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艺设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她既是一种实用艺术又是时尚文化,同时也能引导大众消费潮流;而在我国农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工艺设计的应用步履蹒跚。人类社会及世界工艺设计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着力发展农村工艺设计,它不仅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还能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农民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创设激励工艺设计机制;良性互动
在谈农村工艺设计观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农村的设计者和居住者。对于今天的青少年一代,特别是生长在城市里的青少年一代,农村在他们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概念?据我走访身边的100个初高中生的调查结果是70%的人认为,农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这是一种普遍的认同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无形中产生一道等级界线,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也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之一。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在中共文献中曾多次提出过,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2005年10月11 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再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的要求,给农村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带来了曙光。在当代中国,我们知道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因为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和科技体系比较薄弱,农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比较低,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农村获得的财政、金融的资金支持也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明显的提高,同时中央每年都颁布“一号文件来解决三农问题,包括免除农业税等重大措施”[1],但这并未改变农业经济低速发展的状况,也没有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提高。
二、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工艺设计?
广义的工艺设计是集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和时代性为一体。含义过于广泛,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包括:经济、环境、民族、宗教、政治、时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工艺设计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极大影响;工艺设计是一个综合的学科,也从各种角度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所谓的工艺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技巧和方法,也是设计和制造的桥梁,设计通过工艺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工艺方法及其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设计是让追求成为可能,是一种艺术创造和创新,它既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又满足精神需要;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区别于艺术门类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独创性,设计本身打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烙印,这是其他艺术不具有的特点。所以广义的工艺设计是指从设计到生产过程控制的总称。本文所称的工艺设计就是指广义的工艺设计。
狭义的工艺设计是指工艺品,以手工艺为主,以工艺美术为基础,注重艺术性、功能性次之。传统工艺美术的基本专业有染织、装潢、陶瓷、服装、特种工艺等等,而当代工艺设计的基本专业为工业设计、农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平面广告等等。目前,我国在工艺设计的概念上出现了交叉模糊和混淆不清的现象。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采用的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一词,工艺和实用一词未能体现工艺制作的过程;因此,二者在专业门类上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从中也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需要什么,就有被称为“工艺美术”或“工艺设计”以适应时代、市场的需要。
2.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整体规划作用。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艺设计在这个体系中是一个亮点支撑,同时也是个难点所在。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足够重视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不重视工艺设计与三农都有着直接的联系,与全民经济息息相关,大到整个农村小到一家一户。新农村建设的“新”不是只穿上件华丽的外套,让农民在自家的房墙上刷几遍白石灰;不是只在村口树立一座耀眼的标示牌;更不是建立一圈漂亮的围墙把农民的烂房子遮盖起来;而“新”的实质是由三农所呈现出来。“新”的体现是要求农民要有新思想、新生活、新追求、新气象;新思想的支撑是科学文化,新生活的支撑是科学技术、经济、政府的宏观领导、工业的反哺以及税收的补给和返还;新追求、新气象也同样离不开政府的理性引导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政府决策机构应用工艺设计的新观念,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程序、技巧和方法进行整体设计。
(2)指导作用。工艺设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都把工艺设计列入本国重要战略发展计划。有文化的设计才能占有世界的设计份额,才能引导人们健康的消费心理。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这样庞大的一个数字,按照比例来讲,农村人口是主流,也是工艺设计的研究对象和消费支柱。
(3)地方特色作用。办出地方特色这就需要政府根据各乡镇、村社的不同民族、信仰、环境及经济条件进行不同的规划,其中包括乡镇、村社的建设规划、工艺设计规划、产业规划、财政优惠政策等等。地方工艺设计必须立足于发展本地经济,然后再辐射其他地区。
三、我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种工艺设计看法
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着力发展工艺设计。目前,乡村旅游、农业特色产业旅游与民俗风情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城镇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评审中增加工艺设计要求。
如云南是全国的一个旅游大省,她不仅有丰富的植物和金属,更重要的是有26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建筑形式,如大理的白族民居就是一大特色。白族是云南少数民族发展史中较为先进的民族之一,她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化还有独特的建筑形式,讲到“三坊一照壁”我们都知道是大理白族民居的建筑,她属于单体建筑的四合院,这有利避开下关风,周围的墙体装饰干净整洁、休闲自娱,呈现出文人的气息;以木结构为主——这是因为大理是一地震多发区,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大理三塔寺就是被历史证明抗震性建筑。而今的大理民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承逐渐减少,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遮挡、所取代;在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今天,这是一个值我们深思的问题。在古城,为了满足旅游业的发展,竟破坏了古城的原始风貌;如指示牌,白板黑字、蓝板白字为了给旅游者方便建立自动银行提款机、电话亭等等与古城之间,不伦不类;这样的补充设施恰当吗?他们忽略的是工艺设计的传承与创新,那么监审和评估部门就应对其发挥职能作用,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看到与古城格格不入的后补设施,而是相得益彰。
1.加大工艺设计的投资力度,创设激励设计机制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工艺设计走向新农村市场的有力杠杆,我们不能等农村市场成熟后才去做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对农村市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设计市场丰富、设计对象多元化,设计作品就有广阔的前景;我国有9亿的农村人口,虽然目前的消费水平很难推动设计,但我们不能停留设计的脚步,我们还要加快设计的步伐,带动、刺激消费群体,这也得依靠政府的正确引导,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的就是人才和资金,解决农村的基础设施问题。激励设计机制是对工艺设计人员进行的成果奖励。如韩国朴正熙在1972—1978年推行的“新村运动”中,政府在农村开支中所占的比例由4%上升到38%,使城市文化因素迅速渗入农村(含厕所的工艺设计),有力地影响着农民的心理、观念和态度,从此韩国农民的落后、保守、愚昧逐渐被现代公民意识所取代。
2.着力发展工艺设计,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着力发展工艺设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是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优化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途径。首先是对民间传统工艺的挖掘和延续是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特色作用;如云南傣族竹编工艺是傣族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美观实用。
其次政府可根据当地人口的文化层次结构进行教育和培训,引导促进工艺设计。如云南曲靖市罗平县的油菜花就是政府引导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典型素材,现在的罗平“油菜花”就是她的一个代言人;众所周知,罗平的早春二月、花潮奇观、气势之大,吸引无数游者前来观之。
最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安居工程是工艺设计民居的直接体现。如西藏林芝地区的农房改造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西藏政府在实施农房改造计划时,首先进行了整体的工艺设计,使林芝地区的每一个村庄的建筑风格及颜色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是协调、和谐和一致的,吸引着各游客都想去每个村寨探究同一民族的不同风情,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又使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转变又反过来促进了发展工艺设计。
四、工艺设计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工艺设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反之又推进工艺设计进程。我国加入WTO后,可以看到全球性的、超国界的力量在对人类社会行为、思想、价值判断发挥作用。全球化作用机制使不同国家从经济、技术、产品、文化等方面进行激烈的碰撞与交流,设计文化成为各民族对话交流的新视角和立场。
以上是我对工艺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肤浅的认识,我清醒地知道,这些观点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过我以为向政府决策机构的相关人员、工艺设计评审人员提出问题是好事,平静的海面激不起波澜。有异议、有挑战,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建立工艺设计社会化这个平台,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的工艺设计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EB/OL]. http://news.sohu.com/20060222/n241958935.shtml.
宋绮霞.人口计生委办公厅[EB/OL].http://www.chinapop.gov.cn/rkgk/zgrk2/t20050920_31760.htm.
李靖寰,汤海涛.云南民族美术概论[M].昆明:云南民族美术出版社,2005:215-221 .
张宏杰.中国人的性格历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