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伦理道德论文

关于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的思考

2016-06-09 15: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2009年5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sMC)发布《2008-2009中国新网民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告诉我们,“学生是新网民的构成主体,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动力。”“学生群体也是中国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学生网民趋向低龄化,但这个群体的主体主要还是大学生。而另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平均上网率达到92%,其中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一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1%认为网络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57%承认在网络上抄袭过论文,75%习惯从网络上下载盗版音乐和软件,50%在网络上讲过脏话,11%承认有过虚拟性行为,36%主动寻找过色情网站,46%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除此之外,大学生利用网络散布谣言、甸於旁骚扰他人、利用病毒入侵他人电脑、进行诈骗钱财或盗窃机密等违纪违法现象也屡有发生。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人们思考。网络道德失范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不能无视网络道德失范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


  一、对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认识


  所谓网络伦理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网络道德除具有一般道德所具有的特性外,同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等鲜明的特点。“失范”这一范畴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提出的。他将“失范”解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


  而所谓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网络道德失范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错误行为,而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和品德品质、心理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表现


  1、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突出


  有专家指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即网络伦理危机主要表现滥用信息技术制造传播信息垃圾和计算机病毒;编造虚假信息对他人进行句卩镑或制造社会混乱;利用网络进行欺诈、诈骗,浏览、下载、传播黄、赌、邪信息等等,这些现象在大学生中较普遍。


  2、网络价值观念比较模糊,网络道德认知力不高


  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网络价值观念比较模糊,对基本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网络具有难以追究责任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甚至可以肆无忌惮。很多大学生只是为了好玩更或者为了报复或者达到其他目的而在网上发表小道、虚假、有害的信息,以致给他人造成伤害。有的大学生,只是因为好奇,就通过一种特殊软件窥探别人的隐私;只是希望得到他人的网络账号和密码,就想方设法窥视、利用他人的邮件、远程登录或者文件传输;更有甚者把他人的个人隐私作为笑话四处传播,最后给他人的现实世界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人肉搜索”。


网络道德失范


  3、道德情感冷漠,出现信任危机


  由于“虚拟情人”、“虚拟朋友”、“网恋”、“网婚”的诞生,一些学生迷恋于从网络上寻找精神家园。由于过度沉溺于“虚拟”境地,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活动,导致个人亲情,友情的丧失,感情淡漠,生活情趣淡出,使现实交往中平等互助、和谐一致的道德关系发生变化。内心枯燥空茫,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慢慢丧失,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失调现象也悄悄袭来,极端的情况下会导致“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有的大学生不信任网友。有的大学生经常以不同的身份进入聊天室,由于经常网上聊天又不坦诚沟通,极易养成说谎的习惯,信口开河,对人猜疑及不信任。


  4、网上人格冲突突出,道德责任减弱


  网络生存空间是一个虚拟空间,在匿名进入和数字化存在隐形衣的保护下,许多个体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表现截然不同,其人格冲突的倾向十分明显。许多大学生承认自己在网上与别人交往时的表现与现实中真假参半,有的则与现实中完全不一致。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特别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一通入“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虚拟网络社会中,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传统道德存在的基础逐步消解,道德只會酿靠人们内心言念的力量来维系。在虚拟网络中部分大学生道德责{任惑减弱。


  三、大学生的网络伦麵德失范的原因


  1、网络的虚拟性诱发道德失范


  人们处在现实社会时,道德规则对个体具有约束力。在网络社会中,主体行为在虚拟情形下进行,往往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这使得主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和规范个体道德行为的传统道德教育手段失效,互联网的道德建设更多地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来实现。但是,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人们的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道德自律弱化,并因此而造成网络道德问题。互联网的隐匿性造成的道德约束力和青年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弱化,是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


  2、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出现了问题


  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存在缺陷,法律观念和责任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进入网络世界后,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的道德束缚,更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丧失应有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极有可能因此而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另外,一些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方面的意识和约束,对网络与网络行为的认知存在偏差。


  我们可以把网络伦理道德失范学生的心理归结为四类。一是认为网络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没有必要负责任。二是网络行为虽然要讲道德,但是大家都不在意,便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三是将网络作为失范行为的先进工具,也能意识到此种行为是不妥的,但却认为难以识破,可以逍遥法外。四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患,无法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认识不到网络失范行为的严重后果。表现在实际中,就是重技术轻伦理,重过程轻后果,重宣泄而轻他人,由此而产生网络行为的“道德感弱化”的现象。有的大学生因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炫耀网络技术而导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行为。


  3、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误区一方面,在教育环节上,普遍重视学生网络技能的培养,而相对忽视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网络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础课程中,普遍缺乏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少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在管理环节上,缺乏规范化的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制度,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者的观念和方式比较陈旧,对学生的网络行为管理重视不够。


  四、防范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对策


  现在的大学生德、智都没有缺失,不能让他们迷失于网络科技。我们当从技术、伦理道德教育和自律培育等方面防范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行为发生。


  1、从技术上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实现对不道德行为的规范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和监控体制,实现对大学生通春行为的日常管理和监控的制度化;其次要建设“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体制,建立校园监管机制;再次要运用社会力量,共同实现对大学生网络的管理和监控。加强网络技术研究,防止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可以通过防火墙技术中报告、监控、报警和登录到网络逻辑链路等方式把对网络和主机的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运用数据加密技术防止重要信息的泄露。运用掌上指纹扫描仪等现代化技术实现用户的登录。通过网络通信协议增力口网络安全功能,从而有效的防止利用病毒进行网络道德破坏行为的发生。


  2、构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防御体系的具体措施


  (1)开展网络道德课堂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要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课堂教育的制度,力口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的传摇模式。


  (2)进行网络道德实践的训练,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和意志。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和网络有关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网络技术以此满足他们内心的成就感和好奇感;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中真伪,提高自己对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3)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


  3、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要真正实现大学生个体的道德自律,离不开自身道德修养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即在接触网络时要能够在内心世界展开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等道德信念的斗争,从而不断地让自我更新,超越自我。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其目的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要自觉避免沉迷网络,损害身心健康。通过各种学生组织开展一些涉及网络的活动,如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电子商务比赛、网络信息化社团活动月、网络创意大赛、网络话题辩论赛等,对学生健康上网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苏美香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网络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