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资本主义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主义观及其当代发展

2016-06-04 16: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与批判是与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相联系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主要局限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千方百计地论证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全部官方的和自由派的科学都这样或那样地为雇佣奴隶制辩护”。二是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始终没有突破道德批判的维度,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偶然现象,其灭亡也仅仅取决于伟大“天才”的产生。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的根本立场


  1.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资产阶级用人本主义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建立在“理性”需求的基础之上。空想社会主义同样没有摆脱人本主义的局限,从道德层面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再把人看作自然的、超历史的、抽象的存在,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和具体性,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从人们的观念出发而是从人们的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从而建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的确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为科学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创造的,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演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从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角度,从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的角度,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等不同角度考察社会形态,把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概括为五种社会形态,即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是封建社会内部一系列矛盾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结果。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发生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16世纪开始迅速发展。15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两个新情况。一是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发现,使世界市场迅速扩大,对商品生产的需求大大增加;二是刚刚形成的资本家阶级通过剥夺农民、掠夺殖民地、贩卖黑奴、发行国债等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的上述变化带来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变革。一方面,新兴资产阶级开展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斗争,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结束了封建专制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支持和引发了大机器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髙,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快速前进,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


  2.资本主义批判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方式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进一步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共产党人不仅是“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而且“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w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本质进行深刻剖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突出特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进行阶级剥削的社会,决定了资产阶级无力解决社会矛盾,只有被社会主义所替代才是唯一出路。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穿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马克思经过研究发现,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这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构成了资产阶级手中日益增加的资本量和由此积累而成的价值总量。剩余价值的存在深刻说明,自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之所以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就在于它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基于实现人类解放理想的伟大作品。正如恩格斯所说:“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3.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研究的一般方法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为科学研究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奠定了重要基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研究和解释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根本原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体现了两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一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研究和回答现实问题,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重要前提。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强调要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探寻人们的精神生活、思想道德和社会关系,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说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二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共产党宣言》就是遵循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m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也是唯物史观的髙度概括,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资本主义观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能够科学而深刻地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也有赖于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基于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结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不断实现方法变革。特别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的实际运用,为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找到了有力的论证和科学的阐述。例如,马克思把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运用于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论证,科学说明了资本主义特殊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关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替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8]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命运


  1.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以资本为基础无偿占有工人阶级的劳动成果,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垄断利润,最终必然被历史所淘汰。但是,资产阶级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前进的结果,是相对封建主义更为进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唯物史观不是从道德情感和所谓的人类“理性”出发分析和研究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而是站在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中认识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驻是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最科学、最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把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从唯心主义和情感激发中摆脱出来,是我们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表现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升人的社会价值等各个方面。在发展生产力方面,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的社会生产力犹如用法术呼唤魔鬼一样不可思议,社会化大生产及其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奠定了人类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变革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资产阶级以不断变革的精神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不断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因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w]在观念变革方面,资产阶级消除了宗教的、封建的、宗法的观念对人的束缚,“第一次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塑造了全新的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在人类交往方面,资产阶级把整个世界连结到一起,建立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把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变成了世界性的生产。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被资本主义的这一表面现象所阻碍,深刻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胜利只是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资本主义在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M新的剥削制度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方式,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而被压迫的工人阶级除了获得了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没有任何自由可言,陷人到更加露骨而严重的剥削与压迫当中。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客观、科学、全面的认识和批判。


  2.资本主义的灭亡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


  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的辩证法,不仅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而且揭示了“两个决不会”的历史规律。


  关于资本主义“两个必然”的规律,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深刻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31S-判断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对矛盾运动的影响下,必然产生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在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产生个别企业生产的高度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的问题,并引发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社会陷入空前混乱。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不可能获得根本的解决,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二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必然导致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和工人阶级的贫困积累的矛盾,从而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由于资产阶级不可能突破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对经济危机的每一次化解,都“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关于资本主义“两个决不会”的规律,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的深刻道理。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髙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5]这一判断是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判断为前提的,也是以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深刻论述了生产力是最为活跃的革命因素的道理,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改变。资本主义的腐朽性是逐渐显现并持续发挥作用的过程,如同以往社会的灭亡必然经历长期过程和多次反复一样,也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因此,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不能寄希望于一次革命或一次斗争,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3.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分析不断被事实所验证


  资本主义的发展反复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判断。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反复不断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削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充分证明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之后又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政策,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说明资本主义还有自身调节的能力,资本主义的灭亡是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不渝地坚持对资本主义的根本判断,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并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


  恩格斯是马克思逝世后第一个对资本主义新现象进行深刻研究和科学回答的理论家。19世纪90年代,面对生产集中和垄断现象的出现,恩格斯进行了深人思考,注意到“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然而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这种解决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列宁是在自由竞争被垄断代替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认识资本主义的理论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被垄断所代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变还是资产阶级政策的改变,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列宁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现象,撰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髙阶段》等重要著作,回答了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因此,帝国主义仍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的任何调整都是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种过渡。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企业内部生产的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外,还必然产生停滞、寄生和腐朽的趋向。这样的资本主义不仅不能克服自身的矛盾,反而会使各种矛盾更加激化,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因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资本主义观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认识,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理论、科学判断、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认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并始终以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为主题,确定我们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立场。进人新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的新情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发展,对当今世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正确的回答。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在中_的特殊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顺序,形成了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官僚资本主义同时发展,中国封建势力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导致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使中国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两个方面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首先,正确认识和对待外国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包围和封锁。新中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和霸权主义。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平等基础上的友好往来,努力打开西方对我国实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包围圈,主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向外国学习”。?毛泽东指出:“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从而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基本态度,即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在对外关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平等友好关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其次,正确认识和对待本国民族资产阶级,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中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利用。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研究和认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一面,又有向反动势力妥协退让的一面。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对待资产阶级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行“赎买”政策,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全面建立,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外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研究和解决非社会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情况做出了正确判断。首先,邓小平全方位考察当代世界发展的新情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给予了髙度关注。他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M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既要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又要认清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新情况,采取新的对策。其次,邓小平认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实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但私有制作为社会基础的本质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由此不断产生的社会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邓小平在1979年就指出: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里”。?同时,资本主义多党制“是资产阶级互相倾扎的竞争状态所决定的,它们谁也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没有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理想,这使它们每个国家的力量不可能完全集中起来,很大一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消”。?]第三,资本主义不会改变对外侵略的本性。邓小平指出:“发达国家欺辱落后国家的政策没有变”。?啁时,“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我们要对资本主义保持高度警惕。第四,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989--1991年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倒退。当西方盛行“共产主义失败论”,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邓小平坚定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进人新世纪,研究和回答资本主义的新情况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髙度关注的重大问题。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适时提出了“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重要任务,引起了党内外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讨论。这场讨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一般进程和客观规律,深刻分析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给资本主义带来的新情况,深入回答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引导党员群众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演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最终灭亡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仍然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和认识,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相互促进,深化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讨论和认识。作为这一时期研究讨论的成果,《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巾1"?书不仅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澄清了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iR。党的十八大冷静观察世界形势,深刻指出:当今世界“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同时也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28]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同志要坚定理想信念,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09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立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


  四、结语


  在长期研究和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主义观,形成了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判断。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领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实现了从一般垄断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的转变,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使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更加完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给资本主义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发展演进,科技革命成为生产力髙度发展的加速器;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国家干预及其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一定作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固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没有变,工人阶级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没有变,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仍然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


作者:房广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