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危机
1.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短期危机
(1)政策研究影响力的下降。在发展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学科的过程中,政策的导向作用比较明显,特别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针对我国这样的农業大国来说,农业政策的研究人才较为匮乏,农业经济学者的影响力较低,其往往只是对政策的解读,在与其他优势学科竞争生源或资源时,极易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其他学科的挤压。对于农业经济学科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是在经济学、管理学及统计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近几年,管理学、经济学、环境学科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已经逐步拓展到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范围内,使农业经济学科生存空间受到很大影响,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学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落后于此类基础学科的发展。
(3)对学生的吸引力日渐下降。在学科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针对现阶段的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农业经济学科政策影响力的下降,许多优秀学生很少将农业经济学作为学习和研究的方向,部分院校甚至停止了本专业的招生。长期下去,农业经济学势必会面临严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2.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长期危机
(1)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萎缩。现阶段,由于农业增长值较为可观,加上农业方面就业的人口较多,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居住在农村,我国对农业的研究工作依然比较重视。“三农问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是我国发展的重点。然而,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农业相关部门涉及范围逐渐缩小,当城市人口树立超过农村人口树立时,政府工作中心就会发生改变,其就会削弱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对象的重要性。
(2)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的持续下降。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经费比较富足,农业科研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后,财政预算则日益变得比较紧张,用于农业经济学科方面的费用逐渐减少,经费的减少,导致科研人员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农业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自然减弱。
(3)优秀研究生的持续流失。当前,农业经济学的整体影响力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就业市场中,对农业经济学科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致使许多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人才断层情况一旦出现,一定会造成农业经济学的发展萎缩,优秀研究生的缺失更是让相关领域的研究人才呈现缺乏之势,难以促使农业经济学科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
1.欧美经验。根据美国主要年度授予的学位及农业经济管理及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学位的统计情况表明,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增幅大约在60%左右,硕士毕业生增长了近一倍,博士毕业生的增幅则超过了三倍。在这个增长过程中,农业经济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增长了37%,较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增长率而言比较低,这说明农业经济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数量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农业经济学专业中涉及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却增长了87.5%,其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本科毕业生总体数量的增长速度。在农业经济管理本科毕业生的总数量中,涉农企业管理及相关方向的毕业生数量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7.8%,这表明,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流研究和教育方向中,涉农企业管理正在逐步占据重要位置。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中,硕士研究生每年的招生人数为200名左右,选择农业经济学专业中的涉农企业管理方向和食品市场营销方向的学生占据总人数比为70%以上。以上这些情况,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及早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要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不断借鉴,将“政策分析”这一研究和教学的中心,逐步向“市场和企业分析并重”的方面予以转移。
2.研究重心转移
(1)食物经济与管理。在传统的农业经济学科中,较多的是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学科,应当将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深加工食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同时对于外饮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这推动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由于食品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推动了农业经济学科研究空间的拓展,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食品经济与管理,主要是在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直至消费整个过程中,对经济与商业行为进行研究。农业经济学科同样需要注重在此方面予以倾斜。
(2)生物经济管理。农业在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食物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物资源。通过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分析,对农业经济学科的侠义理解,会不断缩小其研究范畴。针对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拓展方向而言,应当立足于食物经济与管理,将其研究范畴不断向与农业资源相关的所有行业发展,也就是将所研究的内容与新兴的生物经济专业相结合。
(3)三个研究重心。在不久的将来,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中心势必会发生转移,将市场研究作为重心,在保证政策制定合理性的同时,能够使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得到提升;将行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向农业经济学科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在基础学科学者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将企业研究作为重心,能够实现企业和农业经济研究者的双赢,使企业的市场风险得以减少。
3.教学重心调整
高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为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方便,作为农业经济学科,应当专注于以学生为培养重心,改变传统的与政策分析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注重对学生了解市场以及涉农企业服务技能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借鉴欧美农业经济学科转型的经验,在对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分类培养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对多个方向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以政策分析为重心的传统农业经济学,也可以选择以企业分析为重心的现代农业经济学,使学生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社会就业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毕业生而言,企业是其主要就业去向,这就要求,现在农业经济学科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培养。为了保证为企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要注重促进企业和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工作的经常性开展。
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农业经济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极大压力下探索更好地未来发展之路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经济学科的进步。农业经济学科也要积极探索更好的转型方式,培养学生重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虎林,刘双.论山西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7,(01):4-6.
[2]于晓华,郭沛.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5,(08):89-96.
[3]冯开文,原正军,王任,李军.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77-89.
[4]王雅鹏,吕明,尹宁.现代农业经济学学科演变与前沿问题——基于教材建设视角[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04):44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