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浅论基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中的农民精神富

2015-07-09 10: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农村阶层分化 农民精神状况与精神富裕
[论文摘要」随着以市场经济为改革取向的现代社会转型的深入,长期以“农”为本的农民阶层发生了流动性、多元化分化。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全方位地、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逐渐解决温饱问题进而进入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和研究农民精神富裕状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社会物质财富逐渐丰富、人们温饱问题解决并进人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的追求不断向精神生活层面发展,精神富裕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精神富裕是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的范畴。在哲学的视野内,精神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人脑产生的观念、思想上的成果,通常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在一般意义上,精神富裕是指社会主体基于一定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之上,在认知水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创造、拥有程度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享受状态。
随着以市场经济为改革取向的现代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在农村,长期以“农”为本的农民阶层,由静态、同质性、单一身份的农民群体向流动性、异质性、多元化的方向分化和发展,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成为当代中国农民向现代社会过渡中所显示出的最显著特征。WWW.133229.COM基于唯物史观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法,综合当代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理论,结合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动情况,从农民所从事的职业、拥有财富的规模与收人水平状况、接受教育程度,以及在农村社区中的角色定位以及社会名望等视角来分析,我国农民阶层已经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农民个体工商业者、农民私营企业主、乡村企业管理者、农村社会管理者、农村知识型职业者等不同阶层。当然,农民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将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类型与阶层特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不仅对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而且也对农村精神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研究农民精神状况和农民精神富裕问题,将为党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一、多元化价值观并存与价值选择的困惑
价值观是精神文化和精神富裕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或价值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深层的认识,是指人们关于各种价值标准和以基本评价标准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每个人、组织、阶层都有相应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传统社会的农民阶级,其价值观是普遍认同诚实友善、勤勉互助、吃苦耐劳、重义轻利、均贫富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有着统一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与现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相伴的是,目前农民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人伦价值观、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权力本位的价值观、集体和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工具理性价值观、宗教价值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性价值观等。农村社会存在的多元价值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着不同农村社会阶层的地位变化及影响而发生变化。
多元价值观并存格局是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不同观点的切磋、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有助于解放思想、破除禁锢,更新传统的农村价值体系,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从而规范人们行为,促进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然而,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城市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乡村远离城市,受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较小。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背景下,农村并没有真正形成一元主导与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价值体系,党和国家在全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民社会价值体系中并没有占据主体地位、发挥支配作用。当前,农民社会价值观受到主导价值观影响比较小,许多非主流的价值观在广大农民中却大有市场,形成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格局。在农民的多元价值体系中,价值取向相去甚远甚至相互背离、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都有存在的根据,由此造成了价值迷茫。这种价值迷茫的表现之一是价值认同和选择的迷茫。一般而言,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的前提是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由于农村阶层分化带来的身份变化进而引起价值观的变化,在没有正确的更高层次的统一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不同身份的农民阶层很难形成价值认同。原来那种“四海皆兄弟”、“全村一家人”式的表达着朴素阶级情感而形成的人际关系被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所取代。在缺乏价值认同的情况下,身处整个社会政治文化边缘的农民阶层,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中无所适从,对于其中的任何一种价值观甚至于对某些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行为或现象的发生都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
价值迷茫的另一种表现是价值判断的迷茫。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评判活动,都仰赖于一种价值观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行为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的价值评价。然而,农村多元价值观并存,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评价标准,整个农村社会失去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因而人们的各种政治行为、经济行为、道德行为找不到统一的解释标准。人们赖以解释和评判自身行为的价值观根基发生了裂变。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抵制的,没有了自己明确的判断标准,要么是别无选择,要么是“什么都行”。人们各行其是,没有可以遵循的、被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价值导向,社会就失去了赖以维持公正和谐的道德和精神支柱。
二、现代精神风貌的塑造与“精神断层”现象
最直观地反映人们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特征和风貌的是处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种在社会实践中孕育和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变化、能够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它是一个社会最新最显著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特有的时代精神,都需要铸造一种能够反映那个时代主题和时代要求的时代精神。它是历史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社会心理、群众情绪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反映,它以整体性和普遍性的形式综合地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那样:“……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社合阶层在经历社会转型洗礼的分化过程中,传统社会农民的封闭性、保守性、狭隘性、依附性等逐渐为开放性、自主性等所代替,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平等意识、信息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等逐渐形成,现代社会主义政治活动所需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参政意识、主体意识等普遍觉醒和增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些时代精神,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其经济根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其政治根源;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所带来的人们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其文化根源;社会的经济成分、物质利益、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状况日益复杂多样是其社会根源。

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农民精神风貌的主流,带来的是农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是历史性的进步。它展现了当代农民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塑造了农民现代精神风貌,培育了现代新型农民,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些新的社会观念和现代意识在农民社会各阶层精神世界中的表现还相当弱,甚至还只是一些直观的感受和无奈的选择。在他们的观念更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精神断层”。“精神断层”的主要表现为:一是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错位对接。作为社会意识,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是一种历时性的流变,当它们汇集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平面上时,应是传承性的转换,从而使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剔除传统精神中的糟粕因素,一脉相承地积淀传统精神的积极因素。但是,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所孕育时代精神转换过程中,却是错位的对接,即在所形成的时代精神中,对传统精神中的积极因素继承不足,糟粕因素却发展有余。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参政意识等时代精神在孕育过程中既存在脱离实际现象,缺乏现实立足点,异想天开,夹杂着诸多不伦不类的“时髦”,又存在缺乏独立思考、盲目效仿、人云亦云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疏远了其正当的本质,而表现出一种表面化、粗陋化。二是富裕阶层与贫困群众之间的“精神隔阂”。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之前,农村居民是一个同质均等的相似群体,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差别不大。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之后,打破了原有的身份格局,不同农民阶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差异化倾向。这种差异化随着农村社会阶层的收人水平、教育程度的拉大而不断扩大,在富裕阶层与贫困群众之间存在着“精神隔阂”。一方面,一些农民私营企业主等富裕的农民阶层不仅在物质上富裕,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富裕,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民主、科学等时代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一些农业劳动者等贫困农民阶层不仅在物质上贫困,而且在精神方面也贫困,保守、愚昧、迷信等与时代相悖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正像不同农民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样,不同农民阶层的这种精神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三、精神文化消费的时代变迁与“畸形化”倾向
马克思指出,“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不仅表现为社会主体在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中的创造、拥有程度,更表现为社会主体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和享受,即精神文化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说,精神文化消费更能体现某一社会主体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的程度。高水平、高质量的精神文化消费能反映出消费者在理想、信念、认知等方面的精神状况和精神富裕程度及水准。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精神文化消费观念,同一个社会阶层在精神文化消费上往往具有比较一致的消费取向。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与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推进了农民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农民精神文化消费也同时影响着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进程。
与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相伴的是,农民精神文化消费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农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农民精神文化消费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消费层次的多样性。不同农村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精神文化消费。总的看来,农民精神文化消费层次与不同农民阶层的道德观念、文化修养、价值取向、兴趣爱好以及收人水平等因素相关。在精神文化消费取向上,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多倾向于生存型和娱乐型,农民个体工商业者和农民私营企业主多倾向于享受型,乡村企业管理者、农村社会管理者和农村知识型职业者多倾向于发展型、社交型、智能型。二是消费内容的丰富性。农村精神文化消费层次的多样性表现在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基本文化消费多是普通大众人群消费的内容,休闲娱乐文化多数是中等收人人群消费的内容,交往、旅游、知识更新多是较高收人者和农村社会管理者、农村知识型职业者消费的内容。三是消费结构的合理性。从整个农村社会精神文化消费来看,“富口袋必先富脑袋”,要实现自身发展必先内强素质,农民对教育、技能培训愈来愈重视,科技、文化等发展型消费在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农村精神文化消费较快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加上农村特殊的社会历史传统和地理原因,农村社会阶层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出现了“畸形化”倾向。一是娱乐性、消遣性消费多,发展性、智能性消费少。由于农村社会阶层整体素质不高,不同阶层多从个人当前的兴趣爱好出发,较少考虑个人长远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精神文化消费中,除了部分农村社会管理者和从事教育的农村教师等知识型职业者外,多数农民阶层热衷于低层次、炫耀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对高层次特别是发展性精神文化消费的投人较少。二是存在精神文化消费的世俗性、媚俗性和失范性。由于农村远离城市,文化设施不健全,可供农民消费的精神文化产品良秀不齐,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格调低下、不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充斥着农村精神文化消费市场,很多科学的精神文化消费在农村被世俗化、媚俗化,成了“四不像”。三是经营精神文化产品者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与物质产品强调经济价值取向不同的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应当着眼于长远和社会效益。但在当前,由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由此造成农村精神文化产品成为稀缺商品。农村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在经营的价值取向上,片面强调精神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忽视社会效益,在金钱的驱动下,迎合低级趣味去进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影响了农村精神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精神文化消费同样体现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着力解决农村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精神文化消费领域出现的“畸形化”倾向刻不容缓。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