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夏季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2023-12-12 08: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中耕灭茬、化学除草、查苗补苗、合理密植、追肥、控旺促壮、防涝除渍、防治病虫害等夏种作物管理意见,对夏种作物管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简便易操作。


  关键词:夏季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作者:关萍


  根据在农业生产一线积累的一些实践经验,并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现将夏季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发挥资源条件,推广高产专用品种


  (1)大豆。依据农业部专家制定的黄淮海地区“优势农作物区域发展规划”,明确了淮北地区属于优质高蛋白大豆主产区。主推品种:徐豆9号、豫豆22号、中黄13号。


  (2)玉米。要充分发挥淮北地区的温光水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高淀粉玉米生产,适应饲料和加工业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气候条件、农民种植习惯,我地主推郑单958、登海11号、鲁单981等高产饲用玉米品种。


  (3)棉花。依据农业部“关于2006年发展棉花生产的意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淮北棉区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重点抓好纤维长度在29mm以上、比强度22cN/tex以上的优质棉生产。积极推广淮杂3号、泗棉4号、皖棉11及皖杂40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以及中棉所29、国抗棉1号等转基因抗虫棉。


  2中耕灭茬,化学除草


  随着机收面积的增加,小麦留高茬现象较为普遍,夏种作物没有耕整的田块,要及时中耕灭茬,松土保墒。夏季作物生长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易形成草荒,要从作物出土到封垄中耕2~3次,做到土松草净。同时大力推广化学除草,大豆在二至三叶期用10.8%盖草能375~450mL/hm2对水225~300kg/hm2行间喷雾;玉米于芽前用40%乙莠水2250mL/hm2对水750kg/hm2喷洒;花生于播种后喷施48%地乐胺乳油3000~3750mL/hm2;水稻移栽返青后用野老1500mL/hm2毒土法灭草。


  3查苗补苗,合理密植


  作物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如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补缺或以健换弱。移栽时要多带土少伤根,在傍晚或阴天进行。适时定苗,合理密植。大豆于三叶期间苗,五至六叶期定苗,一般种植密度掌握在24~30万株/hm2。大穗型玉米品种留苗4.2~4.5万株/hm2,紧凑型品种不应低于6万株/hm2。脱毒山芋插栽5.25~6万株/hm2,插栽时尽量浅插,以利活棵;贴茬花生18万穴/hm2,每穴留2株;麦茬移栽棉定植6.75万株/hm2为宜;水稻穴数30~33万穴/hm2,每穴2~3株,要求浅插,以秧苗第一叶露出泥面为宜。


  4科学追肥,控旺促壮


  在肥料运筹上,要因地制宜,根据作物长势、长相和需肥敏感期等进行追肥。一般大豆在花荚期追施磷酸二铵150kg/hm2,玉米在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按3∶5∶2追施尿素600kg/hm2;脱毒山芋在裂缝期、花生在开花结荚期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喷施,防止叶子早衰;棉花于现蕾后追施尿素105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见花后追尿素225kg/hm2;水稻活棵后,追施碳铵225~300kg/hm2,拔节时追施尿素150kg/hm2,硅肥150kg/hm2,扬花期喷1%尿素溶液750kg/hm2,喷1~2次。


  5抗旱灌溉,防涝除渍


  据省市气象部门测报,2006夏季雨水较常年偏少,属微旱年份,同时,2006年我市玉米棉花等需水量大的作物面积大,合理灌溉,尤为重要。在玉米抽雄灌浆期、棉花花铃期、花生花针期、大豆花荚期遇旱及时灌溉补水,以防落花落荚落蕾,造成减产。同时7~9月份又是淮北地区暴雨多发月份,各地均提前做好清沟沥水工作,防止内涝渍害。


  6加强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据农业部门测报,2006各类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各地均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大豆重点防治豆天蛾、豆荚螟、食心虫和病毒病,于花荚期用50%甲胺磷750mL/hm2、4.5%高效氯氢菊酯750mL/hm2和40%多菌灵1500~2250g/hm2对水600kg/hm2喷雾防治;玉米在喇叭口期用3%呋喃丹22.5kg/hm2灌心防治玉米螟;脱毒山芋在整个生育期都需防治蚜虫,用40%氧化乐果和80%敌敌畏交替进行;棉花防治3代、4代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用2.5%杀灭菊酯和50%辛硫磷进行防治;花生用辛硫磷拌饵撒于周围防治地下害虫,用BT和75%百菌清防治叶斑病、棉铃虫和蚜虫。


  7适时收获,增产增收


  (1)大豆。过早收获,子粒尚未成熟,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不高,降低含油率;过晚收获,豆荚炸裂,籽粒落地减产。一般在黄熟末期收获。


  (2)玉米。玉米应尽量做到适应晚收,以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子粒中输送,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因此,一般应在完熟期收获。其特征是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子粒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色泽,一般在10月5日前后收获为宜。


  (3)棉花。要提高棉花品质,就必须做到适时收获。要等到棉铃吐絮完毕、棉铃外壳枯干时采摘。棉花收获后,要做好四分工作,确保优质优价。本文来自《作物学报》杂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