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列宁建党学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015-08-24 15: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列宁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今天,这一学说对我党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列宁 党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列宁的建党学说内容丰富又完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宝库和行动指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俄共(布)夺取政权以后,列宁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也是俄国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列宁认为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在我国,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这是由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有密切的关系。我党坚持列宁的建党学说,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党历经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国家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党的领导,提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列宁的建党理论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以后,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列宁在《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的作用和任务》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列宁同时指出:“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俄共(布)首要任务的三次“转移”,集中反映了列宁的一个思想:工人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要不失时机地把党的首要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用列宁的话说:只有这样,十月革命以来我们在反对资本家的斗争中取得的一切经济成果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国有化的一切措施,才能巩固;也只有这样,我们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才能胜利结束,社会主义才能彻底巩固。苏东剧变时,邓小平就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长期过紧日子。”人民不拥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就会解体。我党借鉴列宁的建党理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立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解决民生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列宁的建党理论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列宁指出:“要成为社会民主党,就必须得到本阶级的支持。”党组织必须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同本阶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党不是狭小的密谋组织,而是同广大人民群众及其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的群众性的党。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能否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关键是本阶级对党所持的态度。“只有当它由广大的社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围绕的时候,才是有意义的”,才能使党立足于不败之地。列宁说:“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
  列宁提出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的措施有:
  一是防止因为革命胜利取得了政权而骄傲自大。“因为胜利,一些人显得满足,因为胜利,人民拥护,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党是工人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脱离群众组织。
  二是要防止脱离实际,盲目决策,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列宁指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三是胜利以后要坚决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斗争。列宁亲自领导了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坚决揭露党和国家机关内部的官僚主义,对于情节严重的给予严肃处理;二是积极发动人民群众监督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发挥人民群众国家主人的作用,一旦群众揭露,则坚决处理。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有高质量的党员队伍
  列宁一向重视党员质量问题,提出要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着重从质量上建党。特别是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地位发生了变化,党员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那些追求地位的人要千方百计混进队伍中来,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被权力所腐蚀。对此,列宁提出要严格入党的条件,全面考察人,严格吸收和使用党员;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提高群众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修养水平;把党员置于法律和纪律的严格监督之下;随时清除“混进党里来的人”。我党借鉴列宁的建党学说,注重党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员的质量,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实现。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六千万党员的大党,为了党内团结,保证党的工作的集中化,必须要有组织上的统一,民主集中制是达到组织统一的最好方式。在和平建设时期,主要是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把党内民主提到如此之高的地位,只有发扬民主,才能真正团结广大党员,党才有生命力。
  发扬党内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其三位一体的实现模式,即: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四卷).53.423-623.
  邓小平文选.
  列宁全集.
  论“三个代表”.
  卢先福,赵云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修订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卢肖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四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
  乔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