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的社会道德,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以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品德来影响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的这种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劳动的自觉性,职业道德对教师行业的约束比其他行业更加明显。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引言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他们正确做人。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1],而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关系着我国人才培育的质量。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建立一支德才兼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2]。相比于其他职业,教师职业需要更高的道德要求,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较高的原因
(一)职业性质的决定
每种职业都有明确的职业性质,它决定了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相应待遇。教师的职业性质在国家法律中已有明确的说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将教师身份规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教师的基本性质。教师职业是以培养人、服务于社会为宗旨的。教师的形成要通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专业训练是他的一个基本内容。教师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力。获得教师的职业一般要取得资格证书,国家对这个职业有一系列的要求,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基本能力等[3];其次,教师是教育者。教师向学生传授自己学习累计的经验知识,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他们必须起到表率作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没有一个固定的判断标准,他们通过对他人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他们的言行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学习和模仿。学生的这种向师性特点,使得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的情感、意志、行为影响,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从古至今,教师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尊重。一方面,教师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他们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教师群体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他们直接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创造着优秀的文化。因此,人们一般都尊重教师,并注重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其言谈举止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4]。教师的知识、才能、情感、性格等个性特征,不仅会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还会影响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其他人员。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育对象可塑性强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在学生人格素质形成的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教育者及组织者,因此需要教师拥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用自己的才能和高尚品格来影响、教育学生。儿童和青少年善于学习、模仿和借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他们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在平时生活中教师的道德表现也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用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
(四)培养高品质和全面性人才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教师是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关键[5]。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育人,同时也需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特长能够得到发挥。无论是教育学生成人,还是培养学生成才,都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师德、教学素质、能力和人格魅力是影响教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因此,教师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的一般要求,都决定了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使命,这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教好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想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师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进行深刻理解,把道德规范变成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社会应强化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教师违反法律的行为必须依法处理。此外,社会舆论的监督对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也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宣传媒体应该把教师违反职业道德伤害学生的事件曝光,维护学生的权益,而对于拥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教师应给予褒奖,使他们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来。这对加快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教育事业优秀的教师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教师职业道德要高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如何与其他教师团结协作,如何去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等。只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努力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他们能够成为“四有”新人,同时自身也会竭尽全力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实现[J].礼仪与文明,2002(1):51-55.
[2]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37-40.
[3]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杨春茂.论新时期中小学师德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9):25-27.
[5]石文明.新时期的教师修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3(1):89-92.
作者简介:
李晓梅(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市湖滨学校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