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农民权利保护的法治路径

2016-06-04 10: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三农问题实质上核心就是农民问题。原因在于农业和农村的主体都是农民,农业和农村所存在问题的+利影响的最终承受者也都是农民。而农民权益的缺失又是农民问题的症结所在,农民的贫闲其实就是权利的贫困,因此解决农民问题的突破在于解决农民的权利问题


  一、农民权利的缺失


  (一)政治权利的名不副实


  亚黾士多德曾说:“有农民的民主才有最好的共和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政治A由。权利的主体为屮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农民然囊括其中。但事实上,农民的政治权利可谓是名不副实。


  1.选举权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屮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政治权利,是公民主人翁地位的真正体现。每一个体是否享有同其他个体同等参与的资格和共同管理的标淮。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提到政治都似乎?不关己,与A己的生活相距甚远,这与我国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有很大的关系。从53年《选举法》到95年的新《选举法》,尽管有所改进,但把各级人民代表选举屮的农村与城山?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数定为4:1的规定仍然隐含着对农民的一种歧视,况且根据《人民H报》的相关数据,现实操作屮农民代表的人数远远达+到规定的水平。这种由身份或者说是职业的差异导致的权益差异,使宪法所规定的权利不能平等地适用于每一个人,导致农民无法在实际上跨人政治的大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逐渐失去政治舌语权。


三农问题


  2.结社自由权


  意志的表达添要媒介,对于一个群体来说更是如此,没有组织和代言人是不能很好地将己的意愿传达出去的。在我国,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权利的意愿几乎+可能通过个人去独立地争取,因此一个可以承载和传达信息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这个组织可以凭借凝聚起来的强大人力、物力资源,为其所代表的群体卞取合法的权利,另一方面,这个组织的影响力也可能会在政策或者制度的形成与适用过程屮产生一定作用,使制度或者政策有利丁或者至少+会+利于本群体,这是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人都小可能与之相比的。我国宪法屮关丁?结社fi由的规定原本赋予了公民建立这样一个组织的权利,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这又是一名小副实的权利。


  (二)经济权利的缺乏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势+可挡,然城乡差距也随着屮国经济的腾6而不断拉大。究其原因,是农民的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


  1.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一笔宝贵的财产,然而在土地问题上,除了土地所有制度的设计+甚合理造成农民的权益损失,还有国家的征收征用也对农民的上地虎视眈眈,使农民的上地权利进一步被侵蚀。具体來说,农民对于土地拥有的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权能,土地名义上是集体所有,但实际上这个主体是一种虚化的主体,所以土地的所有权并不明确,这导致农民在行使其他权能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障碍。而在收益全能方面,上地的流转也受到诸多的限制,+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小‘利丁?农民处分利用上地取得收益。Ifii更为不合理的是农村的土地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由于农民不是土地的明确主体,因此政府在征收上地时无耑与农民进行谈判和博弈就能轻轻松松地廉价取得农户的上地,这样一种剪刀差的政策使原本应该归农民所有的财产以羌价的形式落入政府囊屮,失去土地的农民这点微薄的补偿款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这就难免加剧了他们生活的困难。


  2.税费金融制度


  尽管随着三农M题的严国家逐渐视,并在农村地K取消了农业税,实行种粮直补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我们也必须耵到,这邺直接负担减轻的同时,某邱隐形的负担也在逐渐加.欺。比如,近几年,农药、化肥、种子和油电水气的价格在不断的攀升,农业成本在不断增加,这样算来,农民的净收人并未得到增加,iW工业产品价格的上升、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进一步削减农民的购买力。1〖1丨在资金方(61,农民因为可抵押资产较少,贷款极为闲难,农民不能利用资金优势扩大生产,改善生活,又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农民如何能跟上城市化的脚步。


  (三)社会权利的区别对待


  身份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象征,社会地位的高低又是导致社会资源及权利获取能力差异的关键因素。农民一词,原本只是一种职业群体的称呼,但却因为一邺具有歧视性的制度而变成.身份的象征,甚至具有了贬义的色彩。


  1.教育权利


  我国农民教育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得以体现。筲先,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杏显示,现在城市人丨I拥有高屮、屮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大量涌向城市,农村却存在大批儿童上不起学、失学的现象,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的孩子小‘仅输在起跑线上,也没有与城fl丨孩子竞争的机会。其次,在师资分配上,高学历教师优先分配丁?城山?地


  K,农村师资缺乏,再加上条件艰艽工资微溥,大多数教师都挖空心思往外跑。最后,在国家的经费支持上,国家每年的教育经费几乎用丁?城市地丨X,而农村办学却要依靠ficU有关资料M示,2001年农村人均预算内教育公用经费只有28元,农村小学仅为城市平均水平的31%,全国30%的农村县人均公用教育经费低丁28元,10%的县根本没有教育经费。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财政投入的大差异,形成了教育体制的小_公,农村地K人才的缺失,思想的落后和法治意识的淡渖,更加阻碍了农村地K甚至社会的快速发展。


  2.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凼,我国城市居民的“高就业、高福利”与农村只针对贫困家庭进行的微薄社会救济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农村寒碜的公共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以及医疗保障设施在城市繁华健全的各种公共设施、应有尽有的文娱设施和健仝的医疗保障面前相形见细。城市随处可见影院、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时农村地K则鲜见这些文娱设施,甚至一个规模稍大的图书馆都没有,城山人便捷地通过各种方式来放松身心、获取精神食粮,农村人除了跳广场舞的大妈,大多都选择窝在家里符济电视。这些差距,更是进一步加快了城乡差距的拉大,造成农民权利的缺失。这与国家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的+合理和偏向性小?无关系,闰家每年拿出数亿资金支持城市发展,农村却要在很多方面A行筹备资金,国家稍加支持就力?分感恩戴德,但其实,正是这种政策的不公正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差异导致了城市社会保障方幽的叵大差异。


  二、寻求权利的保障


  尼赫普在《印度的发现》屮说:“没有一个种族或集团是不能用它Acd的方式来求得进步或取得成就的,如果给它机会这样去做的话。这也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一个集团的落后或唷落并小'是由T它同有的缺点,是主要由缺乏发展的机会和长期受到其他集团压迫的缘故。”农民也是如此,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个平台,给他们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他们是能够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1.法治意识的培养


  思想的解放才能促进人的解放。我国农民长期受制于历史封建专制思想,法治意识淡簿,权利意识淡薄。iM教育的落后,使农民在能力上略有欠缺,缺乏竞争力,导致农村的落后。教育,能从根本上转变人的思想,增强其法治意识和权利主体意识,提高人们各方(61的能力。并且,教育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时经济发展又将反过来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就要先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充分考虑广大农村的教育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财政投人,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尝试构建农民培训制度,建立农民职、丨k教育丁.程和就业专门培训丁程,增强农民T.职、Ik技能,推动农民和农民工充分就、丨k。然后,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主体,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机制,使其与城市子女共享教育资源,+得歧视或者K别对待。教育的平等,才能促进能力的平等,进而实现其他方面的平等。另外,要加大普法力度,增强农民以及基层政府、公检法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规范其工作行为。


  2.平等身份的保障


  长期以來,屮国公民权利的城乡差异如此明显,有一个很承要的原因就是户籍制度的存在。这种具有屮国特色的身份制度使农民打上了“二等公民”的烙印,无法与!|/民在冋等的“游戏规则”之中进行竞争,平等参加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从逐渐边缘化。导致屮国的社会发展出现“断层”现象,一部分人边人现代化,一部分人却还在不知现代化为何。因此,要保护农民的各种权利,就急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如果政府仍然冏执地要求强化城乡分割,继续执行从制度上将农民圈在农村和上地上的旧有政策,那么,屮国的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户籍制度是特殊社会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也应该石到,这种制度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公民和农民两个阶层,并有意无意地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K别对待,+仅伤害了我国农民的感情,更是对农民的宪法和法律屮规定的平等权的侵害,对农民其他各种权利的剥夺。因此,有学者建议,废除现行户籍制度,恢复公民的流动A由,逐步建立有序的流动机制。如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分农村户和非农村户丨丨,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没有身份特权和等级羌别。办理简单手续即可A由迁人迁出。恢复户籍制度的应有之义,即成为统计人丨丨信息,登记人和证明公民身份的方式。


  3.财产权益的保护


  农民财产权益的保护,首先要构建合理的农村上地上地制度,从法律上保障土地制度的运行。“无供产者无愤心”,明确农民的上地所有权,是保障农民的心理安全感,从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农村进步的有效途径,同时,只有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上地权利,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的稳定。因此笔者建议应该确立农民的上地所有权,至少是完整的使用权,即允许农民上地的A由流转和继承。构建农民上地的A由流转制度,增强上地的流动性,能够使上地使用权市场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当然,上地制度改革是牵一发iM动全身的大事,因此?要逐步实行,慢慢推进。再各,规范征地行为,将农民视为平等的主体,以巾场化的f?段平等地进行协商,征得同意并以合理价格征收上地,避免剪刀差现象的产生。


  4.参与平台的提供


  政治权利似乎与农民的现实生活相距很远,大多数人甚至觉得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很虚的权利,但这正是因为农民的政治权利没有得到很好保障的缘故。实际上,政治权利小‘仅小'是一项与农民牛活毫不相T?的权利,相反,这是一项意义承大的权利。试想一下,如果全国人大代表屮有一半以上是农民代表,或者说农民代表的人数计算方式与城市居民的比例一样,那么现在还会存在类似户籍制度、土地征收制度等这些明敁对农民不公平的制度吗?因此,建立平等地选举制度,保障我国农民平等地选举权,提供其平等参政议政的机会,是从根本上保障农民权利的首要关键。


  5.表达媒介的建立


  从法律法规层幽保证农民的结社A由权,允许、支持和指导农民建立一拽代表A身的群众性组织,建立农民A己的意见表达机制,从而保障农民的声音能够传达出去,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兎要方式。建立农民fid的群众组织,可以将农民的权利意愿集屮起来,代表农民说丨舌,为农民争取权利。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地K建立农会组织,在城市地K建立农民工协会,以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其一定合法地位和权力,保障其权利的行使和博弈的能力。农民群众性组织的建立,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支持之外,还?要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让负担沉?和收人微簿的农民A己筹资建立是+太可能的,因此,组织的建立和正常运转添要政府资金的支持,但同时,要避免政府因为提供了资金就将其纳人A己控制的范围。农民组织小‘仅应该是维护农民权利的组织,同时是协助村委会进行农民A治的组织,也是是架起农民与政府良好对话桥梁的组织。


  6.社会保陣的健全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再分配制度,是在社会弱势群体?要帮助的时候,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援助性措施,以帮助其解决问题,减少社会矛盾的承要方式。然时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时因为某些+公平待遇,加大城乡差距,分割城乡,激化了社会矛盾。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要保障农民的社会权益和社会保障待遇,比如劳动权益,就业权益和教育方tfii?的权益,建立城乡无差别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涵盖医疗卫生、养老保险、T伤保险、失业(失地)保险等等各方面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立必不可少。如上文所说,加大农村地丨X:的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投人,确保农村地K的各种公共设施,包括文娱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设施和交通设施等等方面的设施逐步健全。


  三、结语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屮国农民的现状与其内身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的是历史和制度的问题,屮国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屮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造成权利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三农问题的出现,而问题的出现更使他们无Jj改变现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国家和社会更应该尊?农民,善待农民,不但要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更?要从法渖的层面,从本质上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真正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平等。正如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屮所说:“英明的法律,就其本质來说,是要把幸福普及给所有的人,让它只为少数人所有,否则,在一边全是实力和幸福,时在另一边只是软弱无力和贫困。”


                               敖菁萍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3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