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三农问题论文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殡葬文化建设

2015-10-05 15: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落后的殡葬习俗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为此必须进行改革。可以通过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文化、以人为本的孝文化、营造现代殡葬氛围及直接接种绿色殡葬等多种途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农村殡葬文化。
  [关键词]新农村;殡葬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殡葬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一)农村殡葬改革的现状
  1956年4月27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火化”,并在“自愿死后遗体火化”的《倡议书》上签名,从而揭开了我国以火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的序幕。由于“国家设定了一套话语,认为推行的火葬与文明、节俭、先进、科学相联系,传统的土葬与愚昧、浪费、落后、迷信相联系”,于是各地在殡葬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都把火葬强化为殡葬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将遗体火化率的高低异化为衡量殡葬改革的硬性指标。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唯政令是从,强制火葬的推行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的逐渐转型,市场经济极大地唤醒并强化了农民的自我意识,市场逻辑成为农民殡葬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于是政府的火葬制度规范遭遇合法性质疑,农村殡葬活动和殡葬文化异化了,并具体通过如下一系列异化的丧葬习俗张扬出来:
  1 土葬、变相土葬盛行。我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农民已外出发展了,但在骨子里依然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最终依托。农民对土地的这种深厚感情,表现在殡葬上则是将土葬视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尽管国家推行火葬已五十多年,但目前大部分农村对死者遗体根深蒂固的处置方式依然是传统土葬,而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从传统土葬到火葬的改革中,花钱买土葬、花钱买他人尸体顶替已故亲人去火化的殡葬怪事屡有发生,火化后的骨灰二次装棺土葬现象也极为严重。
  2 封建迷信活动猖獗。由于儒家礼制是以孝道为核心理念来维系血缘亲情的,不少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生活的荒漠化却促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孝道”开始异化,隆丧厚葬的陋俗重新抬头,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具体表现为:一是葬前分礼隆重喧闹。农民办丧事都要在堂屋搭设灵堂哭丧停尸,遗体停放几天就会喧闹几天,严重地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二是葬礼神秘诡异。农民在选择墓地时都要看风水,遗体停放时间长短要算所有后人的生辰八字,如有冲突,下葬时间必须延后,以至有些老人的遗体在家里要停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下葬时辰、方位都有考究。三是葬后祭祀隆重荒谬。受传统的鬼文化影响,农民“事死如生”、“视亡如存”观念根深蒂固。亲人死后都要做七个“七”,一日三餐供奉,七七四十九天后要做道场,烧小洋房、洋车、美女、美钞。山西甚至出现配阴婚现象,臆想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此外,农民不惜花费几万元用大理石、水泥翻修祖坟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3 攀比浪费现象惊人。厚葬是我国丧葬民俗的主流,儒家的“人世”思想和等级观念使得中国人很在乎“生贵死荣”。丧事不仅仅是死者的事,更多的则是活人的事,这样,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金钱化的强化和“孝道”的异化结合,使得农民在办丧事时互相攀比,许多人把办丧事当成了炫耀财富、权力、地位、家庭势力和社会关系的机遇,丧事异化了。“活着不孝,死了胡闹”、“活着孝,死了闹”就是真实的写照。据笔者调查,在今天广大的农村,人死后遗体一般要存放5天,丧葬、伙食、礼品和娱乐四大类丧葬活动的开支至少在3万元左右。这还是最一般最普通的标准。死者年龄越大,遗体存放时间越长,花费更多,浪费更大。
  (二)加强农村殡葬改革的意义
  1 现代殡葬改革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而殡葬文明又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瓶颈。由于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历史,旧的丧葬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殡葬习俗不改,新风尚如何形成?殡葬观念不改,新农民何以培养?可问题是,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仅处于试点阶段,农村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只能靠家庭养老。农民的收入是有限的,在隆重的丧葬与养老产生矛盾时,许多农民基本上都选择了死的隆重,而忽视了对老者生的关注。因为家庭养老是内显的,对老人怎样,别人看不见,只要儿女做得不是太过份,老人一般会遵循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而丧葬是外向的,别人看得见,丧葬活动的隆重,更多的是做给别人看的,给自己一个交待,更给宗法伦理一个交待。因此,殡葬习俗不改,农村社会的移风易俗就是一句空话,乡风文明建设就会流于形式。
  2 现代殡葬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落后的丧葬观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发展观。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曾一度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但结果却痛心地发现,经济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富了,心里空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抬头了,进取的动力淹没了,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缓慢,农业集约化发展受到影响,农民增收乏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乏力。经济哲学家和发展专家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的过程,而且经济的成功不可能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成就相分离。因此,要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必须加强殡葬改革,构建新型殡葬文化。
  3 现代殡葬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途径。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农村,为安葬一个死去的亲人,农民一般得花去3万元左右的人民币,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许多人为此债台高筑。只要改变了农民的殡葬观念,解除了农民在殡葬上的无效消费,就可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二、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文化的具体措施
  殡葬习俗源于殡葬文化,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深刻、更根本。因此在农村的殡葬改革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葬式改革上作表面文章,更应从深层次的殡葬文化变革上着手。为使农村殡葬改革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在殡葬改革过程中,我们应把殡葬改革的生态研究和农民的心态研究结合,既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又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1 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文化。殡葬方式是由殡葬观念决定的,而殡葬观念则是由人的生死观决定的。为此,殡葬文化建设首先应破除人们对死亡的封建迷信观念,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厚养薄葬的生死观。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强知识教育,特别是要让农民认识到死亡就是生命的终结。二是从孩子抓起,在学校教育中大力推行生命教育,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生命教育中尤其要强化生死观教育,要让孩子们坚定对老人生的关注比死后的隆丧厚葬更有价值,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并以此监督成年人。三是利用基层组织在农民中广为宣传生命教育,教育农民学会如何善用此“生命”与怎样更好地“生活”。
  2 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孝文化。社会道德决定殡葬方式,殡葬方式是社会道德的集中反映。传统殡葬文化是以孝道为核心理念建立起来的,“孝”的原则性要求,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指向,但主要是三点:一是“死要全尸”才是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保全亲人遗体,不火化谓之孝。二是“入土为安”是为孝。遗体即使火化了也要将骨灰土葬,这才是孝。三是隆丧厚葬谓之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见,农民眼中孝的核心是强调对给予自己生命并把自己养育成人的血亲的尊敬与尊重。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对传统殡葬文化中的“孝”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重新赋予它时代内涵呢?一是开展关爱老人活动。教育农民孝要孝在生前,生前对老人的孝才是真孝。如发挥各乡政府、村委会和老龄协会的作用,多举办以关爱老人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活动,把后辈对老人的孝心放在阳光下晾一晾,以舆论导向转变为村民爱老的自律或他律行为。二是开展殡葬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孝的内涵中宣传死后接种绿色殡葬理念。三是完善厚养薄葬的利益导向机制,乡政府辅以适当的经济扶持和经济罚款。四是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孝敬老人。
  3 借助主流新闻媒体。营造现代殡葬氛围。殡葬方式是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反映。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农民的生活方式变化不大,对传统的殡葬观念触动不大。伦纳和施拉姆认为:现代化的预兆与大众传播媒介暴露程度之间关系密切。荷马保也发现:解决山区落后的主要方法是为村落引进外界的生活、态度与知识,而收音机、报纸和影片是最有效的工具。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由于农民文化娱乐的主流媒介是电视,了解外界的窗口也是电视,而农村一般没有有线电视,能够看到的是中央一台、省台和县台,为此,可以利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增加现代殡葬内容,拓宽农民殡葬文化信息的接触面,让农民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殡葬文化信息,接种绿色殡葬文化。二是借助村里的广播、墙报、标语和专栏等,在村里人流集散地积极宣传现代殡葬信息,营造现代殡葬氛围。
  4 用传统土葬直接接种绿色殡葬。殡葬文化的根本意义在于纪念,而葬式仅是殡葬文化的一种载体。由于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在农村殡葬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应考虑到农民的文化心态,正视农民对殡葬改革的不同理解。“既然国家法律全盘替代乡村习俗,并不能完全实现国家的政权建设,不能达到法治的目的,甚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这种‘替代模式’。……在使用‘替代模式’而又未达到预期目的的时候,是不是也考虑一下把已有的乡村秩序‘上浮’,使其‘合法化’,进而来实现法治?”让村民“以自己的文化逻辑为基础而逐步走进现代,就比较不会受到现代化进程的折磨”。为此,我们可以对农村传统土葬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将“入土为安”、“死要全尸”的殡葬理念直接接种绿色土葬,倡导村民将自然状态下不经过火化等特殊处理的逝者遗体用低成本、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的袋、罩等殓或覆掩后深埋地下2.5~3米,使遗体进入自然界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过程,地面不起坟头,植树以为纪念。相信在尊重汉民族土葬习俗的前提下,农民更愿意认可和接受这样的绿色土葬。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