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农村防雷探讨

2015-07-04 2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分析农村雷击严重的原因,提出农村防雷的建议,以为农村防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防雷;雷击原因;建议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由此导致的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有雷电伴随的强对流天气随之增多。我国的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多雷区或强雷区[1],雷电灾害频繁,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上千人因雷击伤亡,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其中90%以上的雷击死亡事件都发生在农村[2]。雷击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农村防雷,减少人员伤亡。
  1农村雷击严重的原因
  近10年,全国雷击伤亡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年伤亡人数为850人左右,死亡450人左右,而农村占总伤亡人数的92.3%[3-4]。当前,我国农村发生雷击伤亡事故多且严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农村的居住环境而致,农村房屋建筑在规划建设上基本都是坐北朝南。二是雷电高发期,我国正是西南季风暴发时期,房屋建筑由于坐北朝南,正处于迎风向,是雷云运动的主方向。三是村镇建设中架空线的引入,普遍存在着“架空”现象,在雷暴高发区,雷击的时候即使没有打到线路上,只要是在线路1 km的范围内,都会引起线路产生感应电压,进而沿整个线路传到千家万户,造成雷击。
  2农村防雷的建议
  2.1科学认知雷电
  雷电是由于湿热空气的强烈对流而形成的一种放电现象,闪电的出现与天气背景有关。www.133229.CoM在农村,人们对雷电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不够,缺乏防雷知识,雷击防护意识淡薄。
  2.2农忙季节雷电发生概率高
  每年入夏以后,强对流天气增多,这段时间是我国雷电发生概率增高的一个时段,同时也是农忙季节,农民在田间地头活动的时间长、密度大、频率高,加上农村地区地形相对复杂,田野空旷,雷击灾害极易发生[5]。
  2.3建筑物防雷很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房屋建筑水平提升,但农民的防雷意识仍较低,防护措施没有进一步加强,增加了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概率。因而,农村应从建房开始就严格按照房屋的雷电防护标准进行设计,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远离雷电的伤害。

  2.4电器设施应注意防雷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电子产品大量使用,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已经形成网络。由于农户缺乏防雷知识,大都将电源线和信号线等架空敷设、卫星天线直接立在房顶、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于屋面而又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极易引来雷击[6]。一旦发生雷击,雷电流或雷电感应引起的感应电流可能会沿着这些线路进入到房间内,损坏电器、烧毁线路,甚至伤及到人。因此,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一定要采取可靠的防雷接地措施。当雷电交加时,尽量不要使用电器,并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和外接天线。房屋门窗要关闭好,尽量远离金属门窗、金属幕墙及电源插座处,也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
  2.5田间劳作时的防雷
  近年来,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受到雷击导致伤亡的事件屡见不鲜。田间劳作时大多置身于空旷野外,使人容易遭受到雷电的袭击;其次,农民在干农活时所用的锄头等金属用具,会进一步增加人体的高度,有的农民甚至赤脚在水田里劳作,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农民在田间劳作时,若遇雷雨天气,切忌找大树避雨,也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亭子等低矮建筑物,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尽量降低高度,如双脚并拢下蹲并丢掉手中的农用具,或者尽快找到安全场所,不将自己暴露在雷电袭击的范围内。夏季是雷雨天气多发的季节,农民在户外进行活动或田间劳作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雷电防护工作。
  3小结
  导致农村雷击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是农村防雷观念的淡薄和防雷管理的不到位,其根源是农村防雷基础设施薄弱和缺乏防雷宣传教育。因此,在搞好农村防雷减灾规划、逐步完善农村防雷设施的同时,务必要加强农村防雷宣传教育,要在广大群众中普及防雷科学知识,提升农民的防雷意识、防灾避险与自救能力,从而远离雷灾。
  4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3] 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0(4):94-95.
  [4] 董德文,申红石.农村防雷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192.
  [5] 刘辉,郑细华,马强,等.龙川县农村防雷现状及预防对策[j].广东科技,2010(4):109.
  [6] 吴锋利,于月东,高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防雷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33-13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