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不同的教师。随着时间流逝,一些教师在脑海中慢慢消失,只留下一个名字和他们带给我们的知识。另一些教师却能让学生记忆犹新――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是老师,传授给我们丰富的知识,还有他们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教学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高低之妙。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其个人性格、个人际遇及知识素养皆有关。笔者认为,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积累、提炼,逐渐升华所形成的一种卓有成效和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表现。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个性化的成熟稳定状态的重要标志。
回顾十二年的英语教学历程,经过不断实践与总结,笔者将自己的教学风格归纳为十六个字――“民主平等,开拓创新,幽默风趣,以情优教”。
一、民主平等
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阵地。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群体性的表演、单独性的抽查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因素,因此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独立性,使英语课堂成为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
为此,笔者逐渐转变角色,不再充当传统的知识权威的化身,积极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高一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为例,无论是写作课练习还是讲评试卷,笔者从来不会将参考范文原文板书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样,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同步写作练习,然后把学生的习作和我的习作一起展示,大家共同讨论优点和不足。而且在不同的任教班级,笔者会展示自己不同的作品,努力寻找机会与学生分享更好的表达形式。
(一)做好任务分配的角色
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后,会把具体的写作任务下达到学习小组,然后每组上交一份作品。多数采取小组面批形式,这样学生的课业负担小了,学生的合作性学习实现了,讲评更具针对性。最后将设计优秀的习作贴在教室供其他欣赏、参考。
(二)做好评论家的角色
对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后的评论,既让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到不足,激发他们自我完善、不断学习。在课堂上的评价机制总是让学生意识到,好学生的标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答对的孩子,而那些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勤于提问,敢于表现的孩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三)当好主持人的角色
考虑每次英语写作练习的分组形式,时间安排,组员间的任务衔接。密切关注课堂活动进展,以便给予指导及时调整,同时还要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交际活动当中去。
总之,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利于教师随时处于一种被挑战的状态,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充实自己的知识。
二、开拓创新
(一)引导学生大胆处理教材
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为此笔者摒弃过去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唱独角戏的方式,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对话沟通、交流。如对学生的提问,采取语言激励、手势肯定、眼神赞许等方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不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二)导演课堂,尽量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学习起来就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越学越爱学;反之,亦然。课堂 40分钟是学生英语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有效地上好一节就得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兴趣是求知的导向。为了取得好的教学主法进行英语教学,上课时笔者不会单独使用一种教学法,而是要针对教学实际,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法。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以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学习兴趣。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导向作用,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学”关键,以教师为指导包括教学环节的巧妙导入,知识操练的正确引导,技能训练的精心指导、学习疑难的及时指导,作为教师应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以活泼生动的形式进行授课答疑。
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书面表达练习时,笔者积极让学生参与口头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思维得到启迪,课堂十分活跃。这种教学方法着眼于诱导、促使更加直接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会变“苦学”为“乐学”,使“要我学”为“我要学”。心理的研究的实践表明:采用生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三、幽默风趣
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笔者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这不但有利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调节教与学的关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在和谐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幽默可以寓教于乐
长期以来,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是去死记硬背单词、背语法,学习效率不高,兴趣越来越少。英汉虽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如果我们细加观察这两种语言的语音学,会发现其中蕴含一些幽默。于是,在教授新词汇的时候,笔者会鼓励学生通过联想或谐音来加深单词的记忆,并将幽默穿插于课堂间,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知识。 (二)幽默可以“关照”问题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遇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笔者会善意地用夸张的模仿动作,桂林方言、英文歌曲或者一个简单的鬼脸给予还击,经常惹得当事人和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这既让学生自觉意识到错误,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课堂也因这个“小插曲”变得更加活跃。正如德国演讲家海因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被人接受。”
(三)幽默可以拉近师生间距离,加深师生间感情
教师通过教学幽默,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教师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使他们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不只是一个可敬畏的“教师”,而且是一个风趣可亲的“朋友”,如此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共同步入一个相容有趣的教学世界。
四、以情优教
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媒介,友爱更是消除戒备心理的传感器。”在教学活动中,启动生活中的情感因素,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性。笔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既教知识,又教做人,进行I+E智商、情商的结合式教育。
举个例子,笔者执教的班是全年级文化成绩最弱的班级,英语成绩不仅排在全年级最末,而且平均分比同等层次班级相差较大差距。男学生除了体育课和班主任的课,其他任何科目上课经常全部趴下。怎么办?于是笔者利用自己是学校女教职工篮球队主力队员的优势,跟他们签订一个协议,组织女老师跟他们男生进行一场篮球比赛:如果他们赢了,在不影响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可以在笔者英语课上自由支配20分钟,看其他科或者写作业;如果输了,笔者最多允许他们有5分钟的“走神”时间,一旦违反约定3次以上,任由老师处罚。男孩子都自负、轻敌,欣赏接受挑战。结果女教职工队获胜,那帮男孩子只能愿赌服输,甘愿受“罚”。
当然,笔者经常在课后跟他们讲一些通俗易懂的人生道理,倾听他们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不快,学习上的困惑,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取得他们的充分信任。现在,他们学习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风格即人格。总之,在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过程中,一个教师的需要和动机决定了其对教学工作的态度、热情及行为;一个教师的兴趣和爱好会影响他的知识结构;一个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更是决定着整个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英语教师一是要树立知己意识,了解自己的气质和性格,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一定能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