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田农民“求技若渴”,而往往只能“望梅止渴”。由于科研专家的高深理论、技术推广者的语言障碍,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突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新理念,才可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关键词: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一、引言
现代农业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先进的农业技术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要素。就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而言,政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方式,通过选定的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达到持续稳定增加农产品数量的目标。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量已成熟的适用技术没有得到充分推广和应用。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主要职能是完成各级政府的技术推广任务,而非考虑农民是否需要这些技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笔者选择安徽省芜湖县就农技推广问题进行了1年多的实地调查。芜湖县古称鸠兹,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本身的问题,芜湖县全额拨款单位的农技人员每年每人有约5 000元财政开口子费无法保证。在此背景下,全县镇级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约有1/3。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综合站只能眼睁睁看着“网破、线断、人散”,而“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的农民,也只能是望眼欲穿。
综观目前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视角,多数是从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面进行研究,而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从种田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在对草根访谈和调查基础上的研究寥寥可数。而且,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研究长期以来仿佛成了经济学的专门领域,就目前搜索到的文献而言,尚未发现社会学者和社会学视角专门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的。而事实上,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是非常需要社会学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要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视角,尤其要充分应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按照社会学家共同体(Sociologist Community)的研究范式进行调查和分析,因为农业技术的最终采用者和使用者都是种田农民。正是在这种研究范式下,笔者开始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访谈了大量的草根阶层——种田农民,了解他们对农业技术的实际需求,同时对县农委等推广农业技术部门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推广农业技术的一般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视角,分析目前农业技术的“需求—供给”关系。
二、种田农民的农技需求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需求”是“供给”的基本动力。如果种田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无甚需求,那么再好的供给也是没有意义的。而实际情况恰恰是,种田农民“求技如渴”,但往往又只能“望梅止渴”。
实地调查发现,如何科学施肥和科学治虫正是严重困扰种田农民的大问题。种田大户老王有77.8亩农田,2005年种植的单季稻仅防治病虫害农药成本就花费2万元,亩产只有200多公斤,亏本2万多元。2006年经过当地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只用了4 800多元的农药,每亩产量达到410公斤,增收2万多元。有农业技术指导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而没有农业技术指导的一年则是歉收的一年,前后就是4万元的差距。
如何科学施肥与如何科学治虫已经不是困扰某个或者某些地区农民的区域现象和特殊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全国现象和一般问题。仅以如何科学治虫为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诞生,并开始在全国农村推广,但是这项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老技术推广了20多年还没有推广到位。关于种田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政府部门并非不知晓,农业技术也并非没有推广,其症结在于:如果政府花了大量力气所推广的农业技术不是种田农民所需求的,那么再多的投入恐怕也会“一无是处”。
三、农业技术的供给
一是请科研院校的农业专家来为种田农民讲授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县科协领导认为,不少专家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把农业生产者当作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看待,所讲授的农业技术往往高深莫测,理论与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脱节。
5年前,在HLG的林业交易会上,我们请AH农学院的一个教授作苗木技术方面的报告。该教授主要讲了苗木的概念,苗木培养要与气候和土壤相适宜等问题。他讲的都是大的方向上的东西,但是自始自终没有讲到具体的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可能苗木承包大户需要一些,但是小规模的苗木生产者也许根本就不需要。(县科协何先生访谈)
二是赠送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光盘资料。县科协每年要举行“送科技下乡”活动2~3次,主要是送种子、农技资料等。近些年,还送电脑、农技光盘等,作为种田大户查询农业技术资料以及了解市场行情的工具。然而,所送的电脑多半成了村里的办公设施。并非村组织要“占为己有”,而是种田大户确实没法用,因为他们多数并不具备操作电脑以及运用电脑进而把握市场行情的操作能力。
三是由县农委、农机局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县农机局王局长说,局里一年到头都在忙。因为部门职能关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这些只能满足种田大户的某些需求,而不能对个体的农业经营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也就是说,这只能照顾到某一点或某些点,而无法覆盖到广大农业生产者这个面。
四是由县镇两级农技推广部门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全县有农技推广中心等14个技术服务机构,124个村也都有农技服务组织,但多数人员在编不在岗。另外,农技推广部门的“老化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因为体制方面原因,大部分农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农业部门工作。1997年以后,该县县镇两级农技推广单位就没有补充新的农业院校学生。农业技术推广者知识老化,难以胜任当前的农技推广工作。
五、结论
农技“需求—供给”矛盾有着诸多层面原因,既有技术推广体制层面的原因,也有具体的微观层面原因,根源则在于没有把握目前种田农民的实际需求。
一是因为专家的理论性太强,种田农民无法直接运用他们所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科研专家的技术在理论上有很多的优点,或经由技术专家直接指导的试验田能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往往缺乏在普通农田推广的具体经验,或缺乏在一个新的地区推广的经验。直接向农民推广这样的农业技术,往往会水土不服。
二是因为语言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障碍。我国农村方言庞杂,如果农业技术推广者不熟悉地方语言,就不可能与当地的种田农民建立沟通与对话的平台,技术推广因此可能会遭遇困境。
三是农技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行为从根本上造成了技术推广的障碍。现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挂羊头、卖狗肉”情况非常普遍。据金羊网转载《人民日报》的报道称,某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一公司打着“送科技下乡”的旗号,联合向农民兜售化肥,将2元钱一袋的肥士特“988”卖到10元钱,并且大作不实宣传。L镇种田农民告诉笔者,虚借农技推广之名搞推销化肥与农药之实的情况并不鲜见。
县政协网有关数据显示,全县城乡适龄劳动者中小学、初中、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劳动力总数23.2%、69.63%和7.17%,外出就业比例很高(占62%)。而外出就业的是身强力壮的农村精英,文化水平相对要高。因此,种田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操作难度较高的农业技术难以掌握。在具体农技推广的时候,如果不对种田农民的实际特征加以重视,农技推广必然搁浅。因此,技术是否实用是推广能否富有成效的分水岭。
四、“需求—供给”矛盾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相应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从农业技术是否被采用的角度而言,种田农民是最基本的利益相关者。因为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效果以及科研单位的农技成果转化效果归根结底都要由种田农民的实际采用及操作来确认。
技术进步机制有政府主导型、市场诱导型和双轨协调型三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都是政府主导型。但政府主导型机制缺陷越来越大,一是容易造成技术产品的供求脱节,其表现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二是农业技术的研究者、采用者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当前,应该重视市场诱导型技术进步机制,树立“种田农民有什么样的需求,安排什么样的供给”的理念,而不是“供给—需求”传统理念。同时,种田农民的实际技术需求以及实际操作效果应及时反馈给推广部门和科研单位。唯此,才能有效规避农业技术“需求—供给”矛盾。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9.
朱希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50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