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青年时代就初步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思辩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tiKiW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们也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mow正因为如此他们为自己的理论和革命活动确立了一条基本的原则思路,且终生矢志不渝,这就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W6)他们一生始终关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进程,还多次直接参加或参与欧洲工人阶级推翻旧制度的斗争实践,在对现实生活的风云变幻、冷暖炎凉的体悟和把握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关于世界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今天,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植根现实生活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站在时代变化的最前沿,才有可能不负使命。
环视全球各地,现实生活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很多,有的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得到相当广泛深人的研究;有的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较少有人涉足,但这些问题本身却十分重要。休闲生活和休闲问题就属于后者。它是一个早已内在于马克思理论体系深层内在逻辑中的重要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生活中日益繁荣并突显出来的现实问题。
一、休闲问题是内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它主要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旧世界”的成果和“发现新世界”的构想而存在的。在马恩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远没有达到制度化的层面,主要是为现实工人运动提供行动指南的具体战略、策略及基本价值导向。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问题(亦即目的问题)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学者们的注意,出版了一些文章和专著。学者们基本一致的看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是多元的,有人称之为多元的价值(目的)系统。笔者曾撰文认为,应把它视为一个“目的一条件(手段)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终极价值(目的)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此学术界较少有异议。
马克思恩格斯对旧世界的批判和对新世界的预见,基本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核心价值展开的。换言之,马恩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就蕴藏在他们的这种“批判”和“预见”中。我们以往的研究有重视后者而忽视前者的倾向,认为前者是政治经济学考察的问题,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范畴。
马克思恩格斯对旧世界批判的矛头所向,就是“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制度。这种“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制度存在的致命问题就是它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直接暴露出来的社会弊端是社会资源和财富分布的不合理和不公正,造成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使工人被迫成为资本和机器的“役畜”,出现了“人”和“非人”的极端化现象。对此,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层面予以深入剖析。他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入手,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为逻辑起点,以雇佣劳动制度为主线,层层递进,深刻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全部秘密:榨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对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工人劳动时间的研究,因为,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此为基准,马克思区分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概念。这样出现如下的分析理路: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榨取工人-工人劳动必要劳动时间
私有制制度剩余价值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这样,在经历了从制度维到劳动维再到价值维复到时间维的多重转换之后,马克思对纷繁复杂、矛盾丛生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剖析,最终落脚到对工人劳动时间的研究。“资本的规律是创造剩余价值,即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批判旧世界的成果,它往往就是作为旧世界的对立物来确立的。既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罪恶的渊薮,因此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进而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将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这种社会的实现有客观的条件,即是“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灭,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显然,马克思将进一步考察的目光转到了劳动和财富层面,只是此时的劳动已是“自主自由劳动”,财富也是集体财富而非剩余价值。与这种自主自由劳动和集体财富相伴随的就是自由时间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而“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样,马克思从两条不同的路径,最终麻淸了同一个问题,即人的生活时间的结构,它由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构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劳动时间也可属自由时间范畴,即工人的不自由时间换来资本家的自由时间。而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是此消彼长的,资本家经常“把工人的生活时间变成劳动时间”。[6K?°正如英国大宪章所描述的:“工人出卖的时间何时结束,属于工人自己的时间何时开始。”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阶级享有自由时间,是由于群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了。”
自由时间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只有在自由时间里,人们才没有外界必须或被迫要做的事,才从繁忙劳动和工作中解放出来,即走出了人生的片面性,获得了全面发展的现实空间和现实可能性。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的,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至此,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中终.于露出了休闲的面庞。而马克思经常提到的自由时间、闲暇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人的存在、自主自由劳动、工作日的缩短等等,都是这一终极价值的前期过程形态和构成要素。
二、休闲生活大众化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基本趋势
休闲生活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漫长而遥远,它比劳动生活的历史更悠久。它往往受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社会物质财富丰富状况、人们消费欲求的深广度及法制社会的建立等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休闲问题的真正突显还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步进行的。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它最初给工人带来的与其说是福祉,不如&是灾祸。西欧早期产业工人每天必须从事超大强度和超长时间的劳动,就连妇女和儿童也被卷人。请看马克思曾引用过的一份历史资料的记载‘有一个压延厂,名义上的工作是日是从早晨6点钟到晚上5点钟半。有一个儿童,每星期有4个夜晚,至少要干到第二天晚上8点半……这样一直继续了6个月。另一个儿童,9岁时,有时一连做3班,每班12小时,10岁时,有时一连干两天两夜。第三个儿童,今年10岁,每星期有三天都是从早晨6点一直干到夜间12点,在其余几天干到晚上9点。第四个儿童,今年13岁,整个星期都是从下午6点干到第二天中午12点,有时接连做3班。”[6](R88)至于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居住饮食条件之差,也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正因为如此,这种劳动制度既侵吞了工人的自由时间,又严重损害了工人的健康和发展,尤其是童工和妇女受害更深,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它激发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他们开始了争取缩短工时,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等一系列斗争。这种斗争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休闲自觉的起点,也是工人阶级自觉争取自身解放斗争的起点。由此可见,现代工人阶级的觉醒其实质之-是休闲自觉,其争取自身解放斗争的起点之一就是缩短工作日,争取自由时间。它最早发端于英国,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现10小时工作日立法的国家。对此,马克思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英国的工厂工人不仅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战士,而且是整个现代工人阶级的先进战士。”马克思还欣喜地看到,在美国,这一进程发展更快南北战争的第一个果实,就是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运动”,并把它称做是“从奴隶制的死亡中,立刻萌发出的一个重新变得年轻的生命。”3)在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上,马克思亲自建议把争取八小时工作日写入了大会的宣言。国际工人阶级缩短工时的斗争在先进政党的领导下日益有组织地进行。但8小时工作制的国际立法直到20世纪初才实现。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劳动时间进一步缩短。美国从1946年的每周工作40.4小时,缩短为1980年的39.6小时,到1999年又缩短为34.5小时。而法国从1964年的每周工作44小时缩短为1980年的40小时,到1986年又缩短为每周30.76小时。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已达到每周工作4天。今天,欧洲人已在讨论每周20小时工作制的可行性。
与此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民的节、假日也在增多。法国的节日全年为11天,政府法律规定的带薪假期是5周,再加上周末,法国人全年的休息日约为150天左右。其他西欧国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德国人法定带薪假期是30天,意大利是32天,荷兰为32.5天,芬兰为37.5天。这样,西欧国家每个劳动力年劳动时间可缩短到1600小时左右,法国的一些地方年工作时间仅为1000小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休闲生活走向大众化,工人阶级也拥有了充裕的休闲时间。
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的大众化,工人的生活方式也曰益休闲化。逛街购物,度假旅游,运动健身,寻古访幽,探险猎奇,上网聊天,坐在家里看电视等,已成为工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从而带_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如今,美国人每年至少花费1200亿小时和超过2000亿美元从事各种合法的娱乐活动。[w]另据国内学者的分析,在美国,人们大约有1/3的收人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用于休闲。1990年全美休闲消费已达2800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到2015年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而全球的娱乐花销估计为0.5兆美元。休闲产业本身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新生长点。
休闲生活方式的繁荣,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出现了“当代异化”现象,或称“休闲的异化”(波德里亚语)。最突出的表现是文化工业繁荣,大众文化兴起,大众消费社会形成。马克思当年批判的社会财富集中和两极化的局面虽没有根本改变,但由于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增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步人“丰盛社会”,多数勤劳的工人都能享受舒适祥和的生活。特别是商业信贷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加速了休闲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到来,昔日与休闲和消费尤其是髙档休闲和消费无缘的工人阶级现在却成了资本家推销其服务和商品的对象,成为广告商集中火力“轰炸”的重要群体之一。通过贷款,小汽车、洋房别墅等髙档豪华消费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环球旅游等奢侈休闲也已不再是天方夜谈。
三、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休闲生活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新生长点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是对几千年形成的深厚民族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涌人的西方文化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确立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反思和整合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伴随当今中国改革而发生的社会转型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到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规范等,无一不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李培林先生在90年代就撰文认为,我国社会结构至少在以下的重要指标方面都已接近或实现了转型:第一,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转化;第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第三,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第四,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化;第五,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化;第六,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化。[16]站在今天的髙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至少还应加上两点,一是从髙度中央集权型社会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社会转化,二是从“体力--资源”型社会向“知识一信息”型社会转化也已起动。
这次社会转型的全方位性和深度举合性,决定了其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作为人类三种基本生存状态之一的休闲生活,毫无疑问也受到它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总体考察,这种影响最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知识--信息型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髙,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手段和途径,从而带来休闲生活的变化。
(1)推动居民休闲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在更短的时间内便可以生产出更多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产品,缩短社会劳动时间成为可能。
(2)扩大居民的休闲空间。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品,使人类获得了一个超越自然环境限制的手段,人类活动空间大大拓展。如今,人类上天、下海,无所不能,昔日困扰人们的白昼、寒暑、晴雨、地域远近、水面深浅和空间遐迩等界限正在趋向消失;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和卫星传输系统,正在使全球休闲生活共时化。人类休闲空间日益扩大。
(3)丰富居民休闲生活内容。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满足人们休闲生活需要的新产品,且不说前工业时代的书籍及工业时代早期的报刊、广播,仅就本世纪以来,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等的发展,就使居民休闲生活内容极大丰富,甚至为如何选择而烦恼。
(4)改变劳动的性质,使劳动(工作)越来越趋向休闲化。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改变。许多繁重而枯燥单调的体力劳动被自动化生产线等机器所取代,许多统计、考核、监督管理工作也逐渐由电脑来负责,工人可以在家上班,老板可以在家办公,劳动(工作)正在向生活空间或休闲状态回归,加上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内生变量和基本要素,劳动本身也趋向休闲化。
2.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就是对非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的荡涤过程,市场机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休闲生活。
(1)增大了公民的社会流动性和生活自由度。农业经济将人类束缚在土地上,计划经济将人们束缚在单位里,均限制了人们的生活自由度。而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获利赚钱,它的从业者是居无定所,择无定业,何处赚钱就可去何处,何业利好就可择何业,生活自由度极高,除最基本的法律约束外,不受任何直接行政约束。
(2)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家庭生活社会化、简化,节省家务活动的时间。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发展,繁荣了社会服务业,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居民的行为模式,带来家庭生活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许多昔日由主妇承担的家务活动转向由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代替,家庭生活因此大大简化,主妇及所有家庭成员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享受休闲。
(3)推动休闲产业繁荣、休闲设施增加和休闲环境改善。市场的特点是信息灵,反应快,它时刻跟踪居民的生活需要来开拓自身生存空间。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髙,必然带来休闲要求的日益强烈,市场及时做出反应,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休闲设施投入,改善休闲环境,发展休闲产业,繁荣休闲生活。休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生长点。
(4)促进居民休闲意识的觉醒。休闲设施的增加,休闲环境的美化和优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加之商家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全天候、全方位铺天盖地的广告大战,唤醒了居民的休闲意识和休闲自觉,推动他们追求休闲消费和休闲享受,有利于拉动内需。
3.民主政治化的发展对休闲生活的影响。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带来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民主化,改变高度中央集权时代人们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模式的片面划一状态,推动社舍生活多元化和民主化,从而影响休闲生活
(1)还公民以社会主体地位,强化了休闲主体的公民权利意识、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休闲主体的素质。
(2)结束了社会生活的泛政治化,公民从经常侵人休闲生活领地的政治生活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享受休闲生活的权利,确立休闲生活应有的社会地位。
(3)弘扬文化宽容精神,倡导兼容并蓄原则,不再简单以阶级和意识形态划线区分“鲜花”与“毒草”,而是提倡“百花齐放”,促进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满足社会各层次人们休闲生活的需要。
总之,当今中国社会转型增加了休闲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当中所占的比重,休闲生活与劳动生活再次趋向融合,满足居民休闲生活的物质需要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同时,休闲生活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休闲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因此,休闲生活成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新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