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周性伟 所在院系: 数学学院 招生专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主要职务: 简历: 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长期从事函数论、调和分析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讲授“Fourier分析”及“小波分析”等研究生课程。指导的博士生叶万洲获2003年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奖。 研究方向: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小波框架理论,采样理论,利用小波分析进行图像压缩,图像加密压缩算法 研究成果: 1、Sampling theorem for wavelet subspaces: error estimate and irregular sampling, 2000, 48(1), 223-226,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与孙文昌合作) 小波分析专著”Wavelets and other orthogonal Systems” 第9.7节所述的主要结果出自上述论文。其中写道:在孙和周的论文中的结果看来是最全面的。 2、Reconstruction of band-limited functions from local averages, 2002, 18(2), 205-222, Constructive Approximation. (与孙文昌合作)美国《数学评论》(2003b:41002)的评价:对所有研究逼近论、应用与计算调和分析、信号和图象分析的数学家来说,这是一篇好文章。 3、Wavelet frames with irregular matrix dilations and their stability, 295(2004), 97-106,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与杨德运合作)国外审稿人评述:“……而本文则是高维情况下关于这些问题的第一个结果。文章写的好。作者考虑不规则小波框架及其稳定性,既是对以往一维结果的一个重要改进,也适用于高维情形。” 获奖情况: 1987年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1年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联系方式: 电话:Email: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论文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指据生物医学信号特点,应用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从扰和噪声淹没的观察记录中提取各种生物医学信号中所携带的信息,并对它们进步分析、解释和分类。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 要: 生物医学信号是人体生命信息的集中体现,深入进行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探索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新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物医学信号 信号检测 信号处理
1 概述
1。1 生物医学信号及其特点
生物医学信号是一种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信号,信号本身特征、检测方式和处理技术,都不同于一般的信号。生物医学信号可以为源于一个生物系统的一类信号,这些信号通常含有与生物系统生理和结构状态相关的信息。生物医学信号种类繁多,其主要特点是:信号弱、随机性大、噪声背景比较强、频率范围一般较低,还有信号的统计特性随时间而变,而且还是非先验性的。
1。2 生物医学信号分类
按性质生物信号可分为生物电信号(Bioelectric Signals),如脑电、心电、肌电、胃电、视网膜电等;生物磁信号(Biomagnetic Signals),如心磁场、脑磁场、神经磁场;生物化学信号(Biochemical Signals),如血液的pH值、血气、呼吸气体等;生物力学信号(Biomechanical Signals),如血压、气血和消化道内压和心肌张力等;生物声学信号(Bioacoustic Signal),如心音、脉搏、心冲击等。
按来源生物医学信号可大致分为两类:(1)由生理过程自发产生的主动信号,例如心电(ECG)、脑电(EEG)、肌电(EMG)、眼电(EOG)、胃电(EGG)等电生理信号和体温、血压、脉博、呼吸等非电生信号;(2)外界施加于人体、把人体作为通道、用以进行探查的被动信号,如超声波、同位素、X射线等。
2 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及方法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的生命现象、状态、性质和成分等信息进行检测和量化的技术,涉及到人机接口技术、低噪声和抗干扰技术、信号拾取、分析与处理技术等工程领域,也依赖于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信号检测一般需要通过以下步骤(见图1)。
①生物医学信号通过电极拾取或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②放大器及预处理器进行信号放大和预处理;③经A/D转换器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④输入计算机;⑤通过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信号分析处理,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技术包括:(1)无创检测、微创检测、有创检测;(2)在体检测、离体检测;(3)直接检测、间接检测;(4)非接触检测、体表检测、体内检测;(5)生物电检测、生物非电量检测;(6)形态检测、功能检测;(7)处于拘束状态下的生物体检测、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生物体检测;(8)透射法检测、反射法检测;(9)一维信号检测、多维信号检测;(10)遥感法检测、多维信号检测;(11)一次量检测、二次量分析检测;(12)分子级检测、细胞级检测、系统级检测。
3 生物医学信号的处理方法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研究从扰和噪声淹没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生物医学信息的特征并作模式分类的方法。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目的是要区分正常信号与异常信号,在此基础上诊断疾病的存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生物医学信号的处理广泛地采用了数字信号分析处理方法:如对信号时域分析的相干平均算法;对信号频域分析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和各种数字滤波算法;对平稳随机信号分析的功率谱估计算法和参数模型方法;对非平稳随机信号分析的短时傅立叶变换、时频分布(维格纳分布)、小波变换、时变参数模型和自适应处理等算法;对信号的非线性处理方法如混沌与分形、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等。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3。1 频域分析法
信号的频域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将时间变量转变成频率变量,帮助人们了解信号随频率的变化所表现出的特性。信号频谱X(f)描述了信号的频率结构以及在不同频率处分量成分的大小,直观地提供了从时域信号波形不易观察得到频率域信息。频域分析的'一个典型应用即是对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研究信号所包含的各种频率成分,从而揭示信号的频谱、带宽,并用以指导最优滤波器的设计。
3。2 相干平均分析法
生物医学信号常被淹没在较强的噪声中,且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对这类信号的高效稳健提取比较困难。最常用的常规提取方法是相干平均法。相干平均(Coherent Average)主要应用于能多次重复出现的信号的提取。如果待检测的医学信号与噪声重叠在一起,信号如果可以重复出现,而噪声是随机信号,可用叠加法提高信噪比,从而提取有用的信号。这种方法不但用在诱发脑电的提取,也用在近年来发展的心电微电势(希氏束电、心室晚电位等)的提取中。
3。3 小波变换分析法
小波分析是传统傅里叶变换的继承和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信号分析工具。目前,小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语音分析、模式识别、量子物理及众多非线性科学等应用领域,被认为是近年来在工具及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小波分析有许多特性:多分辨率特性,保证非常好的刻画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如间断、尖峰、阶跃等;消失矩特性,保证了小波系数的稀疏性;紧支撑特性,保证了其良好的时频局部定位特性;对称性,保证了其相位的无损;去相关特性,保证了小波系数的弱相关性和噪声小波系数的白化性;正交性,保证了变换域的能量守恒性;所有上述特性使小波分析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小波变换在心电、脑电、脉搏波等信号的噪声去除、特征提取和自动分析识别中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3。4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元结构和神经信息传递机理的信号处理方法。目前学者们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种类繁多。概括起来,其共性是由大量的简单基本单元(神经元)相互广泛联接构成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系统。其特点是:(1)并行计算,因此处理速度快;(2)分布式存贮,因此容错能力较好;(3)自适应学习(有监督的或无监督的自组织学习)。
参考文献
[1] 邢国泉,徐洪波。生物医学信号研究概况。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0:459~460。
[2] 杨福生。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研究的学科发展战略。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2,4(15):203~212。
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论文关键词:数据通信;原理;分类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应运而生,它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传递。由于不同业务需求的变化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通信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 数据通信是以“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数据是预先约定好的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数据通信是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而兴起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计算机远程信息处理应用的发展,数据通信应运而生,它实现了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传递。由于不同业务需求的变化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通信经过了不同的发展历程。 1通信系统传输手段 电缆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市话和长途通信。调制方式:SSB/FDM。基于同轴的PCM时分多路数字基带传输技术。光纤将逐渐取代同轴。 微波中继通信:比较同轴,易架设、投资小、周期短。模拟电话微波通信主要采用SSB/FM/FDM调制,通信容量6000路/频道。数字微波采用BPSK、QPSK及QAM调制技术。采用64QAM、256QAM等多电平调制技术提高微波通信容量,可在40M频道内传送1920~7680路PCM数字电话。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纤中长距离传输的特性进行的,具有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长及抗干扰性强的特点。目前用于本地、长途、干线传输,并逐渐发展用户光纤通信网。目前基于长波激光器和单模光纤,每路光纤通话路数超过万门,光纤本身的通信纤力非常巨大。几十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有各种设备应用,接入设备、光电转换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网络设备等。光纤通信设备有光电转换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两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通信距离远、传输容量大、覆盖面积大、不受地域限制及高可靠性。目前,成熟技术使用模拟调制、频分多路及频分多址。数字卫星通信采用数字调制、时分多路及时分多址。 移动通信:GSM、CDMA。数字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调制技术、纠错编码和数字话音编码。 2 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 数据终端(DTE)有分组型终端(PT)和非分组型终端(NPT)两大类。分组型终端有计算机、数字传真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TeLetex)、用户分组装拆设备(PAD)、用户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PABX)、可视图文接入设备(VAP)、局域网(LAN)等各种专用终端设备;非分组型终端有个人计算机终端、可视图文终端、用户电报终端等各种专用终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调制解调器(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DCE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传输信道除有模拟和数字的区分外,还有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专用线路与交换网线路之分。交换网线路要通过呼叫过程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拆除;专线连接由于是固定连接就无需上述的呼叫建立与拆线过程。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器用于管理与数据终端相连接的所有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用来处理由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 3 数据通信的分类 3.1 有线数据通信 数字数据网(DDN)。数字数据网由用户环路、DDN节点、数字信道和网络控制管理中心组成。DDN是利用光纤或数字微波、卫星等数字信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也可以说DDN是把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迁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数字通信网络。数字信道应包括用户到网络的连接线路,即用户环路的传输也应该是数字的,但实际上也有普通电缆和双绞线,但传输质量不如前。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PSPDN)是以CCITTX.25建议为基础的,所以又称为X.25网。它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用户送来的报文分成具用一定长度的数据段,并在每个数据段上加上控制信息,构成一个带有地址的分组组合群体,在网上传输。分组交换网最突出的优点是在一条电路上同时可开放多条虚通路,为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选择功能和先进的误码检错功能,但网络性能较差。 帧中继网。帧中继网络通常由帧中继存取设备、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公共帧中继服务网3部分组成。帧中继网是从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帧中继技术是把不同长度的用户数据组均包封在较大的帧中继帧内,加上寻址和控制信息后在网上传输。 3.2 无线数据通信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它是在有线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因此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移动数据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的传播来传送数据的,因而有可能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移动通信。狭义地说,移动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它通过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用户4网络及其协议 4.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Network),就是通过光缆、双绞电话线或有、无线信道将两台以上计算机互联的集合。通过网络各用户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如文档、程序、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网际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四种。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际网;广域网一般指连接一个国家内各个地区的网络。广域网一般分布距离在100-1000公里之间;城域网又称为都市网,它的覆盖范围一般为一个城市,方圆不超过10-100公里;局域网的地理分布则相对较小,如一栋建筑物,或一个单位、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大房间等。 局域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单位可使用多个局域网,如财务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财务帐目,劳动人事部门使用局域网来管理人事档案、各种人才信息等等。 4.2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网络对话所使用的语言,网络协议很多,有面向字符的协议、面向比特的协议,还有面向字节计数的协议,但最常用的是TCP/IP协议。它适用于由许多LAN组成的大型网络和不需要路由选择的小型网络。TCP/IP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开放体系结构,并且非常容易管理。 TCP/IP实际上是一种标准网络协议,是有关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和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TCP协议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传送数据,IP协议用于在程序与主机之间传送数据。由于TCP/IP具有跨平台性,现已成为Internet的标准连接协议。网络协议分为如下四层: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和发送物理帧;网络层:负责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传输层:负责起点到终端的通信;应用层:提供诸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要把数据以TCP/IP协议方式从一台计算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需经过上述四层通信软件的处理才能在物理网络中传输。 目前的IP协议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的,如202.0.96.133就表示连接到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使用的IP地址,在整个因特网上IP地址是唯一的。 5 结语 总之,随着因特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通信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数据通信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的今天,学习、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信号处理》是相当好的核心期刊,投稿主要看质量了,之前也是写的没创新点,还是莫’文网帮忙修改的,靠谱的说,很快就录用了
先后在IEE Electronics Letters、IEE Proceeding - Radar,Sonar and Navigation、IET Communications、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通信学报、中国科学(E)、电子与信息学报(中、英文版)、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信号处理、西电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以及一些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有5篇被SCI索引,有12篇被EI索引,有7篇被ISTP索引。先后与同事合作完成《数字信号处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1)、《实用DSP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教材 2 部。
·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未来网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及省部级、企业合作项目三十余项,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编著2本。 主讲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 Tel :,E-mail : zhengfeng@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去期刊官网看介绍啊
《信号处理》杂志是中国新闻出版署在1985年批准创刊的,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信号处理分会承办的学术性刊物。是国内唯一的有关信号处理专业的一级学术月刊,每月25日出版。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0530CN:11-2406/TN邮发代号:18-143现用刊名:信号处理创刊时间:198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你可以到郑州期刊之家的,有兴趣扣扣
这个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只要文章写好的话,一般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具体发表也可以上品 优 刊 了解的,或许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到您。
1.作者自助在线投稿或者电子邮件投稿(推荐),若没有网络可以邮寄手写或者打印稿件。2.收到稿件后3-6天内回复,如果需要修改则回复修改意见。3.邮寄用稿通知书,收到录用通知后,与杂志社核实后付款。
可以的,但是你写信号处理方面的论文时候要注意一点。第一,尽量避免和数学等有关系的东西扯上边儿去了,因为我觉得这样会比较好看。其次在内容安排上也需要多加考虑一下,不能太过于单调(当然主题还是很重要,没准你就从那个地带出来呢)。
1.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IF:2.655)一年6期。在信号处理领域杂志影响因子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能够拥有这样的影响因子足见这份杂志的威信。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现阶段这份杂志似乎不是象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灌水”的地方啦,呵呵,够直白吧,不过仰望仰望还是可以的啦。这份杂志是双月刊,版面是彩色的,看起来比较爽,所发表的文章就我个人感觉来说都是一些很新的并且很热门的东西,其中有一部分似乎是邀稿专区,当然接受邀稿的都是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些大牛啦,呵呵,写写他们怎么样做研究,怎么样写论文啊什么的。比如提出MLT变换(也就是MDCT,主要应用在音频里面)的H.S. Malvar就在这个杂志上发过两篇文章: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ips on Technical Writing( ... mp;isnumber=4490183)Leading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 &isnumber=36051)另外一部分似乎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些新的研究方向,这个太广泛了我就不多说了,其实我想说也说不过来,呵呵,有好多东西我听都没听说过呢。对于这份杂志,我还想再说两点比较有意思的东西:(1)我对这份杂志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题目非常的吓人)Signal Processing: is the future bright? ... &isnumber=31384这个名字够响亮吧,所以我就记下来了,呵呵,所以说写文章标题还是很重要啊。(2)前两天浏览这份杂志时发现同我们实验室紧密合作的法国LTSI实验室,在2008年在上面灌了一篇(当然我不知道以前是不是还发过),这个应该好好祝贺一下的。题目是ICA: A Potential Tool for BCI Systems ... mp;isnumber=44048532.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TSP)-- (IF:1.57)一年12期,不过有的时候一期可能有2个Part。这也是信号里面非常好的一份杂志。哎,说起这份杂志我就感觉比较遗憾,差点就在上面灌一篇长文了,没办法,第一次写文章就往这份杂志上投,还太嫩了点,想想被拒也比较正常。我同这份杂志直接打过两次交道(投过两次稿,都被拒,全部转投其他杂志),总体感觉这份杂志要求的非常严格,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在给你的文章“挑刺”。特别是那些评审对于科研的严谨态度真的是一览无余。记得其中有位评审在评审我们的文章时竟然把我们的文章打印出来,用红笔改好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扫描成PDF文档,通过副主编以附件的形式传给我们,让我们照样子修改,现在想起来都还比较感动。个人感觉这份杂志从60年代到90年代出了很多关于变换(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但是现在要想再在这份杂志上出相类似的文章似乎比较困难了(除非文章确实有比较大的创新,而且效果是所有方法中最好的)。如果是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不是感觉自己写的文章有很强的创新性还是不要投这份杂志的好,免得负责你这篇文章的副主编直接建议你撤稿,呵呵,我投的第二篇文章就碰到了这种尴尬的情况。这份杂志的审稿似乎很快,我的第一篇文章第一审只用了一个多月,不过第二审用了3个多月。一般是3个审稿人,如果一个审稿人持反对意见,那么再送第四个审稿人。当评审的结果出现2:2时,稿子还可能被拒(我的第一篇文章进入二审之后就是这样被拒的)。3.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s (CAS-I)---(IF:1.139)一年12期。呵呵,很奇怪吧,这份电路与系统的杂志竟然也能够发变换(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我的第一篇文章被TSP拒后,增加了好多新的内容,然后就转投了这份杂志,今年8月份被接收了,呵呵,挺高兴的,作者简介是带着相片的。这份杂志感觉审稿周期太长了一点,投稿的时候就会回复一封信告诉你稿子至少要6个月后才能有初步的结果,说实话,挺打击积极性的。(后来我跟踪了一下自己稿子的状态,确实是要到5-6个月后才给稿子分配副主编,才开始正常的审稿程序。)这份杂志好像只安排2个审稿人,如果评审的结果出现1:1时,不知道是不是由副主编决定?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个人感觉这份杂志的审稿似乎没有TSP那么严格,不过话又说回来,严格与否最关键的还是评审。哦,还记起了一点:这份杂志的投稿系统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呵呵。[关于这个杂志审稿时间我想再补充一点:前不久帮助导师审了一篇这个杂志的稿子,处理周期非常短,作者是9月27号提交的,10月8号竟然就到了评审的手中了,汗颜。。。当然后两个作者名气比较响亮,一个是该杂志现在的副主编,一个是曾经的主编,呵呵,看来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了你的稿子的审稿周期的。]4.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 (IF: 1.109)一年10期。这份杂志我没有投过稿,不过看了几篇文章,感觉质量好像还蛮高的。主要好像是偏向于图像方面的文章。5.IEE Electronics Letters (IF:1.063)这份杂志一年25期,发表的文章都非常非常短(排成双栏格式,可能就2-3页的样子),就是简短的报道一下你研究的最新进展。可能对创新性的要求比较高吧,呵呵,没有投过稿,不是很清楚。6.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I: Express Briefs (CAS-II)---(IF:0.922)一年12期。我的第二篇被TSP拒的文章转投了这份杂志,去年12月份被接收的,现在已经刊出来了。这份杂志一般也只安排2个审稿人,感觉审稿也挺严格的。一审的时间2-3个月吧,但是感觉不是很爽的就是一审似乎只告诉你根据评审的意见需要做修改,并不表示一定会接收你的文章(这个让人心里有点悬)。7.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IF: 0.889)一年6期。没投过稿,不过看过几篇文章,感觉还不错,呵呵。8.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SPL)---(IF: 0.722)一年12期。这份杂志尽管我还没有被接收一篇文章,但是应该算是老朋友了,呵呵,投了3篇被拒了3篇。最近才有一篇二作的文章被这个杂志接收了。个人感觉这份杂志要求的篇幅短(双栏4页),但是对创新性的要求很高。而且可供评审对你的稿子的评价就两个:要么接收,要么拒绝。需要做大修改就是拒绝,当然你可以做完大修改之后作为一篇新的文章再投。这份杂志的审稿周期比较短,貌似是承诺3个月之内一定给答复,但是往往是1-2个月就可以给答复了。因为杂志给评审的审稿时间是3个星期。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效率比较高的杂志,尽管被拒的比较多,但还是比较爽,因为你从投稿开始很快就能知道结果了。[关于这份杂志我也再补充一点: 这份杂志貌似现在只出电子版了,而且只有卷号(Volume),没有期号(Issue)了。稿子最终被接收后不但要提供电子版,还要邮寄纸质版的。(以前只要电子版就行了)]。9. Signal Processing (IF: 0.669)一年12期。这份杂志创刊时间很长,也算是老朋友了,呵呵,有一篇一作和一篇二作的文章发在这份杂志上。个人感觉这份杂志的审稿没有SPL这么严格,好像是重点看你的文章有没有亮点。个人比较喜欢这份杂志,审稿挺快的,对于Correspondence审稿一审可能2个月左右吧,对于Regular Papers 的审稿一审可能3-4个月吧。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对这份杂志的命中率比较高(到目前为止100%),呵呵,这个让自己心里蛮舒服的,也很乐意去投。10. IET Signal Processing貌似2007年才创刊,但是是IEEE Explore里面的杂志,2007年出了4期,正开办的杂志
这个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只要文章写好的话,一般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具体发表也可以上品 优 刊 了解的,或许是可以很好的帮助到您。
需要一般情况下杂志投稿需要给所有的作者发一个邮件确认你是参加了该论文投稿。
1.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IF:2.655)一年6期。在信号处理领域杂志影响因子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能够拥有这样的影响因子足见这份杂志的威信。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现阶段这份杂志似乎不是象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灌水”的地方啦,呵呵,够直白吧,不过仰望仰望还是可以的啦。这份杂志是双月刊,版面是彩色的,看起来比较爽,所发表的文章就我个人感觉来说都是一些很新的并且很热门的东西,其中有一部分似乎是邀稿专区,当然接受邀稿的都是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些大牛啦,呵呵,写写他们怎么样做研究,怎么样写论文啊什么的。比如提出MLT变换(也就是MDCT,主要应用在音频里面)的H.S. Malvar就在这个杂志上发过两篇文章: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ips on Technical Writing( ... mp;isnumber=4490183)Leading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 &isnumber=36051)另外一部分似乎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些新的研究方向,这个太广泛了我就不多说了,其实我想说也说不过来,呵呵,有好多东西我听都没听说过呢。对于这份杂志,我还想再说两点比较有意思的东西:(1)我对这份杂志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文章(题目非常的吓人)Signal Processing: is the future bright? ... &isnumber=31384这个名字够响亮吧,所以我就记下来了,呵呵,所以说写文章标题还是很重要啊。(2)前两天浏览这份杂志时发现同我们实验室紧密合作的法国LTSI实验室,在2008年在上面灌了一篇(当然我不知道以前是不是还发过),这个应该好好祝贺一下的。题目是ICA: A Potential Tool for BCI Systems ... mp;isnumber=44048532.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TSP)-- (IF:1.57)一年12期,不过有的时候一期可能有2个Part。这也是信号里面非常好的一份杂志。哎,说起这份杂志我就感觉比较遗憾,差点就在上面灌一篇长文了,没办法,第一次写文章就往这份杂志上投,还太嫩了点,想想被拒也比较正常。我同这份杂志直接打过两次交道(投过两次稿,都被拒,全部转投其他杂志),总体感觉这份杂志要求的非常严格,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在给你的文章“挑刺”。特别是那些评审对于科研的严谨态度真的是一览无余。记得其中有位评审在评审我们的文章时竟然把我们的文章打印出来,用红笔改好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扫描成PDF文档,通过副主编以附件的形式传给我们,让我们照样子修改,现在想起来都还比较感动。个人感觉这份杂志从60年代到90年代出了很多关于变换(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但是现在要想再在这份杂志上出相类似的文章似乎比较困难了(除非文章确实有比较大的创新,而且效果是所有方法中最好的)。如果是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不是感觉自己写的文章有很强的创新性还是不要投这份杂志的好,免得负责你这篇文章的副主编直接建议你撤稿,呵呵,我投的第二篇文章就碰到了这种尴尬的情况。这份杂志的审稿似乎很快,我的第一篇文章第一审只用了一个多月,不过第二审用了3个多月。一般是3个审稿人,如果一个审稿人持反对意见,那么再送第四个审稿人。当评审的结果出现2:2时,稿子还可能被拒(我的第一篇文章进入二审之后就是这样被拒的)。3.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 Regular Papers (CAS-I)---(IF:1.139)一年12期。呵呵,很奇怪吧,这份电路与系统的杂志竟然也能够发变换(Transform)快速算法方面的文章。我的第一篇文章被TSP拒后,增加了好多新的内容,然后就转投了这份杂志,今年8月份被接收了,呵呵,挺高兴的,作者简介是带着相片的。这份杂志感觉审稿周期太长了一点,投稿的时候就会回复一封信告诉你稿子至少要6个月后才能有初步的结果,说实话,挺打击积极性的。(后来我跟踪了一下自己稿子的状态,确实是要到5-6个月后才给稿子分配副主编,才开始正常的审稿程序。)这份杂志好像只安排2个审稿人,如果评审的结果出现1:1时,不知道是不是由副主编决定?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个人感觉这份杂志的审稿似乎没有TSP那么严格,不过话又说回来,严格与否最关键的还是评审。哦,还记起了一点:这份杂志的投稿系统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呵呵。[关于这个杂志审稿时间我想再补充一点:前不久帮助导师审了一篇这个杂志的稿子,处理周期非常短,作者是9月27号提交的,10月8号竟然就到了评审的手中了,汗颜。。。当然后两个作者名气比较响亮,一个是该杂志现在的副主编,一个是曾经的主编,呵呵,看来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了你的稿子的审稿周期的。]4.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 (IF: 1.109)一年10期。这份杂志我没有投过稿,不过看了几篇文章,感觉质量好像还蛮高的。主要好像是偏向于图像方面的文章。5.IEE Electronics Letters (IF:1.063)这份杂志一年25期,发表的文章都非常非常短(排成双栏格式,可能就2-3页的样子),就是简短的报道一下你研究的最新进展。可能对创新性的要求比较高吧,呵呵,没有投过稿,不是很清楚。6.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I: Express Briefs (CAS-II)---(IF:0.922)一年12期。我的第二篇被TSP拒的文章转投了这份杂志,去年12月份被接收的,现在已经刊出来了。这份杂志一般也只安排2个审稿人,感觉审稿也挺严格的。一审的时间2-3个月吧,但是感觉不是很爽的就是一审似乎只告诉你根据评审的意见需要做修改,并不表示一定会接收你的文章(这个让人心里有点悬)。7.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IF: 0.889)一年6期。没投过稿,不过看过几篇文章,感觉还不错,呵呵。8.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SPL)---(IF: 0.722)一年12期。这份杂志尽管我还没有被接收一篇文章,但是应该算是老朋友了,呵呵,投了3篇被拒了3篇。最近才有一篇二作的文章被这个杂志接收了。个人感觉这份杂志要求的篇幅短(双栏4页),但是对创新性的要求很高。而且可供评审对你的稿子的评价就两个:要么接收,要么拒绝。需要做大修改就是拒绝,当然你可以做完大修改之后作为一篇新的文章再投。这份杂志的审稿周期比较短,貌似是承诺3个月之内一定给答复,但是往往是1-2个月就可以给答复了。因为杂志给评审的审稿时间是3个星期。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效率比较高的杂志,尽管被拒的比较多,但还是比较爽,因为你从投稿开始很快就能知道结果了。[关于这份杂志我也再补充一点: 这份杂志貌似现在只出电子版了,而且只有卷号(Volume),没有期号(Issue)了。稿子最终被接收后不但要提供电子版,还要邮寄纸质版的。(以前只要电子版就行了)]。9. Signal Processing (IF: 0.669)一年12期。这份杂志创刊时间很长,也算是老朋友了,呵呵,有一篇一作和一篇二作的文章发在这份杂志上。个人感觉这份杂志的审稿没有SPL这么严格,好像是重点看你的文章有没有亮点。个人比较喜欢这份杂志,审稿挺快的,对于Correspondence审稿一审可能2个月左右吧,对于Regular Papers 的审稿一审可能3-4个月吧。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对这份杂志的命中率比较高(到目前为止100%),呵呵,这个让自己心里蛮舒服的,也很乐意去投。10. IET Signal Processing貌似2007年才创刊,但是是IEEE Explore里面的杂志,2007年出了4期,正开办的杂志
能发这方面稿件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有:1,<振动与冲击>2,《计算机测量与控制》3,《激光与红外》4,《信号处理》以及《科学技术与工程》和《科技通报》等等。我们可以快速审稿,并且可以电话杂志社查稿。希望我们务实的回答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