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社会主义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

2015-08-15 11: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主要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斐然,赢得了世人瞩目。英国《卫报》2004年5月27日发表文章,称赞中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除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另一个强有力的选择。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他国家也分享了中国经济的成果,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模式具有很好的启示性。总结30年来不平凡的改革历程,抽象一些重要启示,既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未来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
  一、启示之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非常敏锐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并开始了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但遗憾的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对中国国情把握出现偏差等因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遭遇了长达20年的严重挫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结论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是对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它指出了中国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源和未来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使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代表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发展的希望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二、启示之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但从195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党的领导工作不同程度地背离了这条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严重失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何去何从的紧要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反对“两个凡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一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去呢?很明显,那只能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邓小平不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创造性地发展了思想路线。第一,他强调了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第二,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必须发扬民主,必须用制度保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第三,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一思想路线,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0年的改革实践一再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思想基础,是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一条宝贵经验。
  三、启示之三: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特别重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以此作为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只要我们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邓小平多次以农村发展为例说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在党的十三大前夕,他指出:“在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中央的功绩。”“如果说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功绩的话,就是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主体,正是在党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所支持的改革开放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进步的力量。
  人民群众参与历史进程的广度和深度,创造历史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与他们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实现直接关联。因此,邓小平一直把增进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戮力以求的目标。他痛感中国社会自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内,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极大损害的情况,指出:这种情况不改革不行嘛!他提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唯一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是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它们的最终目的,又都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达到共同富裕。正是由于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时时考虑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人民衷心地拥护,人民衷心提出“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不忘邓小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