔬菜、花卉、西甜瓜等良种良法为主.始终贯"推广变及先进实用的田间载培技术"为宗旨,以其学术的权,时效性和一贯取信于民、讲求实效的作风在国内园艺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有本就叫农业科学啊,汉斯出版社出版的

核心级别应该没有容易的,除非文章特别好的,普通一点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像壹品优刊有本农业科学

先介绍一下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科学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科学是一种知识,是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是偶然中的必然性的揭示,是运动过程规律性的揭示,它是系统地反映事物真相的客观真理。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活动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包括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工具装备。一、科技论文常见的类型,体裁与方法(一)类型1、软科学性论文(软件):是研究技巧,智慧,信息组织和领导的知识体系,是综合运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复杂的社会课题进行预测、规划、管理和评价,从整体上探求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决策。包括综合性评述,建设的决策和战略,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途径,方案的评价和分析,预测和模型设计,认识和建议等。2、硬科学性论文(硬件):是研究物质设备及其技术的知识体系。包括物质设备的设计、计算、建造、结构、测试和应用。(二)科技论文常见的体裁标题作者姓名邮编,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摘要关键词前言或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三)写法1、标题:题目要尽可能揭示出论文的中心内容,并反映出论文的特点。用词简短明确。为此,标题应具备准确性,简洁性和鲜明性。2、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工作目的,试验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演成果的意义。(1)报导性摘要:较长,一般250—300字。包括目的,范围,试验方法与设备,结果和结论。运用于应用性研究的硬件性论文。(2)指示性摘要:叙述文章的精华,不涉及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一般30—50字。适用于综述、评价、分析等软件性论文。3、关键词:目前论文在摘要后面一般都要列出文章中涉及并阐明概念的词,称为“关键词”,便于检索用。4、前言或引言:作用是引出年论的问题的来龙去脉,回答为什么要写该论文。应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范围、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5、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1)内容包括由实验、观察、测度得到的数据;由调查研究得来的材料;根据数据和材料形成的观点。科技论文以观点为核心,观点由材料抽象而成,材料服务于观点,以达到材料和观点的统一。(2)格局和体裁可分以下两种:按认识循环的层次,按研究工作进程的顺序。实验再次研究的现象,或现象—再现象的外部条件—研究现象的内因和本质—探索现象变革的措施—实践验证。阐写时层次分明,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紧扣文题。将实验数据或材料综合融汇,提炼出典型的观点和脉络,通常是先介绍实验用材料、设备、方法等,汇集取得的结果综合整理,经过推理分析,归纳得出结论。6、结论结论是论文的归结,是论文最终总体的论点,是抽象出来的现象本质和规律。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鲜明具体,语句简炼明了。具体内容可包括:(1)简述验证结论或分析讨论得出的最后论点。(2)说明结论适用范围。(3)说明研究成果的意义。(4)对该项工作台的发展和展望。7、参考文献标明文章或书名、作者姓名、杂志名称、出版年月、出版部门。正文中引用他人的结论、调查、实验数据时,应在引用内容上角注上参考文献序号。8、对外学术刊物要求除非外文标题、姓名、单位、摘要。二、综合评述性文章综述是某一科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进展情况的综合性评述文章,它又是反映作者本人见识的科技报告。综是文的基础,评是文的经纬。综述论不是一般性的动态报导,是经作者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后,以自己的研究或生产实践为基础,系统地总结专业领域在一定阶段的进展,并通过分析归纳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1、综述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问题的提出—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改进建议。2、写综述应注意下列各点。(1)勿将综述与自己的某项研究工作台混杂为一篇文章,写成既非综述又非科研报告的文章,综述的重点是比较和评价,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是不适宜的。(2)勿做第二手综述文章,也就是在别人的几篇综述的基础上加些个人见解而捏成的综述。(3)切勿泛泛空言,充斥套话和形容词语,毫无参考价值,也无新的见解。(4)材料和观点应统一,避免介绍材料过多而评述太少,具体的太少而议论过多。(5)评述国外情况要面向国内,讨论过去和现在,要以现在为主。(6)理论和实践应统一,放眼而不虚夸,严谨而不拘泥,既定量的生产数据为佐证,又有从长远发展与理论研究而提出的方向性论断。(7)科技研究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多从推广可行性方面提出估计和措施。(8)要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罗列“各家之言”。综述的关键是精谈,一般细节应简略。三、农业技术指导类文章主要介绍重点农技推广项目和农业先进技术成果,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模式,针对生产实际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一般写法:就某个生产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或介绍某个研究对象的特征特性,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出配套应用技术。必要时需介绍经济效益。1、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建议。介绍某种病虫草鼠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作物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技术建议。或某作物、某时期多种病虫草鼠害的识别及防治技术建议。发布病虫预测预报,并提出防治技术建议。2、介绍农作物优良品种。主要说明品种特征特性,增产效果,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应区域。如果是育种报告,需啬材料组合及选育过程。3、农作物栽培技术。介绍某种单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技术要点及有关注意事项。介绍某作物的特征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提出综合(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议。4、施肥技术。介绍某种肥料特性,或某种施肥技术,增产效果,施用技术。或谈某种作物需肥规律,提出合理施肥技术建议。5、农业环保方面。可以探讨农田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治理办法,低产土壤的改良技术,农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方法。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等。四、农业试验总结(报告)的写法(一)试验名称:即试验的题目,包括试验年限和单位。(二)正文内容1、试验的目的和依据:简要叙述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对生产上和科学上有什么意义。2、试验的材料和方法:简单扼要地正确叙述试验从那方面研究,都是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主要应讲明:(1)试验处理内容:各处理是什么品种或什么措施。(2)试验地概况:土壤、土质、肥力、地势等。(3)试验小区面积、排列方法、重复次数。(4)田间措施:供试品种、整地、播种、施肥、管理、收获等方面的时间、措施。(5)试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和发生的偶然事件均应简要说明。如施错肥、打错药、鼠雀牲畜食害、不测的天气灾害等。3、试验结果分析:主要包括生育期调查、性状分析、产量分析、试验显著性检验等。首先应将试验数据分类列出统计表格。然后分专题逐项分析。先分析增产效果显著的处理、与对照比较生育期差异、植株性状差异、产量差异究竟有多大,用文字简要说明,然后分析其它处理。对那些比较重要的生育性可以拍出照片附在总结中。对那些有一定变化规律的数据,可以绘制出条形图、简单直方图、曲线图、点式图等。配合文字分析,增加透明变。分析试验结果,应当条理分明,有重点地预以论述,每个专项问题要提得鲜明,推论必须合理。避免内容累赘,论点模糊,使人厌烦和糊涂。当现象间、数据间或有关结果间发生矛盾时,如果不是资料的错误,应格外注意分析,重要的矛盾应同时提出,以供进一步研究。4、结论:判断试验结果成功与失败,说明试验结果在生产上或科学上的作用和有关体会,在讨论中提出尚待明确的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五、有关投稿要求1、选题及内容应与刊物所设栏目及报道范围一致。内容要有新意或具地方特色,避免与刊物发表的文章内容雷同。文稿力求语言精炼,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论证合乎逻辑,结论正确。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2、写作格式。标题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标题下写清作者的邮政编码、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和姓名;文稿章节分段按国家标准1、1.1、1.1.1……号码顺序编排。标题号顶格写,后面空1格。3、表、图编绘要求。文稿中的表格和图不宜太多。表格采用三线表形式,表题、表头文字表达与编制要完整精炼,表中内容不能与文章内容重复,数据要完整、准确;形态特征图或曲线坐标图用电脑(出激光样)或硫酸纸绘制,图中要有图例,文稿中要留出图位。4、计量单位及符号使用标准。讲师单位用法定计量单位,在技术性稿件中用正体小写外文符号表示,不能再用下述括号内的汉字写法,如:长度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不再用里、丈、尺、寸、公尺、公分;面积用k㎡(平方公里)、h㎡(公顷)、㎡(平方米)、c㎡(平方厘米)、m㎡(平方毫米);体积用m3(立方米)、cm3(立方厘米)、mm3(立方毫米);重量用t(吨)、㎏(千克)、g(克)、mg(毫克);ppm停止使用,表示数量时改用10-6,表示浓度时改用mg/㎏。考虑到广大读者的实际情况,面积单位仍可使用“亩”;时间年、天、小时、分、秒用汉字书写。5、数字用法规则。表示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年份用全称),表示计量和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表示序数和编号中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当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时,当表示农历时,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手表示概数时,星期几、形容词前的数字、名词前的字“—”等用汉字数字。例如:三四天、七八十种、十滴水、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差十万八千里、正用二十日、一品红。阿拉伯数字范围号为“~”;百分数范围,前一个数的百分号“%”不能省略。6、汉字及专用名词术语使用要求。文稿中汉字以新华字典为准,不得使用繁体字和自造字。专用名词术语要规范、标准,不得使用地方方言。专业名称要用学名,不得使用俗名、土名和别名,含量用剂型不能省略,商品名称只能在括弧内注明。7、外文字母书写规则。文稿中外文字母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上下角字、数字以及易混淆的字母必须书写清楚。8、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根据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有点号、标号两在类,共16种。点号7种: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标号7种:引号(“”)、括号(( ))、省略号(……)、破折号(——)、连接号(— —)、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__)。9、文稿用钢笔在16开方格稿纸上抄写清楚,字迹工整,切勿潦草,标点使用要正确。也可提供计算机打印稿或软盘文稿(同等内容稿件优先录用,编辑部可直接扫描编排,或给编辑部发电子邮件,中国农技推广)。来稿文责自负,不得一稿多投,自留底稿,录用与否、恕不退稿。6个月未收到刊物录用稿件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不愿修改者请在来稿时一并声明。《黑龙江农业》不用油印、复印、复写稿件,不录用3个月可自行处理。10、有关文章字数要求。《黑龙江农业》:综述、专论、工作研究等在2500字以内,也有达到3500字的。农业技术指导稿件一般在1000—2000字之间,也有达到3000—3500字的。农家之友栏目1000字以内。《中国农技推广》:专题要文、厅局长论谈、科技论坛等一般不超过3000字,也有达到3500—5000字的。农业技术指导类一般1000—2000字,不超过3000字。《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技术稿件一般不超过2000字,少数为1000字或3000字。长篇文章讲座搞连载。可投作物种植、实施园艺、节水灌溉等栏目。专业学术期刊:每篇论文(包括图表)以不超过5000字为宜,最多不得超过8000字。个别期刊充许登载字数(包括图表)在1—2万字以上的论文。特别欢迎短小精悍的文章;简报不超过2000字,研究通讯每篇限在700字以内。11、来稿请在文章末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中国农技推广》要求在信封上注明投稿栏目。论文举例我在前些年有关刊物上选择了一些写得比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供大家参考。它们的特点是文章写得比较规范,用词准确,分析透彻,技术实用,有指导意义。一、科技论文1、软科学论文:加入WTO对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影响与对策作者:夏敬源,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文化 邮编:100026,发表在《中国农技推广》2002年第3期10—12页。内容:前言,1.当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存在的主要问题;1.1推广理念不适应;1.2职能定位不适应;1.3管理体制不适应;1.4推广方法不适应;1.5保障措施不适应;1.6法规法则不适应;2.加入WTO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影响分析;2.1间接影响;2.2直接影响;3.农技推广体系应对入世挑战的思路与对策;3.1创新推广理念;3.2科学定位职能;3.3理顺推广体制;3.4转换运行机制;3.5改进推广方法;3.6提高全员素质;3.7支持力度加大;3.8加强法制法规建设。5300多字。2、硬科学论文油桐尺蠖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及动态模型研究作者:湖南省常德市林业局 赵星、周艳初、喻传明湖南省保靖县林业局 余中虎发表在《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3、9(2)、124—126、130页。内容:摘要,关键词,1.材料与方法;1.1调查点的位置;1.2调查方法;1.3种群动态模型建立方法(谱波分析就是富里叶级数);2.结果与分析;2.1油桐尺蠖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2.2油桐尺蠖蛹种群动态模型的建立及检验;3.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有4条,附英文标题姓名,3500多字。二、综述类文章例1:以色列现代农业印象作者: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朱世俊,邮编410005,发表在《中国农技推广》2000年第3期14—15页(海外窗口)。内容:前言,1、水与农业灌溉;2、品种与种子商品现代化;3、农业与温室;4、农业技术与农技推广。大约3000多字。例2:国内外农业科技动态简介作者:桦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振东发表在1997年桦川县农业技术培训教材中。内容:一、国外农业科技动态简介:1、培育良种;2、农业生产日趋工厂化;3、田间管理向自动化过渡;4、合理施肥灌溉;5、用科学方法防治病虫草害。二、国内农业科技新成果简介:1、粮豆薯栽培技术;2、经作园艺栽培技术;3、植保技术;4、土肥技术;5、农业工程技术:(1)大型机械;(2)小四轮配套机械;(3)植保机械;(4)灌溉设施;(5)抗旱技术;(6)培育新品种;(7)电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农业技术指导类文章例1:大豆菟丝子的防治作者:刘汉民 江苏国营新曹农场植保站 邮编224246,发表在《中国农技推广》2000年第4期43页(植物医院)内容:前言,1.大豆被害症状;2.防除菟丝子的措施;2.1精选豆种;2.2轮作换茬;2.3深翻土壤;2.4肥料充分腐熟;2.5宽行条播;2.6人工拔除;2.7药剂防除;2.7.1土壤处理;2.7.2茎叶处理。例2:中国香稻及栽培技术作者:湖北省武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彭志文,邮编435400,发表在《中国农技推广》2002年第2期30页。内容:1.主要特征特性;1.1米质;1.2生育期;1.3形态特征及产量;2.主要栽培技术。大约1200字。例3:西芹的特性及栽培技术作者:辽宁东亚种子集团公司邵长顺辽宁东亚国际种苗有限公司李博发表在《黑龙江农业》2000年第1期31页内容:前言(西芹简介),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西芹对温度要求严格;1.2西芹对水分要求严格;1.3西芹对土壤要求严格;1.4西芹对肥料(营养)要求严格;2.栽培技术;2.1栽培季节;2.2播种育苗;2.3合理定植;2.4田间管理;2.5适时采收。例4:水稻机械深施肥技术的应用与效果作者:黑龙江省虎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刘为民黑龙江省虎林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姜国胜发表在《中国农技推广》2002年第3期56页。内容:前言(技术简介);1.机械深施肥技术在我市的应用;1.1试验跟踪调查情况;1.1.1试验处理;1.1.2试验条件;1.1.3秋季考种测产情况;2.机械深施肥技术作用特点;2.1提高化肥利用率;2.2化肥深施后能明显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3施肥均匀,减少挥发,满足水稻生育需要;2.4省工省肥,减少污染;3.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3.1作业地块要平整,田内无稻草等杂物;3.2秧苗要壮;3.3肥料标准;3.4肥箱防水、肥料防潮;3.5每天作业完成必需要清理肥箱。例5:盐碱对水稻的危害及治理方法作者:全素荣等,辽宁省凌海市植物保护站,邮编121200,发表在《中国农技推广》2002年第2期49页(沃土原野)。内容:前言(盐大地地概况);1.盐碱对水稻生产的危害;1.1危害基本情况;1.2危害程度;2.治理方法;2.1选种抗盐碱优良品种;2.2培育壮秧,增强抗盐碱能力;2.3建立标准化田间工程,确保灌排畅通;2.3.1单排单灌;2.3.2深沟排水;2.4洗盐碱;2.5科学施肥;2.6调节盐碱2.7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大约1200多字。四、试验总结(报告)例1:大豆窄行密植不同品种(品系)的增产潜力分析作者:王成,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邮编154000,发表在《黑龙江农业》1999年第6期第30页。内容:前言;1、试验材料及方法;2、结果分析;3、结论。三年试验,参试12个品种。例2:必宁特防除水稻插秧田杂草试验研究作者:于振民 绥化地区植检植保站,邮编152054,发表在《黑龙江农业》2000年第2期23—24页,约1300字。内容:前言;1.供试药剂;2.试验处理;3.试验设计及调查方法;3.1除草效果调查;3.2水稻安全性调查;3.3田间测产调查;4.试验结果(4.1、4.2、4.3);5.结论(5.1、5.2、5.3)。

北京林业论文在哪里发

1、在篇首标明作者姓名、论文署名的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省市、邮编(附英文)。2、稿件须有:摘要220字左右(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切忌使用“本文”如何、“文章”如何这类评价性、解释性、介绍性的词语)、关键词(3—6个)(附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或出生地、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作者须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4、来稿中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别排列。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序号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图书报刊等资料的引文。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刘国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经济意义[J].商业经济,2001,(9):10-18)}5、所有来稿,字数以4000—8000字为宜,来稿以 word 格式发送电子邮件。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发表论文通常只有两种渠道,要么自己投,要么找论文发表机构代投,不管走哪种渠道,最后都是要发表到期刊上的。

期刊,也叫杂志,在上个世纪在出版界曾经是重量级的存在,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兴起,人们阅读文章获取资讯远远没有现在方便,杂志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媒介。

但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纸媒已经大大没落了,很多期刊被砍掉了,剩下来的大多数不得不自谋出路,学术期刊更是如此,因为这个受众面是很窄的,基本没法盈利,所以只能靠收取版面费来维持,当然,有国家财政拨款的那种不在这个范围。

我们现在发表学术论文,出于严谨性权威性等原因的考虑,还是要发表到纸质期刊上,编辑会用电子邮箱或者内部的系统来收稿,但不会有一个网络平台有发表论文的资质,即使是知网和万方这样的网站,也只是论文数据库,并不是论文发表平台。

所以发表论文的时候,还是要先去选取目标期刊,然后再找到这本期刊的投稿邮箱,或者是找到靠谱的论文发表机构,由代理进行代投,最后都是发表到纸质期刊上的,见刊后一两个月左右被知网收录,就可以检索到了。

北京毕业论文在哪里发表

问题一:发表论文去哪里投稿 若你是初次投稿,建议先找些门槛低的省级期刊投稿,这类杂志有《故事》、《故事汇》、《故事世界》、《幽默与笑话》。另外《知识窗》、《青年科学》、《思维与智慧》这些杂志你也可去试试。投稿时,你还要注意投稿格式,电子邮件投稿注意事项。 在这里顺便给你介绍一些注意事项,以提高你命中率:稿件后面要有完备的联系方式:作者名字、署名、地址、电话、邮箱,QQ什么的都要详细,以便编辑联系你啊!要是没有这些,发了你文章,难找你拿稿酬! 用电子邮件投稿,得注明投什么栏目,写上你名字和稿件名字。 另外,现在《故事会》在征稿。其原创稿酬千字400元,笑话每篇最高稿酬100元。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问题二: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三:论文在哪里发表 一般在期刊上发表讠仑文基本上都是需要评职称才发的,一般这种的找那种代理就行,网上很多的不过也有不可靠的,最好找熟人介绍下比较好,我发的时候就是同事介绍的壹品优,我也是直接就在那边发了,和同事说的差不多,挺好的。如果你没有熟人介绍不行就去看看。 问题四:在哪里发表论文比较可靠 答-您写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最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毕业论文或学习的论文就在学校学刊上发表。 问题五:论文在哪发表比较好? 答-您写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最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毕业论文或学习的论文就在学校学刊上发表。 问题六:在哪里可以发表论文 有的啊,, 问题七:在哪可以发表论文 你发论文主要是干嘛用的 问题八:评职称在哪发表论文 我也是广告,给你一个参考:第一,化工行业中级职称,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普刊,就是国家级或者省级刊物就可以。所谓的意外,就是说你可能处于大学或者科研单位,这样的话中级才会要求核心刊物。第二,价格问题,核心我就不说了,浮动太大没法说估计你也用不着,通常而言,综合科技类的省级和国家级价格基本持平,在五百左右,这个价格仅供参考,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价格,如果是化工类专业性强一点的,价格可能略贵。大家不说价格的原因是公开的地方不方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渠道,高了低了难免有纠纷,估计你也能理解,此外,注意无论是找编辑部还是找代理,资金安全要注意。定金和真伪鉴定都是作者需要考察的东西。我是代理,前几天还遇到了《学问》这个期刊的假刊,差点上当。 问题九:医学论文在哪发表论文好? 这个要看你的具体专业,以及对发表杂志有无要求。 比如你是传染病防治的,那最好还是发中国疾病控制之类的。 比如你要求中文核心期刊,那就选择专业对口的中文核心。 比如你要求SCI,那就选择SCI杂志。

这最基本的问题都最后一年了还没去请教过导师,你或者你导师也太不走心了。首先需要给自己的工作定位,预估能发表到哪个类别和档次的期刊(如果连这都没概念那谁也帮不了你了)。- 有些亲说 自己完全0基础…希望我解答的更详细一点,于是在答题部分又优化了一下,更加便于理解,,再有不懂的可以摆渡输入“壹品优”再输入“刊” 私信我,知无不言。

您好,看您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了,可以安排省级、国家级普刊,南北核心,SCI、EI等,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答-您写的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文最好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毕业论文或学习的论文就在学校学刊上发表。

东北农业科学期刊在哪投稿

据学术堂在发表农业论文时,需要结合论文内容,明确论文的主旨,论文的研究方向等,从而确定要投稿的期刊,也可以通过专业的机构安排发表,当然需要是可靠的机构,确定其是正规的资质,再有老师安排投稿,并且按照审稿专家要求,对农业论文适当修改,使其符合发表要求,之后还会寄送给作者样刊,几个月后论文也可以在数据库查到,因此如果单位要求是论文上网,那么作者就要提前安排.下面我也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正规的农业类期刊:《当代生态农业》(季刊)创刊于1990年,主要提供当代生态农业研究的相关信息资讯.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出版周期.主要栏目: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民族的前景、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植物保护研究,投稿见刊较快,需要投稿的欢迎咨询我们的编辑老师.《农家参谋》(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服务农家发展的刊物.本刊始终坚持"面向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办刊宗旨,不遗余力地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最新的致富信息,培育出了一批种植、养殖高手和市场经营能手,无数读者在《农家参谋》的指导下,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致富带头人.

换其他的投吧,审稿期很长的,见刊很慢的,百度里搜搜,到处都是答案

首先你得知道你想发表的期刊呗~像(农业科学)也是不错的~~外国期刊

直接上中国农业科学的网站上,进行在线投稿,就可以了,不用提前联系。是核心期刊。

河北农业科学

《论作物栽培技术规程》作 者: 陈秀军 CHEN Xiu-jun 作者单位: 蚌埠市郊区农技站,安徽蚌埠,233000 刊 名: 河北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8 12(12) 分类号: S318 关键词: 农作物 栽培 技术规程 机标分类号: 机标关键词: 作物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农作物推广实践理论基础概念

教师评职称的时候要注意有哪些不认可刊物,下面是我整理的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给大家参考。

【一】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8-225ISSN1006-3315CN32-1427/N教育·中教教师ISSN1006-5962

兰台世界。

8-292。

ISSN1006-7744CN21-1354/G2

中外教育研究ISSN1006-9682CN53-1037/C

科教创新。

ISSN1007-0745CN53-1103N

科学致富向导ISSN1007-1547CN37-1264/N

希望月报。

82-422ISSN1007-3442CN11-3825/C

新课堂教研论坛ISSN1007-4880CN50-1079/G4

课堂内外。

78-126。

ISSN1007-4902CN51-1391/G4

青春岁月ISSN1007-5070CN13-1035/C

大众文艺。

ISSN1007-5828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7-8657CN19-3268/H

河北农业科学ISSN1008-1631CN13-1197/S

成才之路。

ISSN1008-3561CN23-1437/C

新余高等学报(增刊)ISSN1008-6765CN36-1223/G4

教学理论与实践ISSN1008-7443CN11-3874/G

现代语文ISSN1008-8024CN37-1333/G4

现代语文24-194ISSN1008-8024CN42-1078/G4

大观周刊64-55ISSN1008-925XCN53-1152/G0

数学小灵通。

8-203ISSN1009-0320CN21-1329/C4

法制与社会64-52ISSN1009-0592CN53-1095/C

数学大世界。

12-14ISSN1009-5608CN22-1253

考试与评价(英语通)8-226ISSN1009-6027CN22-1315/H

考试与评价ISSN1009-6027CN22-1387/G4

教育学文摘2-683ISSN1009-7406CN11-5773/G4

新课程教育探索42-225ISSN1009-9298CN43-1344/G2

教育创新与发展25-46ISSN1009-9326CN42-1523G

新作文。

22-74。

ISSN1009-9433CN14-1274/G

教育改革与实践ISSN1028-1557CN13-1418/G4

当代中小教育文刊ISSN1057-5635。

CN44-1283/G4

教育实践与探索43-59ISSN1059-2368CN11-1038/G4

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2-452ISSN1065-0415CN31-5522/G4

网络财富。

82-113ISSN1072-5441CN12-T392/G2

中国基础教育学刊ISSN1079-0927

新课程教育探索48-241ISSN1083-7062CN45-1386/G4

中国教师学刊82-207。

ISSN1201-3049CN11-2013/G4

教育创新与实践。

ISSN1205-2038CN11-1185/G4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ISSN1481-1241CN11-2186/G4

教育视野。

ISSN1544-5153CN51-4817/G4

今日中国教研ISSN1562-2518中外教学研究ISSN1562-2579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9389ISSN1562-3890CN11-4365/G4

中国科教创新杂志。

ISSN1569-374XCN43-1763/G

【二】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名单。

杂志名称。

大江周刊。

小学数学一点通。

教学与研究。

华东大学。

江西中医学。

邮发代号。

国际刊号。

44-64。

8-309。

2-256。

2011。

ISBN7-80883-716-6。

ISSN0257-2826。

ISSN0257-5817。

国内刊号。

CN36-1249/G2。

CN22-1063。

CN11-1454。

CN37-1032/I。

CN36-1095/R。

CN14-1032/N。

CN11-4299/G4。

CN11-5663/GO。

CN22-1347/G。

国内44-5。

ISSN0411-9584。

国外BM1012。

科学之友。

22-55。

ISSN1000-8136。

中小学教育。

2-597。

ISSN1001-2982。

中国校园导刊。

ISSN1001-2993。

空中英语教室。

12-251。

ISSN1001-4128。

科技信息。

ISSN1001-9960。

当代教育新理念。

ISSN1002-2059。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5月。

52-20。

ISSN1002-2107。

改革与开放。

ISSN1002-2139。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小学版)。

ISSN1002-2151。

教育新视线。

82-968。

ISSN1002-2151。

青年科学。

8-140。

ISSN1002-2562。

基础教育研究。

ISSN1002-3275。

中国教育学刊。

82-410。

ISSN1002-4808。

教育研究。

2-277。

ISSN1002-5731。

大众健康。

2-234。

ISSN1002-574X。

素质教育论坛。

38-448。

ISSN1002-7661。

读写算。

ISSN1002-7661。

散文选刊。

36-77。

ISSN1003-272X。

新一代。

ISSN1003-2851。

教师文苑。

21-539。

ISSN1003-3880。

经营管理者。

ISSN1003-6067。

江西图书馆学刊。

44-106。

ISSN1003-725X。

企业新天地。

42-204。

ISSN1003-8434。

湘潮。

42-163。

ISSN1003-949X。

教师教育科研。

ISSN1004-0458。

民间对联。

22-88。

ISSN1004-142。

教育文法。

现代教师。

改革开放。

另保健营养。

中国校外教育。

教研研究与探索。

基础教育(月刊)。

科学时代。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教坛聚焦。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读写月报《教研版》。

知识窗《教师版》。

教学实践与研究。

教学实践与研究(增刊)。

小学教学研究(增刊)。

商场现代化。

中国教师与教学。

82-559。

2-082。

28-253。

82-911。

80-609。

4-740。

80-782。

82-611。

4-324。

38-429。

44-10。

ISSN1004-2377。

ISSN1004-5630。

ISSN1004-7069。

ISSN1004-7484。

ISSN1004-8502。

ISSN1004-9207。

ISSN1005-2232。

ISSN1005-250X。

ISSN1005-2984。

ISSN1005-6639。

ISSN1006-026X。

ISSN1006-2424。

ISSN1006-2432。

ISSN1006-2718。

ISSN1006-2758。

ISSN1006-284K。

ISSN1006-3102。

ISSN1006-3315。

CN26-1035/R。

CN26-1035R。

CN21-1202/N。

CN45-1094/G4。

CN11-2606/G4。

CN11-1281/G4。

CN11-1023/R。

CN42-1078/G4。

CN42-1078/G4。

CN41-1671/1。

CN11-1536/G4。

CN51-1071/F。

CN36-1150/G2。

CN43-1027/F。

CN43-1345/D。

CN62-8126/G4。

CN14-1026/I。

CN11-0127/G4。

CN32-1034/F。

CN14-1172/R。

CN11-3173/G4。

CN31-1914/G4。

CN46-1039/G3。

CN11-3284/C。

CN31-2091/G4。

CN51-1114/I。

CN36-1049/H。

CN36-1072/G0。

CN36-1086/G4。

CN36-1086/G4。

CN11-3518/T5。

CN32-1427/N。

2-398。

18-202。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教育·中教教师。

兰台世界。

中外教育研究。

科教创新。

科学致富向导。

希望月报。

新课堂教研论坛。

课堂内外。

青春岁月。

大众文艺。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成才之路。

新余高等学报(增刊)。

教学理论与实践。

现代语文。

现代语文。

大观周刊。

数学小灵通。

法制与社会。

数学大世界。

考试与评价(英语通)。

考试与评价。

教育学文摘。

新课程教育探索。

教育创新与发展。

新作文。

教育改革与实践。

当代中小教育文刊。

教育实践与探索。

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

网络财富。

中国基础教育学刊。

新课程教育探索。

中国教师学刊。

教育创新与实践。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育视野。

今日中国教研。

中外教学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杂志。

28-225。

8-292。

82-422。

78-126。

ISSN1006-3315。

ISSN1006-5962。

ISSN1006-7744。

ISSN1006-9682。

ISSN1007-0745。

ISSN1007-1547。

ISSN1007-3442。

ISSN1007-4880。

ISSN1007-4902。

ISSN1007-5070。

ISSN1007-5828。

ISSN1007-8657。

ISSN1008-1631。

ISSN1008-3561。

ISSN1008-6765。

ISSN1008-7443。

ISSN1008-8024。

ISSN1008-8024。

ISSN1008-925X。

ISSN1009-0320。

ISSN1009-0592。

ISSN1009-5608。

ISSN1009-6027。

ISSN1009-6027。

ISSN1009-7406。

ISSN1009-9298。

ISSN1009-9326。

ISSN1009-9433。

ISSN1028-1557。

ISSN1057-5635。

桃树深受广大果农喜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也是果农要学习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篇1:《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桃树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建园、品种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冠培育、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桃树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桃属于蔷薇科李属桃亚属植物,为落叶小乔木,经济寿命一般为16~24年。嫁接后2~3年开始结果,5~7年后进入盛果期。桃花芽为纯花芽,结果枝可分为长、中、短、花束状果枝,根系为浅根系。桃树喜光,耐旱、耐寒力强,最怕水淹。桃园中短期积水即会引起植株死亡,排水不良会引起根系早衰、叶片变薄、叶色变淡,进而落叶、落果、流胶,导致死亡。因此,在桃树生长期加强管理,可促进其优质生长,并获得高产。溧水县自20世纪60年代引种栽培桃树以来,目前 种植 面积254.53 hm2。桃树产量较高,一般产量可达13.50~26.25 t/hm2,产值可达3.0万元/hm2左右,高者可达6.0万~7.5万元/hm2。桃树是丘陵山区林农致富的阳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址建园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通畅的地块建园。一般选择地下水位低于1.1 m的地区,溧水县部分丘陵山区地下有铁锰粘盘层,雨季定植穴内易积水,常使根系受涝、植株生长不良,需在开穴时挖穿粘盘层后才能种树。 2品种选择 应选适应性强、品质好、丰产性能佳、不同成熟期的优良品种[1],如安农水蜜、霞晖1号、沙子早生等。 3栽植 山地采用块垦整地,打宕规格80 cm×80 cm×70 cm。种苗应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栽植时间以冬春季较宜。 4土肥水管理 4.1土壤管理 在土层浅而瘠薄、土质粘重或砂石地建立桃园,除栽植时穴改外,栽植后每年在树冠外围进行扩穴,深度60 cm左右,施入足够的厩肥、垃圾、绿肥等有机肥料[2]。时间为晚秋,一般在秋冬施基肥时结合进行,其深度以20~30 cm为宜。 幼年桃园可适当间套种,间作物可选用豆类、绿肥等矮杆作物。但无论间作哪种植物,离树1.5 m周围不要套种。还要加强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以免影响桃树生长。果园覆草一般在夏季进行,可保持水分、降低土温、减少杂草,但时间不宜过长,秋冬深耕时应加适量石灰翻入土中。 4.2灌水与排水 丘陵山地一般灌水、排水功能不强,有条件的地区最好在萌芽前、谢花后及果实硬核期灌水;雨季积水一定要注意排水,桃树怕涝,连续积水超过48 h就会落叶、死亡[3]。 4.3施肥 一般氮、磷、钾按1.0∶0.5∶1.0比例施入,即以每100 kg果实需要消耗氮1 kg、磷0.5 kg、钾1 kg作为施肥参考。早秋重施基肥,8月底至9月底的施肥量占全年的80%,施优质土杂肥、厩肥30 t/hm2+复合肥(或饼肥)750 kg/hm2或鸡粪15 t/hm2+复合肥600 kg/hm2。施后全面深翻,深20~30 cm。生长季追肥,一般旺树不追肥,高产树全年在花后及果实膨大期喷0.3%磷酸二氢钾, 立秋 后喷0.3%尿素促进保叶[4]。喷施叶面肥可与农药混喷,叶肥效果可保持25~30 d。 5树冠培育 5.1自然开心形 5.1.1整形。第1年冬天定植后,离地面65~70 cm处剪定;第2年春萌芽后,将离地面20~30 cm以内的芽抹去,在其上方选留3个主枝,枝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使之均匀地向外方延伸;冬季主枝留60 cm剪截,主枝上的剪口芽留在延长枝的下方或两侧,保护主枝以一定的角度逐年向外延伸,主枝开张角约50~60°,在剪口附近注意另留1个侧芽,萌芽后作为副主枝(即侧枝)。为避免与主枝发生竞争,副主枝也可在晚一年养成。副主枝开张角约60~80°,使树冠在侧面形成2层。每主枝上约培养2~3个小副主枝。 第2年冬季,各主枝的延长枝留50 cm剪短,和上一年 方法 相同,养成延长枝和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多留小枝组,以增加结果部位和荫蔽主枝起保护作用。第3年以后,亦如上年同样处理,直到整个树冠形成,一般为4~5年。 自然开心形的树形通风透光好,结果立体化,可提高产量。主枝直线延伸,抑制树势较轻,寿命较长,而且由于主枝和副主枝上留有小枝组,能减少日烧病[5]。桃树芽具早熟性的特点,特别是幼龄期每年能发枝2~3次。预选主枝达一定长度后进行摘心,可以加速整形过程的发展,使树冠早日成形。 5.1.2修剪。冬季修剪时间在落叶后11月下旬至发芽前进行,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进行。①主枝:扩展树冠修剪时,尽量留外侧芽。以后各年的主枝延长枝可利用长果枝或延长枝当头,采用“放放缩缩”的方法,使树冠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主枝角度应与地面保持45°。②外侧枝:一般每年要回缩修剪,其回缩步调应与主枝一致。③结果枝组:盛果期除维护已培养的枝组外,还要继续培养新的枝组。全树大型枝组4~5个,中型枝组10~12个。当年生长果枝留5~8节,中果枝留4~5节,短果枝、花束状枝尽量保留,全株留果枝400~500根。结果枝修剪有单枝更新法和双枝更新法。修剪时一般长果枝留6~8个花芽短截,中果枝根据花芽、叶芽的着生情况决定是否短截,短果枝和花束型果枝一般不短截。 夏季修剪时采用抹芽、摘心、剪梢、扭梢、疏枝等手段。5月中上旬以摘心为主,6月上旬以扭梢、别枝为主,8月上旬以疏枝为主,适当回缩。 5.2杯状形 5.2.1整形。杯状形树形由杯状形改进而来,在整形的前2年仍按杯状形的要求培养主枝,即在主干上方选邻接或邻近的3个新梢培养为主枝,冬剪时主枝留左右两侧的芽发生分枝,构成“三股六杈”。从第3年开始,主枝灵活分枝,可直线顺延,并适当培养外侧副主枝。然后在各级主枝、副主枝上培养枝组结果。树形完成后,全树有骨干枝7~12个。 5.2.2修剪。幼年桃树生长旺盛,修剪上应采用轻剪长放和充分运用夏季修剪技术,以缓和树势、提前结果。夏季修剪包括抹芽、摘心、扭梢和剪梢等工作。位置不当的芽容易发生旺条,应及早抹除。生长前期摘心有利于促发二次枝,形成良好的结果枝,提前结果;旺枝扭梢更能促进花芽的形成。此外,对生长郁闭的幼年树,在6月中下旬及8月停梢期进行疏梢、剪梢,对改善树冠光照、提高有效结果枝比例的作用都很显著。 同时,幼年桃树还应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桃树小枝组的结果年限很短,易衰亡,应以培养中、大型枝组为主。中、大型枝组多在骨干枝两侧的中间部位培养,一般采用先截后放的方法,同方向中、大型枝组需保持40~60 cm的间距,以使光照良好,但其中可以安插小枝组。 进入盛果期后,桃树树冠内膛及下部枝条容易枯死,结果部位外移很快。此期修剪应随结果量的增加而逐年加重,要加强枝组和结果枝的培养及更新,注意维持稳定的树势,必要时还要对骨干枝进行回缩更新。当枝组上的结果枝结果后,如下部抽生健壮结果枝的,可在其上方进行缩剪;如下部或附近结果枝的数量较多,也可将枝组下部的长果枝留2~3个芽重短截作为预备枝,以促进更新。因此,对全树不同枝组要放缩结合。南方品种盛果期桃树,每株留果枝400~500根,并保持一定比例的长果枝。 6疏果套袋 生产上习惯进行2次疏果。最后定果应不迟于硬核期,多在着果稳定后进行,早熟品种于4月底至5月初坐果后进行。一般每树留果300~400只,一般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 套袋在中晚熟品种中使用较多,一般于6月初前完成,主要目的是防病、防虫、防果面农药污染,以提高品质,促进生产绿色产品[6]。 7病虫害防治 桃树病虫害主要是“三虫两病”,即桃蚜虫、桃蛀螟、刺蛾、缩叶病、流胶病。 防治方法:①秋季深翻,冬季清园。③开花前期:喷3%石硫合剂。③生长期:萌芽开花前后喷甲胺磷+多菌灵1 000倍液2次或甲胺磷+甲基托布津;幼果膨大期于5月底至6月初喷2次敌敌畏或杀螟松;采果后6月下旬,隔1~2周喷2次氧化乐果+敌敌畏。 8参考文献 [1] 邓可业.庭院桃树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2(5):30. [2] 张芳.桃树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97-98. [3] 蔡少英.新川中岛桃丰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124. [4] 王召元,常瑞丰,张丽莎,等.桃设施栽培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13-17. [5] 王洪玲.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10(3):44. [6] 杨丽琼.桃树温室栽培管理技术[J].武夷科学,2005(1):150-152. 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篇2:《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摘要 总结 了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包括: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及时、适量疏花定果; 科学合理施肥;应用套袋技术;分批、适时采收等内容,对当前桃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关键词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桃树以其成形快、易挂果、管理简单等优点,深受广大果农喜爱,在各地均有栽植,但是笔者近年来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发现果农在桃树生产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桃树果实的品质改良和产量提高,制约着果农收入的提高[1-4]。针对桃树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出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逐步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 优良的树形是桃树优质高产生产的基础,也是提高果农劳动生产效率的需要。目前,在耀州区桃树生产中多选用三大主枝开心形。这种树形枝条级次多,内膛容易密闭或者光秃,结果部位易外移,所产果子质量参差不齐,且修剪管理工作量大而繁琐。经过笔者在当地多年来的研究、试验,认为“V”字形、纺锤形2种树形优于开心形。这2种树形管理方便、简捷,改善了光照、通风条件,使果实品质和产量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应在生产中积极推广。采用这2种树形在修剪中应以疏枝为主,轻剪长放,只对主枝打头。其中“V”字形树只留两大主枝,单轴延伸,不留侧枝,只留大、中、小各类枝组,错落排开。纺锤形树要求培养强壮、笔直的中央领导干,其上螺旋错落排列主枝及枝组,主枝与中央领导干开张角度为80~90°,主枝粗度要小于中央领导干的1/3。 2及时、适量疏花定果 桃树易成花,正常年份花量很大。因此,一般当地果农认为桃树花量多,坐果有保障,多不进行疏花定果工作。但笔者在该地区的试验证明,适当地疏花节省了树体养分,所留的花坐果更加可靠,果子也更大。疏花的最佳时期在花蕾期,具体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抹去枝条上下的花蕾,留两侧的花蕾即可。花后2周开始进行第1次蔬果。先疏除并生果、畸形果、小果、黄萎果、圆形果、朝天果及病虫果,留枝条中上部的单果、大果。坐果率高的品种疏果、定果一次完成,坐果率低的品种疏果分2次进行。第2次疏果叫定果。定果时间大约在硬核期,按一定距离定果。定果距离具体为:大型果品种树每25~30cm留1个果,中型果品种树每15cm留1个果,小型果品种树每10cm留1个果。3 科学合理施肥 桃树易成花、坐果,产量很大,消耗也很大,所以需要充足、良好的水肥供给。目前果农施肥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桃树需要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比例为1.0∶0.5∶1.5。由此可见,桃树需钾肥较多,比氮肥多0.5倍,满足钾肥的需要是桃树丰产、优质的关键。而在当地生产实践中,果农重视氮肥、磷肥的供给,而忽略了钾肥施用。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钾素的吸收量占全年吸收量的80%,而且这一时期的钾素也决定着果实的品质。试验证明,果实膨大期钾肥供应充足的桃树比一般常规方法管理的桃树产量高出近20%,而且优果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桃树施肥要在前期重施氮肥,果实膨大期重施钾肥。在采果后及时施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最好能达到每1kg果实施3~4kg农家肥。只有施好基肥,才能充实花芽,提高树体储藏营养的水平,为翌年开花、坐果打好基础。 4应用套袋技术 科学合理施肥从根本上满足了树体和果实生长的营养需要,提高了桃树果实的内在品质,但要进一步提高桃树果实的外在商品品质,最有效的方法是果实套袋。经笔者多年试验发现,有些外在品质不佳的品种经套袋后外在品质有了较大改观。如燕红、川中岛等品种经过套袋后果实颜色由嗜红变成粉红,果色艳丽,娇嫩可爱,市场价格大大提高。果实套袋还可以有效防止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白粉病、食心虫、蝽象等桃树病虫害的危害,从而提高优果率、商品果率。同时,套袋也避开了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减小了农药残留,使果实成为绿色、无公害的果品。笔者多年试验证明,苹果的套袋及套袋方法也适合于桃树。 5分批、适时采收 分批、适时采收是获得桃树优质高产的重要工序。经笔者多年来观察沙红桃、川中岛发现,桃树果实的膨大期至成熟期在28d内。在这28d内桃的重量增长了2~3倍,特别是在后8d增长速度最快。从成熟到完熟只有7d左右,重量稳定不变。因此,桃树果实膨大至成熟期是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果实完熟期是最佳的采收期。一般桃树果实采收分2~3次进行,采收时先选大果、着色好的果子采收,余下的果子膨大、着色更快。一般间隔3~5d即可再次采收。分批采收比一次性采收的果实品质更好,而且产量增加26%左右。 6 参考 文献 [1] 章学农,赵小东,章巍华.山地桃树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林业,2007(5):32. [2] 李江川.幼龄桃树早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河北果树,2002(2):40-41. [3] 郑青松.桃树高产优质栽培[J].福建果树,2001(4):62. [4] 肖艳.桃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农村 经济与科技,2001,12(1):23-24. 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篇3:《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 要]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肉质细腻,而且营养丰富。桃适应性广泛,对土壤要求不严。无论山地、平地、沙地,无论南北都可栽培。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是当前调优种植结构,提高果业收益的理想选择。现根据我多年来对桃树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从品种选择、授粉树配置等方面介绍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键词] 品种选择 合理修剪 无公害栽培 1 正确选择品种是栽培、效益的关键 为确保栽培效益,首先就必须选择好适宜的优良品种。品种选择错了,所有投入的财力、物力和精力都将付之东流。作为果品栽培者,选择品种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品种本身的先进性;二是品种要有较好的适应性;三是要有市场潜力。否则结了果子我们自己欣赏是没用的。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黄淮地区,主要应选择中油16号、青研1号、红甜、重阳红、玫瑰红、超红珠等优质桃。以上桃品种普遍具有性状先进、市场潜力大的优点。 2 合理密度,正确配栽授粉树 2.1 栽植时期和栽植密度 秋季落叶至年春桃树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但早栽为宜。早栽能够使果苗及时愈合伤口,早发新根,为果苗抽枝展叶及时提供养分,植株生长迅速。 栽植密度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模式以及品种特征来定。一般宜采用“宽行窄株”的栽培模式栽植,株距2-3米,行距4-6米。 2.2 授粉树的配置 尽管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比较高,但异花授粉产量、品质均有所提高。尤其是花粉量少的品种,配置授粉树更为重要。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比为4:1-8:1。主要品种与授粉品种可按行列式栽培,也可在行间隔1-2株成中心点状式栽培。 2.3 整地与栽植方法 定植前将园地按行距整成畦或垄,畦与畦之间要清沟。沟深一般30厘米,宽40-50厘米,畦沟与边沟贯通,以利排灌。定植时先按行距在畦顶拉线定位,开挖80厘米见方的定植穴。土壤瘠薄的宜适当挖大穴,增肥换土改良土壤。降水量大的地区或粘土地,栽植前最好挖通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防止烂根死树。 整地时的施肥标准一般为每亩5000公斤农家肥+磷肥100公斤。按每株计算,不少于100公斤农家肥加磷肥1公斤,并充分与土壤拌匀。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再填与基肥拌匀后的心土。南方或地下水位高或降水量大的地区,可采用台式栽植法,即按以上方法整地施肥并用回填土填满定植穴或定植沟。再在定植穴或沟顶上培土栽苗,使苗木根部分介于地平面之上20厘米。栽苗时要将苗木根系舒展开,苗木扶正,边培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密接,浇足定根水,将根部四周1-2平方米内培成馒头土堆,以防穴内积水造成死苗或生长缓慢。定植当年树干四周2米见方内不间作任何农作物。2米见方外不得套种深根系或高秆作物。行距可以间作蔬菜、豆类、花生、薯类、草莓等矮秆作物,增加收入。 3 肥水管理 桃树的施肥特点是:早施、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幼树不要偏施氮肥,挂果树强调花前肥和膨大肥,并保持一定的钾肥施入量。生产上基肥一般在8-9月份完成,不可过早,否则秋梢生长量大,影响花芽质量。施用量为每株100-150公斤土杂粪或厩肥,同时拌入0.5-1公斤磷肥或0.5公斤复合肥。采取对称环穴施法,即在树冠投影外缘,以树干为中心对称挖两个长、宽、深分别为100×50×35-50厘米环状穴施入肥料,并覆土浇足水。施肥穴位每年变换,5年内不在同一位置施肥。在此基础上,幼树每年仅6月初追尿素0.1-0.2公斤。盛果期树花前一周每株施尿素0.1-0.2公斤,辅以少量钾肥或结合施药根外喷0.5%-0.6%磷酸二氢钾2次。气温高时喷肥浓度要降低。采果后每株追施尿素0.1-0.2公斤,配以适量钾肥、复合肥或穴施人粪尿20-30公斤。 在秋施基肥或早春追肥时可根据品种、树龄和树体营养状况,适当加施一些20%的壮果素可湿性粉剂,可有效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品效益。需要提出的壮果素的使用,一定要以大肥大水和到位的疏果工作为基础。 注意:在高温干旱季节施肥应按照肥料使用量的下限施用,并浇透水。果实采收期20天内应停止叶面追肥。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做到雨停水止,确保园地无积水。 4 整形修剪 桃树整形修剪有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基部两主枝开心形基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方法是:定干高度30-40厘米,南方地区可提高到40-50厘米。选留3个错落有致,平面分布均匀、枝体健壮的新梢作主枝培养。疏除竞争枝、交叉枝和重叠枝。其余枝条拿枝、扭梢控制生长,辅助营养树体。主干长到50-6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枝。在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主枝角度不理想,适当拉枝定位,促使秋后基本成形。 两干形的整形方法是每株选留2个主枝,主枝左右分开,伸向行间,只有两个主枝。主枝和侧枝的培养方法可参考“自然开心形”的整形方法进行。此方法适用于宽行窄株密植园。整个整形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枝条生长情况,一经发现徒长性枝条马上抹除,以免影响树形。修剪上以轻剪、缓放为主,尤其是幼树。夏剪主要解决光照问题。对开张角度偏小且在上层遮光的大枝应尽早疏除,不宜回缩利用,否则会引起大量新梢,影响花芽分化。主枝延长闲偏小的,可采用砖坠、绳拉等方式开张。 为确保强旺树能获得早期丰产,可于5月中旬、6月初分别喷一次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300倍。主要喷枝头生长点。配合夏季剪控势促花,以增加当年花芽数量,提高质量。 初果期树冬季修剪时,在疏除病虫枝、枯死枝、徒长枝和交叉重叠枝后,只对外围主要枝延长和着生在主枝上的侧枝延长短截,其余结果枝一律长放不剪,使其结果下垂并从后部萌发新梢后,次年冬剪时回缩更新。2-3年生树冬剪具体分三个步骤:1、顺着主枝的伸长方向在各主枝顶端选留一个向外开张的新梢作为主枝延长头培养。冬剪时剪口留较壮的外向芽剪截,并在主枝左右两侧配备相应的侧枝。2、疏除大枝背上和内膛 其它 部位的徒长枝、病虫枝和枯死枝等。3、2-3年生旺树冬剪时可对一般较壮的带很多花芽的结果枝长放不剪,但对一些水平或下垂的结果枝或树势中庸的盛果期树上的结果枝,可在花芽处适当短截。 五年以上的盛果期桃树冬剪时选留好更新枝的前提下,果枝剪留长度稍长一些,1米左右,具6-8个花芽;稍弱果枝剪留10-12厘米左右,具4-5个花芽。过强、过弱枝疏除。 5 其它管理 5.1 提高座果率的 措施 加强秋季管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秋季落叶。实行生长期修剪,改变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贮藏养分,使花器各部分发育充实,增加抗性,提高花粉活性。 除了综合管理之外,花后喷布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提高座果率。 5.2 疏花与疏果 桃的结实率高,尤其是成年树,座果超越了负载量,必须进行疏花。合理疏果是桃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桃疏果时期通常在第2次生理落果开始后,座果相对稳定时进行,在硬核开始时完成。疏果前应根据座果情况,当年树势,历年产量综合分析,确定留量。再根据品种果实大小,树冠大小确定单株产量。一般中等果形品种长果枝留果3-5个,中果枝2-3个,短果枝和花束状留1个或不留果。 疏果方法一般不提倡机械果和化学疏果,采取人工疏果。人工疏果的方法首先疏除萎蔫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并蒂果,其次疏除朝天果、果实附近 无叶片的果。中果枝上以中上部果为好,中短果枝的先端果为好。疏果顺序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顺序进行,以防漏疏。 套袋在疏果后进行,掌握在当地主要蛀果害虫发生前完成。套袋前应得天独厚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套袋顺序为得天独厚早熟后晚熟,座果率低的可晚套,减少空袋率。解袋一般于采收前进行解袋前3-4天先撕开袋子以利着色。光照差的地方和不易着色的品种可适当提前撕开袋、解袋。 6 病虫害防治 桃常见病虫害有黑星病、缩叶病、溃疡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桑白蚧、螨虫、桃蛀螟和桃小食心虫等。其综合防治措施是:发芽前在花芽膨大期喷一遍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打一次1:1:100倍式波尔多液。花前叶芽萌发、叶片部分展开时喷一次2.5%吡虫啉(蚜虫灵或一遍净)粉剂2000-3000倍液。花后喷一次杀虫剂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4月底槐树开花时摘除桃小食心虫梢,并打一遍杀虫剂加杀菌剂。桑蚧严重树可用硬毛刷将枝上虫体刷除干净,并涂上杀虫剂或于冬季将二年生大枝及主干涂上石灰水。也可用1份生石灰、4份水,加入石硫合剂残渣或硫磺粉、或石硫合剂原液涂抹。5月中旬中晚熟桃打一遍来幼脲3号3000倍液或杀铃脲8000倍液或30%桃小灵乳油1000倍液或20%氰马乳油1000倍液等。以上农药任选一种,加入杀螨剂杀菌剂交替使用,重点防治蛀果病虫。6月初以后重复用药。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施药当天遇雨,雨后重喷,采果后仍要坚持防治,至9月中旬。落叶前打一遍1:1:100倍波尔多液保护剂,杀灭病菌。 猜你喜欢: 1. 桃树种植新技术 2. 桃树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3. 桃树施肥的技术要点 4. 桃树的种植技术要求 5. 桃树种植方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