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人口生育论文

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版物编审应注意的问题

2023-12-09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从人口对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出发,简述了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历程,阐明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分别论述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版物的编审过程中必须坚持政治原则,严把政策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必须坚持科学性,明确人口学基本概念,正确使用科学术语,提高出版物的科学水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倡导科学文明风尚;必须坚持严谨性,保证出版质量等。


  关键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关;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096-02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1]。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萌生和繁荣的土壤。人口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群体,每个人都是人口中的一个分子,影响着人口的规模、形态和发展。一方面,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口,是人类文明起源和传承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城市崛起的必要条件,在人口数量极少和密度很低的地方,很难有发达的规模经济和繁荣的文化,另一方面,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和分布不合理,又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关于文化、经济的研究,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无一不涉及对人口问题的研究。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医药技术的发明,人类死亡率迅速下降,世界人口出现了迅速膨胀。与此同时,伴随着女性社会性别意识的觉醒,妇女开始有意识地争取摆脱多子女的负担,追求个性的解放和投身社会生活,而避孕药品和技术发明使这种愿望成为可能,节制生育和避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同时由于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人类对自然的开拓空间和生活空间空前扩大,移动距离和频度空前增大,生产量和消费量迅速膨胀,因而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空前扩大,“人口大爆炸”和“增长的极限”学说盛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迅速增加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开始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合理规模和结构,以满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动力和良好环境的需求。国家的要求与家庭,特别是女性自觉控制生育子女数量的需求合流,形成了了节制生育的运动。这就是计划生育或家庭计划运动。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基于基本国情、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我们党和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提倡节育,并在7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宪法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2]。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3]。2001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2年9月1日起施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和党的主张、政府职能、人民行动,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人民福祉和健康、幸福,同时也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异常艰巨和复杂,虽历经波折,但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少生4亿多人[4]。因此,做好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的图书和音像出版物编辑、审稿工作,要特别注意把握政策,注重政治性、科学性和人文关怀。


  一、坚持政治性


  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生育政策,长期以来一直是舆论的敏感话题,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规定了我国生育政策的总体框架: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规定[5]。鉴于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敏感性,中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育政策必须在中央的政策框架之内,地方没有擅自调整生育政策的权力。中央的态度是明确的,就是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现行政策稳定。历史经验证明,在人口问题上的任何政策和决策上的失误,都将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近一些年来,一些媒体热炒生育政策调整,一些学者和专家,以及一些热衷社会事务的人士,写了一些文章和著作,挑战现行生育政策,要求放开生育政策。在审读这些书稿时,必须坚持研究无禁区,出版有纪律的原则,凡是涉及生育政策的调整,放松的或收紧的,或涉及民族生育政策的,凡是与中央的政策、宪法精神、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一律不能出版,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对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中央或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以主管部门答复口径为准。我们绝对不能为了多出书,出“畅销书”,为了经济效益而迎合一些作者的要求,突破政策底线,从而引起社会舆论炒作,动摇人心,给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造成被动局面。


  二、坚持科学性


  (一)把握人口和人口学的基本概念。人口是一定时点上一定区域内,由具有特定标识的、有生命的人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如世界人口,就是一定时点上全世界所有有生命的人的集合,无论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和经济状况等;女性人口是指性别为女性有生命的人的集合,无论其他状况;老年人口是指60岁或65岁以上的有生命的人的集合。研究人口问题,一定要注意研究的范围和规定的标识,这样才能抓住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内容,把问题讲明白,让读者看清楚。人口学就是研究作为人的集合体的人口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科学体系。


  (二)正确运用学术和统计术语。因为人口学起源于统计学,而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因此要十分注意人口学中数字表示方法。这里主要涉及到率(rate)、比(ratio)和比重(proportion)的表述。率,表示一个指标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在经济统计中,我们一般用百分比(%)表示一个指标的增减程度,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等。但在人口统计中,率一般用多用千分数(‰)表示率的概念,如:出生率(birthrate)、死亡率(deathrate)和自然增长率(rateofnaturalincrease)[6]。比,表示两个有联系的群体的数量对比关系,如性别比(sexratio),是指特定人口中每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出生婴儿性别比(sexratioatbirth),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群体内,出生婴儿中男婴与女婴人数之比,用自然数表示。少年儿童抚养比(dependencyratioofchildren),是指一个特定人口中,少年儿童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以百分比表示[6]。比重,是指部分在总体中占有的程度。如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是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百分数表示[6]。如果总和生育率是1.8,就是表示每1000名女性按照研究对象的分年龄生育率完成生育过程,能够生育1800个孩子,即1800/1000=1.8。这里的1800‰是各个年龄组的生育率加总得来的,为了表示简便,写作1.8。另外,在审读人口和计划生育书稿时经常会见到更替水平生育率。(replacementlevelfertility)[7]这个概念,也是总和生育率。在一般情况下,更替水平为总和生育率2.1。还有,在数字精确度上要特别注意。如在比较两个地区的出生水平时,一个地区某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2.53‰,另一个地区同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2.50‰。后者不能写成12.5‰,因为如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前者也可以表述为12.5‰。两个地区就没法比较了。这个“0”是有意义的,不能省略。


  三、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和国家在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中,始终强调国家号召与群众自愿相结合,始终坚持以宣传教育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经常性的服务工作为主要方法,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综合方法使群众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其中,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政治荣誉、发展经济、劳动就业、子女教育、住房和宅基地、集体福利等各方面给予优先、优惠等倾斜政策。国家特别加强对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避孕节育技术服务,保证其健康权益;提供孕前优生检查,保证生育健康子女;提供不孕不育症治疗帮助,解决不孕夫妻的特殊困难;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为独生子女、独女家庭老年父母提供养老经济支持,为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提供特别经济支持[8]。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版物的编审人员,应该系统地了解党和国家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指导思想、法律法规体系、方针政策、基层的经验和做法,把握主旋律,弘扬成绩;对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负面因素和效果,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看待,对一些作者偏激的表述要正确引导,妥善做好工作,坚决不出偏激的、不实事求是、损害基本国策、损害党和国家声誉的出版物。另外,作为编审人员,要对人民群众保持一颗爱心,对困难群体有一颗同情心。


  四、坚持严谨性,保证出版质量


  出版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播的过程。必须体现正确、合法、高尚的思想性,必须具备创造性、知识性和科学性,体现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人口和计划生育类图书和音像作品,具有政策性强、科学性强、时效性强和群众性强等特征。作为编审人员,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保证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和努力提高艺术水准,提高可读性,群众喜闻乐见。一是严把选题关。二是对涉及国家主权、国旗、国会、版图、国家和地区人口的统计口径一定好准确把握,反复核对,避免因为统计口径不一致和概念混淆而出现数字张冠李戴现象。三是对数字公式、图表、数字之间的关系要进行逻辑检查和仔细核对,仔细验算。四是请人口学专家、社会学专家、法学专家、艺术家和主管部门负责人、有经验基层工作者对内容进行审读、审看。五是编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深入基层,深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实行“走、传、改”,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政策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总之,人口和计划生育类出版物政策性强、科学性强、群众性强、社会性强,而且十分敏感,需要编辑人员具备较高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和提高。


  作者:姚宗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