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民主制度论文

中国共产党民主制度建设探析

2016-05-13 14: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世纪以来,世界民主发展形成了三次浪潮,并且一浪高过一浪。诞生于90年前的中国共产党,正处于世界民主化第一次浪潮高涨之际,取得革命胜利,成为执政党介于后两次世界民主化浪潮之间。世界民主化大势和党自身的价值追求,决定了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实现民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夺取政权以前,党制定的第一个行动纲领,提出的政治口号是建立民主政权;执掌政权以后,党更致力于全国民主政权建设和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民主制度建设。回顾这段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惨痛的教训。值此建党90周年之际,回望历史,谋划未来,对当前乃至今后党的民主政治建设意义极为深远。


  一、民主内涵的认识历程


  一个始终以民主政权为自己奋斗目标的政党,在执政以后为什么会出现长期的反民主行为?这不能不从主要领导人对民主内涵的认识或主流的民主价值观上找原因。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如何看待民主的?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历史给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民主革命时期,他多次提出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说明:其一,他是赞成民主的;其二,他赞成的是立意于国家制度层面即国体上的民主,没有涉及到民主权利及程序制度;其三,这体现了他的民主目的论,也是他的民主观在目的论上的唯一阐述。多年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学者也认为,毛泽东虽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但他更多地把民主看成是一种手段、方法、作风。从实践上考察也正如此。


  由于毛泽东在价值观上认为民主主要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就不可避免地忽略民主的目标意义和地位,从而忽视民主本身的制度建设;又由于手段具有多样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因此在实践中就有选择性: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显然,在这种观念之下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对民主的内涵存在着偏见和局限,最后导致作为手段和方法的民主,在某些时候和场合也变质为专制的方法和无政府主义的行为。


  在反思历史教训和把握时代大势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法治遭受严重破坏的实际,把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侧重点,逐渐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民主观。简要说:其一,强调民主与法制不可分,明确反对超越法律的群众运动式的‘‘大民主”。邓小平认为‘‘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其二,强调民主的个体权利性或者说自主权。民主就是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其三,强调民主要具体化、可操作^“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要让群众能经常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其四,强调民主的现实性和实现性。在当时的形势和语境下,中国的民主要从扩大基层自主权开始。邓小平反复讲,“要使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邓小平关于民主与法治双管齐下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民主思想继承和发展,是对以往民主探索与实践的突破和升华,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科学化和现实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这种由下而上、由经济而政治的民主实现方式,实践证明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推进路径。


  自此,关于民主的内涵、本质、途径等等,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有了较为深刻、全面的认识,民主建设由宏观的国家根本制度层面向政治生活的具体民主层面展开,由‘‘大多数人”的“人民”民主向全体公民的全面民主展开,由抛弃法律的“大民主”向法治与民主相结合的真正民主展开。


  二、民主形式的冷静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从性善论出发,认为社会的治理主要的和首要的方式,要靠自觉和教育,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特点,也就是形成了忽视制度建设的作用。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加上长期国内战争、国际冷战和苏联模式的影响,可以说,对民主制度建设尚无经验,对发明于西方的民主制度尚存戒心,因而,建国后党的民主制度也尚无完整的科学架构。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极其冷静、科学的态度,展开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建设的系统思考。


  首先,民主必须制度化。民主制度化在范畴和内容上,应当既是稳定的也是动态的。所谓稳定是我们追求制度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严格按制度办事;制度不变,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不变。所谓动态,是指情势变化时应及时变更和丰富制度的内容;制度本身不是不能变,而是要因势而动。民主制度化的架构包括方方面面,如党内民主制度化、国家民主制度化,基层民主制度化;又如民主决策制度化、民主管理制度化、民主监督制度化等等。在很多方面西方国家的民主管理有其时间历练的精华所在,除却其意识形态的不相容性,在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此,邓小平曾成熟而冷静地说:“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其次,民主必须法治化。民主制度化不等于法治化,法治化是制度化的核心。民主法治化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达成共识,但由于其内容异常繁杂,其实行也异常艰难。其一,党的政策国家化问题;其二,宪法意识和宪政观念问题;其三,公民意识及养成问题;其四,法律本身的细化与完善问题;其五,宪法保障问题等等。综合起来,就是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并使“统一”起来的经验和科学决策尽快制度化、法治化。


  再次,民主必须程序化。法治化也不等于程序化,程序化是法治化的保证。传统政治文化没有程序观念和习惯,我们也历来轻视西方法律的繁琐程序。但是过去的教训,包括近年来法治建设的出现问题的教训,让我们切实感受了‘‘程序就是法律的生命”,程序的紊乱就是对法律本身的侵蚀。程序化是对制度化、法治化的事前保障和事中保障,具有预防违法的作用,也是对制度化民主和法治化民主的日常的、最低成本的保障。


  最后,民主必须具体化。民主不能是空洞的,只有国家制度层面的民主是不够的;民主必须是具体的,基层民主、公民个人的民主权利是体现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真实窗口,是落实民主制度的有效支点、最佳起点和最后归宿。建国后,我们一度为自己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而陶醉,没有重视个人民主权利的具体落实,没有重视民主具体制度的逐渐落实,造成了宏观制度上有民主的规定,但每个人身上又较少有感同身受。邓小平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自此,基层民主自治逐渐提上了民主建设的日程,落实“自主权”成为了一个时期的关键词。近年来,基层民主自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是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对公民特别是对农民进行民主意识养成的社会实验。


  三、民主发展的战略构思


  对民主发展战略运筹的程度,取决于对民主本身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制定长远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发展战略,事关党的民主制度建设长久健康发展。


  首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阶级斗争型的对抗式思维不行,全盘西化的“一边倒”思维也不行。前者固步自封,不可能深刻理解来源于西方的民主的真谛;后者迷失自我,不与本国国情“配型”,不可能移植成功。更新观念最重要的是秉承“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我们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该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0“和而不同”思想包含理性而务实的处事态度,是中国人古老的政治智慧。在世界文明冲突不断的今天“和而不同”又为实现新的政治理想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因此,关于民主发展战略的构思可以不必过多地顾及姓“资”姓“社”,但一定要问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要立足国情,解放思想,敢于学习、善于学习。


  其次,要了解世情、国情和党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政治稳定,政治体制改革万众瞩目;我们党经历了执政理念的转变,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国际社会刚刚进入新的转折点,和平、发展、合作、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思维模式正在达成国际社会共识。应当说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的民主制度建设要适应新要求、面对新考验,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的民主制度建设。


  其三,要在观念上实现真正超越,不但要超越传统的社会主义民主理念,超越资本主义的民主理念,也要超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民主比较的理念。不比高低,不分大小“他山之石”尚“可以攻玉”,虚心学习,方能壮大自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开阔的视野,放眼党的民主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党的民主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民主制度的建构循着‘‘人民民主”,到“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再到“依法治国’、“民主法治”的思想轨迹,实现了理论上的不断成熟和实践上的日趋完善,已经完成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前期探索阶段,也基本上完成了新的价值观上的全民共识,正经历着一个全新的、良性的的动态发展过程。厘清党的民主制度建设发展脉络,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整体规划,科学构建,是实现党的民主政治建设持久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王忠,张秀菊

                                                  (长春工业大学,长春13001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