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从15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和标准以及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伟大旗帜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our phases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s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in 15 parts, discusse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methods, standards and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road and the great banner.
Key word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NG Xiaoping’s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 the outloo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eeking truth from fac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观念之一。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求比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新观念。比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新观念,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呢?我们认为首先必须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次要弄清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再次是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方法和标准;最后是弄清这一理论体系与发展道路和伟大旗帜的有机统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时期的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邓小平时期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是******时期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时期的完善阶段。
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1953—1976)
笔者把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从历史前提和理论渊源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的。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但他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思想,还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并为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毛泽东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光辉着作,这两篇光辉着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探索成果。毛泽东对中国自己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完全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萌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1977—1992)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邓小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除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高超智慧这一主观条件外,主要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第一,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主题已从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第二,国内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了改革开放;第三,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他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但邓小平理论不能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伟大成果。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并且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民主法治理论、两手抓的理论、一国两制理论、外交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等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我们认为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2]370-383。南方谈话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最根本的是经济体制模式问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好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M)]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1992—2002)
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和对党的现状的科学分析的成果,也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不等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为代表的党中央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所创造的全部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论断的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个伟大成果。这一成果的理论特点是,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阶段(2003—现在)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第三个伟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为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问题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点是,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萌芽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完善于******。这里讲的发展和完善都是相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还没有结束,因此,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任务还在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所以它的内容和结构也是经常变动发展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大体系,它是由若干小体系组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本身都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人们构建的。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上,学术理论界有不同见解。有的主张按基本观点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理论构建,有的主张按基本范畴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有的主张按理论的不同层次构建[4]。我们主张按理论板块构建。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是由以下理论板块组合的。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必经的一个阶段。这一理论是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为我们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也是改革,是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模式。市场运行机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5.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前提。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6.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要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理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要建设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要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11.社会主义外交关系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12.“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理论
这一科学构想已在香港、澳门顺利实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繁荣与稳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不放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13.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坚持把我军建设成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加快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
14.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它的依靠力量越来越广泛: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充分发挥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谁也离不开谁;依靠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5.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上述15个方面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结构。这一体系或结构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一个理论板块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其他14个理论板块虽然仅限于某一领域,但都是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它们共同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把不同的理论板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和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和标准是指创立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我们认为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思想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无限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或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向导。与时俱进就是要求理论不断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揭示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求真务实就是要求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这四者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或者说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等内容。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化表述,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的创立和发展是掌握和运用实事求是的结果;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中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毛泽东在吸收这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才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多种原因,毛泽东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了解放思想。也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才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面加了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创立的。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求真务实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即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这一思想路线的产物。总之,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三大理论成果和15个理论板块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由于把握了这一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是科学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毛泽东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5]他又说:“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这里的社会实践是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果体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综合国力提高的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程度。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标准也就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社会实践标准的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至今已有整整30周年。在这30年里,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7];综合国力已成为世界第四;人民生活水平以年均6.7%的速度提高,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伟大旗帜的有机统一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3]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
旗帜指引方向,旗帜凝聚力量。我们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上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能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是因为它能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引正确的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统一的。旗帜是一个载体,它上面承载着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只是在理论层次上略有不同。发展道路是实践形态的理论,是指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理论体系是发展道路的提升,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坚持这条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就是本文构建的15个理论板块有机组合的理论体系。三大理论成果是从纵的方向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概括的理论体系,15个理论板块是从横的方向或从逻辑联系的角度来构建的理论体系,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就是要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个理论体系,就是要用这理论体系来指导各项工作,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1.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2).
[4]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8-05-06(9).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6]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14.
[7]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