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一次空前严重的大危机,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法国工业生产下降了35.7%,英国工业生产下降了32.3%。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世界贸易额缩减三分之一,钢产量倒退三十一年,煤产量倒退二十八年,整个工业倒退二十多年,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全失业者达到了三千多万人。这次危机动摇了资本主义制度,它所造成的广泛失业和贫困使资本主义各国的阶级矛盾急剧尖锐化,劳动人民纷纷起来斗争,革命运动高涨,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挽救垄断资产阶级岌瘦可危的统治,以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的福利国家学说应运而生。这种学说主张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促使经济繁荣,应采取适当的赋税政策,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行社会保险、失业津贴等社会福利政策。各国垄断资产阶级迫于形势和劳动人民的斗争,不得不采纳这类主张,开始实施社会福利政策。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它还只是零星的救济补助措施。二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1)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初步显示,社会主义的影响加强.资本主义备国的无产阶级进一步觉醒,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垄断资产阶级慑于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不得不实行某些让步,逐步扩大社会福利措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以缓和阶级矛盾,抵制社会主义的影响。(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一方面,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像恩格斯所描述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皮鞭下劳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新的生产力条件,无产阶级的斗争,哪怕是极短的罢工,都会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为了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垄断资产阶级不得不增加工人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的进步,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48-197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较高:曰本15%,西德9.2%.意大利/.4K,法国,加拿大5.9%.美围4.6%.英国3%。这样.资产阶级有可能在不断增加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剥削率的同时?给予劳动人民较高的工资和福利。
如:1948-1983年,美国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增长了98.3%,而同期,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从29.7%下降为25.8%,这就清楚地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的社会財富,绝大部分为垄断资本家所占有。跨国公司有了很大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几乎遍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利润率大大超过本国,如:1965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利润率为17.2%,1973年为25.1%,1976年为24%,而相应年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利润率为8.4%.13.8%.11.3%。垄断资产阶级从发展中国家攫取大量超额利润,这*就使他们有可能给予本国工人以较高的工资和福利,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因此二战后,社会福利发展成为全社会规模的庞大体系。在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它使一部分工人群众不仅得到了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而且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提高。
由此可见,社会福利制度的出现,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结果.是以资本家利润的高速增长为前提的。马克思在1847年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指出工资的任何显著的增加是以生产资本的迅速增加为前提的,生产资本的迅速增加,就要引起财富、奢侈、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等同样迅速的增长。所以,工人得到的享受纵然增长了,但是,比起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来,比起一般社会发展水平来,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低了。”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一般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大类。
社会保险强制在业职工在工作年份里按期拨出一部分收入交纳保险费(或称社会保险税),作为保险基金。社会保险通常包括老年、失业=、疾病、工伤事故和医疗保险等项目。老年保险规定投保者交纳保险费满一定期限之后,在到达退休年龄时可以退休并领取退休金。失业保险规定投保者一旦失业,可以申请发给失业津貼,领取津貼期限一般为半年到一年,期满仍找不到工作者,申请发给福利补助。疾病保险规定投保职工患病或致残时,可以申请发给疾病津貼或残废秦貼,直到恢复劳动能力或死亡为止。工伤事故保险对投保者因工伤或因职业病造成残废或死亡时发给津贴或遗嘱津貼。医疗保险对投保职工因患病支付的医疗费用给予部分或全额补偿。
福利补助一般都由财政拨款支付,是一种社会救济,主要有:(1)老、病、残补助,对失去收入、或虽有退休金或残废金而生活仍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老弱病残者给予救济和照颐;(2)家庭补助,对低收入家庭或抚养儿童家庭提供补助KS)房租补貼,对低收入者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貼或贷款;(4)其他福利补助,如学生补助,食品补貼、产妇补貼等等。
拿福利资本主义“橱窗”的瑞典来说,它几乎建立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瑞典的公共开支大体用于三个方面,一是转移性支付,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保障部门分别直给居民户提供的收入(如津贴、救济、噌款二是公共消费,包括医疗费用、教育费用、政府的其他开支;三是公共投资,包括住宅与公寓的建筑、公共建筑物的建筑、土地和建筑物的购买等。公共开支中93%为个人或集体的消费。而瑞典的公共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见下表:这意味着,公共开支一年要吞噬三分之二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又转化成了个人或集体的消费。
由此可见,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的福利待遇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有所改变,无产阶级被剥削的程度有所减轻呢?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实质
社会福利制度的实行,不会改变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由于雇佣劳动制度的存在,在新技术条件下,改变的只能是剥削形式,不可能改变工人的地位。
首先,从社会福利开支的来源看,它不是资产阶级的恩,归根到底,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通过高税收和高物价,最终由劳动人民自己承担。
从形式上看,社会福利基金的大部分是由资产阶级政府承担的;而实际上,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基本上来源于向人民征收的税款。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社会財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如:美国,占人口总数1%的人占有社会总財富的30%;在英国,占人口总数7%的富翁占有全国财富的84%;即使是在瑞典,75%投资也是属于占人口总数10%的富翁。但是,在英、美、意、西德的全部税收中,人民纳税的比重,已从二战前的50%-60%,提高到70年代的65%-75%。
垄断资产阶级在实施社会福利制度时,也尽量使这种制度变得对高收入者W剥削阶级有利。例如,美国的社会保险税规定了应课税工资的最高额,超过最高額的部分工资可以不纳税。结果,低收入者的工资必须全部纳税,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却可以不纳税。同时,红利、利息、租金等一概不纳税。高收入者还可以设立“个人退休账户”,每年拨出一笔可观收入免税储蓄起来以备退休后使用。此外,还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持别是国会议员、高级官吏、法官、职业军人设立条件特别优厚的退休制度,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损害了低收入者,而使中等收入和高等收入者得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各发达资本王义国家劳动人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险,一般都要按月交纳保险税。随着社会保险范围的扩大,领取保险津贴条件的放宽.津贴金额的增加,以及由于通货膨胀和管理不善等等.支付的保险津贴急剧增长,需交纳的保险税也迅速提高。1980年同1937年相比,美国职工需交付的社会保险税率已从1K提高到6.13%,应课税年工资也从3000美元提高到25900美元。英国“国民保险计划”1979年规定,一般收入水平(每周收入在19.5-135英磅之间)的职工,应交纳收入的6.4%作为保险费。西德职工在1979年要将工资的9%交纳退休保险费,工资的5.65%交纳健康保险费。虽然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各种社会保险税由雇主和职工分别负担一半.但是,工人应交部分从工资中扣除;而资本家应交部分,垄断资产阶级往往可以用压低工资和提高价格的办法,将这笔开支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
各仲社会福利金的支出,持别是付给低收入阶层和贫困阶层的福利补助金和救济金完全由国库支付,好像是资产阶级给予的,实际上.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增加賦税筹措这部分费用.归拫到底还是由劳动人民自己承担。美国生产劳动者各种陚税占纳税前工资的比重.1977年达31.2%,瑞典以高福利著称.同时其税率也高得惊人,1980年,瑞典一个年薪为15000美元的低收入单身职工.要把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纳税;年琴高于15000美元者,要把二分之一以至更多的收入用于纳税。
尽管税不断增加,税率不断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各国预算仍然入不敷出,普遍出现巨额财政赤字,造成物价上涨,进一步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
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福利基金的实质是工人阶级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是工人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一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只不过原来由工人自己安排和使用,现在却有越来越大的一部分由垄断资产阶级以福利金的形式支付,并且由国家机器统一安排和使用了。
其次,福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它不仅提离了购买力,缓和了产、销矛盾,而且笺络了人心,阻碍了工人的斗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这种过剩,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巨大增长超过了人民大众的需要的绝对过剩,而是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引起的相对过剩。在危机期间,一方面是“过剩”商品堆积如山,找不到销路,大批企业倒闭,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再生产中断,?另一方面,則是工人大批失业,千百万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危及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垄断资产阶级要擭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使再生产顺利进行,这就必须增加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以摆脱生产停滞的困境;要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也必须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资产阶级政府接受了凯恩斯的经济观点,认为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而通过国家干预,增加有效需求,就可以消灭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力图借助社会福利制度,在危机发生时,对经济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缓和危机的发展,缩短危机的进程。由于社会福利的实施,加上资产阶级的各种反危机措施,即使在危机时期,社会的消费需求下降幅度也不大,使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社会再生产比例不致于严重失调。使再生产过程得以持续,保证资产阶级在危机期间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同时,资产阶级还可以通过社会保险规定的种种条件束缚工人.阻碍他们参加罢工.或政治斗争,并通过这种笼络人心的手法,麻痹部分工人的革命斗志,在工人队伍中滋长改良主义相修正主义思潮,推迟革命高潮的到来》
第三,福利政策的实施,不可眭改变资本主义的剝削实质.减轻劳动考被剥削的程度,更不会改变雇佣工人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
以上的分析已经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福利金,是工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它的提高以不影响资产阶级得到的剩余价值为前提。1C人的劳动时间仍然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_佘劳动时间,而且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劳动时间越来越长,这丝毫没有改变资产阶级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实质。社会福利的提高,是以工人忍受更多的剝削为代价的。资产阶级把提高福利作为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的手段,结果使剩余价值率进一步提高,劳动者被剥削的程度进一步加重。
据计算,美国生产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名义工资加上各种福利附加收入再扣除税金和物价上涨因素后的收入),从1948年到1983年,增长了98.3%;其中,社会福利金和资本主义企业福利金所占比重也从1948年的9.4%上升到1977年的30.7%,但是,同一时期,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从29.7%下降为25.8%,而剰余价值率却从236.7%上升为,287.6%.生产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按每天劳动8小时计算),则相应从5小时37分延长到6小时。西德病余价值率从1950年的]81_4%提高到1975年的260%。日本1S50年到1982年,公司税后利润增长114倍,而工人工资只增长了16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第四,社会福利制度并没有使所有应该得到保障的人都得到保障,不可能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无论是在业工人还是失业工人,所享受的待遇都是有限的。
以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例?就可以发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的实际情况。
(1)条件苛刻,许多社会保险者和贫困阶层未能领到社会保险津贴或福利补助。如退休者除规定退休年龄外,还规定最低投保期限;残废者除规定严格的残废条件外,也规定最低投保期限.而且要到发生残废的第六个月.才开始发给残废金;失业者规定必须连续工作5-7年的职工,失业后才能领取失业津贴,期限一般为26周,过后,则不再发给失业救济金。同时规定,自动离职.因“过失”被解雇者不得申请失业津貼;福利补助的领取者规定严恪的财产限制,收入限制,等等。由于存在这些苛刻条件,据估计,1977年6月美国全国770万长期残废者中,领到残废金的只有330万人。
(2)还有一些劳动者没有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如近年来“老残保险”投保者仅占从业人员的90%.许多州把农业工人、家务工人和临时工排斥在失业保险和工伤事故保险之外,除煤矿工人的矽肺病患者外.许多职业病人均未受到保障。
(3)没有解决患病者的医疗保障问题。美国设立的“医疗照顾”和医疗补助只解决老年人和抚养儿童的低收入家庭的部分医疗费用,从业职工的疾病保险,一般是由雇主和职工向私营保险公司投保.保险费用很高,而投保者的医疗费用得到补偿部分平均只占三分之一。即使加上这些私营投保者.据美国全国保健统计中心统计,80年代初,每年仍有2400万人没有任何疾病保障,另有2000万人受保障程度很低。
(4)社会保险津贴和福利补助金额低微,因此,不少社会保险受惠者和福利补助领取者仍然生活于贫困线之下。失业津贴一般只相当于原工资的40%左右;工伤事故保险津贴也只相当于原工资的三分之二,据计算,美国单身职工的退休金仅占退休前工资的31%-58%,有配偶者的职工的退休金连同家属津贴也仅占退休前工资的47%-48%。1977年.日本公务员养老金八万七千多日元.仅相当于这部分人员平均工资的35%。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社会福利只是为资本主义睑上“貼金”的一种象征性的作法,它不可能起到消灭贫困的作用。
最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正面临危机,一些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也撕下了慈春的伪装,拿社会福利开刀.大砍福利政策。
如前所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依靠征收社会保险税取得社会保险基金?虽然税率一再提高.仍然入不敷出.面临无法维持的危机。另一方面.二战后.由于垄断资产阶级大力推行神种“反危机措施如在危机期间.增加货币发行量.推行通货膨胀措施.采取扩张信用和降低利率的金融政策,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等酿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由于垄断组织人为地保持垄断价格和个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幅度'〗、等.使危机期间物价不但没有跌落?反而出现了持续上涨现象.危机期间的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使过剰的商品和生产能力不能充分消散,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被积累起来.造成危机过后的回升乏力,出现了生产过剩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同时?通货嘭胀和物价上涨.又大大加重了劳动者的负担,削弱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增长。由于通货膨胀加剧和失业率提高.政府财政赤字严重.政府将应由国库支出的部分福利补助转嫁给社会保险,而由于人口构成中在业职工对退休者比例下降.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支出的增长速度,据估计.1977-1981年美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990亿芙元.支出5400亿美元;超支410亿美元。在经济陷入”滞胀”的今天,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滞胀”本来是资产阶级“反危机”措施的结果,而垄断资产阶级却认为是社会福利制度,削弱了国家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了劳动者好逸恶劳和依赖性,从而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引起財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因而主张降低社会福利标准,削减社会福利支出。1981年,里根政府推动国会通过了《经济复兴税法》,-方面,以促进储蓄和投资为借口,提出了主要是给富人臧税的方案,规定,分三阶段削减个人所得税25%,对企业实行更优惠的折旧条例,降低遗产税税率。这个税法的实施,联邦财政收入1982年损失了380多亿美元的收入,1983年,损失了约900亿美元,1984年损失了约1390亿美元。另一方面,又以节约政府开支和减少浪费为借口,大砍福利政策,并通过公债这个杠杆进行有利于资本家而不利于工人的再分配。美国联邦政府的纯利息支付,1979年只有526亿美元,1980年是645亿美元,1984年达到1400亿美元。其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也在酝酿采取削减社会福利支出的行动。
总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在新的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强大力量面前,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不得不实行的一种社会改革。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改变的只能是剥削方式。即使是在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垄断资产阶级也千方百计地使之变得对他们有利,不失时机地削笼社会福利。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地位和处境。
刘根华
(作者单位:乐山师专政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