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这次会议既是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起点,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重温《共产党宣言》,更加理解到邓小平同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长期以来,人们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较多研读其内容本身,较少注意到其方法论意义及其价值取向;即便在对内容的总体把握上,更多被提及的是“暴力革命”,是“阶段斗争”的观点,而对于在《共产党宣言》中涉及的另外一些极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如世界史观、生产力观点等,则较少提及。今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八十年的历程,重温这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著作,将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学者在内,对马克思主义一直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冷冰冰的“见物不见人”,是不讲人的问题的。实际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其本质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表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表述更多的被理解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而非其明确的价值取向。在《共产党宣言》中,到处体现出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例如在分析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中: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増殖己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己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在这里,“现在支配过去”,即是指“人”支配作为过去的“物”,人是主体。这也是马克思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批判的进一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中,如《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人的发展的概念,如人的“社会存在”、“主体性”、“人的世界”,人的“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说,“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
此外,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注意《共产党宣言》的实践性,甚至把《共产党宣言》视为革命战略的“指导手册”,忽略了《共产党宣言》作为方法论的意义。其实,《共产党宣言》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幅革命的图景。历史从来就不会是简单的重复,关于历史的理论也不能以某一特定的行动来明确地、一劳永逸地证实。
论并不因此而丧失其伟大的力量,恰恰相反,这正是伟大理论的力量所在,它所提供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指导着新的实践。解读(〈共产党宣言》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科学性和历史的内在的统一。科学性始终是历史的科学性,历史性无疑应是科学性的内在规定。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一贯倡导的。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文本《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深远意义,远不是革命战略的“指导手册”所能涵盖的。
在对《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上,也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地方。一般上,人们把《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彻底决裂”,或者是‘消灭私有制”和开展阶级斗争,这些都是有依据的。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种表层文字的理解上,不将其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就有可能把马克思深邃的思想简单化,教条化,甚至导致误解。应该说,贯穿整个《共产党宣言》的深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在《共产党宣言》中,社会公正和人的平等是核心,社会主义正是植根于人类对社会正义和平等的不懈追求。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真正把握住了唯物史观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也正是我们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必要条件。这些,都为了一个最终目标一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史观”及其现实意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生动地描述了19世纪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状况: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己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还没有遇到像今天这样的“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全球化理论,但他确实从全球的视野阐发了“世界历史”的重要思想。这一光辉思想首次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进一步的阐发。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的分析,其独到之处就在于不是仅仅停留于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而是从历史发展规律的层面上来研究,从历史观的高度上予以说明。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可以说主要是从两个维度展开的:一是从纵向上研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将历史发展描述为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发展更替的规律。二是从横向上研究了近代以来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历史的发展概括为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过去我们更多注意的是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规律,而较少谈及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规律。
唯物史观可以说是马克思“世界史观”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逻辑非常清晰。首先,由分工和交往的扩大而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民族的、地域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物质基础;其次,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所造成的世界统一市场,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本方式;再次,“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不排斥各民族历史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而且,是以各民族历史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为前提的;最后,“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在实际上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过程,它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在今日更为明显,外延不断扩大,内涵更加丰富。我们改革开放,客观上要求我们也要融入这一体化中。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我们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一体化理论。如何处理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课题。我们更应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汲取丰富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
马克思世界史观的方法论意义,不仅在于它提出了观察全球化的新思路和新视角,而且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应对全球化的新的思维方式,即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审视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其现实意义。第一,在与资本主义的联系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正是从世界历史上获得规定的,是从与资本主义的总体联系中发展出来的。第二,要自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发现本国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弱势,从而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争取主动。第三,全球交往本身所体现的相互依赖性,往往是以利益冲突和竞争为前提的。对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全球竞争格局,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同外来文明相互作用、既融合又抗衡的发展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明确的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是一致的。
邓小平曾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非常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和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曾说过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社会历史的首要观点,又是指导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观点。恩格斯曾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作了概括,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条就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其他的历史观点,诸女‘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共产党宣言》还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胜利后,要“尽可能快地増加生产力的总量”。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源。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的生产力观点,相反,把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作为首要的任务,试图以生产关系的变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于用上层建筑的东西来干扰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中的过渡时期理论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并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须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源头,我们可以在(〈共产党宣言》中找到。
《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理论,同时还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这其中就隐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十项措施中可见,在这个大的过渡阶段,还有国家、阶级斗争,还有私有制、地租、税收、国家资本和个人资本等等。这些也正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过渡时期”做了进一步论述,并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后来列宁明确地称“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称“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我党则进一步从“社会主义”中划分出“初级阶段”。可以说,《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源头,我们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
王宵前
(江苏教育学院政教系,江苏南京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