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伦理道德论文

论知行合一思想及其实现路径

2023-12-07 10: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敏锐观察和准确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指出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讲政治的内在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应当有信徒式的纯真、殉道式的执著,自觉做知行合一者。一个国家的振兴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而知行合一这一优秀的道德风尚正是治理当今社会不良道德现象的一剂良药。自2009年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知行合一”,主要包括: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2014年3月25日习近平发表在《费加罗报》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 〕。当前,政治上部分官员腐败,经济上部分企业弄虚作假,文化上普世价值冲击,无不时刻警醒着我们深化改革任重道远。提升中华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以致用,无不要求加强知行合一思想的完善与升级。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科学理解与把握知行合一思想、创新其实现路径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知行合一的思想表征 
  知行合一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西方叫做实践和认识,即实践和认识统一的实践哲学。基于文献分析,知行合一同时存在于二者之中,不分阶级,是人类从必然社会走向自由社会均需奉行的实践哲学。根据相关研究,知行合一既是道德形式与道德内容的统一体,也是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体。因而在实际观察中,从不同时代主体去“观”之,自有不同的认识与侧重。而这些不同的认识侧重“观”,即构成了知行合一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知行合一思想表征为次序与轻重、认识与实践及实践与发展等三个基本认知。 
  一是次序与轻重的认知。这是一个主体论的问题,知行合一在这个方面言说和表述的是在次序、轻重上的知识意义。知行的次序问题,强调的是知或行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孰先孰后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价值选择的体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知行合一表征为三个层次:谁是第一位和谁是第二位的认知顺序;先是知还是先是行的实践顺序;知与行孰轻孰重,如何协调发展。 
  二是认识与实践的认知。这是一个目的论的问题,知行合一在这个方面所言说和表述的是知行合一的效果问题,实质上是讲认识的价值判断的体系,即作为知行合一价值观的主体,对知行合一客体有怎样的道德价值和工具价值。这一层面又可表述为两个层面:其一,知行合一能为价值主体提供一个怎样的工具和方法;其二,作为实践的价值体系,它怎么用,用在何处。 
  三是实践与发展的认知。这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在这个层面知行合一言说和表述的是,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知行合一如何‘为我’更好地发展” 〔2 〕。这实质上是一个价值回馈与操作程序的体系。此层面所言说的是,以工具程序形态存在的知行合一,如何反馈与完善“知”的主体,从而更好地作用于客体。 
  知行合一思想的这三个表征并不是互相割裂、互不关联的,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内在统一体。只有堅持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行合一思想,才能正确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简而言之,所谓的知行合一思想,就是在上述三个层面上相互联系、彼此统一,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本质特征,赋予时代内涵的认知、运用及评价的根本态度与根本观点。 
  二、知行合一思想的内在要求 
  知行合一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科学正确的基本的道德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综合。知行合一思想是对社会道德缺失的矫正,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机体和国家砥砺前行的助推器,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石。 
  知行合一思想在次序与轻重的认知方面,应加强主体自身的自觉能动性。在知和行认知顺序的问题上,《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 〕32,明确提出了知行的次序问题。知之愈深,则行之愈久;相反,知之不深,则行之不久。在知和行实践顺序的问题上,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4 〕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同时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并为实践服务的。在知和行协调发展的问题上,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某常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5 〕1,认为知行合一是内心良知与事上磨炼的统一,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但其并未忽略知的主导性,二者不分先后,关键是要加强主体自身的自觉能动性。这是中国古代先哲在知行合一应用层面的认知。 
  知行合一思想在认识与实践的认知方面,应加强中介传导的科学合理性。在知行合一思想价值主体的工具方法问题上,《论语》中所讲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 〕明确提出了知和行,通过耻、敏等途径去践行自己的真知,验证自己的真知。“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5 〕13,给我们阐述了一个从心到意、再到知、最后到物即从知到行的传导途径。那么,作为实践的价值体系,知行合一思想如何具体应用,即如何使主体与客体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此,《中庸》所讲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 〕30明确指出了知行合一的要求与规范。

      知行合一思想在实践与发展的认知方面,应加强后期回馈的科学评价工作。首先,实践主体在应用当中遇到实际问题应及时回馈给认识主体。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7 〕282这既是突出强调认识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脱离生产与阶级斗争,也是强调当今的知行合一思想应被赋予新的内涵,不能忽略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将社会上的复杂情势及时回馈给主体。其次,正确解决主体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所得经验再一次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发挥知行合一的最大功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讲,要“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7 〕296,进而使“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7 〕296-297。因此,知只能在行的基础上进行回馈和评价;反过来,新知要更好地指导行的发展,使实践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实现路径 
  知行合一思想作为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的科学规范体系,对于当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通过知行合一思想去驱动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而引领社会的道德风尚,是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知行合一思想的践行发展视为一个过程,当作一个运行机制,从这个过程和机制的构成、运用和发展等方面去探索知行合一思想的实现路径。 
  (一)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理论体系 
  重视知行合一思想新的理论建构,应当积极矫正当前社会上的不良心态。在以市场和资本推动的社会环境中,焦虑、急躁等各种不良心态常常影响着人们的知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在理论建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知,更应凸显行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略知,其中应加强真知的部分,加强真理的宣传。 
  当前,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发挥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积极推动作用。知行合一思想作为哲学的精华,应与时俱进,知与行都应被赋予时代的精神内涵,这样方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新知应将传统社会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精华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从个人内心的习性与社会发展变迁中去求新知,并使其成为新形势下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意识。与之相对应的新行,应是符合客观规律、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总之,新知与新行的内涵应是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应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二)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传导路径 
  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属于文化,传导路径要发挥其最大功效,它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行合一思想的传导路径包括传导途径和传导形式。传导途径从言传、书本到今天的各种电子设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传导形式也应多样化、全面化和体系化,不能局限于教条化的说教,故步自封,原地踏步。 
  新形势下,传导形式应借助故事、格言和小说等载体不断创新,推动形式上的改变。传导途径可借助移动终端、网络等新兴媒体扩大自己的范围,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之所以深入人心,与其借助新兴媒体的传导途径和标语格言的传导形式密不可分;工匠精神也正是借助网络微电影的传导途径及人物故事的传导形式而入脑入心。传导形式与传导途径的创新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对知行合一思想的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构建符合社会主流道德风尚的思想体系。因此,传导路径应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三)完善符合实际变化的系统机制 
  在知行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加上传导路径的中介贯通,构成了知行合一思想系统机制的基本架构。在系统机制内,应加入自我更新的运行准则。一种能对人类、社会和国家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其必然包含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即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与近代中国相去甚远,却在中国生根发芽,无不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加强主体自觉能动性,是践行知行合一思想的内在驱动力,是显现知行合一道德功效的关键所在。作为知行合一思想主体的人,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与提高自身的能力。只有主体努力的方向与社会主义的要求相一致,才能获得真知。真知的获得应注意两个方面:其一,真知不是仅靠一次实践就能得来的,它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磨炼与身体力行得来的;其二,真知的获得是有条件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提升而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另外,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也是不能忽略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那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磨炼与身体力行的过程当中,一切都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运行系统中,既不能将滞后的道德观念硬性地带入实践中,也不能忽略阶级矛盾、思想碰撞等隐性方面的问题,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只有不断推进知行合一思想系统机制的完善,其内在的能量才能更好地释放,从而引领务实的社会道德风尚。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2〕冯 昆,张澍军.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中国革命道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5(7):17-21. 
  〔3〕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5〕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華书局,2011:23.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周 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