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我国而言,“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难题,在我国每年的一号文件中,都对“三农”问题给予了关注,并且也关注了农村金融方面的问题,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等,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建设等困难重重。而在此情况下积极探索农商银行服务“三农”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就显得极为重要,其应获得高度的关注与重视,以便真
摘要:本文以恩施州来凤县漫水乡油房坳村为例,在充分解读国家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顶层设计和实用性村庄规划新要求的基础上,从规划背景、规划思路和规划布局3个方面简要阐述其围绕三农问题的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以期为未来的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农民;村庄规划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1015049
目前,關于水库、大型灌区的水量平衡分析及数据库较为完善,随着近几年土地整理项目的深入,局部新增耕地扩大,对灌区的供水量产生较大影响[1,2]。以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河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对研究区的供水现状进行详细调查,预测水量供需,引入生态基流数据,计算并分析研究区域的需水量,对实现研究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该区域土地整理
回忆在诗歌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审美意义。西方美学高度重视回忆对诗的本源意义,而 中国 古典诗词则是以其丰富性的回忆性的意象成就了东方诗美的神采。 一、回忆:“缪
《鼠疫》与“文革”叙述 记不清是1981或82年,我第一次读到加缪的《局外人》和《鼠疫》。比较起来,我对《鼠疫》印象更为深刻。《鼠疫》的译者是顾方济、徐志仁先生,上海译文社
《文选》卷十七陆机《文赋》云:“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中区”一词,历来解释不同。张铣曰:“中区,中都也。” (《六臣注文选》卷十七,《四部丛刊》影
1、 最近有不少关于文艺评论的批评,在我看来,批评所遭遇的最大危机,并不是红包批评或研讨会泛滥,或者说这只是批评危机的表现之一,而最根本的 问题 则在于“公信力”的丧失
由曹道衡、刘跃进两位先生合力编撰的《南北朝文学编年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对从十六国时期直至隋代的重要文学活动、作家行年及创作情况都做了极为深入和细
《哀江南赋》是 中国 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关于其着作年代,可谓众说纷纭,迄今无定论。陈寅恪先生在《读〈哀江南赋〉》中提出为578年 (《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
什么样的国家是真正的大国?真正的大国以什么为标志?在当代,除了 政治 、 经济 、军事、外交力量外,衡量真正的大国,还有一个标志性尺度——文化实力,体现为独立的核心价值
现代 “龙学”已有近百年的 历史 ,本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即将来临。在这世纪交替之际,回顾一下近百年《文心雕龙》 研究 的状况, 总结 其成绩与不足,这对未来的“龙学”研究
内容摘要:农民工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法律意识的强弱体现了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并且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认为,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暴露出来的农民工
内容摘要: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论述颇多,其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整理综合,着重将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