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现状,指出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任务,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现状;基本思路;对策;中西部地区
在21世纪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最突出的问题:一是群众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二是干旱缺水,供水不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扶贫攻坚步伐,首先要解决农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而解决中西部地区一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就是扶贫攻坚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水利部在“十一五”计划期间,明确提出重点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及安全的问题。
1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现状
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及安全问题。2010年全国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万处,分散供水工程11万处,首次实现了当年计划建设任务当年完成,保证了6 000多万农村居民及时喝上了干净、卫生的水。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还存在着严重的饮水困难及安全问题。2010年因大面积的长期干旱,全国新增临时饮水困难人数1 800多万人,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二是资源性缺水严重。在西北地区,年降雨量仅200~600 mm,大部分地区在270~320 mm,并且分布不均,十年九旱,多年连旱。三是工程性缺水,在西南地区,年降雨量虽在1 000 mm以上,但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河流深切,岩溶山区石化严重,水利工程设施不足,有水蓄不住[1]。WWW.133229.Com
2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任务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饮水困难地区群众为了生存,长年累月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翻山越岭去拉水、背水,劳动强度很大,且占用了大量劳动力。由于缺水,农民长年不洗澡,一水多用,卫生条件差;在氟病区,由于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致使许多人丧失了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在饮水困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也非常缓慢,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一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群众有时间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二是改善了卫生条件,减少了疾病,提高了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水平;三是加强了团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解决中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困难的问题,首先要贯彻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新的治水思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是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近期重点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群众有水吃的问题,并且要分地区、分层次地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和解决办法。远期是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和供水的保证率,普及和发展农村自来水,实现农村供水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2]。“十一五”计划期间,水利部将解决中西部地区列入“十一五”规划的4 53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血吸虫等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争取在2015年基本解决中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善群众的基本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3对策
3.1推广节约用水,强化水资源保护
农村饮水困难地区大多是水资源非常短缺的地区,不但生产用水要推广节约用水,群众生活用水也要强调节水,特别是西北地区,降雨稀少,地下水埋藏很深。如西北找水计划项目,在部分地区发现的深层水埋深都在700~800 m,该水源是几万年才得以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一定要实行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在水资源极度缺乏、解决饮水困难需开采深层地下水的地方,在水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水的开采量和农户的用水定额要有一个控制指标。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控制用水量,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考虑,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3]。
3.2实行政府主导,组织社会各界参与,加大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