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刍论完善志愿服务活动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

2015-11-26 10: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016-05

  作者简介:张伟娟(1976-),女,陕西咸阳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历史使命,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从事公益事业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蕴含着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层面的反映和具体要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是在知与行相结合中形塑正确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因此,志愿服务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

  志愿服务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人类文明先进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文化优秀的思想内涵,作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所奉行和追求的准则,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和追求的理念相一致,二者有深刻的内在契合性。

  (一)真诚奉献的志愿理念,体现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在各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像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环境保护、扶贫支教等等。这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推动文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例如,众多到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志愿者,被称为“文明使者”,他们传播了现代文明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了时代新风,促社会风气的改善和贫困地区群众素质的提高。[1]再如,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能源节约,开展垃圾分类,保护植被等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往往要放弃舒适的生活环境,献出宝贵的时间、精力甚至是财力,不计报酬、不图名利,展现出的是一种高尚的奉献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对当代社会存在的利益冲突、道德滑坡无疑是一种冲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相符合,与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人自身身心的和谐,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一致。

  (二)互助尊重的志愿服务,传递平等观念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2]互助尊重的志愿服务,传递着平等观念。首先,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由来自不同阶层的成员组合而成,彼此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世界观,成员之间形成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大家都享有平等的权利。[3]其次,志愿者和被服务对象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帮助和被帮助的关系,在行为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存在地位高低、人格贵贱等的区别。例如,无论是为残奥会还是特殊学校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用发自内心的真诚给残疾人提供帮助,用平等的心态向残疾人展示尊重。志愿者的行为向他人、向社会传递了一种平等的观念.再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给社会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等。如,大学生志愿者为西部贫困地区学生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物资,一定程度上弥补东西部因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凸显爱国善举意识

  社会责任感展现的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使命意识。社会责任是爱国善举的内在动力,爱国善举是社会责任的外在表现,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人们热爱祖国,要求人们怀有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自觉报效祖国,这需要大学生具备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这也正是志愿服务活动所追求的价值观。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凸显爱国意识。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大学生怀有一颗爱国之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其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提升公民意识,增加爱国行动。突出如大学生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凸显了强烈的爱国意识,他们以较高的素质提供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良好风尚,给世界呈现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

  (四)专业精诚的志愿工作,彰显敬业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敬业精神,敬业要求人们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尽职尽责,不断创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志愿服务是彰显和培养敬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大学生具备敬业精神,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热爱志愿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有任劳任怨、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进取意识和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福建师范大学于2002年开启研究生志愿服务西部的项目,此后每年都有优秀的大学生赴西部支教。志愿者克服各种困难,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出色地完成了各科的教学任务。同时,他们以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育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组织各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他们多次进行考察调研,向当地政府提交调研报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因为志愿者的敬业精神,支教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志愿服务活动也为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提供了良好机会。可以说,敬业精神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备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敬业品质相契合。   (五)高尚真切的志愿情怀,追求诚信品质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是人类社会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在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和理念,深刻体现诚信的品质。从思想层面看,志愿活动追求诚信品质。志愿者怀着满腔热情,带着真挚的情感,为了心中对自己、对他人的一份承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是高尚无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真诚友好的,失信欺诈在这里没有生长的土壤。从实践层面看,志愿服务活动弘扬诚信品质。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践行并传播诚信品质。例如,在安徽省第11届运动会上,为了避免大学生志愿者裁判为个人或家乡人的利益造假篡改数据,影响运动会的客观公正,省运会组委会请青年志愿者们担当打造诚信赛会的重任,通过组织,运动会期间,志愿者诚信工作,没有出现一项错误,没有发生一起争议,将自愿者活动与诚信品质完美地融合起来。志愿服务活动追求与弘扬诚信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理念相辅相成。

  (六)助人为乐的志愿行为,弘扬友善品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强调友善的良好品质,追求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人际关系。友好善良强调公民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要与人为善,常怀爱人之心,力求成人之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行为体现了助人为乐、扶危济困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思想意识。如山东省滨州市有一支名为“南丁格尔”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他们27年如一日地为当地敬老院、盲校、市民、农民工等各类人群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打扫卫生、量血压、推拿按摩、补习功课等等,他们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呼为“孩子”、“外孙女”等,相互间形成了和谐友善的关系。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追求真善美,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推及社会,彰显正能量,这些良好的品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志愿服务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平台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价值活动以及价值关系产生的最根本基础,实践决定着价值观的生成、发展与实现,决定着价值观的基本指向。[5]要想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就必须深化实践养成,而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实践性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实践的平台。

  (一)克服传统教育的缺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首先属于思想观念层面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内在养成需要潜移默化、长期的教育和影响,需要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自感受和认知。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但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社会现实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学生的认识也更加丰富和多元,看待问题的视角也日趋多样,模式化、单一性的说教容易使学生厌倦、反感,甚至排斥。因此,传统的以单向性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大学生以交流沟通为特征的认知方式。单纯的灌输模式虽然能给受教育者提供德行的认知图式,但它们在受教育者头脑中却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很难内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中的信念。[6]为此,高校需要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结合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接受方式,采取新方法、新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于亲和力和影响力,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7]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注重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克服了传统教育重形式、轻实践的弊端,将价值观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有利于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活动,避免了传统教育重灌输、少交流的缺点。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大学生化被动灌输为自主接受,更好地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二)提供大学生认识自我的平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他们不断形成、检验并完善自己价值观的过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这个过程的实现更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除了外在条件的促进外,大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先自我认识,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进而达到自我提升。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首先,提供学生认识已有知识和能力不足的平台。志愿服务活动往往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珍惜学习机会,激发学习动力,提高自身能力。其次,提供学生认识自身价值追求的平台。志愿服务是一种不计报酬的劳动,是受社会肯定和赞赏的行为,这会让学生体验到助人的快乐,认识到自身价值可以在奉献中得到实现,进而提升社会责任感,强化志愿服务行为。再次,提供学生认识自身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平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志愿服务活动宗旨的指导和制约,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检验已有价值观的正误,并在不断反思和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三)提供大学生沟通他人的平台

  人的观念是在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在人与人交往中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他人沟通的平台。首先,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大学生在志愿活动过程中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需要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友善品质和诚信行为等。其次,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大学生关怀他人的机会。大学生通过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等受助群众,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学会体谅和尊重他人,逐渐增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提高奉献意识。再次,志愿服务提供大学生学习他人的机会。例如,学习工人农民的吃苦耐劳、学习聋哑孩子的乐观坚强、学习志愿模范的无私奉献等等,他人的经历和品质可以给学生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四)提供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较少接触社会,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认识大部分是来自于课堂和网络,这些间接的途径往往受社会多元化和网络复杂性的影响,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的平台。首先,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建设的伟大成就,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激发爱国情感,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次,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而实干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8]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认识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增强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自身的使命感、荣誉感,增强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再次,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显著的特征,即着眼于、服务于我国甚至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富有时代特色,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促进思想觉悟的提升。

  三、完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并以指导实践为根本目的和归宿,[5]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具体价值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因其特殊的价值,使其在探索和实践中蓬勃发展。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活动组织管理不完善、志愿者活动目的还不够明确、志愿服务水平和质量较低等等。为促进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活动。

  (一)完善机制――在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1.健全管理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形成统一的组织管理机制。首先,要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并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中来思考,纳入学校整个育人体系中来实施,并以此为要求制定完善的办法与活动方案,统筹考虑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与方法。[9]将二者统筹考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其次,高校应把统一的管理体系与各院系的具体管理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建立学校统一的管理体系,统筹领导全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形成育人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各院系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本院系的特色,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功能。再次,要重视大学教师志愿精神的培养。教师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志愿精神,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作用,保证志愿服务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同时,教师应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全过程,发现活动问题,了解学生变化,并及时解决和疏导,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功能的实现。

  2.健全保障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这需要立法的完善,政府、社会的支持以及高校的扶助。首先,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的立法工作。志愿服务活动涉及的领域广、影响久,因此,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来引导、约束和保障。但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法规,影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顺利发展及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立法工作,确立志愿者的行动及其组织的法律地位,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创造法律保障。其次,要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范围在扩展,队伍在扩大,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因此,必须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上各种资源,例如,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同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合作,鼓励企业把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帮助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形式;通过私人捐赠和支持来筹集资金等。再次,高校必须肩负起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发展的责任。加大志愿者基地建设的力度,形成“三下乡”、“西部计划”等品牌志愿者活动,打造志愿者服务的品牌团队。[10]积极地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创造条件,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

  3.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合理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其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驱动力。尽管大学生志愿者本着不求回报的态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但给予适度的精神激励和荣誉激励能够使志愿者感受到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调动行为的积极性。同时,来自于社会和他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肯定和赞许,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体现了他们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尊严和价值,能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因此,高校可以建立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包括社会评价、组织评价和大学生自身评价,根据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时间、质量、效果等各方面对志愿者或者志愿团队做出综合记录与客观评价,保护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体现对他们志愿服务行为的尊重和赞赏。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可以评选“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给予学生必要的精神奖励,同时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二)积极宣传――在营造志愿服务活动良好氛围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正确认识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为。一些大学生甚至高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影响志愿服务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高校应深刻认识志愿服务活动的性质并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向学生介绍并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历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志愿服务的精神、尤其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参与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志愿服务活动,从而树立正确的参与目的,激发起参与的热情。

  2.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高校应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在活动过程中将其作为约束、指导学生行为的精神标尺。要充分利用校园刊物、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形成校园服务文化。一方面,这将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践行志愿服务精神,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良好发展的局面,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有利氛围。   3.发挥志愿服务模范作用。志愿服务模范对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各类宣传、表彰大会等形式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志愿者和团队进行表扬。通过塑造一批先进个人和团队,提供学生效仿的行为和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他们正确树立服务目标,快速掌握服务技能。通过传播先进事迹,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的人格培养。

  (三)精心组织――在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1.确立志愿服务目标。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正确目标的指导和引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1]在当代青年志愿者中存在着三种动机:即以“责任感”为轴心的传统性动机、以“发展”为轴心的现代性动机、以“快乐”为轴心的后现代性动机。[12]从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多种多样,高校作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给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根据志愿服务精神,确立活动目标,抵制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13]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认同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拓宽志愿服务范围。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义务家教、社区援助等方面,涉及的服务内容较少,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也不能有效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例如积极联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等相关单位,加强与民间志愿者组织的联系,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基地,鼓励大学生参与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3.深化志愿服务内容。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建立长期的实践平台,有助于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价值。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还未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部分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形式较为简单,多以提供体力服务为主,高、精、专的知识和技能性服务不够。[14]部分志愿服务活动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实用性;服务内容相对简单,缺乏深度;活动持续的时间较短,缺乏连贯性,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避免自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基地化、长期化。[15]首先,高校应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化。可以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多开展像“西部计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大型的志愿服务项目。其次,高校应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基地化和长期化。可以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实际,依据志愿服务时间长短的不同,建立相应的志愿活动基地,注重长期志愿活动基地的建设。再次,高校应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组建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团,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例如,“法律援助”、“家电维修”等。通过深化志愿服务的内容,建立长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教育背景选择服务内容,开发自身的最大潜能,提高专业技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拓展视野,磨练意志,体验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创新志愿服务内容,把志愿服务推向深层次发展势在必行。

  4.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的高低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及其功能的发挥。要达到志愿服务活动的既定目标,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首先,高校要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建立志愿者培训体系。按培训的形式分类,可采用集中培训和分类培训、骨干培训和分级培训、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按培训内容分类,可进行专业理论培训、素质拓展、礼仪培训、安全和纪律要求培训、定期经验交流等培训。[16]扎实有效的培训工作,可以提高和拓展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认识、操作技能、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进而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从而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其次,教师和学生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增强志愿服务的水平,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