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伦理道德论文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价值及路

2015-07-07 11: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道德教育价值路径  
  论文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和谐程度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现实价值,对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坚持农民主体,村委主导,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大众传媒和第三部门、各类高校和研究学者应正确定位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整体道德面貌有了很大提高,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新时期,面临着国内外急剧变化的复杂形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这一决定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是主要建设者,又是最终受益者,其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和谐程度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现实价值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新农村建设毫无疑问将是中国农村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必然进一步推动农民整体思想的解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而农民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其行为取向和建设新农村的意愿与积极程度。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现实价值自然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WWw.133229.coM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1)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道德支撑。道德教育对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明乡风的培养以及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十分重要。新时期,特别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关键性的政策被提出,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关注“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为全面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新农村建设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道德支撑,二者都不可缺少,都不应有所偏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三位一体的,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单方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重视农业、农村问题的解决,认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其道德素质自然会得到提高,就可能陷入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困境。
  (2)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观念的树立。新世纪,在全球化、民主化浪潮影响下,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具备公民意识、公民观念是一个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使农民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观念显得越发重要。我国9亿农民生活在农村,没有农民之现代化、农民之公民意识觉醒和公民观念树立,公民社会的真正建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强农民道德教育,要特别重视公民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农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这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思想道德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是全体民众的共同意愿和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发展阶段的现实诉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强大的思想道德保障。新农村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建设主体9亿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道德层次如何,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质量。道德和信仰的力量,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十分重要的;对人的行为选择,对人的社会实践导向,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通过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整体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必然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保障。
  2.促进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必然对经济基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通过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的道德素质,使农民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品质,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需要法律规范,也需要道德约束。现在中国最大的市场在农村,农村的城镇化过程,同样是农村的市场化过程,农民的道德素质水准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程度。同时,从儒家学说及道家学说中寻求仍适用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并转化为一种现代意识,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和规范化产生良好的影响作用,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又可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极其深远ll1。由此可知,对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3.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时代所需,体现时代特色,起着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地提升ih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选择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符合农民群体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必须大力宣传和提倡。而现在还有许多农村群众对之闻所未闻,知之甚少,又何言践行呢?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要内容,使农民懂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并积极主动、自知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农村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进。与经济发展相比较,我国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长期落后,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习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农民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在传统道德的影响下,农民既有勤劳、淳朴、诚信、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一面,也有宗族观念、裙带观念、封建迷信的一面。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又死灰复燃,各地区对传统道德的认知程度又良莠不齐,对农民道德教育提出了现实的、迫切的要求。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特别重视对具有乡土特色的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发展,重新提升农村优秀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对于农民道德素质的提升、精神面貌的改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推动新农村建设和谐开展
  新时期,“和谐”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为普通民众所认可和接受。对于农民群体加强道德教育,能够进一步使“和谐”理念根植于农民心中和农村社会发展之中,从而进一步加快和谐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试想,如果农民的道德素质不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又何言“和谐”,何言发展?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农民问题的解决需要发展经济,也需要改变思想观念和提升道德素质。《淮南子·汜论训》中指出,“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道德力量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农民加强道德教育,使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去为人行事,去建设和谐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农民道德教育,必须将务虚与务实相结合,个体与社会相结合;必须从多维视角出发,对现有的农村道德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促进社会多重角色作用的发挥,注重正确的路径设计和选择。
  1.农民主体——道德认同与内化的重要性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提高农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有针对农民目前道德期望心态的调查显示,当问到农民:“您认为目前农村的道德教育应该怎样?”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应下大力加强”的高达75.6,认为应当“适当加强”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9.2,认为“任其自然”和“无所谓”的都只占1.9。可见,农民自身也认为加强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通过正规的道德教育,使农民看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对自身影响的直接性,自觉树立优秀传统道德和现代公民道德。农民自身对于各种道德观念更加敏感,处于不断地比较与选择之中。毛泽东同志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道德教育,实现农民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而达到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与内化。

  2.村委主导——农民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村民委员会在农民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对农民加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引领农村道德风尚的重要平台。现在农村社会正处于特殊的转型期,部分农民价值观念模糊,善恶标准迷失,是非观混乱,在道德评判和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从而导致部分农村社会道德失范,道德水准下降。农村社会原有的道德自律机制正在失效。村级党员干部要自觉承担起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将以德治国的理念贯穿于农村治理当中,灵活、妥善地解决好农村出现的道德纠纷问题。同时,积极依托“文明村”、“文明户”、“五好家庭”、“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农民道德教育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形成新时期具有农村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
  3.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组织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加强农民道德教育中扮演着组织者和执行者的角色。道德教育是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尊重农民、教育农民是当前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分清权责,根据各地区具体实际,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道德教育任务。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一指导思想,把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规范作为农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加道德教育投入,增强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将务虚与务实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过去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解决“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乏力现象。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过程,实质上是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同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大力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而且也要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5]。
  4.大众传媒和第三部门——宣传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大众传媒和第三部门在加强农民道德教育中扮演着宣传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有研究得出,农民对农村以外世界的了解,对国家方针、政策的了解,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刊物次之。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这些大众传媒在反映社会发展进步和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为农民树立道德楷模,宣传和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一些反映新型农村道德建设的影视作品、地方戏曲等,为农民所喜闻乐见,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拓宽了农民道德教育的空间。
  第三部门,即非政府组织(ngo),在加强农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同样十分重大。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发展壮大起来,为社会提供了很多政府无法或无力提供的服务,承担了很多政府和企业无法、无力承担的工作。在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方面,第三部门作为重要参与者,同样大显身手,大有可为。第三部门直接走进农村,步人农户,了解农民的道德疑惑和道德需求,有效地宣传先进道德观念,帮助农民解决道德纠纷,受到农民的良好评价。
  5.各类高校和研究学者——推动者和咨询者的角色
  各类高校和研究学者在加强农民道德教育中扮演着推动者和咨询者的角色。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是各类高校和相关研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利用自身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三下乡”活动这一重要载体,组织教师与学生到农村去,既宣传社会主义先进道德,又虚心向农民学习,实现双方受益,促进双方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民道德教育的研究学者,既要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符合农村社会和农民需求的道德教育形式,又要注重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注重理论对农民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使农民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选择。作为真正的研究学者,不应该为研究而研究,应该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切实了解农民群众的道德需求,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众提供有价值的咨询,使自己理论研究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加强农民道德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党和国家(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部门)应当更加重视加强农民道德教育,根据地区具体实际,不断增加农村道德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使农民道德教育切实取得实效,使农民能够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必须明确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并不能代表精神生活水平同等层次的提升,也不能代表自身道德素质同等层次的提升。农民只有具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称其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才能为农村的和谐稳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