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翻天覆地”之下,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关键词:青壮年;外出;影响
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社会,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而运用社会学及人类学方法和观点研究中国农村,最早首推美国传教士葛学溥(Daniel H·KulpⅡ,1888-1980)1919年指导沪江大学的学生在广东潮州凤凰村做调查,写成《华南农村生活——家族主义的社会学》[1]。社会学自传入中国之日起,乡村(农村)便成为了中国社会研究的实验室。早期社会学中,一些人的名字令人耳熟能详,如杨开道、晏阳初、李景汉、梁漱溟、费孝通等等。他们不但对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而且还积极投身农村建设或建言献策,为我国了解农村真实情况,切实解决农村问题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国家近年来进一步凸显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①
笔者自幼长在农村,对农村情况较为熟悉。自1996年参加工作担任一名中学教师以来,就与B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我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引发起一些思索。
二、B村概况及研究方法
B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南部乡镇巾石乡西南一隅,距县城34公里,离乡镇府所在地16公里。交通闭塞,尚有简易公路与乡镇中心连接。路况较差,能通行摩托车及轻型农用小四轮,重车轿车无法入村,因为路面崎岖,常有塌方出现。山林茂密,自然风光宜人,绿化面积几近100%。B村面积为17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尤其村庄常驻人口比以前有下降趋势。通过查阅村档案材料,列表
资料显示,16~35岁农村主要青壮年劳动力(这里指16~35岁)十年间增长69人,总人口增长137,而常住人口却从202人下降到现在的182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大量青壮年外出造成了目前这种人口现状。清华大学李强1999年所做了农村调查显示,外出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为:21~25岁占26.6%,26~30岁占27.7%,31~35岁占18.7%,36~45岁占7.8%,46岁以上的仅占4.1% 。大量青壮年外出对乡村社会的建构形成怎样的流变,恰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
根据实际情况,B村常住人口中以老人、小孩及识字率不高人群为主,笔者放弃了起初拟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查阅档案资料。主要查找1997年B村“普九”档案人口资料以及村委会档案资料。(2)入户访谈。走村入户深入了解家庭情况及村民对村庄、社会的一些观点、看法。以倾听为主,力避诱导。(3)选择线人。线人(informants)指对你所渴望研究的社会现象相当熟悉的人,而且他还愿意告诉你他知道的。线人和受访者不能混为一谈。线人是直接谈论团体一切的某个成员 。B村村主任徐东即是笔者研究的线人,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极大的方便。(4)参与观察。深入生活,认真观察,亲身感悟,把握真相。
三、外出与引入
农村劳动力外出入城,离开自己的一直耕种着的土地,是由于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农民工进城就业也是个世界性现象,它早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的关注,并提出了多种关于农民工进城的理论解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雷文斯代·厄文特李的“推—拉”理论。农民工进城是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合力结果。属于农村“推”的因素有三个:农村收入水平太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农村太穷;属于“拉”的因素有两个:城市收入高,外出见世面。可见,经济收入的驱动力是驱使大量农民工外的基本动力 。此外农民工外出的动因还包括:婚姻的驱动力、建房的驱动力、见世面的驱动力、外出“镀金”的驱动力、创业的驱动力等。
江西B村外出农民工占外出青壮劳动力的绝大部分,此外非农民工身份的青壮年劳动力还有在读和毕业工作的大中专学生。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口身份却又在城镇或非农行业务工的劳动者。B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的主要原因是人多地少、经济窘迫,到城市去打工既能见世面又能有好收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给B村带来了鲜明的变化:(1)收入明显增加。现在B村外出青壮年劳动力打工年收入在8 000元~1 5000元,要是待在家里种田年收入只不过3 000元~7 000元。因为B村没有什么特色副业,除了种水稻田外,只有面积不大的杉树林和门前屋后的菜土。2008年元月B村共有家庭户数133户,户均外出劳动力约1.7人/户。据此推算,外出打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以及对村庄财富的增加是不可动摇的出路。这已成为全村老少皆知的信念。(2)观念发生新变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对B村的许多观念产生了新变化。1)消费方式。食品结构发生变化,常常买肉买鱼改善生活,新建房屋讲究现代设计,村里的水泥楼房逐渐增多;穿着开始讲究质量、品牌,关注场合与档次;2)名利观。农村青年外出然后发了财回家被认为是“衣锦还乡”,有声誉、有地位、有财富。“年轻人不出去待在家里没出息”成了一种共识。3)婚恋观。以前男女婚配多以媒人或亲戚介绍为主,现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大大扩展了与跨省、市、县、乡青壮年的交往范围,婚姻圈的范围也大大扩展。B村常有男青年娶回贵州妹、四川妹等,也常有女青年外嫁湖南、广东等现象。婚恋更自由了,观念也更开放了,外出务工青年未婚同居现象较以前增多。(3)年轻“老板”的凸现。B村深处大山,村民既无背景又无好的发展机遇。除了刻苦读书,跳出“农门”这条狭窄的坡路外,人们很少有成为“老板”的机会。
四、静静的山村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之后,B村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劳动力结构:“386199部队”,即只剩下妇女、儿童、老人。每年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春节前后这几天,春节过后,B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走了,都走了,留下一片寂静的山村。
(一)家庭的流变
据调查统计,B村有24%的60岁的老人生活在空巢家庭。①B村现状与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大体一致。据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3月16日公布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2005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0 756万,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为14 408万,占总人口11.03%。老龄化人群在不断壮大。农村空巢老人由于身体状况及社会环境的诸多原因,在经济、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生活中会受到种种限制,这使得他们在生活等方面上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人无人照顾,生活境况更是雪上加霜。现在B村还没有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困难救助只能依赖亲友、邻里,而这些显得若有若无。
(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走在B村的大路上(小路不用说),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坑洼泥泞,路面通行状况甚至不及十年前。村民说,十年前修路各家各户可分摊劳动力出工,现在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村委会组织人手修路都成问题,不但缺钱,而且缺人。另一个例子就是山林管理不到位。以前林权集体所有,集体有收益,村组有资金,组织了专业的林业巡查管理小组,山林管理井然有序。2003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4年9月遂川县等7个重点林业县(市)进行林权改革试点。2007年4月林权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有人纵论:林权改革是作为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的改革。村民都拿到了绿本子《林权证》时,都眉开眼笑。有人云:“山还是那座山,但现在是我的山;树还是那颗树,但现在是我的摇钱树。”但B村现在的山林管理名义上各负其责,各家自护。事实上,哪家尚有青壮年未外出则肯定会去盗砍“空巢家庭”或“留守家庭”的林木。原来曾执行的《森林法》及《村规民约》在B村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公共管理的缺失使然。
在目前的乡镇行政机构改革中,公共权力不断被上级政府收回,以至于乡镇政府不能直接向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农村,虽然国家加大了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力度,但仍要地方财政予以配套,比如道路村村通工程,由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有限,最终许多负担还是转嫁给了农民。
(三)村民自治热情不高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8年正式实施以来已有十年了,农村基层自治、基层民主及其观念为村民所认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真正落实村民自治,由村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四大民主,调动农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解决好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务。B村村民们说,“谁当村委主任都没有什么两样”。这反映出村民对村民自治和村民选举持一种不信任态度,不参与、也不关心。为什么呢?听到的如出一辙:几个有激情有能力的村委主任人选外出打工挣钱去了,近几任村主任要么抱怨村里没钱不做事,要么忙于自己的私人事务抽不出空来管理村务。的确,像B村这样的广大农村让村民自治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五、讨论与建议
B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是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必然结果。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流入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却给农村发展和建设留下了“迟发展效应”。城乡有别,而且差距巨大,若不深临其境,实难感悟其程度之深。城市有政府提供的完备的道路、学校、医院、低保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农村呢?尤其是偏远农村呢?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正在选点铺开,可是这些点大多选在城镇郊区或交通便利、农民新居较多之处,不知是便于上级检查,还是更易试点成功?要是多选一些类似B村这样的村庄作建设试点村,早日让山村村民享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那有多好!
参考文献:
[1] DanielH·Kulp Ⅱ,CountryLifeinSouthChina; TheSociologyofFamilism.N.Y:TeachersCollege,ColumbiaUniversity,192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R].《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2007-07.
李强.中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研究[J].学海,2001,(1):180.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80.
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
周大鸣.中国农民工的流动——农民工输入地与输出地比较[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