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湖南的启示

2015-07-04 2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通过对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措施的分析,其对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提出了湖南省也可以像日本那样从发展教育、建设农民组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发挥政府作用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启示;湖南省

  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制于资源、气候和区位等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即人力资源的影响。近年来,解决“三农”问题一直占据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人,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通过对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研究,能给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1日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日本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小,特别是战后,日本农村的青壮年人口外流,农村就业人口中老年人和妇女的比例越来越大[1]。因此,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更显得尤为重要。经过长达逾50年的努力,日本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农民的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1 重视农民教育培训
  在农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日本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支持、鼓励其他力量的参与,日本农民教育的供给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特征。从总体上看,一是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二是高中等农业院校;三是企业与民间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四是各级农民协会;五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改良普及系统。WwW.133229.Com这种由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共同构成的多主体参与、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全方位供给系统,在抓好基层教育的同时,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1.2加强农民组织建设
  日本农业协会由1个中央联合会、47个县经济联合会和3 574个基层农协3级农协组成完备的流通服务网络,覆盖了整个日本农村。他们利用联合的力量,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成为集农业、农村、农户3类组织三位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99%以上的农户都参加了农协组织。农协组织主要为农户提供如下服务:一是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二是负责农业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三是收购产品后统一包装、储存、运销。日本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有80%以上是由农协为其销售的,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农协提供的。日本农协作为农民的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
  1.3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村发展提供保障
  日本在发展农业的同时,重视完善农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以吸引农业人员,甚至更多的城市人从事农业生产。不断健全各类保障机制,从而确保了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制度在良好而顺畅的环境下运行。
  1.4政府定位明确
  新农村运动的开展,政府主要工作是在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市场开发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其中直接的人才投入或是间接的人才培训的投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对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2.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日本在发展农村教育时,除了抓好基层教育,还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湖南农村的教育,也可以从基层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2个方面入手。参照日本的经验,由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共同构成,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全方位供给,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教育。一是尽快普及义务教育。从农业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来看,湖南农村人力资源的受教育程度还比较低。据2005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抽样调查湖南6岁及6岁以上乡村人口37 352人中,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数量最多,所占比重达43.2%,其次是小学受教育的,所占比重达39.1%。这说明湖南农村人口基本上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文盲率较高。抽样调查15岁及15岁以上乡村人口32 238人中,文盲人口达3 006人,占15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比重为9.32%。由此可见,湖南省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3]。对湖南省来说,义务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根基工程。尽快普及义务教育,具体做法有:①增加农村教育基金投入。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加强县级教育经费统筹,加大政府办学投入力度,使政府对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投入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以保证经费来源。同时,还应继续鼓励社会力量自办、联办和集资办学。②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过去始终把为高等教育培养生源作为中小学的办学方向,农村普通教育与城市普通教育实施的是相同的模式,从小学、普通初中到普通高中,基本实施单一化的教育体制,这就产生了大批的有文化无技术的“科盲”。这显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很不利的。因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把农村教育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服务上来。要调整办学方向,把单纯的升学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同时要改革农村普通中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农村中小学应以基础教育为主,增开农业生产技术课程,寓职业教育于普通教育之中,以加强对学生劳动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建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据调查,湖南每1万名农村人口中只有5名科技人才,低于全国6.5人的平均水平。全省共有47 300多个村,共有农民技术人员约17万人,如果按每个村配上2名农民技术人员,则缺口为7~8万人。每万名农村青年劳动力中,只有55人进入县级农中专学习,16人在农业职业中学学习,至于持证上岗从业的农业劳动者比例更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像日本那样根据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化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以便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2.2加强农民组织建设
  湖南省也可以像日本那样建立农协。农协既是合作经济组织,又是行政辅助机构,同时还是代表农民政治经济利益的社会团体。农协作为集体利益的代表,可以进一步地把农民凝聚在一起,团结起来共同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农民组织的建设,可以给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帮助,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2.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湖南省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范围,以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一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文明日益发进步的今天,对于如何解决农村养老的问题,应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湖南省在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建立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制度。二是建立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由地方政府为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群众,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的物质帮助。该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湖南省可以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 200元的家庭给予补助。建立农村特困户最低救助制度,主要针对农村因病、因灾,或残疾、无劳动能力的人实施救助。三是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目前湖南省农村的医疗保障体制尚未完善,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在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时,可以采取“中央补贴10元、地方补助10元、农民自筹10元”的办法,实行大病统筹。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3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2.4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进一步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进行
  在有效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是非农产业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私营企业等非农产业应成为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政府要大力扶持农村私营企业,支持其发展壮大。二是组织农民进城。日本成功的经验表明,大力推进城市化,组织农民进城。湖南省2020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5%,则要使约1 600万乡村人口逐步转为市民。按照这个规划必须加大3个层次的城镇建设力度:首先是实施长株潭一体化计划,打造大量吸纳人口的核心城市;其次是加速市(州)所在地的城市扩容,力争逐步建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再次是把县城及中心镇建设发展起来,通过农转非,减少农民、增加就业[4]。三是现代农业吸收。现代农业是一种集约化农业。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对耕地进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增加。湖南省的现代农业已经起步,特别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一大批劳动密集型的优质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业建设项目和设施农业已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如衡阳市走“兴特色产业、建特色基地、搞特色加工、创特色品牌”之路,全市的黄花菜、湘黄鸡等特色产业安排了农村劳动力80万人;浏阳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花卉苗木产业,全市34个乡镇种植花卉苗木,从业劳动力达6万人;益阳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兴办的“农家乐”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5]。四是政府还要引导农民建立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决策机制,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对人力资源加强组织、扶持、引导、服务,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3参考文献
  [1] 柏群.日本新农村运动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5.
  [2]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 刘黎辉.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11):17.
  [4] 朱有志,陆远如.深化湖南农业产业化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5] 董明辉.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