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5-08-24 15: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准确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相统一的角度来把握,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来把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来把握;其次要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功夫。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内涵 学习贯彻
  一、要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相统一的角度来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旗帜居于统领地位,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旗帜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体现和展开;旗帜以道路和理论体系为支撑,道路和理论体系以旗帜为标志,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之中。
  二、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来把握
  围绕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别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基础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是创新理论。另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都应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那么,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继承关系和发展关系两个层次上。
  (一)继承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根本之点
  具体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一,实事求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看,它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看,无不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还是实事求是。第二,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有这些,正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表现与具体运用。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无不渗透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活的灵魂。
  (二)发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发展包括延续性发展与创造性发展。延续性发展,比如,关于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964年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宣布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设计了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这些都极大地拓展和细化了毛泽东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发展,比如,创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方式,集中表现在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

  三、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来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包括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制度论、体制论、环境论、条件论、战略论和发展论等组成并遵循一定逻辑关系形成的有机体。制度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问题;体制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党的领导制度和体制;环境论包括和平发展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条件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战略论包括现代化的整体战略论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以及“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等战略构想;发展论包括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这六论共十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系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纵观这六论,有一条鲜明特色贯穿始终,这就是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主线是改革开放,主题是科学发展,本质是社会和谐,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问题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功夫。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当中不断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并且内化为素质。一是要提高思维层次,加强战略思维与哲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谋划部队建设的能力;二是要提高能力素质,努力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更好地胜任本职,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三是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巩固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10.
  李保忠,陈一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政工导刊,2008,(3).
  都洋灵.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参绿网,2008-3-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