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

2015-11-27 11: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年底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中国梦”这个概念。这个词汇本身不是新鲜的词汇,由总书记再次强调提出,在时代背景下作为核心议题就体现出更多的不同。一般认为,当今时代正在经历着复杂而深远的变化,时代体现出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等特征,西方国家大力推行所谓“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已经进入改革攻坚和啃“硬骨头”时期,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多、更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更多的应对变化需求。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些成就已经造福于每一位中国公民,并为之提供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生存生活环境。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蓄积了一些矛盾和冲突,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危机,比如在政治领域的政府公信力下降问题,在经济领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环境保护怎样协调统一问题,在文化领域的传统与创新问题等等。为了化解社会矛盾,应对危机,为了凝聚党心、凝聚民心,这时候急需要一种统领全局的,通俗易懂的,能够让全体中国人都共同追逐的理想信念来统筹社会。所以,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央才在此时重点重申了中国梦,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中国梦的内涵理解和解释的人比较多,通俗的解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他典型的如首都经贸大学的张智新副教授的:“三个纬度理解中国梦[1](1)、它是民族复兴梦,(2)、它是社会主义梦,(3)、它是民主法治梦”。无论那种理解和解释,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中国梦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改革创新,坚持以社会主义旗帜为发展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建构进一步完善,强调个人奋斗与集体努力相结合,紧密协调个人与集体、国家的有机结合、荣辱与共,建立真正实现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效机制。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和内涵:

  纷繁复杂的国际新秩序下,世界已变成一个地球村,各种思潮、文化交流碰撞。为坚守民族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国家治理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必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为:(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三、在大学生教育实践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中国梦”教育

  目前的社会现状中,社会变革,经济影响以及各种思潮的渗透与浸入,纷繁复杂,除了主流价值外,还充斥着大量功利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等个人极端思潮。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冲击影响甚大,集中表现为“四信”缺失[2],即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缺失,政治信仰空白,道德信任迷失,对他人他事不信任,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些都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为此,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机型思想教育,就很有必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产生的背景和各自的内涵我们清晰的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价值取向一致,两者共同诠释了社会及今后若干年的发展目标,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崛起、社会安宁和谐,人民幸福。从根本上说,两者是协调统一,相互相衬的。有鉴于此,把握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联系与协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储备高素质的人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实现的核心内核,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核心价值观多维度的诠释了目前我们所需进行的中国梦培育的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要求从国家和民族层面,进行总体布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具体要求我们社会所应达到的基本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体层面说明中国民族的个体是善良的,有担当的,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脊梁。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各种力量的有力武器――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党派、不同信任等各种力量的融聚,需要一种共同认可,全社会能够达成共识的价值体系,内核的认识是核心价值体系,外在的表达是中国梦的实现。青年作为中国的未来希望,在高校期间接受了大量的知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全方位的接受着核心价值教育,在课堂以及自我学习中,自觉协同核心价值价值教育和中国梦教育,比对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以核心的价值内核推动自身强烈的中国梦实现愿景,为中国梦的实现储备高端人才。

  2、中国梦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方向,为新时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明奋斗路径,是青年大学生的理所当然的追求梦想。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基础是两个百年计划的实现: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收入比2010年倍增;到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最简单又是最强的时代声音!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若干年后的中国核心价值实践成功的真实写照,是青年学生心中殷切期望;青年大学生在追求实现的中国梦的同时,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找准了好的方向,走了好的道路,才能事半功倍,也才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发展。

  3、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针对当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成果;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基础,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共同源泉,中国梦提出的要求针对未来,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在当代与未来的交集点上,两者追求目标一致,虽然两者表述有所差别,中国梦更简单、直白、生动、易懂,核心价值体系相对来说更加书面化和理论化;两者所针对的对象有些微的差别,中国梦的对象包含全体中国人民,以及海内外不同政治信任的中华民族,不以其文化程度的高低和社会阶层而加以区别;当代核心价值观更倾向于政治信任上对马克思主义有理解和认知的人群,比如高知者和大学生群体,当然也包括全体中国人民。作为大学生的教育,理所当然的必须抢占这个制高点,有高度,才会有深度,才能高屋建瓴,才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必要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加强中国梦的教育,在着眼于当代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多憧憬未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主流教育,是说明我们坚持的社会制度,坚持的社会理想以及思想途径等等的相关内容,这与中国梦这一长远目标是一致的,完全可以结合两者共同点一起实施。   4、中国梦和核心价值观都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历经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微观凝聚力在精神层面的宏观体现,同时也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承接和发展,是对全社会价值共识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有自己独特和文化传承,中国特色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结晶,是与中华优良文明相结合后的升华,本质上依然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场地,是实现中国梦的预演场地。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中国梦和大大小小的个人梦、社会梦,校园中简单的主题活动,比如“营养师梦想秀”、“校园歌手梦想秀”、“校园记者梦想秀”等等,都是结合梦想与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是围绕梦想去实现成长与成才的追求,实质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 5、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推动着中国梦的实现可能。中国梦的实现,不但需要发达的物资基础作为后盾,更需要强大的内心精神引擎,这一引擎正好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担当。我们核心价值观是在博采众长、发展创新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全社会的灵魂,是社会的主导价值。在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紧密把握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变化,牢牢把握主流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善于抓热点和难点;热点、难点讲清、讲透;知识点的更新及时准确;善于在广袤的信息大流中抓取对学生有教育的事件和信息,追逐但不崇尚快餐信息,加以甄别的选取某些典型的信息作为教育、教学重点。在班级管理中,站在大学生角度同学生一起追逐“个人梦想”,引起学生共鸣和参与,并在追逐其个人梦想的过程中,丰富社会梦和国家梦。在党团建设中,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武装学生的思想,同时内化为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精神动力。这一系列的过程,本质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潜移默化的推进中国梦与社会核心价值教育的共同践行。

  6、完备的社会实践养成活动,典型的实践人物和事件的宣传等活动的开展,在社会认同感增强的同时,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中国梦实现的强烈渴望感。此类活动包含繁多,如:支教、社区服务、文化下乡、志愿者、实习、写生,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实践,引起自身心理在认知、情感、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变化,并且在认同的过程中,大学生潜移默化也就形成了自觉接受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对自身与国家的归属有一种共同的认同,形成对中国梦的实现有强烈的渴望。

  信仰和信念是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在不断学习和升华过程中养成的,一个人想干什么,能干成什么,都受此支配。“四信”缺失现象极为严重的今天,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践行过程就是重塑信仰的时候。严重缺失的“四信”,造成了社会浮躁、经济缓行等一系列问题。习主席在2014年5.4青年节期间视察北大的时候提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三观的形成一定影响着民族的未来”[3]。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传承了千年文明的民族,但是,我们的民族历史,更多的是一部血泪史,人民心中一直有种渴望,就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中华民族,这就是大多数人心中最朴实的中国梦想。而没有核心价值理念的人,谈何创造更伟大的民族精神?没有伟大梦想的人,有谈何有强烈的精神支柱与追求昵?!(作者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3年度课题“基于‘中国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SZ1307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