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试议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

2015-07-09 10: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障;社会保障立法;外部经济环境;管理体系;福利事业
  论文提要:我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都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发展。本文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

  为了给中国的广大农民们建立起真正能抵御老年风险的“安全网”,相关各部门应当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行考察、分析,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而探讨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
  
  一项政策、一项制度,要想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政府首先就应明确其法律地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实施也不例外,这也同样是各国推进农民养老金制度建设的做法之一,以法律来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连续贯彻执行。
  1、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坚持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保障范围和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2)城乡有别原则;(3)家庭保障与国家保障、社会保障相结合原则;(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5)强制保障与自愿保障相结合原则。
  2、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内容。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内容:(1)保障对象;(2)保障项目;(3)保障水平;(4)保障基金的管理;(5)法律责任。wwW.lw881.com
  
  二、改善外部经济环境
  
  当前进行农村养老保障建设,首先要为城乡整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创造经济、社会等条件。第一,有步骤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一般趋势,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它是在农村推进现代化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第二,深化农村内部改革,实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切实提高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与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参与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能力;第三,国家财政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创造在农村推行现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整合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促进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转型;第四,促进金融市场改革。为配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开展,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该完善金融市场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创造良性的投资环境。其次,伴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一步进入到金融市场,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地发展完善,从而反作用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其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第五,促进配套税收制度改革。通过国家、集体,以及乡镇企业筹集资金而非农民自己缴费的方式为农民建立非缴费养老保险。如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不便于社保部门直接收取保费的情况下尤为有效,而且也便于国家财政直接划拨非缴费养老保险款项。
  此外,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可以改变农保基金收支都由社保机构一手经办,收支两条线往往徒有虚名的状况,资金挪用和浪费可得以避免。用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则可以从根本上将收和支分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便于加强资金运用中的管理,减少滥用和挪用现象,有效地避免农保基金筹集发放中的不规范行为,有利于农保基金的收支活动比较全面地纳入规范的预算管理。
  
  三、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系
  
  1、规范业务经办流程。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养老保险的业务流程,但是由于各地管理手段等情况不同,经办流程还不够统一,流程设计及业务处理过于简单、粗放、经办带有一定随意性。今后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规范业务经办流程。首先,需要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流程,按照统一标准、简化程序的原则,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流程的基本框架,把好参保登记、缴费核定、基金征缴、待遇审核、待遇支付等几道关。其次,要规范经办业务操作规程。第三,需要统一社会保险对外服务的经办。考虑设置统一到对外服务窗口和社会保险标识,统一窗口名称和业务受理范围,推进社会保险服务的社会化,增强社会保险服务功能,提高社会保险的服务能力。
  2、建设社会保险信息平台。全国实施“金保工程”已经近两年了,且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有效地指导了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尤其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以便农民们在外出打工后返乡或在各地区间流动时仍能够享受到统一的服务,感受到稳定保障。那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应该依托“金保工程”,建立业务管理、公共服务、基金监管等方面的应用系统,加快建设相类似的信息平台。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据中心,加强数据整合工作,推进全国联网,实现“同人同城同库”的目标。延伸信息网络到各个经办窗口,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信息化。
  3、规范养老基金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尤为重要,其关系到近9亿农民的活命钱。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建立长效的农保基金管理机制和相应的监管机制,按照本文“动态调整”的构想,实行养老保险基金高度统筹、各地税收部门代收的非缴费养老保险的基金均上缴至省级社保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设立一个清算中心,统一管理各省基金的运用情况。

  四、发展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
  
  1、鼓励商业寿险公司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呈现梯度变化趋势,那么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养老保障的需求也就越高。国家仅能为农民建立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对于更高的需求就需要通过商业寿险公司满足。当然,政府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支持。党和政府目前正在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有效形势,并提出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这为商业寿险公司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政府部门还可以考虑鼓励农村寿险保费减免营业税,个人代理人减免所得税等,以扶持农村寿险业发展,保险监督机构应加紧制定和完善加快农村寿险发展的政策法规,为农村寿险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有利的环境,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开拓农村寿险市场。同时,商业寿险公司也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2、建立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是把传统的社会救济运用于农村养老保障领域的一种实践,目标是克服贫困和无助,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首先,应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解决年老农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问题,仅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从目前中国的现实考虑,救济的标准只能是广覆盖、低水平。其次,建立老人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农村老人而言,疾病与贫困是一对难以分开的“恶魔”,只要摊上一个,另一个就会接踵而至。因此,建立面向贫困老人的医疗救助制度也是解决农民养老的重要部分。医疗救助主要是解决救助对象的基本医疗和大病治疗,维系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五、加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专业人才培养
  
  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时间比较晚,研究社会保障的专业人员也就比较缺乏。对于一直停停办办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来说,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为了今后大力发展稳定、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加紧培养专业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有了专业性的人才才能领导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队伍为广大农民们贡献一份力量。过去,正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方面专业性人才的匮乏,产生了一些宣传误导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足见相关的专业性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应根据制度建设的需要,与相应的高校共建社会保障专业,专门输送人才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所用。对于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应该采用职业资格考试的办法,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还需要尽快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以及业务骨干,有针对性地派到国内相关大学或国外相关机构进行对口培训,强化岗位培训,促进岗位成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拥有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构建适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服务。
  
  六、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福利事业
  
  老年福利事业是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之一。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高龄老人的增多,居家养老越来越难保障,社区养老终将成为必然趋势。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社区养老可以发展的更快,从而对各种养老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需要,建议将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列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兼顾,加大投入力度。除各级财政和集体经济组织多方筹集资金外,还要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与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养老设施的建设。适应当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应多发展一些面向一般群体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更好地为农村老年人服务。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为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创造条件,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农村老年福利事业不仅仅是农村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要营造一个全社会支持关心农村老年人的氛围,特别应像实施希望工程一样,建立一个“夕阳工程”,为农村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提供援助体系,不断增强其养老保险保障的物质基础,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