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云南农业市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10-15 09: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云南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型的“口粮农业”。所谓“口粮农业”是指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目的是满足温饱。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农业,小而全的生产自然排斥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其结果是造成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边缘化,即农业生产远离市场。“口粮农业”是云南农业市场化发展的最大障碍。

  关键词:口粮农业;农业市场化;市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在总耕地面积中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比重仍然高达73.7%,1978—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年均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说明农户生产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满足温饱。从产值来看,1952—2007年种植业(主要是粮食)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70%降到61.48%,55年间仅下降了8.5个百分点(而全国同期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省农业生产结构基本格局(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口粮农业”根深蒂固。云南省农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口粮农业”格局,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策背景。
  一、云南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口粮农业”及形成原因
  第一,“口粮”农业是自然经济和传统农业的产物。云南远离东部发达省区,长期交通不便,使其农业发展一开始就带有较强的封闭性和相对独立性,农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但传统农业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传统农业下生产力水平低,农户人均产出水平低,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不可能有较多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农户现金收入少。因而农户只能倾其几乎全部生产要素,采用自己生产口粮自己消费的生产方式来取代粮食的市场交易,而把极低的现金收入用于市场交易,换取自己不能生产的非农产品和服务[1]。同时,由于现金收入少,农户不可能增加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
  第二,口粮农业是城乡分离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严格划分吃商品粮的城镇人口和不吃商品粮的农业人口,并严格限制农业人口流动。在农村,国家不承担农民的口粮供应(除贫困地区的救济粮外),同时集市贸易和区域贸易被严格禁止。这样农户既不能从国家那里获得口粮供应,也不能从市场上购买粮食,农户只能自己种粮,再加上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强化了农户的口粮自种倾向。改革开放后,虽然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已不复存在,但由于农业生产的“路径依赖”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提高,农户不愿、也不可能挤出更多的生产要素从事非粮生产,农户依然保持口粮自种倾向。同时单个农户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厌恶风险的本能,决定了农户在进行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决策时,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在总体上,云南农业依然是“口粮”农业。
  第三,“强调生产满足温饱”不仅是农户的生产经营的目标,也是各级农业部门长期强调的基本要求,其结果是忽视了市场,形成了云南农业的“口粮”特征。解放初,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央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方针,并通过指令性计划规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这一政策客观上形成了单一的以粮食为主的生产模式,传统生产模式下的口粮农业被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后,从“以粮为纲”变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其粮食自给自足的中心没有变,即要让农业生产资源首先和主要地用于粮食生产,在有剩余的情况下,再发展非粮产业,这样的政策导向使得农业就是粮食生产的观念在农村干部群众中根深蒂固,时至今日仍成为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中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口粮农业”下,农户首先耗用大量资源,以满足自给性消费所需要的产品,剩余资源的商品性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产品剩余量的大小以及价格是否划算,这一点决定了农户之间的生产结构大体雷同,因而不同的农户之间根本不可能有农业产业内的社会分工产生,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从专业化生产开始的,没有专业化分工、农业市场化将无法实现。
  最后,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阻碍生产力水平提高也是形成口粮农业的重要原因。按照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从自给自足的口粮模式向市场化模式的转变进程中,农业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既是从传统二元结构转向现代一元结构的结果,同时又是促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动因。对农业生产而言,在耕地资源稀缺的约束下,提高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在增加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甚至受到阻碍,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积累将自然排斥现代生产要素的扩大投入(劳动力投入成本比现代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更低),最终将导致农业生产力发展迟缓甚至面临增长的极限。
  二、云南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口粮农业”模式
  “口粮农业”下家庭消费最大化生产目标能使农户吃饱,但不能使农户整体致富,要使农户真正摆脱收入的恶性循环,家庭生产经营目标应转向实现收益最大化,即根据市场状况来调节家庭生产要素配置。但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和长期不合理的政策导向,使得广大的农户不仅市场意识不强而且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经验,农户在市场面前,常常显得“无所适从”。政府在这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农户转变家庭经营目标和资源配置模式,这一工作的关键是要引导农户进入市场。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随着我省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使得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自身积累,还使得农业的市场贡献逐步萎缩。因而,应以增加农户收入为目标,积极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首先要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以种粮为主)的状况,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的多元化。

  (三)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三次产业中,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低,大部分农产品处于原料型初级产品。多数农村的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传统商业、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全省乡镇企业少、小、科技及管理水平低,边疆及大部分山区基本上没有非农产业。而另一方面,我省民族众多,其传统食品和手工业品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创汇潜力。因而,政府应鼓励农村、特别是民族贫困山区广泛地发展民族传统食品加工业和手工业,即介于一、二产业之间的“1.5”产业,以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以增加农户收入。
  (四)加速农业中介组织体系的建设
  农业中介组织体系是沟通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是联结农户与市场、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并具有法人性质的经济组织集合。对云南这样一个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远离国内主要市场,但同时又具有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农业大省来讲,更需要通过各类中介组织将云南的特色农业生产与国内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当前,针对我省农户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抗风险程度低等特点,建立或扶持能代表农民利益的中介组织,可考虑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支持和发展个体运销大户。在我省城乡结合部、交通沿线和经济发达地区,组织一批农民立足本土,专业从事农产品的加工、运销。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法规,使他们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营销实体,增强他们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引导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如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组织生产合作小组,几户或十几户农户联合,从生产计划、贷款、购种、买肥到推销产品都统一行动,只是耕作时分户管理,产品销售后按平均价格与组员结算,组员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三是加速民间组织,如各农业专业协会或研究会的职能转换,开拓市场,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四是建立配送中心,它一头连着生产基地(农户),直接取得货源,另一头连着供应连锁店或便民店(市场),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可以提高组织规模效益。
  (五)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速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集积在农村使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与机会成本加大,阻碍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抑制生产力水平提高,最终影响农户收入的增长。近年来,我省农业劳动力转出比例下降,其重要原因就是我省尚未建立建全农村劳动力市场。
  培育劳动力市场,首先要增加市场硬件建设方面的投资,改善劳动力流动的条件。同时,为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可由省政府牵头建立省内城乡联网、省际联网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和劳动力市场,有组织地安排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在省内外的转移和流动,这一方面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收入机会,另一方面为转入地区提供廉价劳动力。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是政府拆除各种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樊篱,这就要求改革旧体制下的用工制度,广开就业门路,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最后,政府应制订有关法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有序流动,发展多种就业形式,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和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1] [美] 西奥多·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郭熙保,周开年,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62.
   [美] 安格斯·麦迪森,等.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M].楚序平,吴湘松,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2-113.
   [美] 罗伯特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何晖,刘明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
   [美] 杰拉尔·迈耶,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经济学[M].谭崇台,梁晓滨,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58.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8.
   李周.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2.
   张晓山,等.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3-24.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