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07年初,美国房贷市场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持续至今的金融危机。它比以往的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要严重。从目前舆论的各种观点看,这必将又是人类经济史中一段刻骨铭记的历史。关注历史,关注当下,观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可以发现,此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危机,体现了资本主义内在特性本质与当今新时代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次贷危机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风险大,收益也大,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
2001-2005年,受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影响,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高度繁荣,美国人购房的热情急升。由于上述次级贷款的特殊制度,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得到迅猛发展。到2006年,在美国全部抵押贷款构成中“非优级”的比重高达46%,其中次级为21%,次优级为25%。
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支持),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即抵押贷款支持证(MortgageBackedSecurities,MBS)。这些债券利率当然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高,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但是这个回报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虽然这些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是比较高的(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本来就差,收入证明也没有,其他负债也重,还不起房贷也是容易发生的事情),但放贷的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仍然赚钱,因为楼市大热、房价大涨。并且对投资银行及各类机构投资者而言,政府的担保也是一张保票。由于MBS获美国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Mae,吉利美)、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Mae,房利美)及美国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Mac)等政府机构的担保,其信用评级为高级。尤其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下,持有抵押贷款债权的主要风险似乎都规避了。上述因素使得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其价格持续看涨,从而使得投资银行及各类投资者的收益得到提高。
但是,次级贷款自身的缺陷所带来的问题总会出现。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17次调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从20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也肯定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由此发行的债券,也是不值钱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损很多。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CFC)申请破产保护。由此,引发了银行业的大规模亏损,尤其是风光无限的美国五大投行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
这次危机是必然,亦或仅是美国金融业一次挤泡沫的现象呢?从发生的后果的严重性看,值得深入地对其分析和思考。
二、资主义发展面临新阻力
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已经分繁复杂,各种经济调控手段层出不穷;世界趋向市场一体化,货币供需由于发展逐渐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新面貌出现,并且金融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生活在强大工作压力下的人越来越追求个性解放和闲适自由的生活,作为经济主体的“经纪”人逐渐转向后现代特征的“真正”的人。本文将从这三个新问题入手剖析资本主义的根本本质与现实社会的诸多矛盾,并且从此三方面得出结论。
(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矛盾
从资本主义体系的本质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它主要是一套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运行的系统。这种运行体系强调了在产权明晰的所有制基础上拥有自由平等的市场主体,通过在市场中的交换得到自身利益,同时也实现了整个社会的资源有效配置。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定义市场是:“上下交争利”,并且强调,市场是现有资源配置形式中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说,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市场经济。
市场的本质是什么呢?把市场词义扩大到市场机制这一内涵范围内,市场的本质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保证了市场主体最基本的交换权利;平等保证了市场主体最真实的交换意图得以实现。伟大的亚当?斯密的经典叙述在这里仍可说明问题。“每个人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正是这种自由平等的思想指导下,依靠着市场调控,英国从工业革命到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经济迅猛发展,“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格拉德斯通和戴尔霍西等热心公众事业的人士在共同解决铁路问题的时候,他们对于政府在防止发生浪费、欺诈和漠视公众利益的行为时不采取过多地调节措施的做法表示怀疑。”可见,英国的成功是自由发展的结果。而美国大部分历史都围绕着《独立宣言》中的原则和理念展开,它的中心观念正是自由与平等的竞争精神。“从经济方面讲,美国更是一个竞争的国度,尤其是在19世纪前80年自由竞争成为美国的主流。”特别是《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发表后,美国市场扩大了好几倍。在19世纪经济自由的岁月里,美国市场繁荣,经济飞速发展。“谈到美国崛起的原因,南北战争之后市场的成长是最引人注目的。铁路和电报将美国市场有效地连在一起,生产率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提高,这成为亚当斯密早期理论的现实验证。……到19世纪末,如果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额来衡量,美国市场的规模己经达到了英国市场的两倍还多,比德国市场则大了大约四倍。”结合上述历史,显而易见,正是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机制使资本主义从萌芽中逐渐壮大。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这种特性也有天生的弊端。政治经济教科书中总结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经济学家姚洋总结为规模经济问题、外部性问题、不确定性。这些问题是从1929年经济大危机开始被重视的,可以说,正是以上总结的市场经济的固有问题造成了全球规模的一次经济大危机。1929年经济大危机让人ft;二到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其自身问题的严重。而且,只有问题出现时才会有人去分析和反思。所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开始大行其道,他们强调国家调控经济,重要行业由国家管理,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认为国家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来参与经济运行,从而在不改变市场基础的前提下,解决市场的固有问题。但是,这种想象中不干涉市场的手段只是一种假象,它好像没有影响到资本主义的本质,其实已经破坏了市场经济那最根本的两条原则--自由与平等。
首先,货币的调控政策破坏了自由基础,由市场所形成的价格和利率本身是一种结果,是自由竞争的结果。现在却被利用反作用于形成价格和利率的供需关系上,这样就破坏了自由形成均衡价格的体系,价格和利率不再代表真实的供需关系。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联储不断的升息降息,造成了整个市场不断的变化,特别是那些次级贷款的还款者受利率影响很大。自2001年“9*11事件”之后,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由6%降到2003年1月的1%,这是近30年之内的最低水平并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之前。由于融资成本较低,低利率货币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04年6月开始到2006年6月,美联储17次调高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5.25%。在21世纪的前六年内,美联储竟有30多次调整利息!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多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虚假繁荣的外表下泡沫化程度其实十分严重。
其次,国家的财政手段破坏了平等。其原因是:任何一个政府不可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尽管它极力去掉政府的优势地位。参与市场交换的主体不可能平等,市场参与者会无法改变的以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看待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他们会做出与其他企业交易不同的决策。平等本身只是一种理想。布什总统第一任期恰恰正是将克林顿政府留给他的1270亿美元财政赢余花了个精光,而且在2004年初给美国人民增加了374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创美国历史上财政赤字之最。美国政府的开支在布什的第一个任期内上升了1/3,而同期政府的收入只增加了8%。受减税刺激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填补这个窟窿。由于经济繁荣而增加的税收,也不足以弥补开支的增加。因此,布什留给后人的将是一座巨大的“债山”。
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绝不再是自由市场本身问题所带来的危机,是发展了的,由国家管控的市场所带来的一次全新的危机。
(二)资本主义本质与创新领域的矛盾
资本主义本质就是一心一意追求未来财富和财产。创新永远是资本主义的原动力,对未来的憧憬是新的发展。因此,在新环境下,资本主义创新的本质也遇到了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一词始见于1630年。《牛津英语辞典》为这个词下了一条简明的定义:“用于再生产的财富积累”。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财富去创造财富,它永远是一个动态过程。熊彼得写道:“资本主义只能存在于工业革命--或称为‘进步’的氛围中”“稳定的资本主义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资本主义是动态的,变革的,它依赖于创新和发展。
资本主义就是发展创造生利的代名词。“资本家总是力图在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把越来越多的社会过程加以商品化”,“这就是为什么可以说,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冲动是万物商品化”但是,万物商品化的扩张力伸展到了危险的领域中。
资本投资的领域历经农业土地、工业产品业已发展到第三产业领域中。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不仅在实体经济领域也在虚拟经济领域中发挥着强大的效用。而且,存在这样一条规律,科技应用于农业、工业产品的创新周期比较长,风险比较大。“前工业经济是一种初始的农业和服务经济。当资本增长循环圈开始运行时,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在增长,但在一段时期内工业部门增长最快。后来,当工业基础建立起来后,进一步的增长主要发生在服务业部门”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体现出产业自身投资周期短,收益回报高的特点,所以,创新科技自然地在新的领域大展拳脚。“金融资本有与生俱来的流动性,而生产资本则基于以下两个原则束缚于具体的产品:一是由于那些已经安装的具有专有操作功能的设备,二是由于在特定地理区域与供应商、消费者或分销商的网络联系。金融资本在本质上是无根基的,它会找寻一切为它带来利润的区域。”当代美国已经是后工业时代的国家,知识经济已经是主导,第三产业是主要产业。金融服务业是第三产业最重要的一部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复杂的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衍生产品。“但是,技术革命中要求最苛刻的试验基地正是金融世界本身,它时刻准备着加快交易速度和扩大经营领域。”可怕的是,金融市场不允许试验,当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时,这些产品最先成为泡沫被挤破了。
其次是全球化问题。自由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全球化的直接表现。市场扩张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本的扩张^资本的属性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哪里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它们就会流向哪里。同时,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各国家空前的需要经济合作,这种合作使国际市场交换日益频繁,与之相对应的,市场发展需要一个统一的世界性的金融体系,于是国际金融业发展壮大并且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国际化的金融体系的建立是必然的,当然在遇到危机时也就会导致一场空前灾难的产生。在21世纪刚开始就已有人预测到了全球化的弊端。“全球化还将使美国的制度更容易受到来自全球经济的外部冲击,特别在货币部门,随着进出美国的外国资金数量增长而越来越难控制。企业并购浪潮中出现功能失常的巨型企业,在可能的经济条件下也可以造成金融体系的混乱。”本次金融危机确实造成了全球范围的大危机。冰岛政府宣布破产,东欧各国及中东石油国家岌岌可危。美国经济在全球危机大背景下更难走出低谷。
(三)理性人与现实人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依靠着数字体系的理性运作,但是,人本身是感性的动物,由人为所创造的数字体系本身就隐藏着不安稳不正确的因素。特别是金融衍生品,更是突出表现了一种直达本性的矛盾。
本次次贷危机,就是由于人们盲目的疯狂的追求财富所造成的,而危机来临时,人们又非理性的看待它,诚惶诚恐的挤兑银行,陷入悲观与绝望之中,这一切,都与理性思想背道而驰。
对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一人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发展至今,一直有思想家分析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克思韦伯强调了新教的教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认为新教教义从一定程度上使人摆脱了非理性的种种束缚,开始用理性去创造现世的生活。
经过了半个世纪,丹尼尔?贝尔则开始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精神的禁锢作用。它强调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在其表层上,是指技术--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之间的断裂和冲突。资本主义技术一经济体系以功能理性和节俭效益作为它的调节方式(轴心原则),本身是一个官僚等级制结构(轴心构造),其中的个人受到角色要求的限制,成为最大限度谋取利润的工具。文化领域的特征却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轴心原则),它以个人的感觉、情绪和兴趣作为衡量尺度,追求个性的无限张扬和独立不羁,因而同技术一经济领域所要求的组织形式之间发生激烈的冲撞。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域”,它通过宗教、文艺、价值观念等象征性的表现方式,给人类生存提供一种超越性的信仰,成为一种将整个社会凝聚起来的道德纽带。然而,以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为特征的现代文化,由于其本身的空幻性,却只能导致人们意义的迷失,从而瓦解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长此以往,将会使西方社会重蹈古代文明由奢华到内乱的覆灭之路。
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文化中也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已经改变。这也是促使资本主义矛盾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结论
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条结论:资本主义在内部结构上已经出现了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动力源头己经出现了问题,资本主义对人的积极作用已经出现了问题。由此,作者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大危机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资本主义正在转变或蜕变之中,至少可以说,世界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那种意识形态应该被抛弃了。
李梓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市40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