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对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现状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相辅相成的思路:关注各种社会思潮,辩证分析其价值与局限,消除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理论说服力、信仰吸引力,强化其在大学生中的话语主导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学生;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
Abstract: Nowaday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i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ideology.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based on the weak status quo of socialist ideolog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reasons, points out two ways which supplement one after another, i.e. paying attention every ethos and analyzing its value and limitation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and enhancing the persuasion and words power of the theory of Marxism to attract the students to believe Marxism.
Key words: socialist ideology; college student; ethos; Marxism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历来是知识、人才密集的地方, 也是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最受关注的领域。然而,在当前社会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证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思维最为活跃、思想又相对稚嫩的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一个重大课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特指社会主义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在当代中国具体表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执政党的一系列理论,由此引申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执政党提倡的“八荣八耻”道德要求等等。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观念开放,思维活跃,对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也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思潮所影响,加之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竞争压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1.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导致了大学生整体对政治的兴趣弱化
一方面,我国已经从政治中心的社会,转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并重。虽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内在地包含着政治的成分,但毕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 政治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对政治教育和政治活动的兴趣不如以前高。相对于“主义”之争,他们更关注个人、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相对于意识形态“阵营”的划分,他们更注重国家实力的较量。另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随着国际化分工的不断深入,各国更加注重合作,经济发展的联系性更强。这种发展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对传统的国家民族观念的冲击,传统两大阵营对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被以国家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多元文化的冲突所取代。多元的文化思潮、多样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在社会生活层面,政治观念普遍淡化,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更为突出。
2.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务实性、差异性、选择性给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难度
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给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很大冲击。
一方面,大学生群体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和平问题、贫困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教育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等。大学生对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出很高的关注度, 而且许多大学生进行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并在行动上积极参与这些方面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其他活动。
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带来了利益调整和市场经济导致的社会成员的生存竞争,大学生面临许多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 如升学、就业、发展、权利维护等等。改革带来的利益机制调整,西方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 都使大学生更加关注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他们在重视社会价值的同时, 更加关注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务实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
再者,崇尚个性和独立,求新、求异、求变,带点叛逆和愤世嫉俗本来就是青年人的特点,在大学生这个“青年人的集团”中,这一特点更得以彰显。大学生尽管承认并正在享受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依然有部分会因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失望,甚至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有部分因个人就业困难、发展不顺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怀疑;有部分因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往而导致对西方制度和西方思想的高度认同,甚至认为西方的多党制更好,等等。
面对这种种状况,主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怎么样才能照顾到青年的特点, 从而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是这几年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试图解决但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
3. 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的偏差,一定程度上折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不可否认,这些年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内容、方法、手段方面都有极大突破。调查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会“认真听讲”;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对课本有深度发散性讲解”;5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不错,做到了“见闻广博、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循循善诱”;71%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方式上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之外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
首先,理念问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缴费上学面前,社会和家长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过高期望和要求。过分功利和自我的学习观、就业观在大学弥漫,使得大学教育不得不紧跟市场,注重大学生的专业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有没有用”的指标考量下,日益被简单的“个人奋斗”“出人头地”思想所替代。
其次,内容问题。目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普遍存在,课堂与课外的反差较大,学生感觉有的教科书上讲的理论跟实际接触的东西不是一回事。特别是大学生上互联网的人数逐年增加,网络以高达80%的比例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第一大媒介,还有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媒体。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报纸等出版物的日益市场化,一定程度上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加剧了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淡漠感。而运用互联网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我们还做得很不够, 红色网站有不少, 但实际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再次,方法问题。方法的更新在这几年常常被误读。甚至有人认为方法、手段更新就是在课堂上多用一些多媒体设备,多看一些电影纪录片,多讲一些名人轶事野史内幕,让课堂热闹,学生高兴。这样其实是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变成拼盘大杂烩,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本身针对性不够强,时代感不够鲜明;而学生又认为这些不能直接为他们解决生存、就业、发展等实际问题;教育方法又有缺陷,这些都大大折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关注各种社会思潮,辩证分析其价值与局限,消除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已经初露端倪,但还远远没有陷入不可救药的地步,大学生群体的主体虽然不可避免地显现出现实性和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开始远离社会主义理想的宏观话语,但是并未削弱作为青年人自身对于政治思想问题的关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依然显示了强大的魅力。面对现状,只要思路清晰、方法得当、举措有效,就能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要化解这个矛盾,首要的就是正视各种在大学生中流行的社会思潮,消除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对当代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及特性
“社会思潮”是个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而复杂的概念。目前,理论界对它的理解比较多样。一般认为,社会思潮就是一定社会时期内,与国家主导或核心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中的比较趋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或社会心态、大众心理的总和。社会思潮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1]。高校从来都是社会思潮传播迅速的地方。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关注各种社会思潮,并厘清其价值、消除其负面影响。
求新、求异、求变是大学生的基本特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以上这些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对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为他们所接受。其原因是这些社会思潮往往具有三个特性:一是把现实利益作为大学生关注的切入点,如新自由主义的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程序正义所主张的公平竞争和一切职位向一切人开放的要求以及对个****利和自由的尊崇与保护原则,无疑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二是注重争夺对大学生的话语权并试图影响现实。三是立体化、平民化的传播,使大学生极易接受[2]。
2.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和危害,积极抵御和消除不良影响
对在大学生中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首先要辩证分析,区别对待。当前不仅要具体分析不同的思潮,也要具体看待同一思潮的不同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这些思潮理论渊源的研究力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理论层面上解决问题, 这是引导或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
其次要认清本质, 达成共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种种社会思潮有的已经由学术理论嬗变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思想武器。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改革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此,必须让大学生有清醒的认识,坚决反对把这些思潮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再次要着力解决好现实中的突出社会问题和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一个理论、一种思潮被社会接受和放大,往往取决于社会现实,如新自由主义程序正义所主张的公平竞争和一切职位向一切人开放的要求以及对个****利和自由的尊崇与保护原则,之所以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他们对****的痛恨、对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公平的追求是分不开的[2]。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消除种种错误社会思潮在我国存在的社会条件。另外更要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如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问题等,高校如果牢牢坚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错误社会思潮就没有了传播的心理基础。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合理吸收社会思潮中的积极因素,批判消极有害因素
在大学校园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一方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帮助大学生主动汲取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就以擅包容着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这种民族智慧的继承和发扬。在大学校园内,崇尚“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大学生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多元化,这同时也激发了年轻人的社会活力。一味阻挠非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非但不能发挥其作用,反而会导致价值冲突和体制僵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包容能力,也影响其社会整合功能。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理论说服力、信仰吸引力,强化其对大学生的话语主导权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要求和体现。但是,种种社会思潮的涌动不断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甚至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稍微关注大学生思想动向就能发现,现在的大学生超自然信仰较高, 很多对星座、算命、宗教等领域感兴趣。这一方面当然源于年轻人对神灵世界的好奇, 但更主要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信仰吸引力弱化所造成的。
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理论说服力和信仰吸引力,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1.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首要的是妥善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稳定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其基本原理一般不能发生根本变化, 基本原理的剧变往往有可能造成公众思想混乱、政党组织涣散, 甚至葬送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要加强理论的文本研究,对方位认定——是什么、价值判断——为什么、路径选择——怎么办三个基本逻辑要素和程序要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才能有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这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内的课程体系里落实文本化研究,提升诠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准确度和严肃性。但是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前提下, 更要努力顺应时代潮流和国家的发展变化, 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地对理论进行创新丰富, 以求在引导国民的理论信仰上永葆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在保持理论体系的逻辑性、严密性的同时,要与时俱进地创新理论的话语体系,形成适合大学生思维特点的亮丽文风,探索新颖活泼的教育方法。
其次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世界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已经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丰富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在中国社会有着深远影响。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世界性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研究群体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理论的传播更迅速广泛、更具不可控性。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既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让大学生不出国门而能领略到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发展风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这对坚定其信仰不无裨益。
最后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在高校,对学生党员固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但在当代文化多元并存与竞争的时代,更应该大力加强对非党员的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和普及化教育。对此,目前最重要的不在于课堂的教学,而在于如何加强大学生课外阅读和业余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与关注。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的图书市场,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并且,其中相当部分还让人读之索然无味。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读物少,能吸引大学生主动去阅读的更少。专家、学者都有责任去做这些普及工作。要写好一本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是非常不易的, 要和社会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要用大学生熟悉的语言, 谈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这几年《论语》热、《三国演义》热在高校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大学生趋之若鹜。这些视、听、读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读者、“粉丝”?就是因为它满足了大众的多样文化需求,迎合了年轻人的阅读品味。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工作中,非常有必要去反思这种现象,并借鉴其中的一些有益做法。
2.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性
有效传播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大学生凝聚力和吸引力的路径条件。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是传播者、受众和传播渠道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传播者的素质,准确把握受众的价值需要并拓宽传播渠道,是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其一,理论传播与现实生活接轨。在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我们往往习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党和国家政治层面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的方向、指导原则等宏观问题联系起来,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的关系重视不够, 导致大学生觉得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与己无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概括, 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它与千千万万社会实践的主体—— 人民大众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它作为一种真理应该和大众的思维、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传播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 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了, 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 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列宁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有着深刻的启迪。
其二,政治需要与人的需要结合。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由人。在教学中如果确定了这样一个价值目标,就有了一个一以贯之的主线。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国家的政治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必须坚持“学术无禁区,讲台有纪律”,让大学生在思想上明白,马克思主义对于21世纪的人类依然具有鲜活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在现代中国唯一可能的现实形式、目标状态。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着眼于人的需要,将宏观的国家、民族、社会的需要与微观的家庭、个体、自我的需要结合起来;将理论的说服与情感的交流结合起来。大学生首先是人,是社会人,他们来自社会,也将走向社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同样要关注他们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和心理的健康,要关注他们今日的所思所想所忧和明天的就业生存发展。这样大学生就不会觉得理论是冷冰冰、毫无人情味的[3]。
其三,认知与践行统一。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实践能力,喜欢通过自我参与实际的操作来体验理论的精髓。传播者费尽唇舌的理论推导,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往往得不到学生的信任。所以传播者应具有开放的视野和现代的教育理念,自觉地促进大学生将理论的“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之间应该通过创造生活、改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我们一直期待的最高境界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入脑、入心,最后变为每个人的社会行为。实践,且只有实践,才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话语主导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唯一途径。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在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没有取得质的突破的难题,今后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博颖.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18):12-13.
[2] 冉文伟.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7):38-42.
[3] 江 圣.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理论与改革,200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