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演进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全新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各地区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互助合作时期
在1949年之后,国家在全国进行了土地改革,颁布了《土地法大纲》。在实行全国范围内的改革以后,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资产,其生产主动性也不断提升,很多地区的农业化生产缺少先进的生产工具,缺少劳动力,很多地区的农民利用资源原则组织不同方式的生产自主。在农业发展中,不同成员之间团结互助,调整不同劳动形式的利用,实行等价交换的准则。在1951年12月,国家公布了相关决议,提出了要主动援助以及支持农村地区的互助组的发展,鼓励了农村互助组的增加。根据历史资料显示,截止到1954年,全国已经有993.1万互助组,参加农民家庭的数量为6847万户,占据全国全部农户家庭58.4%的比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助组就是国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轫阶段的最初形式。
二、改革開放前期的人民公社时期
在实行互助组之后,农村互助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在合作化水平不断提升的状况下,人民公社这一形式应运而生。1958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全新路线,7年达到英国发展水平,15年赶超美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在1958年8月份,再次通过了相关决议。其中规定首先,人民公社不断发展的前提就是国内农业生产力不断提升,以及农民不断提高的政治思想,公社所有权依旧是集体,然后逐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在过渡阶段要实现较快发展,时间界定为三四年。很多地区不能跟上全国的经济形势,在五六年的时间内也要过渡完。其次,很多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实现工薪机制;最后,利用人民公社的形式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发展的脚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决议》颁布以后,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全国范围内就有74万合作社被变为人民公社,数量达到28500,加入人民公社的农户比例占据比例为99%,利用三个月最终实现人民公社。此时的人民公社基本特征是:第一、“一大二公”。“一大”是指生产规模大。主要单位都是原本的各种级别的合租社,实现生产集中化,将所有农户都集中在一起,一起劳动,实现统一化分配的形式。“二公”的涵义就是公有化程度不断增加,原本农户自己拥有的土地、畜生等财产都隶属于公有。其次,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则,也就是人民公社内部的农户都实行平均的分配制度,社员的基本口粮、伙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都是平均使用,也有平均工资的机制;再次,实行政社一体的机制。人民公社就是主要生产单位,也就是政权形式;因为人民公社的很多发展不能适应那个时期的生产力状况,而且实行平均分配的机制,极大的影响了人民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人民公社运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得到了有效遏制,从而大大缓解了人民公社运动带来的危害。开始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农民可以自己经营其他产业,土地使用权也是农化所有。从此,人民公社制度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从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形式,已经违背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1978年,在1978年之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三、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上世纪80年代是国内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是历史时期,很多农村区域逐渐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形式促进了农村地区生产所有权的变革,与此同时农村生产制度逐渐变化,产权机制也不断发展。比如土地归属权机制的创新:也就是将土地从统一化经营开始讲经营权利发放给农户,农户拥有了土地的经营权利,可以自由流转土地的承办权。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在获取土地经营权之后,最需要的就是生产技能,为了满足大部分农民的需求,吉林省的乡村地区建立了支持农民发展技术的服务机构。
四、农村经济合作社时期
在20世纪90年代,农村经济合作社处于最初发展时期。该阶段里,计划经济体制逐渐退出了我国经济发展领域,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加适合我国当前国庆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经济体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促进了农业领域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各种类型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极大了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经济市场的规模和质量。
在该阶段,就吉林省而言,合作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经营范围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更加多样化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更多地被合作组织所吸收,似的合作组织的产业化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合作组织在结构上的优化,同时也丰富了资源。合作组织的成立方式也从政府牵头向自由组织进行转型。生产经营的产业也不局限在基础的农业产业上,而是向多元化,深加工的农产品领域发展,形成了一套自身发展的机制。
起步于21世纪初,属于质量内涵发展阶段。在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始在世界市场中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农产品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产品生产效能提升的前提下,努力目标也从以前尽可能生产数量多的供应开始变化,逐渐关注产品认证以及质量。那么,为了适应这样的需求,政府部门层层给予政策支持,尽最大努力打造各类精品产业和品牌产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目标从规模组建转化到注重质量内涵建设,这一举措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完善和改进。
作者:杨方明
第2篇: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
对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而言,其主要的功能定位在于实现对“金融市场失灵”的修正,从而满足那些无法以竞争性市场获取满足的农村金融需求。根据市场机制自身的特点可以知道,其滞后性、盲目性以及自发性等特点,很容易使得在宏观调控措施滞后时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在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调节过程中,受到金融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特点的限制,使得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金融市场失灵的现象。同时,完全的市场导向所导致的结果肯定是农村金融资源的非均衡化。如果金融市场出现了失灵以及非均衡化的特征,为了提升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促进其与社会合理性达成一致,政府必然会实施必要的金融措施干预金融市场。
政策性金融是满足WTO要求的以支持和保护农业为主的重要方式,它的根本在于准财政,可以说它是财政和金融手段的融合。从国际角度来分析,政策性金融属于世界各国普遍运用而且能够满足WTO协议要求的重要方式,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固化。其表现形式为政策性银行,以国家信用为背景,之所以能够得以稳定运营,与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是密不可分。政策性银行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开展运营,属于能够自主决策与经营、可以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
各国在政策性目标和盈利性目标关系的处理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政府方面与之达成了如下共识,虽然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更为重要,但是金融机构的约束在于盈种性。倘若盈种性目标对政策性目标完全趋同,对于政策性银行的评价工作将会难以开展,其政策性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作为政策性银行的股东,政府必然不希望看到其亏损。所以,各国都能够取得连续盈利。对于政策性银行而言,往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采用新的金融手段完善与发挥银行的功能,确保政策性目标的实现。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金融的发展水平,加之金融行业自身风险性的存在,政府展开的宏观金融管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农村金融市场这一大环境中,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便在于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这使得政策性金融在市场中承担着引导、支持与服务的功能。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参照以上分析中,国际上有关政策性银行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市场及金融现状,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和竞争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引入来自政府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确保全局性与针对性的同时存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力支持。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所以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主要和它的合作性及地域性特征相关,而且和中小企业以及农户的需求较为切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上述特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匹配。合作金融自身的针对性极强而且在业务经营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快速及时的资金需求,同时,也可以把居民储蓄留在本社区,使其為本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可以在经济不发达、交通落后的偏远地区推广社区基金或者其他社区性金融机构,使之发展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合作性农村金融组织,迎合农户及中小企业对于小额及生产资金的需求。通过政策性金融的引导,社区基金的原始资金可以来源于国家扶贫资金、地方政府以及捐助性基金等多种形式。由各地政府对社区基金展开规划实施,推广有偿使用,并对其予以税收的免除。注意到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并不健全,农村信用社还应该保持对小额贷款的发放,以体现农村金融的合作性能。所以,农村信用社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并完善相应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机构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三、农村商业化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这一条件之下,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一规律对于农村金融市场同样适用。为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中,也应该充分注意到市场化特征。换言之,要想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必须依靠市场,不能把目标单独投放在政府的财政补贴中。作为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的有效手段,农业商业投资满足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商业化银行自身的盈种性特征明显,追求高利益是金融企业的本质所在。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农村金融的资源配置,二者表现出了不同的效率导向。前者比较倾向于对信贷资源的直接配置,后者则是更加侧重政策导向。所以,从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出发,通过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与支持,商业金融应该顺应市场发展的方向,全面拓展商业金融的融资渠道,只要做到这些,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信用社垄断、资金外流、小额贷款困难等问题,都会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合作,政策性金融所支持的对象贷款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例如,在美国,各农村金融机构在贷款对象上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额对象多为其他农村贷款机构不愿服务的对象。在政策性贷款中出现的贴息、周转资金的不足等问题,国家会在国会的年度预算中予以补偿。我国可以充分借鉴以上经验,通过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合作性金融不仅要解决好农村小额贷款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和商业金融进行良性竞争。这是由于合作性金融自身具备操作简单、门槛低等特点,这些都是商业性银行所无法匹敌的。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三种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无论是何种金融机构,它们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功能和职责范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二者应该是相互配合的统一体。也正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功能和职责范围相互调节与依赖,各自分工但是又相互合作,当今的金融生态系统才得以形成。在这一金融生态系统中,各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其环境之间都在历经了长时间的联系与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具备鲜明的结构特征并执行相应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涵盖了金融生态环境、主体以及调节。
作者:雷文婧
第3篇: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人才目标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改革开放前的学工学农、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劳动逐步转变为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学校社团协会活动、专业实习、勤工俭学、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校内外进行的实践能力培养。在诸多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中,校外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式涉及到的学生比重较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要依赖于课程来开展。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在我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从近几年培养的学生调查来看,一方面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很重要,但是学习过程中又感到枯燥,积极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所学知识能运用的不多;另一方面,企业非常需要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但感觉毕业生能力不强。这种状况说明目前的人才培养还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改变当前教学现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
1明确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201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农村发展研究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论思想和各种具体方法,以及农村发展研究中的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具体方法和操作工具,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参与性工具、方法等收集、分析并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通过近几年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开展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普遍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为适应社会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需求和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的性质与定位,明确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将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2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课程的课时较少,设置偏向于重理论轻实践,与课程性质不太相符
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在我校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中最先设置的课时为每周4节,共72学时,后因学分制的改革,减少为36学时,而该课程共计五大篇十五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完成教学任务以及社会实践学生安全管理难题,在课时的设置方面偏于理论而减少实践课时,本身定位于实践的课程却变成了一门理论课程,这与课程是培养学生设计并组织实施农村发展研究方案,完成具体的农村发展研究课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参与性工具、方法等收集、分析并解决农村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能力的目标不太相符。
2.2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支撑力度不大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课时限制,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固然讲授法在教学活动中占居重要地位,它一直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方法。但是,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地依赖讲授,忽略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导致运用不当,造成“注入式”、“满堂灌”,影响乃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讲授的主要教学方法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支撑力度不大。
2.3课程考核形式较为单一,课程实践导向性不强
我校的课程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采取的是考查形式,考查课成绩主要采用百分记分制,依据各种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其中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查的方式较考试方法而言是相对灵活的,如可以通过调研报告、论文等方式进行,但囿于在上课的过程中社会实践较少或调查深度不足,在没有开展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很难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更多地采取撰写文献综述或者简单撰写一篇调研报告的方式完成考查,导致学生对实践的深入性不强、对实践的主动性不够,正是由于考核的形式单一导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实践导向性不强。
2.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当今在中国大的环境下,应试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布置學生可利用课余或假期的时间到农村深入调查,但每次的效果都不甚理想,部分学生做了但不深入,大部分的学生未参与调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平时的教学中受限于课时的限制,给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时间较少,更多的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农村发展研究方法教学改革思路
3.1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易与难、生动与枯燥,决定课程教学质量。当前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不容乐观的,甚至是令人堪忧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不重视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性质,需要提高教师教材的解读能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在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上教师更应该提高教材的阅读能力,合理地进行课时分配,确保课程内容均衡,如对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的章节,可以采用边教学边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合理利用课时,把更多的课时让位于实践。
3.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努力体现农村发展研究方法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要求,摒弃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注重“教”向注重“做”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虽已提出了很久,但在教学中很难实现,教学过程往往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同步进行,具体做法可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甚至可以把课堂直接搬到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直接解决。
3.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课程单纯以撰写文献综述或者简单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以完成考查的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首先可引入管理学中的360度绩效考评法,在教学实践基地里选择校外导师,通过‘任课教师+校外导师+同组成员”评价模式,构成360度评价机制。其具体任务包括建立校外导师遴选标准与职责,合理的确定评价主体任课教师、校外导师和同组成员各自评分所占权重;其次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最后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
3.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课题人员组建和确定问题上,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并确定调研内容,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调研提纲、调研方法的选择方面进行辅导,让学生在深入农村调研的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地根据兴趣爱好进行,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其实践能力。
总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程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考核方式等领域的思考,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作者:徐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